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2021-02-23 艾邦高分子

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納米口罩,現部分節選轉發給大家:

佩戴口罩是隔絕病毒傳播,保護易感人群,實現有效個體防護的重要手段。當前,口罩實現細菌、PM2.5顆粒等隔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

(1)靜電吸附,屬於一種主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中間層纖維之間的靜電力對細菌、微小顆粒的吸附作用,實現隔離、防護;

(2)物理隔離,屬於一種被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自身小的孔隙結構,阻隔細菌及病毒的侵入。其中物理隔離方法主要利用到細菌以及細小顆粒的重力效應、攔截效應、擴散效應以及慣性效應等。

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的設計要求為可以阻擋直徑大於3微米的細菌氣溶膠顆粒,口罩核心層孔隙直徑較大,無法完美的實現對小顆粒細菌、病毒的物理隔離,主要採用為靜電吸附的方法。但隨著佩戴時間增長(如1~2小時),由於佩戴者的呼吸等人體活動,使口罩受潮,其靜電吸附能力減弱,隔離效果逐漸變差。鑑於病毒的微小尺寸,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無法實現長久有效的隔離防護。

納米口罩因其高效的過濾性能,已經成為一款高效醫用防護口罩。類似於普通醫用口罩,納米防菌口罩也包含外層、中間層、內層、耳掛、鼻夾等部分組成。納米口罩的特殊之處在於中間層採用孔徑更小(100-200納米)的納米膜構成,一般為PTFE材料。通過單向或者雙向拉伸法製備的PTFE薄膜,表面具有蜘蛛網式的微孔結構,在三維結構上具備網狀連通、孔鑲套、孔道彎曲等非常複雜的變化,因此具備優異的表面過濾功能。

利用該材料生產的納米口罩,具備阻隔效率高,使用壽命長、輕薄透氣的特點,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但目前,此種口罩價格較為昂貴,還無法完全替代傳統口罩。(來源:中國複合材料學會會員 郭曉崗 圖片來自於網絡)

這裡特別提醒其實很多人會想到疫情過後加入生產口罩的行業,投資時候需要多了解口罩的標準,生產資質,生產環境,還有考慮自動化生產線,如何有競爭力,同時了解材料的新方向,產品的定位,最後就是銷售渠道,比如當地的支持。

目前行業人員需求無紡布、護目鏡、口罩機,醫用紅外溫度儀等。艾邦也建有醫療材料交流群,歡迎口罩,無紡布、護目鏡、透氣膜以及其他醫用材料,醫療製品,設備企業加入。

推薦閱讀:

從PP材料到口罩

金髮科技:加緊生產防護服用透氣膜材料(附透氣原理解析)

