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口罩濾膜孔徑比病毒更小

2020-12-06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 通訊員/穗工信宣)5月9日,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企業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東泓」)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國內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並已制訂全國首個團體標準。

據廣州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納米濾材口罩具有三個突出優點。首先,口罩採用PTFE納米濾膜作為防護層,纖維直徑只有幾十納米,小於新冠(90納米)、SARS(80納米)等病毒的直徑。

廣州東泓研發的聚四氟乙烯(PTFE)納米濾膜是口罩過濾材料的「新秀」。掃描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聚四氟乙烯納米濾膜微孔分布均勻,孔徑比熔噴布小約100倍,孔隙率高達80%以上。相較於傳統熔噴布材質口罩的「靜電吸附」過濾原理,這款納米口罩可直接利用「物理隔離」原理過濾病毒,過濾效率達到99%以上。

其次,納米口罩可全天候佩戴,過濾性能不受沾溼、出汗、潮溼天氣等影響,且可重複使用。熱水漂淨該口罩15次後,口罩的過濾效果依然沒有下降。

「PTFE納米濾膜比傳統熔噴無紡布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可耐受沸水、酒精、紫外線等消毒殺菌方式。」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馮皓介紹。

最後,納米口罩的材料安全透氣性好。「口罩材料可達食品接觸級,無異味。」廣州市新材料產業發展促進會執行秘書長黃彩霞表示,佩戴納米口罩的體感舒適性優於普通口罩,適合兒童等敏感人群佩戴。同時,透氣性遠遠好於一般口罩。

