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素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2021-01-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納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來源於天然纖維素材料,包括樹木、棉花、秸稈、草類等等,經過化學和機械處理後製備形成。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的Akira Isogai教授製備出直徑為4-5納米,長度高達500-1000納米的纖維素纖維,自此納米纖維素的製備及應用得到了長足發展,並逐漸走向產業化應用。

納米纖維素的誕生納米纖維素根據其長度與直徑可以粗略分為:纖維素納米網(cellulose nanowebs)、纖維素納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或者cellulose nanowhiskers)和纖維素納米纖維(cellulose nanofibers)。

早在幾十年以前,納米纖維素就被認知和分離出來了,那時候它的名字叫纖維素微纖(cellulose microfibrils),通常是由經過化學預處理的纖維素原料,通過冷凍和機械研磨方法來直接製備的,所得纖維素纖維直徑較粗(約10-100納米)但纖維很長,呈網絡結構。

後來,人們採用硫酸水解的方法製備出纖維素納米晶,並經過溫和的超聲處理得到直徑為3-5納米,但長徑比僅為20左右的納米纖維。這種納米纖維,由於表面具有負電官能團,易於分散於水中。

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的Akira Isogai教授率先提出了纖維素納米纖維的概念,並採用溫和的水性氧化體系TEMPO/NaBr/NaClO及溫和的機械處理來製備直徑為4-5納米,長度高達500-1000納米的纖維素纖維。自此納米纖維素的製備及應用得到了長足發展,並逐漸走向產業化應用。納米纖維素的優異性質納米纖維素的優異性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納米纖維素來源於天然纖維素,保留了天然纖維素的結晶結構,因此,納米纖維素具有天然纖維素優良的機械強度、耐溶劑性、熱穩定性等性質。

(2)納米纖維是纖維素材料經過氧化或者水解等化學處理後得到的新材料,其表面除了纖維素本身具有的羥基外,還附有通過氧化過程產生的羧基、醛基、磺酸基等親水官能團,這些官能團的存在預示了其廣闊的應用領域。

(3)納米纖維素可以穩定分散於水溶液或其它極性有機溶劑中(纖維素納米網除外),因而易於加工應用,且與其它材料具有良好的複合性能。

(4)納米纖維素來源於地球上最多的可再生生物質材料——纖維素,且製備分離方法相對環保綠色(以水為介質),因此,相對其它納米材料不僅具有廉價優勢,且可降解回收。

納米纖維素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優異的性質使其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和青睞。納米纖維素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生物醫學和組織工程、納米複合與增強材料、氣體傳感與分離、空氣過濾與水淨化等各個領域。其中,組織工程領域主要應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納米複合材料主要應用其優秀的機械性能和強度,以及良好的溶劑分散性等;氣體傳感與分離主要應用其表面的多官能團及可化學修飾性能;而空氣與水淨化領域則結合了納米纖維素的各種優異性能,並與其它納米材料如靜電紡納米纖維相複合,催生出一類新型的納米複合分離材料。以下將主要針對納米纖維素在飲用水純化、汙水淨化、海水淡化、貴金屬回收、空氣淨化等領域的應用做出探討。

微濾

納米纖維素在微濾領域應用廣泛,主要針對微顆粒過濾、飲用水中細菌、病毒、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印染廢水等汙水淨化。由於納米纖維素在水中呈懸浮狀態分散,因此,納米纖維素或作為吸附劑單獨實用,或與一定的載體結合製備成膜材料。

美國紐約州裡大學石溪分校化學系Ben Hsiao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納米纖維素在吸附方面的應用研究,並催生了相關的研發公司,以實現其產業化。如,將靜電紡納米纖維與纖維素納米纖維有機結合,製備出高性能的納米纖維複合微濾膜,並用於高效過濾細菌、病毒、重金屬離子等汙染物,獲取純淨的飲用水;再如,將納米纖維素應用於汙水體系中,與其它過濾環節相結合,實現汙水達標排放的目的。

超濾

納米纖維素在超濾領域的應用,要與其它高分子材料相結合,比如聚乙烯醇、聚氧乙烯、殼聚糖、本體纖維素等,並以靜電紡納米纖維為支撐,製備納米纖維複合超濾膜,主要用於油水分離、船舶廢水淨化、油田廢水淨化,以及工業油質汙水淨化等領域。

