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口罩防護服換代 河北工大轉讓抗菌抗病毒材料新技術

2020-09-03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桑珊、馬利)從河北工業大學獲悉,8月28日,該校與河北凱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一種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水溶性共軛聚合物及其製備與應用專利申請權轉讓」籤約儀式,轉讓專利技術為該校生物物理研究所邢成芬教授團隊研發的一類高分子複合材料。

據了解,該材料利用光照和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過程,實現對病原菌的高效殺傷和PM2.5的有效消除,可有效抑制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是一種集病毒消殺、滅菌、除霾於一身的光動力響應智能高分子材料。此次專利技術轉讓與研究開發費用總額達1300萬,是該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又一新突破。該項成果成功轉化後,相關產品可成為一種廣譜、高效、安全、環保的淨化產品,推動口罩、空氣濾芯、防護服等產品升級換代。

河北工業大學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安海龍教授介紹,邢成芬教授團隊自2014年啟動對智能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設計製備了一系列基於光動力響應的智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利用光照和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過程,實現對病原菌的高效殺傷和PM2.5的有效消除。2016年7月申請專利(一種多功能空氣淨化膜及其製備方法),2018年獲得授權。期間,該材料獲得CMA認證,團隊拿到了進軍市場的準入證,並同步開展抗菌實驗,委託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進行抗病毒測試,均獲得良好的實驗結果。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研究所展永教授敏銳注意到以上智能材料抗病毒活性用於新冠病毒消殺的可行性,由邢成芬教授掛帥成立攻關團隊,隨即開展該智能高分子材料抗病毒活性的研究工作。考慮到時間緊迫性,團隊採用類新冠病毒和新冠病毒檢測兩步走的策略進行實驗。1月27日,第一批檢測樣品送達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經驗證,該材料對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效的殺傷效果,消殺甲型流感病毒半數有效濃度值為1.67 μg/mL。4月3日,第二批樣品送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4月30日,病毒病所抗病毒活性檢測實驗表明,該材料在較低濃度下對新冠病毒具有100%的消殺能力,其半數有效濃度值為0.58 μg/mL。該項成果成功轉化後,可廣泛應用於空氣消殺、無菌醫療環境消毒、食品加工等行業,推動相關產品升級換代。

