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吸水材料,可讓紙尿布等更加安全和環保

2020-11-23 網易科技

(原標題:納米纖維吸水材料,可讓紙尿布和衛生用品更加安全和環保)

現在用的高聚物吸水材料既難以降解又存在安全風險,新材料有望改變這個現狀。 

一項發表在《今日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的研究稱,一種用納米纖維製造的新材料可以替代目前紙尿片和個人衛生產品中的有害材料。

論文的作者,來自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表示,和現有材料相比這種新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更小,對人類更安全。

過去的幾十年裡,一次性紙尿片、衛生巾和其他個人衛生產品因為使用了高吸水性聚合物(SAP)而具有了吸水性。這些材料能夠吸收它們自身重量幾倍的液體。平均每張紙尿片能夠吸收自身重量30倍的液體。

但是這些材料並不是可生物降解的。在理想的情況下,一張紙尿片需要500年才能降解。而且SAP材料還與健康問題有關,比如毒性休克症候群,因此在80年代被禁止用於製造衛生棉條。

據這些研究者稱,一種用電紡絲醋酸納米纖維製造的新材料沒有SAP的這些缺陷。他們在研究中分析了這種材料,發現它可以代替SAP材料,用來製造女性衛生用品。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Chandra Sharma 表示,「長時間地使用這些產品可以導致毒性休克綜合症和其他健康問題,因此需要研發一種能夠替代SAP的安全材料。」

 「我們的材料不僅可以替代目前市面上衛生巾中危險的、難以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而且性能並不比目前的材料差,甚至在舒適性和吸水性方面更勝一籌。」

這種納米纖維是用一種叫做靜電紡絲技術(用靜電從液體中抽出纖維的技術)製造的又細又長的材料。由於這種材料的表面積和體積相比十分巨大,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它比現有材料的吸水性更好。他們將這種材料和市面上的衛生巾進行了比較,發現這種材料的吸水性的確更強。

目前市面上的衛生巾採用的材料是用扁平的帶狀纖維製造的,它們的直徑約30微米。而新納米纖維的直徑只有150納米,比前者細200倍。這種新材料比目前市面上的產品更加舒適,使用後的殘留物更少。

 

【圖注】(a)市售衛生巾材料的纖維直徑是30~40微米;(b)用直徑為200納米左右的電紡納米纖維製造的原型材料。圖片來源:Yadav, Shital et al,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September 2016

新納米纖維(超過90%)的滲透性比傳統材料(80%)更強,這使它的吸水性更好。這點在實驗中得到了證實。在實驗中使用了鹽水和合成尿液,這種電紡纖維的吸水性比市面上的產品好得多。他們還測試了另外兩種添加了SAP的納米纖維,發現它們的吸水性沒有純納米纖維好。

 「我們的研究結果說明,電紡纖維的性能比市面上一般的產品在吸水性和舒適度上更好。我們認為它是目前有害材料的理想替代物,」 Sharma 博士表示,「這種材料可使個人衛生用品的使用和棄置變得更加安全,我們希望它能在全球範圍內對環境和人類健康起到有益作用。」