道恩股份逆勢漲停,抗擊疫情—金髮|杜邦|科思創|中石化等在行動

相關焦點

  • 中國口罩產業鏈分布、口罩的分類與技術標準及未來發展
    要聞 中國口罩產業鏈分布、口罩的分類與技術標準及未來發展 2020年2月23日 22:44:10 撲克投資家本文來自 撲克投資家。中國是一個口罩產業大國,生產了全球約50%的口罩。在疫情發生之前,中國口罩最高日產為2000多萬隻。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業產值增長率在10%以上。
  • 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首推 助力全球抗疫
    近日,由贛州市工信局、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指導,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的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款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發布會上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發表了致辭,李青山就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納米技術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 新型納米口罩濾膜孔徑比病毒更小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 通訊員/穗工信宣)5月9日,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企業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東泓」)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國內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並已制訂全國首個團體標準。
  • 廣州產納米口罩量產 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
    5月9日,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9日電 (記者 許青青)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9日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目前已經量產。
  • 新冠病毒有了「剋星口罩」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在連研發成功並量產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昨天(7月31日),大連計量檢測中心在成果發布會上透露,一種能夠吸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研發成功,並已實現量產。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ASC-28-6)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大連世慕化學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將該納米功能材料成功應用於生產新型熔噴布上。
  • 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功研發口罩新型濾材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用於高性能防護口罩濾膜的電紡納米纖維膜,製備出滿足應用要求的納米纖維濾材,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認證)檢測過濾指標滿足KN95口罩GB 2626-2006國家標準,將為解決目前抗疫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聯手彤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彤程新材)、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銅牛)和北京聯合康力醫療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聯合康力),以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從可生物降解阻隔層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阻隔層超細纖維紡絲,到可降解口罩內外層材料的選擇與優化,再到全生物降解口罩的製造與性能評價
  • 納米纖維材料,口罩的替代「心臟」
    其實,在口罩剛火爆的時候,「熔噴料」和「納米纖維」是同時出現在大家視野的,上圖是澎湃新聞報導的一則新聞,一家在2019年年底已經遣散員工的企業,憑藉納米纖維口罩4天去4年庫存(記住這個時間,是4年!!!),最後起死回生!
  • 碳纖維口罩發展的前景
    作為一種碳元素構成的特種纖維,碳纖維近年來的發展非常迅速。而與此同時,憑藉著耐高溫、抗摩擦、導電、導熱及耐腐蝕、可塑性強的特點,碳纖維在各式各樣的場合都在發光發熱。而就在最近碳纖維和口罩聯繫在了一起。根據科技日報近日發布的消息可以了解到,以色列研究人員近日研究出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口罩的樣子接近於N95口罩,不同的是內層採用了碳纖維。
  • 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
    近日,星布斯科技集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上市發布,為抗擊新一輪疫情做好了充分準備。  12月31日下午,星布斯科技集團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贈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東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納米纖維材料不僅耐用、透氣性好,還可以像太陽能電池一樣,在日光下產生抗菌活性,並儲存部分活性,在弱光或夜晚條件下保持抗菌能力。
  • 新冠病毒有了「剋星口罩」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昨天(7月31日),大連計量檢測中心在成果發布會上透露,一種能夠吸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研發成功,並已實現量產。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ASC-28-6)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大連世慕化學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將該納米功能材料成功應用於生產新型熔噴布上。經多家科研機構檢測,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及以該材料生產的熔噴布口罩,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SARS-CoV-2)、SARS等病毒的傳播,對人體無毒無害不刺激不過敏。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口罩行業新變局:聖泉集團國內首創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
    2020年,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疫情常態化,伴隨而來的是口罩生活化。「罩不離人,人不離罩」的狀態或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益增多的廢棄口罩出現在垃圾袋中。如今幾乎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材料,不易回收再利用。口罩不可一日不戴,戴口罩又很難不造成汙染。
  • 中昊晨光:e-PTFE微濾膜KN95防護口罩研製成功
    KN95防護口罩研製成功並順利生產出貨。  中昊晨光以非全氟辛酸(PFOA)型PTFE樹脂製備的e-PTFE微孔膜口罩,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過濾效率達到99.2%(N95、KN95口罩水平),而呼氣和吸氣阻力遠低於標準限值,可以有效實現透氣不透水、過濾PM2.5、抵禦微生物和菌體進入體內的良好效果。  PTFE是可用於生物醫學、人造血管等的材料,無生物毒性。
  • 電子顯微鏡下的防霾口罩:口罩變黑是否就失效了
    然而不少市民發現,潔白的防護口罩戴幾天之後就會發黑,讓人觸目驚心。難道霧霾顆粒已經穿透口罩的防護層了?是不是大量霧霾顆粒已經進入肺裡了?近日,記者走進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在電子顯微鏡下,對防護口罩上的霧霾顆粒進行了觀測。記者發現,防護口罩的關鍵在於中間層,可以阻擋納米級的霧霾顆粒。儘管從外觀上看口罩已經變黑,但是其中間層並未被霧霾顆粒穿透。
  • 口罩復用技術助力全球抗疫
    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浙江閏土集團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團隊提出的口罩荷電再生重複使用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口罩使用量,還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對多種品牌的口罩實驗,都驗證了技術的有效性。
  • 新型石墨烯口罩面世 一文了解石墨烯是什麼?我國口罩產能有多大?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口罩從一度緊缺到如今產能不斷提高,而結合石墨烯這種新型材料做成的口罩可以進一步緩解口罩不足、防護力不夠等問題。石墨烯是什麼?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先導,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石墨烯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國積極發展石墨烯產業。
  • 疏博納米四代納米微多孔口罩過濾膜性能對比分析
    納米薄膜是由許多納米級的纖維以網狀形式構成,纖維直徑約為47nm-120nm(圖1),孔隙率可高達90%(圖2)。圖1 ePTFE納米膜纖維直徑標定圖圖2 ePTFE納米膜掃描電鏡微觀圖疏博納米糰隊在可消毒使用納米膜的研究上現已進入第四代。
  • 厲害了,浙江這家公司研發熔噴布替代物,日產量可造兩千萬隻口罩
    來源:市界作者|市界 可楊據浙江日報報導,3月3日,浙江桐鄉一民企宣布研發出可替代熔噴布的防疫新材料。熔噴布被稱為口罩的「心臟」,是口罩中阻隔病菌和病毒的關鍵材料。疫情之下一「罩」難求的情況正是受制於這一核心材料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