基於納米纖維素的複合超濾膜能夠有效濾除汙水中的乳化油顆粒,截留率高達99.5%以上,其處理後的廢水能達到環境要求指標而直接排放。除此之外,該類納米纖維複合膜還具有表面親水性好、使用壽命長、易於清洗回收等多重優點。

納濾與反滲透

納米纖維素作為新型的納米材料,也被結合到納濾膜與反滲透膜中以提高鹽水和海水淡化效率。納濾膜主要用於硬水軟化及海水淡化的前處理過程,以及一些精細分離產業。

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資源缺乏的重要方法,納米纖維素作為新型的納米材料,與納濾和反滲透技術的結合,給水淨化領域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當前,納濾與反滲透膜的分離效率還有待大幅度提高,以滿足人類日益提高的用水需求。

膜蒸餾與滲透蒸發

在水資源短缺而太陽能豐富的地域,膜蒸餾技術顯示出了優於反滲透技術的巨大優勢。膜蒸餾技術的特點是截留率高、高效、節能,僅需要太陽能驅動就可以實現比傳統直接蒸餾法更高更好的分離效果,而納米纖維素可以通過表面化學修飾,依據需要來設計不同表面性質,從而為提高和改進膜蒸餾技術提供了便利條件。

滲透蒸發技術經常用於乙醇和水共沸物分離,從而獲得純的乙醇作為生物燃料和水中共溶的揮發性有機物以淨化水質,這些都是傳統的分離技術無法實現的。納米纖維素的加入以及對過濾層的改性將為這些膜提供更多的分離和應用效率,包括提高蒸發效率和分離因子等。

空氣過濾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環境的破壞和汙染日益加劇,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都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如PM2.5)甚至納米顆粒,會隨著呼吸進入肺部,並且累積於呼吸系統,造成呼吸系統的嚴重損傷。

針對這種情況,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講,就要消滅汙染源,即減少有害氣體或煙塵的排放,或者對排放的煙塵進行過濾處理,得到潔淨的空氣再排入大氣;從個人防護的角度來講,則需要生產能夠有效過濾PM2.5和更小顆粒物的過濾口罩等過濾膜材,以減少有害氣體和顆粒物的吸入。因此,發展高效廉價的空氣過濾膜一度成為研究者和商家關注的焦點。

納米纖維素因其納米尺度的直徑為3-5納米,因此能夠為空氣過濾,尤其是為含有細顆粒物的汙染空氣過濾提供新的選擇。特別是,納米纖維素與靜電紡納米纖維或者較精細的聚酯無紡布結合,為過濾膜和口罩等的生產提供了新的過濾技術,催生出能夠高效截留顆粒物、保持低氣阻的新型空氣過濾膜。

納米纖維素的環保產業化展望

產業化的核心關鍵是技術成本問題。正如Hsiao教授所說:「人類社會就像一座金字塔,如果我們提高過濾的成本,就意味著我們的技術只能服務於金字塔頂端的30-40%;如果我們能夠降低過濾的成本,那麼我們就能真正服務於金字塔的底層。」納米纖維素原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簡潔、技術產品環保綠色,是一類完全符合環保產業化要求的新型納米材料,有望實現快速工業化生產及進一步的產業化應用。

納米纖維素的應用領域,正如上面所說,涵蓋生物醫學和組織工程、納米增強與分離材料等各個方面。然而,絕大部分納米纖維素相關的技術還處在實驗室發展階段,甚至處於初始的研究和積累階段,尚不成熟和完善。即使是環保領域的納米纖維素分離膜,也僅僅處於市場發展的初始階段,尚未得到業界的有效認可。因此,如何使納米纖維素的相關產業走向規模化和市場化,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納米纖維素的生產已經在日本和美國實現產業化,各種納米纖維素相關的商品相繼問世。即使在中國,亦有相當數量的生產商存在,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江浙一帶。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就致力於研究拓展納米纖維素類分離膜及其應用領域,將納米纖維素產業做寬做大,讓納米纖維素這類新型的納米材料真正服務於「金字塔」底層。

