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名昭著紐西蘭鸚鵡,展現驚人統計學智商!要演化出鳥人的節奏?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紐西蘭食肉鸚鵡是一種厚顏無恥、臭名昭著的鳥類,它們攔路搶劫背包客,還可能從你的汽車上撕掉雨刮器,所以它們的名聲不佳,但奧克蘭大學比較心理學的博士生Amalia Bastos和他的同事研究表明,這種鳥類有一種非同尋常的統計能力!

Amalia Bastos和同事的研究

為了證明食肉鸚鵡的搗亂程度到底是來自高智商還是因為調皮,Amalia Bastos和他的同事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那裡獲取了6隻鸚鵡測試,測試規則:

研究人員告訴鸚鵡,黑色代幣代表食物,橙色則沒有食物,經過訓練的食肉鸚鵡已經知道這個規則,當研究人員將兩個裝了黑色和橙色混合代幣的瓶子放在食肉鸚鵡旁邊時,鸚鵡們都能判斷並選擇哪個瓶子的黑色代幣比例更高一些(這表示它們能得到更多的食物)

而且Amalia Bastos和他的同事還發現,即使這個黑色:橙色比為63:57時,鸚鵡們都能準確判斷,這個比例已經相當接近,而且橙色的亮色調會擾亂視線,似乎這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類的肉眼目測能力!

這有些超出之前對鳥類的認知,Amalia Bastos和同事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自然通訊》雜誌上。但哈佛大學的比較心理學家Irene Pepperberg認為這並不能代表紐西蘭食肉鸚鵡真正理解了統計學,而只是一個驚人的直覺!

KEAS食肉鸚鵡的不良記錄

在紐西蘭旅遊的遊客對食肉鸚鵡往往很好奇,這反而促使了它們對這些遊客的騷擾和「搶劫」,一位網名為「嘉美貓」的博客用戶就曬出了自己在紐西蘭自駕遊時被「打劫」的經歷:

「嘉美貓」是在蒂阿瑙小鎮到米佛峽灣的公路上遭遇食肉鸚鵡的,開始因為好奇這隻大鳥,打開車門和它親近,不了那鋒利的喙直接就撕開了車門的密封膠條,讓租車的「嘉美貓」叫苦不迭,當然這還不夠,在「嘉美貓」還沒反應過來時,就進入了車內將她的零食叼走逃之夭夭了。

當然回來後據「嘉美貓」的朋友說這已經是很好的運氣了,因為還有別的遊客被叼走駕照和護照的,這鳥可是飛行好手啊,到哪去找護照?而且這鳥鋒利的大喙可是強大的攻擊武器,因為食肉鸚鵡的另一個名字是啄羊鸚鵡,一種能夠襲擊綿陽的猛禽!

還有那些驚人智商的動物?

其實關於智商很高卻惡名昭著的,還有大名鼎鼎的澳洲放火鳥,這種在很多火災中都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鳥類,已經被消防隊員多次目擊,而且證據確鑿無誤,真的能將一個火場正在燃燒的樹枝叼起丟到另一處未著火的區域,成為澳洲森林大火中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縱火的至少有三種澳大利亞常見猛禽——黑鳶、嘯慄鳶、褐隼

根據鳥類學家的推斷,鳥類們有這個習慣可能已經很久了,偶爾的一次森林大火讓這些鳥嘗到了免費大餐的機會,所以這些高智商的鳥類將放火學到了手,這使得澳洲人頗為尷尬,因為這些鳥類中還不乏保護動物。

日本倭黑猩猩

與倭黑猩猩比瞬間記憶,那麼它可以完敗世界上任何人,那個記憶力太強了,就像在大腦中拍攝了一張照片一樣將其回憶出來,傳說倭黑猩猩當年的祖先在非洲大陸上和地猿競爭時,打敗了對手,成為森林之王,因為它們的瞬間記憶極強,可以應對森林中的任何威脅而快速反應,但地猿似乎沒那個能力。

黑猩猩在實驗室完成數字記憶遊戲

所以在競爭中落敗了,但這並不是壞事,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大腦得以發展,最終發展出了人類,所以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而倭黑猩猩仍然是倭黑猩猩,還在演化道路上繼續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人類在地球上的一天,別的物種就不會有任何機會,包括「鳥人」。

