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鬼畜的鳥界哈士奇來了,看完可以笑一星期!!|紐西蘭瀕危物種梟鸚鵡

2021-01-20 科幻

對於紐西蘭把奇異鳥kiwi作為國鳥

馬文作為一個歪果仁

強烈表示反對

畫面腦補為有人要結婚

馬文衝進教堂大喊:我反對!

  

  誰在喊本寶寶~!

在馬文的眼裡

這萌點多多的鳥界哈士奇

」紐西蘭梟鸚鵡「

才應該當之無愧成為紐西蘭國鳥

歪果仁馬文開始努力

為這隻世間最肥的鸚鵡

拉選票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當國師

  

跟我一起來紐西蘭搖~

  萌點1 明明是鸚鵡,卻要長成貓頭鷹的樣子

梟鸚鵡,名字很彪悍

也叫鴞鸚鵡,為毛呢

鴞是貓頭鷹的意思

作為一隻鸚鵡

非要長得像貓頭鷹

怪我咯

全部都怪我咯!

跟哈士奇一樣,本是一頭狼

奈何一臉懵逼的表情,不小心暴露了本性

它也是,地球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僅在紐西蘭才有,瀕臨滅絕僅剩100隻上下浮動

胖紙,屬於你的時代難道就這樣要結束了嗎!

小地球的馬文不能同意!

  萌點2 智商太低,常常忘記自己不會飛

胖紙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艱難

誒馬,又不小心忘記自己不會飛了!

  

當梟鸚鵡面對危險時,

它就會忽然靜止身體,

試圖隱身於周圍的灌木叢中。

快速地爬到樹上,它們擅長於爬樹。

但智力低下的梟鸚鵡

經常忘記它們不會飛行的這一事實,

一旦它們爬到樹梢,便傾向於飛下來,

有時會出現一些悲劇。

好吧,很快就要榮獲稱號:

世間唯一被摔死的鳥類了

  萌點3 兩年交配一次,常誤以為捕食自己的是配偶


其他國家的國寶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

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

但是同樣作為瀕危物種,

紐西蘭的鴞鸚鵡卻並不care。

  

它對交配非常冷漠,在紐西蘭現存數量僅約124隻。

除了雌性鴞鸚鵡對交配不感興趣之外,

笨拙的雄性甚至有時會

將負鼠和其他掠食者動物當成自己的配偶。

  

啊喂,這位啊,連自己的老婆都分不清嗎

  

對不起,兩年時間

實在讓任何一個張志明

忘記任何一個餘春嬌

  

