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2021-01-09 網易

  最豐富的可再生納米材料

  納米纖維素(CNF)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納米材料。通過不同的過程(如酸水解、機械處理、酶水解、氧化和離子液體處理等),研究者可以從植物、海洋動物和細菌中提取出形態各異的CNF。

  CNF具有諸多優點:量大,可再生,可降解,可生物相容,密度低,長徑比高,超親水,結晶度高,含有豐富的表面基團,透明性高,熱膨脹係數低,熱穩定性好,良好的流變性和模量高。正因為如此,CNF在生物醫學、紡織品、傳感器、能源、催化劑、食品、電子和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

  由於密度低、模量高,CNF在聚合物中可以替代傳統的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製備出輕質高強的納米複合材料。

  界面,又見界面

  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界面問題永遠是個挑戰。CNF是親水性的,和大多數憎水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時難免團聚,所以研究者提出了許多化學方法來修飾CNF,如氧化、甲矽烷基化、酯化、醚化和聚合物接枝等,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CNF與聚合物之間的界面相容性。

  納米纖維素的量產商品

  不要以為CNF製品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三菱鉛筆公司已經在北美銷售含有CNF墨水的筆;日本紙業公司已經開發出含CNF的成人紙尿褲;京都大學設計了一款CNF概念車(NCV),並在2019年東京車展期間展出,車身、引擎蓋和半透明車頂均由CNF增強複合材料製成,重量僅有傳統汽車的一半。

  除了增強,納米纖維素還能幹別的

  受到生物體系多級納米複合結構的啟發,研究者對CNF在聚合物中的巧妙排列、並因此展現出不同的功能越來越感興趣。這種各向異性的納米複合材料在光學、機械、熱傳感器、軟致動器、人造肌肉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McGill大學Yixiang Wang武漢大學常春雨團隊對高度有序排列的CNF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進行了總結,重點介紹了高度取向的結構,螺旋結構和梯度結構的納米複合材料。


  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取向排列


  圖1. CNF在聚合物中的各種取向研究。

  為了實現CNF在聚合物中的單軸取向,研究者主要採用五種策略:電場、磁場、拉伸力場、剪切力場和模板法。

  在外部交流電場下,具有永久或感應偶極的CNF會與電場方向平行排列而實現取向。Xu等人在聚氨酯中加入電場實現了CNF的單軸取向,與垂直方向相比,在平行方向上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分別提高了2.07和1.82倍。

  當把CNF置於磁場中時,會因其磁性響應從而實現取向。Cao等人利用共沉澱法在CNF的表面上沉積了Fe 3O 4納米顆粒(約62 wt%),在低強度磁場(0.2 T)下,實現了CNF在環氧天然橡膠(ENR)中的排列,平行排列的材料其拉伸強度和模量分別比純ENR提高了1.4和1.6倍。

  與電場或磁場相比,剪切力是控制CNF取向的簡易方法,Hausmann等人研究了在直接墨水書寫過程中,在剪切應力作用下CNF在墨水中的取向動力學。

  Zhang等人通過CNF的甲矽烷化和冷凍鑄膜技術製備了聚乙烯醇和CNF層狀氣凝膠,其吸收有機溶劑和油的能力是其自身重量的45~99倍,並可重複使用。

  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螺旋排列


  圖2. 螺旋排列的CNF複合材料。

  硫酸水解的CNF溶液在受控條件下蒸發,可以形成具有手性向列結構的彩色膜,可以用作反光片和濾光片。但是這種膜不耐水、較脆,研究者就加入各種添加劑,如甘油、葡萄糖、表面活性劑等進行改進。

  Zhou等人製備了CNF/PEG光子膜,呈現出從藍色到紅色均勻、鮮豔的顏色。Wan等人製備出了CNF/水性聚氨酯柔性光子膜,通過改變螺旋間距就能調節顏色,這種膜對溼氣還能產生快速光學響應。MacLachlan等人通過吡咯的原位聚合反應開發出了導電的CNF/聚吡咯複合膜,拉伸時薄膜從白色依次變為藍色、黃色、粉紅色和綠色。

