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於鳥類智商做了一個調查,把整個調查弄了一個排名,通過這個排名,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鳥類有多麼聰明。排名榜上顯示鴉科鳥類是所有鳥類中最聰明的,有烏鴉、松鴉等。排在前面的還有鷹、啄木鳥和蒼鷺,而鴕鳥、山鶉、北美鶉、鴯鶓這幾種排在較前面幾種鳥類後面。這個排名看的是腦袋佔身體比重的大小,科學家們把佔比大的叫腦袋大,按照這種算法,可以得出,鸚鵡腦袋比鴕鳥大。
根據排名榜可以直接得出結論,鸚鵡智商在鳥類中排名沒有很高,只能排在中等。其實鳥類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蠢,它們是很聰明的。有科學家指出,有禿鷹可以排雷,它們可以根據雷區的周圍環境把雷找出來,只需要在一旁等待獵物自己跑向雷區,就可以得到自己的獵物了。
由上面這個列子我們就可以看出鳥類其實一點都不蠢,以前,我們會認為,鳥類腦袋小,肯定很蠢。通過這個排名榜,我們就知道以前我們的這種思想錯了,錯的離譜。
除了人以外,高智商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黑猩猩、海豚和豬。豬在我們印象中是很蠢的,其實是蠢,不過只是家養豬蠢,養它只是為了吃它的肉,也就沒有給它發展智力的機會,如果訓練它的話,它可以尋寶、看孩子、牧羊等等。
有證據表明,豬的智商比牧羊犬還要高。再往下排才是章魚、烏鴉、喜鵲、大象、狗、猴子、狐狸、海豹、然後才是鸚鵡。在西方國家,人們經常用「鳥腦」去形容一個人蠢,但是根據最新的研究表示,鳥類其實是很聰明的,它們的智商與高智商動物黑猩猩、海豚是差不多的。所以,當一個人被說是「鳥腦」的時候,可以把這當成一種讚美。
哺乳動物的大腦是很複雜的,有神經組織和神經中樞。神經組織是促進學習,而神經中樞是控制行為的。在以前,人們一直以為鳥類大腦裡只有神經中樞而沒有神經組織,比哺乳動物低等。
俗話說得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那麼,也可以這樣看,鳥類腦袋雖然只有一點點大,大概只有嬰兒的一個拳頭那麼大,但是該有的也都有了。
非洲灰鸚鵡是非常聰明的,它能夠恰當的運用詞語和數字,能夠與人類順暢的進行對話。如果你能訓練得當,有的非洲灰鸚鵡還能分辨顏色,還可以自己創造詞彙,簡直不可思議,它們會把自己學到的交給自己的下一代。
鸚鵡的學習能力強,它們能通過看來學習,比如說牛津大學實驗室裡的一隻鸚鵡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將一根金屬長線做成了一個彎鉤,把試管裡的魚釣出來了。在現在這個時期,科學家們已然認為鳥類是很聰明的,它們的大腦和人類想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