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Pickering乳液技術製備新穎的纖維素納米纖-聚合物複合氣凝膠

2021-01-08 科技與生活視野

該研究使用纖維素納米纖(CNF)穩定的Pickering乳液技術並結合冷凍乾燥法,簡便快速地製備結構新穎和性能優異的CNF/聚合物複合氣凝膠。該方法具有很好普適性,適用於各種油溶性聚合物以及功能小分子與CNF來構築複合氣凝膠,為纖維素氣凝膠複合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新方法。

關鍵詞

纖維素納米纖,Pickering乳液,複合氣凝膠,固態螢光探針

圖1.複合氣凝膠的製備過程及原理

圖2.(a)CNF氣凝膠與複合氣凝膠的應力應變曲線,插入圖為CNF氣凝膠與A-CNF/PLA-2在100g砝碼壓力下的照片,(b)1,4-DHAQ與1,4-DHAQ@CNF/PLA固態螢光探針在不同濃度的Cu2+溶液的螢光強度。

纖維素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快速降解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基於纖維素的氣凝膠具有環保,可再生和經濟的優勢,因而引起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纖維素氣凝膠不僅具有非常低的密度和高孔隙率,而且具有低的導熱性,柔韌性,優異的溼回彈性,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是,純CNF氣凝膠具有各種固有的缺陷,例如水敏感性,較差的力學性能,結構不均勻性和脆性等,因而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已經廣泛研究了具有化學交聯結構的CNF氣凝膠或基於具有多組分系統的CNF的複合氣凝膠,以改善氣凝膠材料的機械性能或多功能性應用。而一些研究則採用溶液共混方法製備了水溶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PVA)與CNF形成的複合氣凝膠。然而,與水溶性聚合物相比,價廉的通用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聚苯乙烯(PS)以及聚乳酸(PLA)PS等,由於其非水溶性則在開發基於CNF氣凝膠的複合材料方面受到很少關注。

桂林理工大學劉紅霞教授團隊與華南理工大學王朝陽教授團隊合作,利用CNF穩定的Pickering乳液凝膠技術結合冷凍乾燥方法,開發出了一種新型且簡便的方法來製備CNF/聚合物(非水溶性)複合氣凝膠。首先將非水溶性聚合物溶解在油相1, 2-二氯乙烷(DCE)中,與CNF的水分散液混合,經超聲乳化作用後,CNF穩定地吸附在含有聚合物的DCE液滴表面,同時高長徑比的CNF通過相互纏結及分子間氫鍵作用在水相形成交聯網絡結構,進行形成Pickering乳液凝膠。進一步經冷凍乾燥後,即得到CNF/聚合物複合氣凝膠(圖1)。與純CNF氣凝膠相比,複合氣凝膠具有相似的多孔結構,極低的密度和高孔隙率。與之不同的是,複合氣凝膠的孔壁結構中出了CNF之間的氫鍵作用外,由於聚合物的引入而產生了更強的粘結作用,因而明顯提高了複合氣凝膠的尺寸穩定性和機械性能(圖2a)。此外,研究團隊通過在含有PLA的油相中溶解1,4-二羥基蒽醌(1,4-DHAQ,一種螢光小分子),構築固定了1,4-DHAQ 的CNF/PLA複合氣凝膠,並用於檢測Cu2+濃度的新型固態螢光探針。該固態螢光探針與純的1,4-DHAQ相比,具有更低的檢測濃度,可達10-8mol /L (圖2b),同時具有更好的便攜性。該研究為CNF /聚合物複合氣凝膠的製備及其功能化產品的開發提供了一條簡便而通用的途徑。