相關焦點

  •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 原標題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中]
  • 鸚鵡中最笨的鴞鸚鵡,不會飛也不會學舌,拉低鸚鵡家族的平均智商
    鸚鵡同樣擁有一個巨大的家族,不同種類的鸚鵡在模仿語言之外還有不同的技能,但是也存在特殊的情況,鴞鸚鵡就是鸚鵡家族的「奇葩」。這種看起來更接近於家禽的鳥兒,並沒有擁有模仿語言的技能,其實這也不是它們看起來更笨的理由。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生物學家們發現鴞鸚鵡根本就不會飛,是所有鸚鵡中最笨的一種。
  • |紐西蘭瀕危物種梟鸚鵡
    >強烈表示反對畫面腦補為有人要結婚馬文衝進教堂大喊:我反對!在馬文的眼裡這萌點多多的鳥界哈士奇」紐西蘭梟鸚鵡「才應該當之無愧成為紐西蘭國鳥歪果仁馬文開始努力為這隻世間最肥的鸚鵡拉選票  跟我一起來紐西蘭搖~  萌點1 明明是鸚鵡,卻要長成貓頭鷹的樣子梟鸚鵡,名字很彪悍也叫鴞鸚鵡,為毛呢鴞是貓頭鷹的意思作為一隻鸚鵡非要長得像貓頭鷹
  • 鸚鵡界的夜貓子,拉低整條街智商的鴞鸚鵡,網友:真的太蠢了
    在大眾眼裡鸚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偏偏就有那麼一種蠢萌蠢萌的鸚鵡拉低了所有鸚鵡的智商水平。說它蠢萌並不是說它智商真的很低,只是因為它的某些行為比較可愛。關於這種鸚鵡,在網上有一個動圖,它騎在人類的肩膀上,扭動著它肥胖的身軀,用翅膀拍打人類的臉頰。
  • 那些因惡名昭著而被開除的颱風……猜猜利奇馬會不會上榜?
    別急,聽小編給你好好盤一盤那些年因惡名昭著而被除名的颱風名單——這個「利奇馬」,有多皮?「利奇馬」這一生可以說是。。。太頑皮了!8月4日,「利奇馬」誕生於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經過3天的海上「流浪」,成長為超強颱風並加速了靠近我國的步伐。
  • 鸚鵡的智商,為什麼在鳥類中很高?從這幾個方面的行為就知道了
    文/沙暖紅鴛鴦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中,養鸚鵡的這種行為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不管是鸚鵡的學習語言能力很強,或者是鸚鵡的模仿能力很強和鸚鵡絢麗奪目的外表,鸚鵡這個動物都受到人們深深的喜愛,有一些人會用鸚鵡的好壞來作為比較的資本,在鸚鵡的馴養過程中,外界的因素會直接影響後面的馴養結果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聽說紐西蘭是一個沒有蛇的國度,今天才知道,紐西蘭居然還有這麼奇葩的物種!!!
  • 啄羊鸚鵡 | 吃活羊、逮兔子的紐西蘭鸚鵡
    ,使紐西蘭成為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啄羊鸚鵡(Nestor notabilis)是一種大型鸚鵡,咋看之下並不起眼,它體長在40-50釐米之間,體背覆蓋著橄欖綠色的羽毛,頭部和腹面則是灰色,有著長而彎曲的喙。啄羊鸚鵡橄欖綠色的翅膀底下,有著橘紅色的豔麗羽毛,眼周和喙上部的蠟膜也是明亮的黃色。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蠢萌到快要滅絕自己?
    比如斑馬為了防止舌蠅的叮咬,進化出黑白線條,讓它看得眼花繚亂,找不到自己在哪兒;北極狐的皮毛進化成純白色,既可以避開天敵的追捕,又可以迷惑獵物方便自己捕食;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長出了駝峰,它的存在就像一個小倉庫一樣,可以分解出營養和水分……總之,大家為了好好活下去,都是拼了小命啊!不過,咱們今天要說的一種奇妙生物——鴞鸚鵡,它在進化的路上,不斷地點錯技能,卻誤打誤撞地活到了現在。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這種鸚鵡智商逆天,會網購會聊天,因為太聰明瀕臨滅絕
    非洲灰鸚鵡,這個我們平時很少接觸的品種,是鸚鵡中非常逆天的種族。經過訓練後,它們的智商可以達到5歲小孩水平,掌握超多詞彙量,並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國在非洲的維和部隊曾經有人養過一隻東北口音的灰鸚鵡,那大碴子味兒比冰雪大世界的左右哥不遑多讓。這個品種的鸚鵡曾經出過不少名極一時的「奇葩」,也是科學家們研究鳥類認知及動物智能的好幫手。
  • 校科協科普講壇:世界上最恐怖的鸚鵡——啄羊鸚鵡
    可是在神秘的大洋洲,卻有一種異常兇猛的「土著「——啄羊鸚鵡。      江湖傳聞,三隻啄羊鸚鵡就能秒殺一隻綿羊。而事實上也的確出現過不少啄羊鸚鵡啄食綿羊的案例。因此,它們便被澳洲的人們冠上了「啄羊「的惡名。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古生物研究人員7日宣布,發現一種大約2000萬年前生活在紐西蘭的超巨型鸚鵡,直立時身高可達1米,可能以其他鸚鵡為食。德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把這種已滅絕的鸚鵡命名為「意外赫拉克勒斯」,既反映它如神話中大力神一般的體格和力量,也說明發現它實屬意外。
  • 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5歲兒童的智商,能說至少150個英語單詞
    導語: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5歲兒童的智商,能說至少150個英語單詞。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動物們雖然普遍只是靠本能生活,但其中也有部分有比較高的智慧,鸚鵡就是其中之一。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2歲兒童的情商和5歲兒童的智商。有個詞叫做「鸚鵡學舌」,說的是鸚鵡會模仿人說話,因此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喜歡養鸚鵡,沒事的時候逗一逗,可以在兒孫們不在家的時候解解悶。
  •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鸚鵡離家出走後反悔,不停敲窗戶喊「媽媽」求主人開窗!評論亮了
    近日,國外一位網友的鸚鵡離家出走了,本以為會再也見不到了。誰想到幾天後,鸚鵡又回來了。它站在窗臺上不停地用嘴巴敲窗戶,還不停地發出聲音,仿佛在叫「媽媽」。網友紛紛表示「像極了小時候離家出走,餓了又回家的我。」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
  • 為什麼小小的紐西蘭會有如此多的巨鳥呢?
    太平洋西南部的紐西蘭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約30%的國土為保護區,這裡生活著多種奇異的鳥類,有世界上最重的、胖到不能飛的鸚鵡卡卡波,還有吃羊肉的啄羊鸚鵡。然而,科學家卻說,現存的這些鳥類還不夠奇異,紐西蘭曾擁有更加讓人難以想像的鳥類——巨型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