  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梯度排列


  圖3. 具有梯度結構的CNF複合材料。

  受到生物系統中梯度結構的啟發,研究者通過控制網絡交聯密度、孔分布和CNF的排列製備出了梯度納米複合材料。

  受到魷魚嘴梯度結構的啟發,Rowan等人利用烯丙基官能化CNF的光誘導硫醇-烯交聯反應製備了納米複合材料,由於存在梯度結構,在同一樣品中,模量在60~300 MPa之間變化。

  Kumacheva等人利用一種微擠出3D列印方法,製備了縱向和橫向梯度的CNF/明膠水凝膠材料。

  利用電泳原理,Chang人開發了一種梯度分布的CNF膠束/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納米複合水凝膠,具有快速熱響應性能,彎曲速度4.8°/s,恢復速度1.4°/s。

  小結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CNF作為增強材料已經在汽車、運動裝備等領域廣泛應用。受到自然界各種納米結構的啟發,研究者發現在聚合物基質中通過控制CNF的排列,材料就能表現出不同的性能。McGill大學Yixiang Wang和武漢大學常春雨課題組對高度有序排列的CNF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進行了總結,認為如下領域值得進一步研究:

  ①目前不同CNF排列結構的複合材料仍然以實驗室研究為主,開發出一種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CNF複合材料能極大地推動這一領域的研究;

  ②在實現CNF複合材料規模化生產的同時如何控制成本及精確控制CNF的排列仍然是個挑戰;

