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材料,口罩的替代「心臟」

2021-02-25 鏈塑網

文|LUCY

由於現在口罩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不管是行業內的還是行業外的,都應該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口罩對於病毒、細菌的防禦原理及功效。

我們現在所用大口罩,其過濾空氣當中的顆粒物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機械阻隔,第二種是靜電吸附。所謂的機械阻隔就是利用顆粒物的布朗運動慣性碰撞進行攔截,用機械性的方式把顆粒攔截掉,但是這種方式對於顆粒粒徑小於一個微米以下的顆粒過濾效果就非常差。而我們典型的病毒的顆粒的大小在0.02~0.2微米之間,新型冠狀病毒顆粒大小在0.1微米,那麼就需要用靜電吸附。

目前,我們日常所佩戴的口罩防護機理大多都是這樣的!但是這樣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口罩的使用期限有限,且不能經過水洗!一旦熔噴層表面的電荷大幅衰減,那麼口罩對病毒的吸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口罩的「心臟」就失去了作用!並且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會增加物質的浪費!

其實,在口罩剛火爆的時候,「熔噴料」和「納米纖維」是同時出現在大家視野的,上圖是澎湃新聞報導的一則新聞,一家在2019年年底已經遣散員工的企業,憑藉納米纖維口罩4天去4年庫存(記住這個時間,是4年!!!),最後起死回生!

從百度「納米纖維口罩」可以看出:1、已經有企業研發出納米纖維口罩並已經面市;2、納米纖維口罩可重複性使用、可水洗。

納米纖維布替代熔噴布做口罩

科技戰「疫」:納米纖維膜KN95口罩投產


 

圖1:熔體流量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空氣速度時熔體流量對纖維直徑的影響。圖中,每個點表示在一定的空氣速度和一定的熔體流量條件下得到的纖維直徑;每條曲線表示一定空氣速度時熔體 流量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由曲線變化趨勢可以看出,隨著熔體流量的逐漸增加,纖維直徑也逐漸增大。其他條件相同下,熔體流量越小,得到的纖維直徑越細。

 

圖2:空氣速度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當熔體流量一定時,隨著空氣速度逐漸增加,纖維直徑逐漸減小,且纖維直徑的減小程度先大後小。由於熔噴工藝的主要特點是靠高速空氣射流衝擊拉伸熔體細化成纖,所以空氣速度越大,其對熔體衝擊拉伸作用力越大,得到的纖維直徑越細。

 

圖3:噴絲孔直徑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噴絲孔直徑的逐漸增加,纖維直徑逐漸增大。由於熔噴的目的是將噴絲孔流出的熔體拉長變細,如果噴絲孔直徑較大,則熔體的初始直徑就較大,熔體在一定的拉伸細化力作用下,只能細化到一定細度;而如果噴絲孔直徑較小,則熔體的初始直徑也較小,該直徑的熔體在條件相同的拉伸細化力作用下,可以形成更細的纖維。

因此,獲得較細纖維的條件是較高的空氣速度、較小的熔體流量和較小的噴絲孔直徑。

綜合比較這3個工藝參數對微納米纖維直徑的影響程度順序是:熔體流量影響程度最大,空氣速度影響程度次之,噴絲孔直徑影響最小。採用常規的熔噴設備,製作微納米級纖維的關鍵技術是進一步減小熔體流量,其次是增大空氣 流量或速度。雖然減小噴絲孔直徑對減小纖維直徑 幾乎沒有作用,但是,對生產的連續性或纖維網材料 的質量有積極作用。

經歷此次疫情,我國生產口罩的數量劇增,希望在數量上升的同時也保證質量,不再出現因不合規而被退回。同時大數量的一次性口罩使用過後,口罩的處理也是一個難題。納米纖維口罩有效性長並且可重複使用,可成為口罩的替換「心臟」!