我們相信,隨著人們對納米纖維素認識的不斷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企業投入到納米纖維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為納米纖維素產業的繁榮作出貢獻。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納米纖維素作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生物化學材料,它相比普通纖維素有機械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楊氏模量、親水性強等特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綜述了近年來納米纖維素的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納米纖維素的製備、改性的具體成果,並對其作為吸附劑處理廢水的各項成果進行了論述。
  • 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微納米氣泡技術應用於環保領域具有廣泛的研究基礎和前景,在汙水處理領域、河道治理領域、土壤及地下水修復領域、氣浮領域、廢氣治理領域方面均有涉及。本文探索了微納米氣泡技術在以上各領域方面的研究基礎及前景。2013 年-2017年首次公開的微納米氣泡發生技術及其應用相關專利的 IPC統計(表1)可以看出,研究熱點與重點集中在乳化和水處理,包括廢水處理、水域曝氣、脫氣等等。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下面將詳細介紹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各方面的應用情況。
  • 納米纖維素的製備-ATS納米纖維素均質機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簡稱NCC)的直徑一般為1~100nm,長几十至幾百納米的超細纖維。其具有非常多的優異性能,比如粒徑小、比表面積大、高強度、高硬度、密度小等,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極性基團,非常容易進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電位升高,從而導致在基體或溶液中的穩定性增加。
  •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納米纖維素憑藉其來源豐富、可再生、化學反應活性高、比表面積大、密 度低等優點,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然而,納米纖維素吸附材料在水體系重金屬 去除領域還存在吸附量較低,吸附選擇性、再生性、性能穩定性較差,製備成本較高等問題,這限制了其在水 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工業化應用。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納米纖維素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納米材料,近年來在儲能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除了儲量豐富、循環可再生的天然優勢外,納米纖維素還具有精細的納米結構、良好的力學強度和較低的熱膨脹係數等優點。在失水狀態下,納米纖維素可在氫鍵、範德華力或靜電力等非價鍵力作用下自發形成自組裝薄膜,這種新型膜材料具有離子擴散快、耐高溫等性能優勢,在金屬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儲能器件用隔膜和電極材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納米纖維素還可通過凝膠化形成 三維網絡多孔結構,與無機納米子、金屬離子及其氧化物、碳材料、導電高分子等光電材料複合可形成具有導電和儲能效應的多功能複合材料。
  • 「80後」海歸博士柯橋創業 將納米纖維素應用於產品
    我們推出了四款產品:潛水/遊泳專用、護目專用、浴室專用、汽車擋風玻璃專利,可廣泛應用於汽車、潛水、家居等生活領域。使用我們的產品,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到防霧效果。李銀勇對記者說。這些產品都是基於FOGKICKER技術,天然納米纖維素新材料的防霧應用。是從植物纖維中提取的親水材料,具有天然環保的特點。
  • 天然木質纖維素中提出納米紙
    晚報訊 纖維素納米紙具有質量輕、機械強度高、光學性能優異、熱穩定性好、熱延展性低、阻隔性高以及可生物降解等一系列優點,在電子器件、顯示基板、太陽能電池、包裝阻隔材料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纖維素納米紙對水敏感,大量的水或高溼度環境會使纖維素潤脹,從而導致其失去原有的穩定性和機械強度,這大大限制了纖維素納米紙在水中以及高溼條件下的應用。
  • 武漢理工大學宋少先教授、趙雲良副教授團隊:羧甲基纖維素-殼聚糖-蒙脫土納米片複合水凝膠的合成及其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然而,為了實現低成本、高效、環保和可循環利用的吸附效果,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於新型吸附劑的設計。天然多糖聚合物如纖維素,因其生態友好、價格低廉、吸附性能好、可再生及易獲取等優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但由於纖維素的穩定性和機械強度較差而限制其應用。研究發現,纖維素與無機納米粒子結合可以形成機械強度好的多功能化合物。
  • 大豆分離蛋白/納米纖維素/阿魏酸複合膜的製備及其包裝性能
    大豆蛋白膜由於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具有很大的應用優勢,但與傳統食品包裝相比,大豆蛋白膜的穩定性、阻隔性能和包裝性能存在一定缺陷。納米纖維素是一種纖維素衍生物,具有高彈性模量、高抗張強度和高結晶度,且由於其低成本、低密度、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廣泛用作填充材料。