相關焦點

  • 河北工大轉讓抗菌抗病毒材料新技術,推動口罩防護服升級換代,專利費用總額達1300萬
    8月28日,河北工業大學與河北凱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一種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水溶性共軛聚合物及其製備與應用專利申請權轉讓」籤約儀式。此次轉讓的專利技術是由該校生物物理研究所邢成芬教授團隊研發的一類高分子複合材料,該材料利用光照和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過程,實現對病原菌的高效殺傷和PM2.5的有效消除,可有效抑制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是一種集病毒消殺、滅菌、除霾於一身的光動力響應智能高分子材料。
  • 長垣市又一抗疫力作: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研發上市
    總部位於河南省長垣市的駝人集團在疫情發生後不僅快速復工復產,還承接了河南省科技廳防疫防控緊急攻關項目(新型全方位功能型頭面部防護裝置),迅速成立科技攻關小組,以自身強大的科研能力,順利完成任務,為一線防控防疫工作者保駕護航。1月8日下午,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新品上市發布會在該集團行政會議中心駝人廳舉行。
  • 江蘇億茂口罩檢測通過,新冠病毒滅活率達99.19%
    雖然中國已有5款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也面臨病毒變異等新挑戰。在疫苗大範圍接種之前,除了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幾乎沒有更好的辦法。然而,普通口罩真的有用嗎?在河北疫情的新聞報導中,我們發現很多感染者是佩戴了口罩的。雖然難以置信,但正如世衛組織的提醒:僅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
  • 長垣新出口罩威力巨大!抑菌率等於或大於99%
    1月8日下午,長垣市駝人集團成功研製的抗菌抗病毒口罩正式上市。全球權威認證機構檢測表明,該款口罩在短時間內抑菌率等於或大於99%。  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是呼吸道飛沫傳播,飛沫是一種非油性顆粒物。實驗數據顯示,直徑在0.5—20微米的飛沫會懸浮在空中並被易感人群吸入。也就是說,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口罩,必須有效阻擋直徑在0.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物,才能起到防護作用。
  • 《ACS Nano》綜述:抗菌、抗病毒納米材料和塗層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但是,先前報導的許多抗菌塗料都集中在抗菌能力上,對抗病毒表面和塗層的關注卻很少。 近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Leyla Soleymani和Tohid F. Didar等人以抗菌素研究為出發點,對抗病毒材料和表面研究的現狀進行全面總結。綜述首先對金屬和無機材料進行全面概括,重點是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納米材料。
  • 辛辛那提大學:絲綢口罩防護性能良好,可替代普通外科口罩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Medicalxpress網站報導,在美國仍難以解決個人防護設備短缺難題的條件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小蟲子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難題:由蠶絲製成的絲綢口罩舒適、透氣、防潮,是N95口罩和普通外科口罩之外的一種理想選擇。
  • ​南工大研發出可用水洗、酒精消毒、多次使用的KN95口罩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需求量與日俱增,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新增了口罩業務。
  • 《抗菌及抗病毒塗料》標準及測試方法發布
    這些抗病毒產品有沒有抗病毒功能?性能如何?這是廣大消費者和生產研發機構共同關心的問題。為規範抗病毒、抗菌塗料市場,將抗病毒塗料引入正確的發展道路,為百姓提供更加健康、環境友好的產品,12月1日,由中國塗料工業協會舉辦的《抗菌及抗病毒塗料》《塗料(漆膜)抗病毒性能測試方法》團體標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一文讀懂抗菌紡織品:竹纖維、麻纖維、甲殼素與殼聚糖纖維、海藻...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於生命健康有了新的認識,在「後疫情時代」愈發關注抗菌、抗病毒等新技術,對具有此類功能的紡織品也更加注重。基於青島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青島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海藻纖維生產線。疫情期間,青島源海勇於擔當,全力生產海藻纖維,為下遊口罩企業提供生產原料,助力口罩企業生產防黴抑菌口罩。此外,魏橋紡織創新生產加工技術,解決了海藻纖維面料無鹽無鹼染色等關鍵技術,開發出抗菌親膚的環保面料。
  • 納米鹽長效防黴抗菌技術——引領固態長效抗菌產品的新技術
    而消毒和殺菌、也隨著2019年的新冠疫情成了家用戶曉必不可少的事情。過去「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老觀點,在今天徹底被推翻。而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必將有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僅僅是過去的短暫的、局部的、個例的消殺,未來,我們生活物品能夠具備主動的、智能的、長效的、廣譜的殺菌功能,將成為各行業產品功能升級的最大亮點,將顛覆所有製造業。
  • 病毒只有細菌的1/50大小,不要輕信抗菌產品可以抗病毒
    故此抗病毒與抗菌不是一回事!!細菌大約為10-100微米,大部分醫用口罩可以阻擋過濾細菌,但是,病毒只有細菌的1/50,防止細菌的口罩不一定對病毒有過濾作用。(註:1微米=1000納米)現在由於抗素藥物已經普及,細菌可用抗生素殺死,但抗生素對病毒完全無用,因為病毒不是細菌!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斯陽對新華社記者說,傳統光抗菌材料在黑暗條件下會失去抗菌功能,而新材料採用「苯甲酮-多酚酸」協同光敏結構,在光照激發條件下可發生分子結構重排,把抗菌活性存儲起來,並在黑暗條件下緩慢釋放。
  • HUSKIN可水洗殼聚糖防護口罩量產上市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態勢依然嚴峻,口罩作為最緊缺的防疫物資,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作為口罩的「心臟」,熔噴布是為口罩帶來過濾作用的核心材料。正是因為熔噴布市場供應的短缺,一度造成了「一罩難求」的局面。近日,在行業科研專家的努力下,銅牛集團研發的新型口罩——HUSKIN可水洗殼聚糖防護口罩已經正式量產上市。
  • 可抗菌的石墨烯口罩來了
    除了安全問題之外,環境汙染和材料供應短缺也是疾病爆發期間口罩大量消費的兩個主要問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口罩供應短缺,口罩和熔噴面料(melt-blown fabrics)價格飆升。LIG、ACF和MBF的固有抗菌活性分別為81.57%、2.00%和9.13%,這表明LIG優於目前市場使用的口罩材料具有安全性。
  •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製造抗菌石墨烯口罩的新方法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製造出抗菌的石墨烯口罩。研究人員指出,常用的手術口罩不具備抗菌功能,會讓口罩上的有害物質在數小時內保持活性,帶來二次感染風險。石墨烯以其抗菌性著稱,科學家們曾研究製作石墨烯口罩。
  • 這些納米材料在抗病毒方面大有潛力
    Caps材料的生物醫學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迅速發展,並被廣泛地用於骨科和牙科領域;可以金屬植入物上的薄塗層等形式應用於人工骨移植替代物。 磷酸鈣製備方法主要包括凝膠溶膠法,共沉澱法。乳化法、水熱法、無機化學法、超聲法、微波技術、模板法、乳化水熱聯用法以及微波水熱聯用法。
  • 主動防護‖「集智抗病毒抑菌卡」助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
    為民網訊 11月1日,國健投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為民網)與常德集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國健投新媒體將作為集智生物旗下抑菌類產品「抗菌抑菌卡」的全國獨家總代理,對「抗病毒抑菌卡」開展全球推廣宣傳,雙方將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共同打造具有知名度的抗病毒抑菌系列品牌
  • 絲綢口罩被認為具有天然的抗菌和抗病毒性
    巴黎10月20日電(陳雨)絲綢,是一種可以防止新冠病毒的神奇面料嗎?在9月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絲綢口罩比棉花或合成口罩具有更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在個人防護用品(N95或一次性醫用口罩)仍然短缺的情況下,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常見的家用織物作為口罩材料。發現絲綢口罩可以更有效地對抗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冠狀病毒。在對比使用N95口罩或一次性醫用口罩後,美國加州大學也發現絲綢口罩的優點。
  • 東順集團新材料關鍵技術成果通過專家論證
    (通訊員 李廣勇)近日,東順集團「植物纖維過濾吸附複合新材料關鍵技術成果」在泰安市順利通過專家論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克復、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校長(院長)陳嘉川等13人組成的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擴大了紙基纖維材料在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應用範圍。
  • 南工大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新聞—科學網
    「N95口罩的關鍵技術在於其緻密用1噸我們研製的材料,可以為20萬隻N95口罩提供濾芯層,或者是80萬隻同樣可用於防疫的普通醫用口罩。而且,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口罩的濾芯層更為緻密,無毒低阻、舒適性佳、防護效果更好。」參與開發技術的南京工業大學博士李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