參考資料:

【1】論文《微納米纖維的熔噴製作工藝》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辛三法、王新厚、胡守忠  2016

相關焦點

  • 辛集推出可重複使用口罩過濾材料
    作為過濾材料熔噴布被稱為醫用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疫情發生後口罩尤其是醫用口罩需求激增導致熔噴布供應出現缺口提問者疫情期間,口罩為什麼難買呢?為抗擊疫情,華紡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迅速轉產,快速復工,全力生產抗疫物資。在華紡納米的恆溫恆溼潔淨覆膜車間裡,記者看到,隨著高壓靜電紡絲設備的運轉,一種納米膜材料與無紡布緊緊地覆貼在一起,生成了一種全新的口罩材料——納米熔噴無紡布。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東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納米纖維材料不僅耐用、透氣性好,還可以像太陽能電池一樣,在日光下產生抗菌活性,並儲存部分活性,在弱光或夜晚條件下保持抗菌能力。
  • 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當前,口罩實現細菌、PM2.5顆粒等隔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1)靜電吸附,屬於一種主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中間層纖維之間的靜電力對細菌、微小顆粒的吸附作用,實現隔離、防護;(2)物理隔離,屬於一種被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自身小的孔隙結構,阻隔細菌及病毒的侵入。其中物理隔離方法主要利用到細菌以及細小顆粒的重力效應、攔截效應、擴散效應以及慣性效應等。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納米纖維吸水材料,可讓紙尿布等更加安全和環保
    一項發表在《今日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的研究稱,一種用納米纖維製造的新材料可以替代目前紙尿片和個人衛生產品中的有害材料。論文的作者,來自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表示,和現有材料相比這種新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更小,對人類更安全。
  • 強度超越芳綸的碳納米管纖維將成為新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CNTF)具有輕質、高強、多功能性等特點,作為新一代特種纖維材料,對高端科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雖然全球目前尚未形成碳納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行業,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將成為新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研究者通過比較該碳納米管纖維與碳纖維、直接紡絲碳納米管纖維、聚合物纖維和金屬的性能發現,本實驗製備的碳納米管纖維將商用碳纖維的抗拉強度和直接紡絲碳納米管纖維類似金屬的導電性完美結合
  •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原標題: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納米纖維產品展室 納米纖維防護口罩   文·本報記者 滕繼濮   當李從舉把一大卷一米寬,   這種薄膜就是傳說中的靜電紡絲功能性納米纖維膜,一種功能強大的新材料。有多強?   李從舉笑著告訴記者,有同事隔著它抽菸,發覺香菸沒什麼味道了——這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其過濾效果。   如果用作口罩。這是一種優質的過濾材料,可以很好地過濾PM2.5以及各種病毒、雜質的同時,通氣更容易,這讓人呼吸起來順暢得多。
  • 億翔納米致力於環境保護,創新可水洗過濾材料
    受全球疫情影響,口罩的使用量劇增,每天全球丟棄的口罩數量有幾億之多,焚燒,分解是處理丟棄口罩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環境汙染。公司使用靜電紡絲納米過濾材料,與其他容塵材料搭配,製造出可水洗KN95材料,可水洗口罩濾片,可水洗空氣淨化器濾芯等系列產品。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        本文介紹了納米技術在化學纖維中的應用方式,並闡述了納米技術在功能性纖維和其他特種纖維中的應用情況,以及納米材料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最後展望了納米技術的應用前景。
  • 用電紡海藻酸鈉納米纖維封裝益生菌的替代方法
    :一種監測在模擬胃腸道條件和開菲爾中用電紡海藻酸鈉納米纖維封裝益生菌的替代方法DOI:10.1016/j.carbpol.2020.116447在這項研究中,將副乾酪乳桿菌KS-199封裝在海藻酸鈉基電紡納米纖維墊中,該墊具有均勻、輪廓分明、光滑且無珠的結構,平均直徑為305 nm。
