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只有細菌的1/50大小,不要輕信抗菌產品可以抗病毒

2021-01-18 今日針織

首先,看一下細菌與病毒的體積大小,下圖不難看出,細菌較病毒模擬圖來看,細菌就是一個巨無霸!通常來說,病毒只有細菌的1/50。

對本次疫情來說,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抗菌與抗毒是一碼事。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澄清一下:病毒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是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式;細菌是非常微小而又原始的生物。故此抗病毒與抗菌不是一回事!!

細菌大約為10-100微米,大部分醫用口罩可以阻擋過濾細菌,但是,病毒只有細菌的1/50,防止細菌的口罩不一定對病毒有過濾作用。(註:1微米=1000納米)


現在由於抗素藥物已經普及,細菌可用抗生素殺死,但抗生素對病毒完全無用,因為病毒不是細菌!細菌本身是單細胞生物,而病毒無完整細胞結構。病毒的生存是潛入其他細胞內寄居,獲取該細胞的養分不斷分裂複製病毒,在該細胞破裂時,又寄居在其它新得細胞內,而且還會再分裂中變異成新種病毒。

人類對抗體的研發速度遠遠跟不上新病毒的產生,只能靠2個方法,一個是儘量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二是靠自身的體力和免疫力戰勝病毒。


病毒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是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式。

病毒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的基因組,其外面有一層蛋白或脂蛋白的保護性外殼。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是最微小的,結構最簡單的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並且,病毒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只能依靠寄生在別的人或動物體內來維持生命。

病毒的形態多種多樣,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

病毒生活特徵是: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顯示出其生命活動。離開活細胞不能繁殖。病毒的繁殖方式為自我複製。

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最低級的生命體。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RNA),外面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

細菌是指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

細菌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根據形狀分為三類,即: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桿菌)。按細菌的生活方式來分類,分為兩大類:自養菌和異養菌。

細菌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發。然而,人類也時常利用細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釀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在生物科技領域中,細菌也有著廣泛的運用。

細菌是非常微小而又原始的生物,其繁殖方式主要以無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細菌生長到一定時期,在細胞中間逐漸形成橫隔,由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兩個大小相等的子細胞。細胞分裂是連續的過程,分裂中的兩個子細胞形成的同時,在子細胞的中間又形成橫隔,開始細菌的第二次分裂。有些細菌分裂後的子細胞分開,形成單個的菌體,有的則不分開,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如鏈球菌、鏈桿菌等。細菌繁殖速度快,一般細菌約20~30min便分裂一次,即為一代。

抗病毒率達99.99%的石墨烯面料!!

無縫針織供應鏈平臺義烏盈雲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瑋欣(vation)石墨烯抗菌紗線在針織領域熱度持續升溫!!!

目前,該纖維製作的單層石墨烯多功能複合錦綸纖維面料在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經過H1N1 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檢測,其抗病毒率達99.99%。

該面料抗病毒原理是:石墨烯能夠催化病毒發生氧化應激反應,導致病毒死亡。

石墨烯針織口罩

單層石墨烯多功能複合纖維作為一款神奇纖維,其抗病毒功能僅是一個方面,其還具有抗菌抑菌、遠紅外自暖、防紫外、抗蟎蟲、負離子等多重複合功能。

作為國際領先的單層石墨烯多功能複合纖維,要製備高品質石墨烯纖維,其纖維攻克六大關鍵技術難題:

一、紡絲級單層氧化石墨烯量產;

二、石墨烯粉體在纖維體內均勻分散;

三、纖維細旦化;四是功能持久;

四、功能持久那洗滌耐磨耐穿;

五、無金屬離子和其它化學添加劑,嬰兒級生態學安全;

六、纖維表面平整光潔順滑。

作為一款高品質纖維其越來越受到親膚性針織產品的歡迎應用。

錦綸6:

DTY 70/68/1 SD

DTY 70/48/1 SD

DTY 40/36/1 SD

滌綸:

DTY 75/72/1 SD

DTY 150/36/1 SD

技術指標:

紫外防護UPF≥50

遠紅外法相發射率≥0.90

抗菌率≥95%

抑蟎率≥90%

負離子發生量≥500個/立方米

皮膚敏感性:致敏率<1%

斷裂強度≥4.0 cN/dtex

H1N1 流感抗病毒率達99.99%

其他品類抗菌紗線:

Q-SKIN品牌錦綸66抗菌紗, 義大利Fulgar生產。產品規格:DTY 40D 70D ;   銀離子抗菌,OEKO-TEX認證。

GLAIR品牌滌綸抗菌紗,義大利Goldenlady生產。產品規格:DTY 50D 80D ;    無金屬成分抗真菌紗線,海因斯坦認證。

Coolmous品牌有機/無機抗菌紗。產品規格:DTY 50D 75D 150D;有機類物理法實現精準抑菌除臭,無機類納米抗菌除臭抗紫外,日本科懇消臭檢測。

  盈雲商城 

作為針織領域的垂直電商平臺,目前已集聚無縫內衣行業和襪業為代表的主要針織企業資源。在成功開拓針織配件維修服務及配件服務基礎上,順勢整合各方功能紗線資源,打造功能紗線平臺,更好服務針織行業和上下遊客戶。平臺不僅僅只是功能紗線提供者,而是借力聖東尼無縫內衣機等針織設備多年服務積澱,為上下遊客戶使用功能紗線提供強大技術支持。平臺定位其不僅能生產纖維和紗線,同時最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其產品在應用場景的研究、設計和推廣。

聯繫盈雲商城銷售人員,

或紗線部童經理 13701738340

或登錄盈雲商城了解詳情:   

  


