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復用技術助力全球抗疫

2020-11-29 健康界

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浙江閏土集團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團隊提出的口罩荷電再生重複使用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口罩使用量,還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我們對多種品牌的口罩實驗,都驗證了技術的有效性。公司將原先每個員工每日發放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改為每個員工每三日發放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自2020年2月20日至3月30日,共節約口罩12.25萬隻。」集團負責人徐萬福告訴《中國科學報》。

他稱讚的這項技術還受到了國際上的好評。在英國皇家工程院發起的多國工程院響應新冠疫情視頻會議上,中國工程院推薦的參會代表、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王丹,詳細介紹了陳建峰團隊有關口罩重複使用技術的最新進展,得到了各國工程院專家代表的熱烈反響和高度評價。

打響全球「口罩戰」

新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不可或缺的防控利器和戰略物資。新增產能「翻番式」快速增加。

在國家的支持下,各行業展開通力協作。石化企業全力生產熔噴布、汽車企業供應口罩機,加上多部門的支持「兜底」政策,轉產企業沒有後顧之憂地開足馬力生產口罩。產能僅一個月時間就擴大4倍以上,日產能突破1億隻。

然而,被中國等亞洲國家視為防疫必備的口罩,一直未得到歐美國家重視。不僅無人佩戴口罩,甚至戴口罩者也會遭到歧視。但隨著疫情的大規模暴發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西方國家紛紛在口罩佩戴問題上改變策略。

4月22日,美國舊金山灣區多個縣當天開始要求市民在某些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德國16個聯邦州已全部頒發「口罩強制令」,進入全民口罩時代……

因此,在全球範圍內,口罩產品的供需矛盾仍舊十分突出。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每一隻口罩發揮最大效能,數倍甚至十倍以上地提高防護口罩有效使用時間,成為疫情防控所急需解決的關鍵科技問題。

同時,伴隨口罩使用量的增加,民用口罩造成的垃圾問題也日顯突出。

「現有的口罩材料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聚丙烯塑料,廢棄的口罩作為生活垃圾焚燒,如處理不當,會產生有害氣體;如掩埋地下,數十年都不會腐爛,也可能會對土壤造成一定汙染。」王丹告訴《中國科學報》,有效增加每一隻口罩的服役時間,對於一定程度上解決口罩垃圾具有積極意義。

提質增效標準先行

據了解,陳建峰團隊通過「熱水泡滅毒+電吹風荷電再生」對口罩進行處理,即將口罩置於大於56℃熱水中浸泡30分鐘,隨後用電吹風機吹烘約10分鐘吹乾並荷電。為解決非常時期口罩再生重複使用問題,提供了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思路。

王丹介紹,我國關於口罩產品的標準主要有5個,其中醫用口罩標準有3個,為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醫用外科口罩(YY0469)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0969);另外包括一個屬於工業領域的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626)和一個屬於民用領域的日常防護型口罩(GB/T32610)。每種口罩對細菌過濾效率、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防護效果等關鍵指標都有相應的規定。

這種再生口罩是否具有和新口罩相當的效果性能?他給出了肯定的回覆。「對於質量較好的口罩產品,再生口罩與新口罩相比,過濾效率衰減0.6%-2.3%,滿足相關口罩標準中過濾效率指標,可推薦在限定的民用場所範圍內使用,以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汙染。」

然而,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某些口罩經消毒處理後,其核心指標並不滿足相關口罩標準的要求。

「這是由於現有的口罩標準中對於口罩產品的佩戴時間、使用次數、重複使用後性能等與反覆多次使用直接相關的技術指標,並無明確規定和要求,導致可重複使用口罩存在無標可依的現象。」王丹說。

基於此,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化工大學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牽頭起草制定了國際首個《可重複使用民用口罩》團體標準。

該標準指出,可重複使用民用口罩耐受洗消應不少於3次,累計佩戴時長不低於24小時,且24小時後口罩鼻夾不應脫落,口罩無明顯變形;過濾效率與KN90級口罩性能指標一致;存儲時間應不少於5年等。

標準還提出,製造商應提供具體的消毒、洗滌方法,應適用於居家操作。宜選用不破壞口罩過濾層荷電及結構的消毒和清洗方法,以及能夠使口罩過濾層荷電再生的宜家乾燥方法。每隻口罩上應標有「可重複使用」或「RU」字樣。

「以標準化引領行業產品質量升級,用標準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對於去掉市場的惡性、無序競爭,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陳建峰說。

產業化嘗試初見成效

據了解,自2月以來,陳建峰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緊急組織全國優勢產學研力量,圍繞「可重複使用防護口罩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重大需求開展應急科研攻關,其產業化嘗試已初見成效。

陳建峰介紹,可重複使用防護口罩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防護口罩荷電再生技術及性能評價標準;二是高性能熔噴型聚丙烯複合材料纖維布及口罩技術;三是新型納米纖維膜及口罩技術。