  • 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功研發口罩新型濾材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用於高性能防護口罩濾膜的電紡納米纖維膜,製備出滿足應用要求的納米纖維濾材,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認證)檢測過濾指標滿足KN95口罩GB 2626-2006國家標準,將為解決目前抗疫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 前沿應用|高科技纖維材料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高科技纖維中的功能纖維、智能纖維和某些高性能纖維,已廣泛應用於醫學的各個領域,包括醫藥級的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中空纖維分離膜、納米纖維及其非織造材料、碳納米管、各種功能性纖維,以及新近出現的一系列傳感探測用智能纖維。
  • 新型納米口罩濾膜孔徑比病毒更小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 通訊員/穗工信宣)5月9日,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企業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東泓」)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國內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並已制訂全國首個團體標準。
  • 崔屹聯手諾獎得主朱棣文:史上透氣性最好的N95級納米口罩
    據悉,該口罩採用了4C Air公司的BreSafe納米纖維過濾材料和技術,可以有效過濾空氣中95%以上的危險顆粒,例如細微顆粒物和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  經過不斷嘗試,崔屹教授帶領團隊採用靜電紡絲技術發明了一種聚丙烯腈(PAN)納米纖維濾膜。並且,以北京最嚴重的霧霾作為標準測試,結果發現PAN納米纖維濾膜可以過濾掉空氣中99%以上的有害顆粒,而且空氣阻力很低,只有市場上口罩的三分之一。
  • 口罩的心臟——熔噴布為什麼短缺?
    解決口罩供應難題,他們在行動。文 | 石油Link在持續防控新冠疫情的情況下,多地已經展開了復工復產。其中,口罩仍然是必需品且仍然緊缺。新冠疫情以來,為了應對國內口罩供應短缺的問題,除了傳統口罩生產商全力復產、擴產以外,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諸多公司也紛紛跨界生產口罩,國內口罩產量也有了大幅增長。
  • 開發抗疫納米纖維新產品 助力抗疫科技攻堅譜新篇
    2月14日,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和長春高琦聚醯亞胺材料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被北京市國資委以文件形式,列為北京市國家重大疫情科技攻關項目協作企業,並於疫情期間開工加大生產力度,完成此項目。開發抗疫納米纖維新產品,通過多家科技企業不懈努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聚醯亞胺納米氣凝膠就源源不斷輸送到了聚醯亞胺口罩生產企業的生產線上。
  • 【材料】ACS AMI┃Janus納米纖維膜用於PM過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吸附以及定向水轉移
    為了減少空氣汙染對人的危害,優質的個人防護材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氣中的主要汙染物包括顆粒物(PM)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因此,研究同時過濾PM和VOC的多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大多數商業口罩由疏水材料製成,當溫度較低時,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會在口罩內側凝結成小水滴。親水性材料可以快速吸收水滴,但水仍保留在材料上。因此,疏水性和親水性材料都會引起令人不舒服的潮溼感。
  • 纖維素納米纖維,比鐵更硬更輕的超級植物材料
    這種以樹木為原料的纖維能令汽車、電子部件更輕巧、更牢固。如果成本降低,得到普及,這種材料甚至有望改寫材料產業的格局。 在以金屬和塑料為主流的汽車、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的原材料中,利用紙漿製造的新型材料——纖維素納米纖維(CNF)最近備受關注。 這是一種通過分解造紙原料——植物纖維(紙漿)製成的超細纖維。
  • 超級纖維概念橫空出世 納米概念股或再遭爆炒
    據上證報23日消息,來自芬蘭阿爾託大學、俄羅斯普羅霍羅夫普通物理研究所以及丹麥技術大學電子顯微中心的科學家們日前宣布,他們已經掌握了碳納米管中超過50%的手性。  碳納米管是1991年被發現的一種碳結構,它是由若干層碳原子捲曲而成的籠狀「纖維」,內部中空。
  • 這家企業研發的新型材料可替代熔噴布成為口罩核心材料,過濾效果超過98%!
    PTFE膜具有很強的親水性,自然阻力下過濾精度可以達到150納米,艾可麗原來將其用在水處理領域,填補了水處理行業納濾濾材領域的空白,不過研發人員在實驗中發現,PTFE膜改性後還可用於空氣過濾,替代口罩核心材料熔噴布。公司品牌負責人謝琦告訴記者:「我們做過檢測,PTFE膜相對於熔噴布而言,過濾效率能達到98.5%到99.6%的程度,比熔噴布的過濾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