  • 中國林科院木工所承擔的「納米纖維素綠色製備和高值化應用技術...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0日訊 11月14日,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在福州組織專家對中國林科院木工所承擔的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納米纖維素綠色製備和高值化應用技術研究」進行現場查定和驗收。國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厲建祝、驗收專家組和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 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應用論壇成功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0月16日,在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先行舉辦石墨烯在節能環保領域應用論壇。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孫立濤,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袁荃,景德鎮陶瓷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胡學兵等專家學者出席並作精彩報告。
  • 詳解細菌纖維素的性質和應用
    它由獨特的絲狀纖維組成,纖維直徑在0.01~0.10μm 之間,比植物纖維素(10μm)小2~3 個數量級,每一絲狀纖維由一定數量的超微纖維組成網狀結構,與植物纖維素的主要差別在於其不含有半纖維素、木質素等。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細菌纖維素已應用於紡織、醫用材料、食品等各個領域,現已成為國際的研究熱點。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訂閱方式:1.在線訂閱點擊菜單:有我—訂雜誌2.撥打訂閱熱線:029-83553540探討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問題。介紹了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和非織造布中的應用,及與其他無機納米材料複合。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
    聚3,4-乙撐二氧噻吩(PEDOT)作為目前研究最廣泛的導電高分子之一,在電化學儲能,柔性透明導電基底,電致變色,熱電等領域已展現出非常大的應用優勢。尤其是聚苯乙烯磺酸(PSS)作為其摻雜劑的同時又賦予PEDOT優異的水溶劑加工性能,使得PEDOT的研究和應用得到大規模的推廣。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纖維
    聚3,4-乙撐二氧噻吩(PEDOT)作為目前研究最廣泛的導電高分子之一,在電化學儲能,柔性透明導電基底,電致變色,熱電等領域已展現出非常大的應用優勢。尤其是聚苯乙烯磺酸(PSS)作為其摻雜劑的同時又賦予PEDOT優異的水溶劑加工性能,使得PEDOT的研究和應用得到大規模的推廣。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的確,一些納米技術的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應用。舉例來說,在環保項目上我們所看到的新材料和納米二氧化鈦粒子混合,應用於窗戶自我清潔,建築物和道路上。(在米蘭,有7000平方米道路應用了這些能材料從而減少了減少60%的二氧化氮水平)。   還有一些納米物質加在了新的施工材料中,從而提高機械強度,耐久性和絕緣性,同時相對於傳統的材料降低了重量。舉例來說,納米陶瓷被應用於水泥中增加強度。
  • 基於Pickering乳液技術製備新穎的纖維素納米纖-聚合物複合氣凝膠
    該研究使用纖維素納米纖(CNF)穩定的Pickering乳液技術並結合冷凍乾燥法,簡便快速地製備結構新穎和性能優異的CNF/聚合物複合氣凝膠。該方法具有很好普適性,適用於各種油溶性聚合物以及功能小分子與CNF來構築複合氣凝膠,為纖維素氣凝膠複合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新方法。
  • 『納米 應用』國外上市公司中的六個頂級納米技術應用領域
    市場研究公司認為納米技術「是一種快速發展的技術」,末來幾年,全球納米技術的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約17%。國外資本市場中,納米技術應用目前已發揮巨大作用的有六個主要領域。納米技術的應用包括從效率更高的藥物傳輸系統到微型電晶體(允許更小、更強大的計算機晶片)。毫不奇怪,未來幾年,納米技術應用將大幅增長。
  • 廣西大學王雙飛/聶雙喜團隊《Nano Energy》:摩擦納米發電機增強纖維素纖維空氣過濾器用於高效清除霧霾
    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尋找低成本、綠色環保、可再生的空氣清淨方法去除汙染空氣中的PMx十分迫切和必要。2012年,王中林教授團隊提出利用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將周圍環境中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由於TENG具有較高的開路電壓,一般為數十伏至數百伏之間,不足以產生傳統高壓除塵中可能產生的臭氧產物,因此為TENG在清除空氣中PMx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 《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最豐富的可再生納米材料  納米纖維素(CNF)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納米材料。通過不同的過程(如酸水解、機械處理、酶水解、氧化和離子液體處理等),研究者可以從植物、海洋動物和細菌中提取出形態各異的C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