一系列成果不斷湧現。北京化工大學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群團隊等與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公司、北京服裝學院等團隊合作,研製出了高效荷電劑聚丙烯熔噴纖維材料,已產銷3000噸以上,為可重複使用民用口罩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撐。

在新型納米纖維膜及口罩技術研究方面,北京化工大學楊衛民團隊等創製了熔體微分納米纖維複合膜材料,所製備的口罩通過了KN95級口罩標準測試;浙江理工大學于斌團隊及配套企業研發的聚四氟乙烯軟支撐納米複合膜材料,已累計向市場提供200萬平方米,約可生產6000萬口罩。中原工學院何建新團隊與企業合作,形成日產8000平米溶液靜電紡納米纖維膜生產線。清華大學伍暉團隊研製了基於氣紡納米纖維的新型口罩,可以實現非靜電方式的物理過濾,具有高的過濾效率和低的氣阻,形成了100萬平方米/年產能的氣紡納米纖維膜生產線,已向市場提供KN95級口罩濾材6萬個。項目團隊所研製和生產的新型納米纖維膜口罩,其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均滿足KN95級口罩標準,且能夠滿足長期存儲、反覆消毒使用的需要,初步達到了可重複使用民用防護口罩的要求。

下一步,陳建峰團隊將強化可重複使用口罩技術和標準的推廣工作,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技術諮詢,為打贏「防疫」「復工」兩場戰役提供科技支撐。同時,進一步優化口罩荷電再生重複使用技術和工藝,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及宣傳,為世界防疫提供科學方法。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每一隻口罩發揮最大效能,數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提高口罩有效使用時間,科學合理使用口罩,避免過度消耗,符合綠色發展要求,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體現。」陳建峰說。

