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新中國建立以來,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這片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先後湧現出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千萬人口城市為代表的大城市。經濟快速運轉帶動城市進程飛速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前進中,中國城市規模愈發宏偉。對於作為千年農業大國的我國來講,境內為數眾多的自然村(亦稱行政村)正在慢慢消失,消散在城市化浪潮中。
自然村,是我國基礎行政單位,覆蓋在廣大農村地區,數量眾多。可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自然村在近10年來從360萬個急劇減少至270萬個,作為中華文化沃土的自然村正在每天以80到100的數量銳減。在人們的傳統印象裡,村作為國家最基礎行政單位,面積通常在幾平方公裡以內,人口也不多,只是一個小型人口聚居區域。然而遼闊無垠的中華大地上卻有一個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裡,比大多數行政縣還要廣闊,相當於70個澳門,即使開車出一趟「村」都需要5個小時的村莊。
這個村莊便是達裡雅布依村。擁有166餘萬平方公裡面積的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而位於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的達裡雅布依村,也是中國最大的自然村。達裡雅布依村位於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不過浩瀚無垠、無法生存的沙漠並沒有帶給達裡雅布依絕望,發源於喀拉崑崙中段的克裡雅河順流而下,緩緩哺育著達裡雅布依的萬物生生不息。也正是因為這條涓涓溪流,達裡雅布依村才能依靠其所滋養出的綠洲建立起來,這片綠州便是達裡雅布依村的行政面積。
達裡雅布依村歷史悠久,在漢朝時期,這裡就曾是隸屬于闐古國的戰略重鎮。到了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絲綢之路被逐漸打通,達裡雅布依村更是成為東西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重要節點。時至今日,在達裡雅布依村境內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的古城鎮遺址,它們似乎在用斑駁的歷史向我們展示當地曾經的輝煌和古絲綢之路的繁榮。在幾千年來人類索取和戰爭戰爭破壞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原先的大片綠洲逐漸消失,被黃沙吞噬,只有達裡雅布依村倖存了下來,當地的居民世代居住於此,過上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
十九世紀初葉,與世隔絕多年的達裡雅布依村為世界著名探險家斯坦因所發現,從此走進世人視野,不過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和田地區行署人口普查才真正發現這一深藏在沙漠之中的村落。如今,達裡雅布依村,有200餘戶人家,約2000人分散居住在村域內,已經從遊牧過渡到定居狀態,不過由於自然環境十分惡劣,達裡雅布依人至今依然保留著半遊牧特徵的生活方式,其村莊具體位置也無法在地圖上找到。他們居住在胡楊木建造的簡單木屋裡,以羊肉和一種名為「庫買奇」的饢餅為主食,生活自給自足,倒也十分簡單。
作為鑲嵌在沙漠中的綠州,這裡不僅十分神秘,還民風淳樸。多達2000平方公裡的村域內幾乎沒有盜竊等破壞治安的行為發生,達裡雅布依村已經連續34年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然而,想要來到被一望無際大沙漠包圍的達裡雅布依村,卻是路途遙遠,只能先從于田縣城出發,沿著克裡雅河翻越沙丘才能抵達這裡。在當地政府關心下,為方便達裡雅布依村和外界互通交流,政府出資修建了數百公裡沙漠公路,達裡雅布依村交通條件由此改善。
隨著與外界交往日益密切,在國家和當地政府幫助下,達裡雅布依村不僅村民居住的房屋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全村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升,整個村域內有4所幼兒園,10所小學以及1所中學,達裡雅布依村民也早已擺脫貧窮艱苦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達裡雅布依村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神奇的自然景觀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觀之一,吸引著越來越多外界旅客來到這裡,探索人類頑強的生存能力。
參考資料:
《穿越亞洲》《走進達裡雅布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