來源:愛思唯爾

翻譯:徐寒易

本文來源:《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 責任編輯:張祖韜_NT5054

相關焦點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納米技術;納米材料;功能性纖維;特種纖維         近年來,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正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納米材料憑藉其內部所特有的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四大效應,從而擁有完全不同於常規材料的奇特的力學性能、光學性能、熱力性能、磁學性能、催化性能和生物活性等性能。
  • 吸汗除異味、用汗發電,全新納米吸水材料問世
    如今,一種新型納米吸水材料有望幫我們解決這一問題。近日,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研究人員,製作出了一種全新納米吸水材料 Co-SHM,這種薄膜狀的材料能夠使皮膚上的汗水快速蒸發,其吸水量是傳統材料的 15 倍,吸水速度則是傳統材料的 6 倍。
  • 環保纖維——生物可分解纖維
    環保纖維——生物可分解纖維 2007-01-24 00:00:00 來源:來源:中國家紡網 由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導演,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 全新納米吸水材料問世,再也不會被嫌棄
    如今,一種新型納米吸水材料有望幫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近日,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研究人員,製作出了一種全新納米吸水材料 Co-SHM,這種薄膜狀的材料能夠使皮膚上的汗水快速蒸發,其吸水量是傳統材料的 15 倍,吸水速度則是傳統材料的 6 倍。
  •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有哪些優點?
    納米纖維屬於一維納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和長徑比。而靜電紡絲技術生產的納米纖維涵蓋了包括聚合物、陶瓷、金屬等上百種材料,並且可以實現多種材料複合紡絲,大大提高了納米纖維的多樣性以及拓寬了納米纖維的運用途徑,靜電紡絲所生產的納米纖維直徑在 5nm-10μm 之間,可以通過調控紡絲參數來實現對纖維直徑的控制。
  • 納米纖維材料,口罩的替代「心臟」
    其實,在口罩剛火爆的時候,「熔噴料」和「納米纖維」是同時出現在大家視野的,上圖是澎湃新聞報導的一則新聞,一家在2019年年底已經遣散員工的企業,憑藉納米纖維口罩4天去4年庫存(記住這個時間,是4年!!!),最後起死回生!
  • 納米纖維素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納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來源於天然纖維素材料,包括樹木、棉花、秸稈、草類等等,經過化學和機械處理後製備形成。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的Akira Isogai教授製備出直徑為4-5納米,長度高達500-1000納米的纖維素纖維,自此納米纖維素的製備及應用得到了長足發展,並逐漸走向產業化應用。
  • 高感性納米複合功能纖維項目通過驗收
    項目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在納米抗菌功能材料和功能樹脂的製備、功能纖維成型、針織產品的結構設計以及後整理等方面具有集成創新性,在學科交叉、技術集成產業鏈整合、工程化開發和產品市場化方面具有示範作用,項目總體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在失水狀態下,納米纖維素可在氫鍵、範德華力或靜電力等非價鍵力作用下自發形成自組裝薄膜,這種新型膜材料具有離子擴散快、耐高溫等性能優勢,在金屬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儲能器件用隔膜和電極材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納米纖維素還可通過凝膠化形成 三維網絡多孔結構,與無機納米子、金屬離子及其氧化物、碳材料、導電高分子等光電材料複合可形成具有導電和儲能效應的多功能複合材料。
  • 億翔納米致力於環境保護,創新可水洗過濾材料
    公司使用靜電紡絲納米過濾材料,與其他容塵材料搭配,製造出可水洗KN95材料,可水洗口罩濾片,可水洗空氣淨化器濾芯等系列產品。1.可水洗KN95納米口罩(材料)口罩三層結構,由外層裝飾層+納米核心過濾材料+親膚層組成。核心過濾材料由納米紡絲和容塵布結合,實現高效低阻納米材料是PVDF,可水洗。重複使用更環保,更節約!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新納米材料,吸水速度提升6倍
    如今,一種新型納米吸水材料有望幫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近日,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研究人員,製作出了一種全新納米吸水材料 Co-SHM,這種薄膜狀的材料能夠使皮膚上的汗水快速蒸發,其吸水量是傳統材料的 15 倍,吸水速度則是傳統材料的 6 倍。
  • 解決人造纖維的環保難題:完全使用回收材料製成、可自然降解的...
    核心提示:美國材料科學公司 PrimaLoft 日前宣布,推出首款完全使用回收材料製成,可自然降解的人造絕緣纖維 Primaloft Bio。 Primaloft 聲稱,相比普通的合成紡織纖維,Primaloft Bio 的性能和電阻沒有下降,且僅會在垃圾掩埋場和水環境中的微生物驅使下進行降解,在正常使用周期中不受任何影響。Primaloft 預計,最早在 2020年秋季起,市面上就將出現使用這款纖維的產品。
  • 汗液也能發電了研究人員發明「變汗為電」新型納米吸水材料
    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發出了一種「變汗為電」的新型納米吸水材料,不僅可以吸取皮膚表層的汗液,還可以用這部分汗液發電,為手錶、健身追蹤器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納米能源》上。「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薄膜,它能非常有效地從我們皮膚上蒸發汗水,然後從汗水中吸收水分。」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和丁彬教授:二維網狀納米纖維材料製備新技術
    起初,研究者到受自然界生物材料結構(蜻蜓翅膀、蜘蛛網、蜂巢等)1-2的啟發,從一維納米材料中組裝具有高連續性和多孔結構的二維納米纖維網絡結構材料,但是,當一維納米纖維材料(直徑<100nm,如納米管、納米線、納米棒等)作為構築單元組裝成二維納米纖維網絡結構時,該構築單元普遍存在連續性差的問題,導致其聚集體材料面臨結構難以精確調控、固有納米特性難以保持等局限性,嚴重限制了材料應用性能的大幅提升。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複合材料樹脂基層間增韌新材料-納米纖維聚醯胺薄膜
    厚度分別為8μm,16μm和24微米,標準寬度為1m,也可根據實際應用進行定製。例如:代替樹脂中使用的增強顆粒,Xantu.Layr作為樹脂韌性增強材料放置於每一層預浸料或者增強纖維之間。使用Xantu. Layr的預浸料,納米纖維很容易被樹脂浸溼,由於增強了疏水性,不會吸收水分,避免基體產生空隙,實驗數據證明(附後)可有效提高複合材料層合板的抗分層特性、衝擊強度之後的壓縮(損傷容限CAI)和抗疲勞特性。
  • 新環保材料有望代替泡沫塑料 可用於制一次性咖啡杯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開發出一種植物性材料,隔熱性能優於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圖片來源:華盛頓州立大學官網)新華社華盛頓5月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環保植物性材料,其隔熱性能優於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未來有望成為製造一次性咖啡杯等用品的替代材料。
  • 東華大學研發成功新型無機納米纖維彈性材料—新聞—科學網
  • 山東大學:三元納米纖維材料,出色的吸波性能
    對於材料的搭配,考慮到導電損耗通常會對衰減能力產生主要影響,因此始終選擇碳材料作為基材。並且在降低總體密度和改善化學穩定性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並且其豐富的品種有利於擴大應用領域。磁性材料可通過增加磁導率引入磁損耗和抑制阻抗不匹配。
  •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 2018-07-27 10:57:3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