相關焦點

  • 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首推 助力全球抗疫
    近日,由贛州市工信局、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指導,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的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款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發布會上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發表了致辭,李青山就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納米技術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 在線翻譯打破語言障礙,助力全球抗疫
    翻譯服務為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抗疫,搭建溝通橋梁,成為打贏防疫戰爭的重要法寶。  百度翻譯基於領先的翻譯技術,接連推出多項抗疫翻譯服務,支持中國多個抗疫志願者組織和全球抗疫人員防疫工作。此次,百度翻譯助力全球抗疫計劃主要涵蓋五部分:  第一,疫情發生初期,百度翻譯第一時間免費對外開放了生物醫藥垂直領域翻譯。
  • 開發抗疫納米纖維新產品 助力抗疫科技攻堅譜新篇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醫用物資的原材料價格呈現大幅上漲,其中,以口罩生產的核心原料熔噴布需求量巨大,供不應求,其價格大幅走高。開發抗疫納米纖維新產品,通過多家科技企業不懈努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聚醯亞胺納米氣凝膠就源源不斷輸送到了聚醯亞胺口罩生產企業的生產線上。據了解,江西先材研發並規模生產出的聚醯亞胺納米氣凝膠在全球具有獨創性,符合民用口罩生產要求且性能穩定,並可實現口罩多次使用,產品呼吸阻力指標可雙向達到90以下,成本也較目前熔噴布下降20%以上。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在醫療援助方面,中國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指導長期派駐在56個國家的援外醫療隊協助駐在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向駐在國民眾和華僑華人提供技術諮詢和健康教育,舉辦線上線下培訓400餘場,堪稱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緊急人道行動。
  • 「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河南省腫瘤醫院經驗助力全球抗疫
    放療科主任葛紅,物理師李定傑、劉如,技師魏勝濤,根據國家疫情防控相關的文件和規範,結合本科室採取的應對措施,總結了疫情時期放療工作開展所需注意的事項和經驗,特別是放療物理和機房放療技術部分。從寫作到錄用,僅短短五天時間。文章發表後,受到歐美同行一致好評。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助力科學抗疫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各團隊、中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抗擊新冠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號召,及時完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以實際行動助力科學抗疫。(來源: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文字:北京大學周曉華教授團隊 圖片:北京大學周曉華教授團隊、ChinaCDCWeekly官網)鄒磊團隊建立知識圖譜系統助力科學抗疫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OpenKG推出了新冠疫情專題知識圖譜數據集,實驗室知識集成和智能決策中心主任鄒磊教授團隊在此基礎上將數據轉化成
  • 5g空分復用技術 - CSDN
    Massive MIMO是5G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中興通訊Pre5G解決方案的核心標籤,其主要技術原理是將信號導入複數域,通過高階矩陣實現多維空間映射。中興通訊採用自研矢量晶片結合大規模天線陣列同時進行數據處理和發送,從而完成空分復用,大幅度提升頻譜效率,提升系統容量。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捐贈口罩支援抗疫
    中國僑網4月1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10日,由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華僑中文學校攜手尤卡坦半島的華人華僑向尤卡坦州政府捐贈醫用口罩交接儀式在尤卡坦州政府公共慈善與遺產管理局舉行。
  • 什麼是LWDM細波分復用技術?
    WDM承載方案有粗波分復用(CWDM)、密集波分復用(DWDM)以及中等波分復用(MWDM)、細波分復用(LWDM)。MWDM是重用了CWDM的前6波,將波長間隔壓縮為7nm,左右偏移3.5nm擴展為12波。
  • 持續踐行社會責任,香港澳美製藥為抗疫助力
    據悉,在2020 的抗疫一年時間內,湧現出來了一大批企業和個人,自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與政府共同抗疫,香港澳美製藥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香港的口罩製造商,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中,香港澳美製藥努力幫助弱勢群體。在2020年8月,啟動了一系列慈善計劃,幫助元朗的50多個護老中心,捐贈超過5萬個自己品牌旗下的BFCare醫用口罩和免洗消毒搓手液。
  • ...列,有效助力各國抗疫和復工復產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候選抗疫貢獻企業家展示(排名不分先後)
    不僅如此,他還倡議積極捐款,向中國外交部捐贈1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總價值3201024元),用於我國政府支援國外華人和留學生抗擊疫情,收到來自國家外交部的表揚信。今年以來,公司累計收到全國各地各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感謝信18封,累計捐贈口罩總價值371.9萬元,為江西乃至全國、全球這場防疫戰做出重大貢獻。
  • 助力疫情小浣熊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全面啟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醫用防護物資一直處於緊張的供需狀態,各地鬧起"口罩荒"。據新京報快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表示,有些口罩企業還沒有滿負荷生產,希望這些企業抓緊釋放產能,儘快實現滿負荷生產,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積極實施技術改造、轉產、擴產。希望通過各方努力,有效緩解口罩供求矛盾。
  • 班會話戰「疫」,薪火永相傳|攜手抗疫,命運與共
    (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是美國逆全球化潮流,處處搞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缺乏與世界的抗疫合作:比如搶其他國家的口罩、斷供世衛組織、大搞汙名化甩鍋中國等)與美國的表現截然不同,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把本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與世衛組織和各國展開緊密合作,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抗疫成果閃耀進博 尖端技術全球共享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每一條關於新冠疫苗的進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或許你聽說過mRNA疫苗的大名,今年這位廣受關注的明星也來到了進博會的舞臺。 2020年3月,復星醫藥成為BioNTech在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 mRNA 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產品。
  • 這家浙企服務抗疫有方:「阿U」科普作品走向全球
    馬舒建告訴記者,與病毒賽跑,拼的是時間,既要快速成片,又要保證科學性和準確性,畫面也絕不能馬虎,細緻到一個脫口罩的動作,都參考了鍾南山院士的標準示範。馬舒建讓6歲的女兒擔任了公司的「首席體驗官」,在女兒觀看防疫科普作品的過程中,及時記錄她的反饋,通過交流了解目標用戶小朋友的想法。
  • 防護服、消毒劑、口罩過濾材料……諸暨企業擴大抗疫物資生產
    不止防護服這一種抗疫物資,在這段特殊時期,我市多家企業或緊急轉產、或加大馬力,擴大抗疫物資供應,跑出諸暨新速度。2月11日,長生鳥藥業將化妝品生產線改造為消毒劑生產線,成為諸暨首家生產「84消毒液」液體消毒劑的生產企業,而從萌生生產消毒劑的想法至收到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長生鳥只用了4天時間。
  • 昂納科技宣布無源MWDM系列波分復用模塊實現批量交付
    6/22/2020,光纖在線訊,全球領先的電信網絡及數據中心光互聯產品製造商昂納科技近日宣布推出無源MWDM系列波分復用模塊,並已經實現給客戶的批量交付。    據了解,該款MWDM波分復用模塊匹配中國移動提出的5G Open-WDM/MWDM半有源前傳解決方案,在傳統的CWDM前6波的基礎上,中心波長左右偏移3.5nm,從而擴展到12CH MWDM,此解決方案在容量、性能、監控上綜合優勢明顯,可以為基站數量龐大的C-RAN網絡節約大量的光纖資源。
  • 滿世界找口罩、每天3小時公益直播,天貓國際90後「網紫」成抗疫達人
    滿世界找口罩、每天3小時公益直播,天貓國際90後「網紫」成抗疫達人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2-18 摘要:他們滿世界地尋找口罩、防護服,募集到10
  • 小馬哥昨天參觀的口罩工廠Kolmi-Hopen,是如何一步一步挑起了抗疫...
    作者:龐菲比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昨天的新聞,小馬哥全副武裝地參觀了口罩工廠。複習戳:儘管已經向中國訂了10億支口罩,小馬哥仍然希望法國能實現口罩自由。的確,口罩這一醫療必需品太依賴國外進口的話,不能顯示自己是一個獨立成熟的法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