相關焦點

  • 先進功能材料:纖維素II氣凝膠摩擦納米發電機,實時檢測人體運動
    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可以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由於高功率密度,低成本,輕便和出色的可製造性,TENG在能源供應方面具有很大的希望。然而,TENG的原材料通常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持續的合成聚合物。因此,以可再生天然聚合物為原料的TENG很有吸引力。纖維素是由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的葡萄糖單元組成的線性聚合物具有許多優點,如可更新性、可持續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 《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由於密度低、模量高,CNF在聚合物中可以替代傳統的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製備出輕質高強的納米複合材料。  界面,又見界面  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界面問題永遠是個挑戰。CNF是親水性的,和大多數憎水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時難免團聚,所以研究者提出了許多化學方法來修飾CNF,如氧化、甲矽烷基化、酯化、醚化和聚合物接枝等,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CNF與聚合物之間的界面相容性。  納米纖維素的量產商品  不要以為CNF製品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 湖北工業大學陳小強教授等在FH期刊合成羧甲基纖維素/陽離子型殼聚糖複合物來穩定包封薑黃素Pickering乳液」
    羧甲基纖維素(CMC) 作為一種經濟型且容易獲得的纖維素衍生物,可以在水中電離,從而可以在一些電荷相關的界面應用中使用。然而,相對其他化學上功能化纖維素衍生物例如纖維素納米晶體,CMC基O/W乳液的開發還未見報導。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合成一種CMC+殼聚糖季銨鹽(QCS)複合物,從而用於Pickering乳液的製備。
  • 中國科大研製耐受溫度變化的超彈性和抗疲勞碳納米纖維氣凝膠
    許多低密度的聚合物泡沫是高度可壓縮的,但它們在重複使用時往往易疲勞,並在聚合物玻璃化轉變和熔融溫度附近發生超彈性退化。儘管研究者已經開發出各種熱穩定的輕質金屬和陶瓷泡沫材料,但它們通常都只具有最小的可逆壓縮性,並且在循環變形下表現出疲勞。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因其具有固有的超彈性和熱機械穩定性,近年來被用作製備輕量超彈性材料的基本材料。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納米纖維素來源( 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廣泛、儲量豐富, 是人類近期難以人工合成的材料之一。根據材料來源、製備方法及纖維形態不同,納米纖 維素可分為纖維素納米晶體(CNC)、纖維素納米纖絲(CNF)、細菌合成納米纖 維(BNC)和靜電紡絲纖維(ECC)4大類。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
    製備高結晶度的PEDOT和其可重複加工性之間似乎是一種難以調和的矛盾。 最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汪朝暉團隊利用高結晶度的Cladophora納米纖維素作為犧牲模板誘導製備出高結晶度的PEDOT納米纖維,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導率,而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和反覆加工性。
  • 常溫發泡法連續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及其AI應用
    相比之下,生活中常見的聚合物泡沫工藝簡單,可直接從固體聚合物通過熱塑性發泡得到,且製備的泡沫具有優異的機械穩定性,其中熱塑性是聚合物進行發泡及維持優異機械穩定性的前提。但是,對於石墨烯而言,其熔融溫度高,很難滿足熱塑性的要求,因此如何實現石墨烯材料的固態發泡仍是巨大的挑戰。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纖維
    製備高結晶度的PEDOT和其可重複加工性之間似乎是一種難以調和的矛盾。最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汪朝暉團隊利用高結晶度的Cladophora納米纖維素作為犧牲模板誘導製備出高結晶度的PEDOT納米纖維,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導率,而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和反覆加工性。
  • 《AFM》:纖維素納米纖維增強離子導電水凝膠:製備簡單,應用前景廣泛
