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東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納米纖維材料不僅耐用、透氣性好,還可以像太陽能電池一樣,在日光下產生抗菌活性,並儲存部分活性,在弱光或夜晚條件下保持抗菌能力。

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斯陽對新華社記者說,傳統光抗菌材料在黑暗條件下會失去抗菌功能,而新材料採用「苯甲酮-多酚酸」協同光敏結構,在光照激發條件下可發生分子結構重排,把抗菌活性存儲起來,並在黑暗條件下緩慢釋放。

斯陽說,這一納米纖維材料僅200納米的細小直徑不僅能有效攔截細小病菌,同時還增大了光抗菌反應的接觸面積。

研究人員說,針對流感、伊波拉等通過飛沫傳播的病毒,普通防護口罩只能攔截而不能將其殺死,容易導致後續的交叉感染。新材料表面的協同光敏結構可產生殺菌活性氧成分,快速破壞細菌膜結構,還可導致病毒蛋白外殼變性失活,殺滅效率均高於99.999%。

實驗結果表明,傳統光抗菌材料需要5到10小時達到的殺菌效果,新材料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在陽光照射下,後者可在30分鐘和60分鐘內殺滅大腸桿菌和李斯特菌達99%以上,殺滅T7噬菌體病毒則只需約5分鐘。