文字:參考百度搜索,健康紡織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ACS Nano》綜述:抗菌、抗病毒納米材料和塗層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綜述首先對金屬和無機材料進行全面概括,重點是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納米材料。然後,討論了使病毒滅活的聚合物和有機表面塗層(圖1)。還討論了每種方法考慮的毒性和環境問題。最終提出了尚未用於抗病毒目的的新興技術,但是由於已經對其抗微生物特性進行了測試,因此它們對於抗病毒表面的未來工程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潛力。
  • 《抗菌及抗病毒塗料》標準及測試方法發布
    抗病毒塗料成為一種極具市場潛力的功能性產品。這些抗病毒產品有沒有抗病毒功能?性能如何?這是廣大消費者和生產研發機構共同關心的問題。為規範抗病毒、抗菌塗料市場,將抗病毒塗料引入正確的發展道路,為百姓提供更加健康、環境友好的產品,12月1日,由中國塗料工業協會舉辦的《抗菌及抗病毒塗料》《塗料(漆膜)抗病毒性能測試方法》團體標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長垣市又一抗疫力作: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研發上市
    1月8日下午,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新品上市發布會在該集團行政會議中心駝人廳舉行。標註著駝人集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醫用級抗菌抗病毒口罩TR-aBV-Mask成功面世,為世界抗擊新一輪疫情做好了充分準備。
  • 世界上第一套 抗菌和抗病毒的航空機組制服
    Keyvan Aviation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航空公司抗菌和抗病毒的機組制服。這一裝備可以提供給所有的飛行和地勤人員,幫助更好地對抗細菌和病毒。即使在60攝氏度的溫度下洗滌100次,這種織物仍能保持抗菌性能。
  • 為什麼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醫學專家:有4個原因
    當今世界對人類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和病毒,因此人們也總是喜歡拿兩者作比較,為什麼病毒不像細菌那樣容易被殺滅?1.病毒結構簡單 病毒不像細菌那樣擁有完整的細胞結構,病毒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沒有自己的代謝和酶系統。對付細菌的抗菌藥物可以從幹擾細菌細胞壁合成、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和影響細菌核酸代謝等方面發揮抗菌作用,所以抗菌藥物種類繁多。
  • 納米鹽長效防黴抗菌技術——引領固態長效抗菌產品的新技術
    而我們的技術剛好相反,我們做的是:讓物品,對其自身表面的細菌病毒主動出擊,去殺死它,從而阻斷汙染 ,淨化生活。概括的講,我們是一種固體的殺菌方式,我們通過對所有物體的表面進行處理,讓他自身長期具備一種主動、智能、長效的殺菌,讓他成為一個長效抗菌產品。記:聽起來好新穎,可以打比方說我可以做一個抗菌的手機,或者是抗菌的衣服?是這樣麼?
  • 蘇大研發新型紡織面料—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還具持久耐洗性
    紡織面料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多次洗滌效果依舊顯著。近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研發了高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成功實現產業化生產。天然纖維紡織面料的高效且長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業界難題,銀作為一種高效抗菌材料備受關注,銀納米粒子有著顯著的抗菌抗病毒性能。
  • 助口罩防護服換代 河北工大轉讓抗菌抗病毒材料新技術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桑珊、馬利)從河北工業大學獲悉,8月28日,該校與河北凱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一種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水溶性共軛聚合物及其製備與應用專利申請權轉讓」籤約儀式,轉讓專利技術為該校生物物理研究所邢成芬教授團隊研發的一類高分子複合材料。
  • 這些納米材料在抗病毒方面大有潛力
    銀的抗菌性質在古代已經有所了解,金屬銀、硝酸銀及磺胺嘧啶銀杯用於燒傷傷口的處理、牙科等細菌疾病的控制。 在眾多金屬及其氧化物納米粒子中,銀納米粒子抗微生物效果最好,研究也最為廣泛。許多研究者們已經證實銀納米粒子對細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尤其對抗生素耐藥的菌株也擁有很好的抑制生長效果。
  • 亞鐵與多硫協同誘發細菌鐵死亡及抗菌應用
    但是原核系統,如細菌等缺少這些通路分子,因此目前尚未發現細菌等可產生鐵死亡。  研究團隊長期從事納米酶的開發及其抗菌應用,聚焦鐵基納米酶的過氧化物酶活性模擬免疫抗菌機制,為克服細菌耐藥性提供新的策略和治療方法。
  • 富士膠片推出Hydro Ag⁺銀離子手機抗菌保護膜
    手機使用的便利、隨時與頻繁,讓其成為了公共和個人衛生領域細菌與病毒雜合的「溫床」,潛伏在滑動或閱讀屏幕上的各種有害菌、甚至病毒,使得這塊方寸之物成為了即便是潔癖之士都難以清理乾淨的衛生死角。讓屏幕保護膜這一手機常用配件,在保護手機的同時,可以減少多種細菌、病毒的潛在危害,成為人們的隨身健康衛士!這個神奇的創想被富士膠片實現了。
  • 抗病毒、抗菌納米結構鋁合金表面,摩擦1000次無損傷
    新冠病毒肆虐,數以萬計的人丟失生命,而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很容易發生病毒細菌的接觸和飛沫傳播而造成感染,因此對能保持表面清潔的抗菌抗病毒治療的需求迫切增加。儘管過往已開發出一些抗菌表面,但可以殺死病毒的表面仍難以獲得。
  • 一文讀懂抗菌紡織品:竹纖維、麻纖維、甲殼素與殼聚糖纖維、海藻...
    通過注射紡絲技術將優可絲活性抗菌物質均勻分散在纖維表面及內部,通過減緩細菌真菌在紡織品表面的生存機率達到抑菌效果。該系列產品在保證穿著舒適度的前提下,同時具有良好的水洗後抗菌效果,經專業嚴格測試,水洗50次後依然保持高效抑菌。
  • 殺滅新冠病毒,抗生素有用嗎?目前可能只有這類藥物有用
    眾所周知,抗生素可以用來殺菌,通常被用來治療炎症感染。那麼,既然抗生素可以用來殺滅細菌,是否可以用來殺滅病毒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期間,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來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呢?病毒和細菌感染儘管症狀可能看起來很相似,但它們之間有很多不同,因此它們治療的方式也不同。
  • 河北工大轉讓抗菌抗病毒材料新技術,推動口罩防護服升級換代,專利費用總額達1300萬
    8月28日,河北工業大學與河北凱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一種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水溶性共軛聚合物及其製備與應用專利申請權轉讓」籤約儀式。據介紹,該項成果成功轉化後,相關產品可成為一種廣譜、高效、安全、環保的淨化產品,推動口罩、空氣濾芯、防護服等產品的升級換代。
  • 病毒感染是不是比細菌感染更可怕?
    當今世界對人類致病的微生物最被大眾熟知的有細菌和病毒,因此人們也總是喜歡拿兩者作比較。有人就會說了:「2003年的非典、至今仍未攻克的愛滋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不是所有病毒感染都如此可怕,甚至比細菌感染等其他感染更可怕?」其實未必。
  • 蘇大教授研發新成果:紡織面料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紡織面料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多次洗滌效果依舊顯著。近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發了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實現產業化生產。陳宇嶽教授團隊近二十年來持續從事抗菌紡織品的研發,尤其對納米銀用於紡織品抗菌有著深入研究。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後,陳宇嶽教授根據納米銀具有高效抗菌功能的啟發,迅速著手將抗菌紡織面料技術應用於民用抗病毒產品的開發。
  • 尚鑫抗菌消毒產品與俄專家重大發現不謀而合
    通過搜索發現,廣東尚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鑫膜•納米負離子抗菌噴霧中含有納米銀成分。  尚鑫新材4年前通過引入日本科學家三木規彥帶領團隊,潛心研發出納米負離子系列產品,形成核心專利10餘件,產品通過了10多家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認證。
  • 專家詳說細菌和病毒-光明日報-光明網
    細菌和病毒同是微小生物,二者大小相差約1000倍      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吃點抗菌藥……長期以來,各類抗菌藥物一直是人們眼中的「萬能藥」,總在患者的首選藥品名單之列但是,抗菌藥物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包括抗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學合成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真菌藥。 抗菌藥物不等於消炎藥 許多人錯誤地將抗菌藥物等同於消炎藥。認為牙齦發炎、扁桃體發炎、頭痛腦熱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