有時候饑渴到見誰都衝上去

攝影師都不放過你還是人嗎



本文來自:小地球旅行

作者:馬文



如文章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歡迎來稿、歡迎廣大科幻愛好者和專家學者來稿











相關焦點

  • 這一種鳥喜歡拔毛送人,最後變成瀕危動物,被譽為鳥界「哈士奇」
    導語:平時,我們最常見的一些鳥兒也就只有麻雀、燕子、鸚鵡之類的了,但是這些鳥兒脾氣性格都比較溫順,一般靠五穀雜糧或者小蟲子為生,是再普通不過的了,但是有一種鳥,小編估計大家都沒見過,它被稱為鳥界中最霸氣的鳥,別看它總是有一副蠢蠢的表情,那是因為你沒見過它獵殺鱷魚時的場景,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行的梟鸚鵡
    紐西蘭梟鸚鵡這是一隻紐西蘭貓頭鷹,由謝恩·麥金尼斯拍攝,翅膀上有柔軟的綠色和棕色條紋。雖然翅膀很發達,但它們並不擅長飛行。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
  • 全世界最有禮貌的鳥,也被稱為鳥界哈士奇,你猜到是什麼鳥了嗎?
    這裡是「小狐探世界,我探你來看」在動物界有這麼一句話:「狗界哈士奇,鳥界鯨頭鸛」。能跟這個又沙雕又能拆家的哈士奇並列排名,可見鯨頭鸛有多傻。鯨頭鸛還有其他的稱呼哦,不僅是鳥界哈士奇,還被人們稱作是「鞋之父」,其原因是他們的鳥喙很像鞋,尤其是特別像荷蘭人的木鞋。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聽說紐西蘭是一個沒有蛇的國度,今天才知道,紐西蘭居然還有這麼奇葩的物種!!!
  • 瀕危物種保護,即將消失的可愛生物
    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再加上生態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已經瀕危滅絕 鴞鸚鵡是紐西蘭島嶼上特有的奇特鸚鵡,也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大小跟家雞差不多,體重大約2到4公斤,它們臉長得像是貓頭鷹,羽毛比大多數鳥類都要柔軟,但是那一對短小精幹的翅膀就像雞翅一樣,無法將它們那巨大的身體帶向空中。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
  • 全世界數百種瀕危動物依靠狗狗來拯救,你知道「保育犬」嗎?
    在奧克蘭東北的豪拉基灣,飄散著許多「無蟲害」的島嶼,而在整個紐西蘭,這樣的島嶼大概只佔到了1.2%的國土面積。 但就是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卻成為接近一半的紐西蘭瀕危鳥類、以及1/3的瀕危爬行動物最後的庇護所。
  • 它們一不小心就會滅絕-地球,瀕危,滅絕,物種,動物 ——快...
    雖說物種的誕生於滅絕更多是由於自然進化選擇需要所致,但現代人類活動的幹涉無疑也是造成大量物種「被」滅絕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們就通過媒體的盤點來看看那些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中國娃娃魚(瀕危指數:7.21):這是世界上最大兩棲動物,體長可達1.8米。
  • 這種瀕危的鸚鵡最愛吃一種果實,果實少了鸚鵡也瀕危了,真不值得
    這種瀕危的鸚鵡最愛吃一種果實,果實少了鸚鵡也瀕危了,真不值得。黃耳錐尾鸚鵡黃耳錐尾鸚鵡是一種非常有個性的鸚鵡,要是我們單單從它們的外表來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的特別處,假如你能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它們,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這種可愛的鸚鵡。
  • 瀕危黃眼企鵝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只有225對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紐西蘭「新聞原料」網站11日以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為消息源報導,角逐今年紐西蘭「年度鳥」的競爭異常激烈。該組織一名發言人說,由於這兩種瀕危鳥類得票相近,正式揭曉結果之前「幾乎無法預測結果」。黃眼企鵝主要分布於紐西蘭,是首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的海鳥。「新聞原料」網站報導稱,2018年至2019年,在紐西蘭主要島嶼上發現的黃眼企鵝只有225對。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以及拖網捕魚導致魚類減少等因素威脅著黃眼企鵝生存。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鴞鸚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不會飛,實際上鴞鸚鵡是所有鸚鵡當中唯一不會飛的鸚鵡,他閒著沒事就伸著粗壯的腿,在地面上到處跑來跑去,有的時候還會爬到樹上去。原本按理說鴞鸚鵡並不會成為世界上最罕見的鸚鵡。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鴞鸚鵡的祖先曾經遍布整個紐西蘭,而且人類來到紐西蘭之後,也發現這裡到處都能看到鴞鸚鵡的影子。但是鴞鸚鵡很快就來到了滅絕的邊緣。
  • 鳥界的「二哈」鯨頭鸛
    談起傻狗,我想非哈士奇莫屬,平時犯二就算了,還特別愛拆家。在鳥界也有一傻,堪稱鳥界哈士奇,這種鳥就是鯨頭鸛。鯨頭鸛體型很大,平均有1.2米高,它有著兩條細而長的腿,但是卻有一個巨大的鳥喙,長得非常有趣,看起來蠢萌蠢萌的。
  • 世上最蠢的鸚鵡,不會飛卻愛跳樹,人稱鳥屆哈士奇,全球僅100隻
    但鸚鵡這種生物,就像人一樣,有聰明的就有蠢的,比如說狗,聰明的有邊牧,蠢的也有哈士奇。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見識一種世界上最蠢的鸚鵡。這種鸚鵡,首先它長得非常蠢萌,臉型酷似貓頭鷹,它是夜行生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也許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它一天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進食,生生把自己吃成了一個圓滾滾的胖子,它就是紐西蘭特有的一種鳥:鴞鸚鵡。原本,鴞鸚鵡在紐西蘭生活的非常快樂,它是草食動物,很多植物的種子、果實、花粉都在它的食譜中。
  • 啄羊鸚鵡 | 吃活羊、逮兔子的紐西蘭鸚鵡
    (轉編自果殼網物種日曆)紐西蘭可不止有一群一群溫順的綿陽、友好的當地居民、連綿不絕的雪山、溪流縱橫的雨林、,複雜多變的地貌以及被南太平洋環繞隔絕的地理位置
  • 為拯救瀕危鸚鵡煞費苦心,蛋殼破了就用膠帶粘好,還能孵出小鸚鵡
    與其說它是因為太傻而瀕危,不如說是因為它之前生活的環境太安逸,結果人類踏足了它的生活環境以後,它完全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一下就瀕危了……鴞鸚鵡原本分布在紐西蘭全域,在殖民者踏上紐西蘭之前,這裡只生活著數量不多的原住民毛利人。鴞鸚鵡在毛利語裡被叫做「kakapo」,意思是夜行的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