研究團隊正準備開發基於納米纖維和無紡布多層複合的抗菌產品,提升現有防護口罩的性能。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為什麼能殺菌
    納米抗菌材料不僅具有納米材料的基本性能, 如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和宏觀隧道效應, 而且也具有抗菌材料的功能, 如安全、高效、廣譜、釋性好、不易產生抗藥性和耐熱性等 納米(nm)和米、釐米一樣,是長度計量單位。一納米為一毫米的百萬分之一(10-9 米)。「納米」並沒有象某些媒體宣傳的那樣神奇,我國古代早有應用,如徽墨,其主體成分的炭黑就是納米顆粒。
  • 廣州產納米口罩量產 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
    5月9日,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5月9日,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
  • 口罩行業新變局:聖泉集團國內首創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
    2020年,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疫情常態化,伴隨而來的是口罩生活化。「罩不離人,人不離罩」的狀態或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益增多的廢棄口罩出現在垃圾袋中。如今幾乎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材料,不易回收再利用。口罩不可一日不戴,戴口罩又很難不造成汙染。
  • 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功研發口罩新型濾材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用於高性能防護口罩濾膜的電紡納米纖維膜,製備出滿足應用要求的納米纖維濾材,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認證)檢測過濾指標滿足KN95口罩GB 2626-2006國家標準,將為解決目前抗疫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 肇慶科技公司量產納米銀離子殺菌布料 20分鐘自動殺滅94%的細菌
    近日,肇慶市高新區一企業用真空納米沉積技術攻破了這一難題,實現了自動殺菌新材料——納米銀殺菌布料量產後,將為一線醫療工作者和民用醫療防護提供更堅實的屏障。經過公司研發團隊歷時三個月的研發攻堅,最終利用自主研發的真空卷繞式PVD鍍膜設備,採用真空納米沉積技術,成功研製出「納米銀殺菌材料」,並實現了可量產方案。其產品送國內權威檢測機構認證,只需在20分鐘內就自動殺滅細菌高達94%! 近日,香港兩個口罩品牌採用該布料的納米銀離子口罩開始上市,這種新型口罩可使用一周左右,市場反響熱烈。
  • 新型納米口罩濾膜孔徑比病毒更小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 通訊員/穗工信宣)5月9日,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企業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東泓」)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國內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並已制訂全國首個團體標準。
  • 億翔納米致力於環境保護,創新可水洗過濾材料
    受全球疫情影響,口罩的使用量劇增,每天全球丟棄的口罩數量有幾億之多,焚燒,分解是處理丟棄口罩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環境汙染。公司使用靜電紡絲納米過濾材料,與其他容塵材料搭配,製造出可水洗KN95材料,可水洗口罩濾片,可水洗空氣淨化器濾芯等系列產品。
  • 從SARS到新冠肺炎,北京科研人員17年攻關研發"神奇口罩",可自動殺菌消毒!
    一款可以自動殺菌消毒的口罩,這簡直就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34;。但是這樣一款口罩,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太現實。然而,得益於&34;新材料技術的發展,這樣的口罩現在已經面世,這就是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曹文斌帶領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新產品。
  • 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納米口罩因其高效的過濾性能,已經成為一款高效醫用防護口罩。類似於普通醫用口罩,納米防菌口罩也包含外層、中間層、內層、耳掛、鼻夾等部分組成。納米口罩的特殊之處在於中間層採用孔徑更小(100-200納米)的納米膜構成,一般為PTFE材料。通過單向或者雙向拉伸法製備的PTFE薄膜,表面具有蜘蛛網式的微孔結構,在三維結構上具備網狀連通、孔鑲套、孔道彎曲等非常複雜的變化,因此具備優異的表面過濾功能。
  • 納米纖維材料,口罩的替代「心臟」
    其實,在口罩剛火爆的時候,「熔噴料」和「納米纖維」是同時出現在大家視野的,上圖是澎湃新聞報導的一則新聞,一家在2019年年底已經遣散員工的企業,憑藉納米纖維口罩4天去4年庫存(記住這個時間,是4年!!!),最後起死回生!
  •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 稱可高效消滅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 稱可高效消滅新冠病毒】據英媒報導,一位來自諾丁漢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抗病毒口罩」,聲稱其殺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超過90%。據英國諾丁漢現場新聞報導,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TU)的科學家和納米技術專家加雷斯·凱夫博士開發了這項專利技術,並設計了這種口罩。口罩所使用的銅離子,來自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團隊自主研製的納米銅。這種口罩的特點是有一層防流體的外層,以減少吸入攜帶新冠病毒的飛沫的可能性。
  • 辛集推出可重複使用口罩過濾材料
    專業解答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口罩生產大國,生產了約全球50%的口罩。疫情發生前,中國口罩日產2000多萬隻。所以當14億中國人都需要口罩的時候,這時候口罩就顯得杯水車薪了。那麼能不能製作出可循環、重複利用的口罩呢?答案是——可以的!敲!重!點!
  • 戰「疫」行動 我校研發出新型防病毒口罩及設備
    作為河南省唯一一所擁有紡織服裝優勢特色學科的高校,我校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崔世忠、何建新教授團隊在高效病毒防護用納米纖維空氣濾材與口罩關鍵技術及裝備方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可高效防護殺病毒的納米纖維製備關鍵技術。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4.金屬材料領域   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由過去的電鍍等工藝發展為更為簡單的納米塗料塗覆工藝,使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更簡單,納米塗料在不鏽鋼材料表面的應用可以實現防指紋、疏水疏油及防汙的作用,在其它合金材料表面塗覆納米塗料,可以使金屬材料表面具備抗腐蝕、防鏽防潮、耐高溫等特性。
  • 疫情防控,出門帶石墨烯口罩,在家開啟石墨烯地暖,美滋滋!
    石墨烯材料的問世已經十幾年,它於2004年問世,由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並且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具有豐富而奇特的的物理化學性特徵,如它的導熱性和力學性能突出,電子傳遞性能非凡,並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應用在各個領域,如電子,能源,物理學,生物醫藥和材料學等,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科研人員研製出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的新型過濾紙和口罩
    此外,PM2.5細顆粒物可作為有毒有害物質、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疾病的傳播推波助瀾。因此,研製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高效過濾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空氣過濾產品是過濾口罩,在過濾口罩中普遍使用普通紗布、無紡布等濾料,其纖維較粗、纖維之間的孔隙較大,對PM10以上的大顆粒物具有較好的過濾效果,但難以高效清除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
  • 可抗菌的石墨烯口罩來了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具有不同日光照射時間(1、5和10分鐘)的CFU分析來研究光熱對LIG、ACF和MBF殺菌效率的影響。他們發現,當石墨烯材料受太陽光照射十分鐘,其抑菌效率可提升至99.998%,而活性碳纖維和熔噴布則分別僅約67.24%和85.3%。
  • 石墨烯口罩來了!這條生產線可日產20萬隻
    記者4月1日從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獲悉,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實創科技園區企業中國航發航材院,利用材料技術優勢成功研發出抗菌性更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長相比普通口罩提升十餘倍的新型石墨烯口罩。記者了解到,單層石墨烯的厚度僅為0.35納米,是世界上已知最薄的二維材料,具有豐富而奇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如導熱性和力學性能突出、電子傳遞性能非凡,並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應用在電子、信息、能源、物理學、生物醫藥和材料學等領域。中國航發航材院科研人員介紹,石墨烯口罩是在構成普通口罩的紡粘無紡布之間的關鍵過濾層中,創新應用了新型石墨烯聚丙烯熔噴布材料。
  •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的新型過濾紙和口罩
    此外,PM2.5細顆粒物可作為有毒有害物質、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疾病的傳播推波助瀾。因此,研製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高效過濾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空氣過濾產品是過濾口罩,在過濾口罩中普遍使用普通紗布、無紡布等濾料,其纖維較粗、纖維之間的孔隙較大,對PM10以上的大顆粒物具有較好的過濾效果,但難以高效清除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