「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的這一首詞,處在了超脫的臨界點

2020-12-04 秋葉觀歷史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人學者,他所著的《人間詞話》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他對宋詞的點評十分精闢,對後世研究詞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說法,讓人豁然開朗。特別是他在書中提出的「境界說」,對當今的文學研究,延至人生哲學,都有非常大的啟發。

他言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這種境界之說幾乎能在所有人身上印證,歷來都備受推崇,王國維對詞學的認識極其深刻,並且,他自己也填得一手好詞,他的詞不同於宋詞,帶有一股獨特的「哲理」意味,其中有一首《浣溪沙》,充滿著超脫與無奈。〔清〕王國維《浣溪沙山寺微茫》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雲。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這是王國維先生的一次獨行,在黃昏下,他漸漸走向山中寺廟,夕陽漸漸落在身後,山高飛鳥不到,行至半山,便覺幽暗,上方傳來的孤寂的鐘聲縹緲孤遠,仿佛將行雲凝結住了。試著上那高峰窺一窺天上的明月,偶然驚醒,看著紅塵,卻突然發現,自己也在自己的眼中,自己從未掙脫紅塵。

王國維先生的詞,擺脫了傷春悲秋的「強愁」,雖然他的詞作中,也多是悲傷,但是這種悲傷,是一種「醒來」的無奈,是對哲學的思考。正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樣的孤獨往往是最痛苦的,「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王國維先生看到了什麼呢?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紅塵,還是看透了天地宇宙,王國維先生對紅塵的驚鴻一瞥,卻帶來了無盡的哀傷與無奈。

當年的王國維先生,心中或許也存著一個偉大的夢想,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意氣風發,所以他獨上高峰,試窺皓月,睥睨紅塵。可就是這一眼,他心中驀然一驚,便覺頹然無力,「可憐身是眼中人」啊,這熙熙攘攘的這紅塵,太過喧囂,可是自己也在這塵世中,他在這一刻覺醒,可覺醒的這一刻,襲來的儘是悲傷,因為他發現自己也是他所厭惡的人。

他或是想到,了幾千年前的一位男子,這位男子身著白衣,長髮披肩,行走於汨羅江畔,他輕吟淺唱,唱著一首《離騷》,唱著不合於世的清醒,唱著不被人理解的孤獨。這一瞬間的王國維和幾千年前的屈原似乎跨越了空間和時間,兩人的思想重合在了一起,用自己的文字講述著自己看到的一切,自己的不甘與無奈。其實,從屈原到王國維,他們都看破了,醒來了,但誰也沒能掙脫出來,不是嗎?或者,為什麼要掙脫呢?