    水凝膠由聚合物網絡結構和超過90%的水組成,與電解質鹽混合後可以用作理想的離子導體。然而通過簡單的方法製備高機械性能和高導電性兼得、耐凍性好的離子導電水凝膠仍是一個挑戰。 亮點 近期,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Feng Jiang團隊通過聚乙烯醇(PVA)和纖維素納米纖維(CNFs)在二甲基亞碸-水溶劑體系中的溶膠-凝膠轉變製備了一種新型的高彈性(高達660%)、高強度(高達2.1MPa)、堅韌(5.25MJ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製備方法導致纖維素的直徑差異不大,但長度卻產生差別,微纖化纖維素主要是靠機械壓力製得的,其直徑是以納米為單位的,長度卻是微米級別的。納米纖維素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高結晶度、高機械強度、高透明性等優良性能,可與其他天然高分子或人工合成材料複合,用作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填料,以改善材料的機械和阻隔性能。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全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系統,「綠色生物材料」這一概念正是基於聚合物基質和填料都是生物可降解材料而提出的。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納米纖維素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納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來源於天然纖維素材料,包括樹木、棉花、秸稈、草類等等,經過化學和機械處理後製備形成。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的Akira Isogai教授製備出直徑為4-5納米,長度高達500-1000納米的纖維素纖維,自此納米纖維素的製備及應用得到了長足發展,並逐漸走向產業化應用。
  • 探秘一種神奇的材料氣凝膠:世界上最輕最保暖的絕熱材料
    氣凝膠的分類氣凝膠通常有四種分類方式: 從外觀特點可以被劃分為塊狀、粉狀以及薄膜狀氣凝膠;從製備方法可被劃分為氣凝膠、幹凝膠和凍凝膠;從不同的微結構可以被劃分為微孔,介孔以及混合孔洞氣凝膠。從成分構成分類是氣凝膠最普遍的區分方式,分為單一組分和複合組分兩大類。
  • 超臨界氣凝膠乾燥設備技術案例
    溶膠-凝膠法原是一種製備玻璃和陶瓷材料的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地用於納米粒子的製備。把前驅物和試劑及催化劑的均一溶液,通過水解及水解產物的聚合或縮合,使之轉變為聚合物,再經過凝膠的乾燥和焙燒除去有機成分和溶劑而得到納米材料。溶膠-凝膠法的前驅物一般是金屬或非金屬的烷氧基化合物或無機鹽等。
  • 氣凝膠保溫塗料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氣凝膠作為一種納米多孔結構材料的固體新材料,具有超輕、隔熱、透明、保溫、防火等優異特性。二氧化矽氣凝膠在保溫隔熱領域的主要應用產品形式有4種:氣凝膠粉體/顆粒;氣凝膠氈;氣凝膠板;氣凝膠玻璃,其中塗料行業主要在氣凝膠粉體的基礎上製備氣凝膠塗料。 組成和性能 氣凝膠保溫塗料以自交聯丙烯酸乳液為成膜物、以SiO2氣凝膠、空心玻璃微珠、六鈦酸鉀晶須等為填料,在多種助劑的配合下製備而成。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通過簡單的加熱,冷卻,超聲處理和調節溶液的pH值即可製備基於肽的水凝膠。基於肽的水凝膠在存在外部刺激的情況下表現出多種刺激響應行為,由於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備受研究人員的關注。因此,由於它們的低毒性,肽水凝膠現在已廣泛用於不同的生物醫學應用中,例如藥物遞送,蛋白質分離,生物傳感器,組織工程和傷口癒合應用。
  • 柔性氣凝膠在服裝中應用,薄薄一層卻比羽絨還保暖?
    其在熱學、光學、電學、力學、聲學等領域具備突出性能,是具有巨大應用價值的軍民兩用技術。氣凝膠的歷史可追溯到1931年,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首次通過乙醇超臨界乾燥製備出二氧化矽氣凝膠。此後,該公司又在第一款服裝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透氣性和耐用性改進,開發了一種名為SolarCore的新型聚合物複合氣凝膠,使得衝鋒衣重量減輕了40%,且透氣性更好,可廣泛應用於手套、雪褲、帽子、襯衫等產品領域。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大量paper致力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設計,製備和應用。這篇綜述主要探討了:(1) 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碳納米管基、氧化石墨烯基、MXene基、聚合物基和其他納米填料基的五種納米填料的水凝膠傳感器的設計策略,製備方法和應用。
  • 一種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申請公布號:CN110090603A申請公布日:2019.08.06申請號:2019102937717申請日:2019.04.12申請人:湖北大學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MAX粉末和石墨粉分別進行化學法剝離,分別得到MXene水分散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溶液;2)將所述MXene水分散溶液、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溶液與海藻酸鈉水分散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凝膠溶液;3)將所述混合凝膠溶液進行定向冷凍乾燥處理,得到未交聯的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4)將所述未交聯的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添加離子交聯劑進行離子交聯
  • 納米纖維素的製備-ATS納米纖維素均質機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簡稱NCC)的直徑一般為1~100nm,長几十至幾百納米的超細纖維。其具有非常多的優異性能,比如粒徑小、比表面積大、高強度、高硬度、密度小等,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極性基團,非常容易進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電位升高,從而導致在基體或溶液中的穩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