相關焦點

  • 廣州產納米口罩量產 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
    5月9日,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9日電 (記者 許青青)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9日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目前已經量產。
  • 從新冠病毒的尺寸看中學物理中的單位換算
    如圖,經科學測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直徑為90nm,1nm(納米)是多大?1納米等於百萬分之一毫米。人類頭髮絲的直徑約為0.04mm~0.4mm,也就是說新冠病毒還不到最纖細的頭髮絲的千分之一那麼大!
  • 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納米口罩,現部分節選轉發給大家:佩戴口罩是隔絕病毒傳播,保護易感人群,實現有效個體防護的重要手段
  • 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功研發口罩新型濾材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用於高性能防護口罩濾膜的電紡納米纖維膜,製備出滿足應用要求的納米纖維濾材,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認證)檢測過濾指標滿足KN95口罩GB 2626-2006國家標準,將為解決目前抗疫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 貝士德儀器推出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
    產品簡介:3H-2000PB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可準確測試濾膜、隔膜、織物、纖維、陶瓷、燒結金屬等材料的通孔的最大孔徑、最小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滲透率,適用於研發、生產過濾材料及相關的科研單位和企業用戶。
  • 崔屹聯手諾獎得主朱棣文:史上透氣性最好的N95級納米口罩
    據悉,該口罩採用了4C Air公司的BreSafe納米纖維過濾材料和技術,可以有效過濾空氣中95%以上的危險顆粒,例如細微顆粒物和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發現,基本上所有的口罩都是自吹自擂的,對PM2.5都不管用。個別口罩雖然管用,但是呼吸阻力非常大,太悶,不適合長時間戴。  於是,崔屹教授想開發一種兼具高過濾效率和低呼吸阻力的新型口罩,在保證過濾效率的同時增加空氣流動性。這意味著口罩需要敏感而具體地捕獲PM2.5。
  • 抗菌性能99.99%的濾膜?不好意思,廣工造出來了
    疫情發生後,口罩一直是緊缺的醫療物資,尤其是應用於防疫一線的醫用口罩。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聯手多個研究團隊,研發出了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批量生產設備以及醫用口罩納米纖維濾膜,產出的口罩抗菌性能可達99.99%。
  • 新冠病毒有了「剋星口罩」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在連研發成功並量產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昨天(7月31日),大連計量檢測中心在成果發布會上透露,一種能夠吸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研發成功,並已實現量產。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ASC-28-6)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大連世慕化學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將該納米功能材料成功應用於生產新型熔噴布上。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納米纖維材料,口罩的替代「心臟」
    文|LUCY由於現在口罩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不管是行業內的還是行業外的,都應該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口罩對於病毒、細菌的防禦原理及功效。我們現在所用大口罩,其過濾空氣當中的顆粒物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機械阻隔,第二種是靜電吸附。
  • 英國大學抗疫新進展,漱口水和新型口罩能殺死新冠病毒
    快跟著留學雲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新型口罩可殺死新冠病毒>  近日,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抗病毒口罩該口罩有五層,包括納米銅製成的抗病毒層。  口罩一旦與病毒接觸就會釋放銅離子,導致病毒死亡並停止繁殖。
  • 共抗疫情|口罩濾材如何正確檢測?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分享我們關於口罩濾材孔徑分析方面的一點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到相關人員,為疫情防控略盡綿力。若檢測方法不能準確的從盲孔、閉孔中區分出通孔,則對濾材來講是無效的;若檢測方法得到的孔徑分布尺寸不是孔喉尺寸,而是孔口或總體平均尺寸,對於濾材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據我們了解,很多濾材廠家(不只是無紡布,包括濾膜,陶瓷等材料)所用的檢測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比如錯誤的採用壓汞法),還有的是不知道如何檢測。
  • 香港校園 | 港科大研發全球最堅固的聚合物納米薄膜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極薄的聚合物納米薄膜。這塊薄膜不僅較同一質量(mass)的不鏽鋼堅固二十五倍1  ,同時亦具備透明、透氣及防水特質,更可調教當中的氣孔大小,適用於製造可穿戴式裝置、醫療防護產品、海水淡化濾膜、太陽能電池及應用於其他前沿科技上。
  • ​南工大研發出可用水洗、酒精消毒、多次使用的KN95口罩
    作為口罩過濾環節的關鍵材料,纖維直徑只有頭髮絲三十分之一的熔噴布堪稱醫用外科口罩和KN95口罩的「心臟」,供應十分緊張,市場價格翻了十幾倍,可以說是「一布難求」。為了緩解當前市場熔噴布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發了一種新型過濾材料——納米蛛網仿生膜,並應用到高性能膜法口罩的生產中,用膜技術成果扛起戰「疫」使命擔當。
  • 新冠病毒有了「剋星口罩」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昨天(7月31日),大連計量檢測中心在成果發布會上透露,一種能夠吸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納米功能材料熔噴布及口罩研發成功,並已實現量產。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ASC-28-6)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大連世慕化學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將該納米功能材料成功應用於生產新型熔噴布上。經多家科研機構檢測,該口罩熔噴布上的納米功能材料及以該材料生產的熔噴布口罩,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SARS-CoV-2)、SARS等病毒的傳播,對人體無毒無害不刺激不過敏。
  • 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首推 助力全球抗疫
    近日,由贛州市工信局、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指導,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的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款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發布會上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發表了致辭,李青山就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納米技術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 重磅突破:口罩滅活病毒面料「黑科技」問世
    己亥末,庚子春,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大疫面前,顯大國擔當。從荊楚至全國,14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率先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溯源病毒」「跟蹤變異」「研發疫苗」...抗疫路上,科學防治貫穿始終,科技成果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3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發出可吸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紡布,該無紡布固載了ASC-28-6納米功能材料。
  • 納米科技 「以小搏大」
    作為多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前沿型、基礎型、平臺型科學,納米科學為物理、材料、化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工程學等七大基礎學科提供了創新推動力,成為人類最具創新能力的科學研究領域之一以及變革性產業製造技術的重要源泉。 什麼是納米科技?首先得了解納米。納米是長度單位,1納米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得多。
  • 戰「疫」行動 我校研發出新型防病毒口罩及設備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嚴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能夠有效攔截呼吸道飛沫和攜帶病原體的空氣微小顆粒物的防護濾材已成為防控疫情蔓延的重要物資。作為河南省唯一一所擁有紡織服裝優勢特色學科的高校,我校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崔世忠、何建新教授團隊在高效病毒防護用納米纖維空氣濾材與口罩關鍵技術及裝備方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可高效防護殺病毒的納米纖維製備關鍵技術。
  • 防霧霾換氣紗窗給房屋戴上口罩
    在未來,病毒才是具備毀滅人類文明的第一殺手。此次疫情給全世界人類上了生動的一課,儘管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恐怖無比,但它也不會通過空氣傳播,通過人類的有效控制,至今只能在非洲大陸野生環境中盤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