相關焦點

  •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拿眼去看紅塵,卻發覺自己也不過是俗人中的一員,惘然自失,可哀可嘆,語句出自王國維的一首詞《浣溪沙》。
  • 王國維發現妻子人老珠黃,寫下一首詞,末尾一聯成為網絡爆紅名句
    可誰知,王國維借錢後僱了一輛黃包車,徑直往頤和園而去。坐在昆明湖畔,他吸完了一支煙,然後慢慢走進湖裡,湖水淹沒頭頂,王國維像那支煙一樣燃盡了自己的一生。 由此流傳下了「蹈湖」的說法,這與「投湖」是不同的,「投」是一蹴而就、容不得半點遲疑,而「蹈」是循序漸進、中途還有反悔的可能。王國維選擇蹈湖自盡,說明他的心早已堅硬如石。
  • 冬日讀詞,王國維《蝶戀花》: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我向來認為用《蝶戀花》詞牌做詞的大家,通常選擇這個詞牌都是做了一番講究的,因為很顯然,蝶戀花通常是寫最微妙的感情。所以這首詞,許多人認為是為其父親悼亡而作,但我分明看到的是在這期間,不得不的和朋友親眷的告別。可能這個中間還有不能說出口的無言情愫。
  • 李煜《長相思》無人可及,七百年後納蘭作一首,全詞直接碾壓李煜
    不過,這是一首明顯的「徵人」的詞,和李煜的身份極不相配。讓人一眼就看得出,詞中描寫的事件是「虛構」的。  後來魯迅有一首玩笑詩,名字叫《我的失戀》,他在詩中這樣寫道: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它河水深……  因為拋棄了任情縱性,真實自然的風格,讓李煜這一首詞看起來更像是一首遊戲練筆之作。不過即使是練筆之作,畢竟是天才的李後主寫出來的,它已經超過了很多人的認真之作。所以,後代的詞作家們,紛紛效仿。
  •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
    宋朝是一個孕育了很多有才華詩人的時代,仿佛每個人自出生以來就會幾句詩歌,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之下,詩歌的繁盛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詩詞本就是詩人用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一種工具,喜怒哀樂在一般的人眼中就只是一些簡單的話語,但是在這些詩人的眼中,就會變成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詞。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這首詞的深度內涵,大部分人都沒有悟到:蘇軾之所以不緊張,是因為他聯想到了自己被貶黜的人生。自然就像人的命運,有時陰有時晴,別人會因為這些而產生得意和失落的情緒變化,而蘇東坡不會,在他的心裡,不存在受這些影響的可能。這代表著,他已經做到了超脫於陰晴,而站在了陰晴變化之上。如同在人生道路上,他超脫了命運變化,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 通過蘇詞走進那個永遠礦大樂觀的樂天派
    通過蘇詞走進那個永遠礦大樂觀的樂天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反思人生色彩較濃的一首詞,被現代教授認為詩化比較嚴重!
    《南歌子·再用前韻》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也是蘇詞中反思人生色彩較濃的一首詞,全詞有較多的敘事成分,即事寓情,全詞如下: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這首小詞乍看很容易懂,細看內涵十分複雜而豐富。前三句開宗明義,寫出了疏放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追求。你看他:酒後冒著山雨趕路,渾身淋得溼透也毫不在意。晴天的晚上困了就睡,和衣而臥也無所謂,一覺就睡到「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這句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
  • 王國維這八句話,體現人生至高境界,萬字《人間詞話》,堪稱經典
    但凡喜歡詩詞的人,一定讀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中,有王國維對於人生三境界的一個著名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蘇軾之後,中國近代又有一位曠世全才橫空出世,他就是在文學、史學、哲學、美學、經學、戲曲、教育、甲骨文等方面均有極深造詣的國學大師王國維。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浙江海寧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少年接受傳統教育,青年遠赴海外留學,中西合璧,各取所長,是當時享譽世界的著名學者。
  • 蘇軾最奇怪的一首詩,首句和尾句相同,意思卻截然不同!
    蘇軾被稱作聖人,甚至於是「坡仙」,在後世之人的眼中他是完美的文人意味著,更加是萬世瞻仰的道德楷模。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這也是蘇軾寫的一首奇詩,奇就奇在,它的頭尾兩句完全一樣,均為「廬山煙雨浙江潮」。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雖是寫梅花,卻十分的與眾不同!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詞人,世人只知易安擅長寫相思之情,閨房之怨,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是詠花的好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她詠梅詞中寫法最新穎的一首《漁家傲》。漁家傲作者:李清照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
  • 兩難的抉擇:王國維先生的哲學時刻
    日本友人狩野直喜的追憶之詞,恰透露了當時王氏業師藤田豐八(1869—1929)對王國維的期許。他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在上海見著藤田,而後者對其有如是的評價:「頭腦極明晰,且擅長日文,英語也很不錯,對研究西洋哲學深感興趣,前途令人矚目。」但王氏始接觸西方哲學,則早於此。
  • 蔡仲德:論王國維的死因
    近有幹春松先生《王國維:自殺的理由》一文(見2000年4月12日《中華讀書報》),對這一爭論作了梳理,對關於王國維死因的「殉清」說、「殉文化信念」說、「羅振玉逼迫」說、「性格悲劇」說作了述評。這對讀者了解有關情況無疑是有益的。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儘管蘇軾後來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消沉,而是使自己慢慢地沉綻下來,寫出眾多優美,並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首詞,那便是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現出了蘇軾的智慧,以及他對於人生的一個看法。
  • 紅樓夢:太虛幻境的秘密,源自北宋的一首詞,很多人都會背誦
    這處地方不屬於三界任何一方,卻兼顧了輪迴轉世的能力和神佛交流的節點。以情為本,以紅顏枯骨為警,從「幻」入太虛。世界是虛假的,夢是虛假的,人是真實的,情更是真實的。「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是曹雪芹受儒家修身思想的影響。
  • 他是千古第一詞帝,25歲登基41歲去世,臨死時寫下一首詞驚豔時光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寫完之後,還十分貼心地艾特了一下自己的哥哥弘冀,弘冀看到後也就對李煜放鬆了警惕。不得不說,李煜的不斷退讓和隱忍讓我們看得有些心酸,但這段時光卻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因為李煜在此階段,盡情地沉醉在藝術的汪洋之中,也為他以後的詞創作增添了很多靈感。
  • 夜半時分,失眠的納蘭性德用一首詞,道盡心頭感傷與無奈
    可令人唏噓的是,就在這30歲的時候,納蘭性德便已經故去了。30歲納蘭性德,可以說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但是他這些年所經歷的事情,卻讓他這麼一個青年人,倍感傷心與無奈。在皇帝身邊任職的這幾年,納蘭性德並不快樂。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伴君如伴虎。儘管父親是朝廷之中顯赫的權貴,母親也與皇室之人,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但是,這仍然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