  ③CNF複合材料對自然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在這種材料大規模應用後這個問題將更加突出。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8906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ACS Nano》:水分如何影響納米纖維素的強度?
    在纖維素的實際應用中,由於其分子固有的兩親性質,纖維素在一定的環境溼度下會造成不可控形變和機械性能下降。儘管溼度引起的纖維素基材料的穩定性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但目前為止仍不清楚水分如何在多尺度上影響纖維素以及相應的機械響應和變形機理,這使得纖維素基材料的性能難以維持,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中科大吳恆安/俞書宏院士/朱銀波ACS Nano:通過溼度界面調控層狀納米纖維素的強韌性
    ,溼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敏感問題,由於其變形和不可控的力學性能下降,被認為是纖維素材料的一個不利因素。然而由於缺乏對納米纖維素界面行為的深入了解,保持纖維素基材料在不同相對溼度下的預期性能具有挑戰性。近日,中科大吳恆安教授,俞書宏院士,朱銀波報導了通過多尺度模擬和實驗研究了層次化納米纖維素中溼度介導的界面及相關的變形行為。
  • ACS Nano: 3D列印超彈性,吸溼性和離子傳導性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塊材
    儘管這種彈性的塊體結構已經使用了石墨烯類材料,但在自然界最豐富的材料——纖維素中尚未實現,部分原因是纖維素內部有很強的氫鍵網絡。有鑑於此,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Feng Jiang教授等人,報導了一種3D列印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塊體材料,該材料在43%的相對溼度下表現出極好的彈性(在500次壓縮測試後應變恢復超過91%),可壓縮性(高達90%的壓縮應變)和壓力敏感性(0.337 kPa-1)。
  • 《ACS Nano》綜述:用於組織工程的磁性納米複合水凝膠
    他們結合了製備顯示出可控性能的磁性納米粒子的主要策略的詳細摘要,以及將其摻入水凝膠的不同方法的分析。還綜述了磁響應納米複合水凝膠在不同組織工程中的應用。(b)摻入不同數量的垂直和平行排列的磁響應纖維素納米晶體對明膠水凝膠的儲能模量的影響濃度。(d)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的明膠水凝膠對接種的人脂肪來源的幹細胞(hASC)的排列的影響。(e)封裝人間充質幹細胞後,軟骨蛋白標記物聚集蛋白聚糖(紅色),SOX9(綠色)和膠原蛋白II(綠色)在磁性水凝膠中上調。
  • ACS Nano:混合型納米系統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1067866501Terasaki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Ali Khademhosseini和俄克拉荷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Priyabrata Mukherjee對混合型納米系統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綜述
  • 文獻分享 | ACS Nano | 雜化納米球通過克服腫瘤缺氧和固有氧化耐受增強光動力治療
    本文報導了一種配位驅動的聚集誘導發光(AIE)光敏劑和Bcl-2抑制劑自組裝納米平臺,用於緩解腫瘤缺氧和克服光動力治療耐受性。本文的通訊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研究興趣為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 白鋒教授課題組在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發表系列學術論文
    我校白鋒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卟啉可控自組裝及其相關應用的研究,近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連續發表。採用本課題組開發的酸鹼中和/膠束限域可控自組裝方法實現了四苯羥基卟啉(THPP)的可控自組裝。
  • 《ACS Nano》綜述:抗菌、抗病毒納米材料和塗層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綜述首先對金屬和無機材料進行全面概括,重點是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納米材料。然後,討論了使病毒滅活的聚合物和有機表面塗層(圖1)。還討論了每種方法考慮的毒性和環境問題。最終提出了尚未用於抗病毒目的的新興技術,但是由於已經對其抗微生物特性進行了測試,因此它們對於抗病毒表面的未來工程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潛力。
  • 納米纖維素的製備-ATS納米纖維素均質機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簡稱NCC)的直徑一般為1~100nm,長几十至幾百納米的超細纖維。其具有非常多的優異性能,比如粒徑小、比表面積大、高強度、高硬度、密度小等,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極性基團,非常容易進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電位升高,從而導致在基體或溶液中的穩定性增加。
  • 頂刊動態 AM/JACS/Nano Lett.等生物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選【第21期】
    釓雜化等離子體金納米複合物在多模式成像治療中增強腫瘤內部藥物滲透圖1 釓雜化等離子體金納米複合物多模式成像治療示意圖刺激響應的納米藥物結合外部刺激如光、超聲波、磁場可以進行有效的腫瘤靶向性運載。這種納米複合物的設計可以成功地克服生理和病理的壁壘,增強藥物和成像劑在腫瘤內的積累和滲透,實現高靈敏成像從而提高癌症的治療效果。
  • ACS nano:對於納米醫療,細胞的性別很關鍵!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機體中的細胞會受到大量生物分子的影響,其中包括旁分泌因子。這些因子能夠與納米顆粒發生相互作用。作者們發現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旁分泌因子存在顯著的差別。在接受檢測的63周靜旁分泌因子中,14種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會影響納米顆粒的生物活性,以及改變其與細胞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男性與女性細胞中的組織結構、分布以及肌動蛋白纖維束的形態也有明顯差別。「這些差別會嚴重影響納米顆粒的效果」作者們說道「如果將納米顆粒表面攜帶特定的藥物,不同的獲取方式會導致不同的藥效的產生,以及會導致其它一些臨床參數的改變,例如安全性等等」。
  • 廣西大學王雙飛/聶雙喜團隊《Nano Energy》:摩擦納米發電機增強纖維素纖維空氣過濾器用於高效清除霧霾
    2012年,王中林教授團隊提出利用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將周圍環境中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由於TENG具有較高的開路電壓,一般為數十伏至數百伏之間,不足以產生傳統高壓除塵中可能產生的臭氧產物,因此為TENG在清除空氣中PMx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纖維素經酸解後可得到粒徑為納米級別的棒狀晶體——納米纖維素,它相比普通纖維素有諸多優點,如機械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的楊氏模量、有較強的親水性等,作為納米複合材料領域的增強劑應用於諸多領域。 纖維素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有機材料,其年產量超過7.5×1010t,它廣泛分布在高等植物中,除此之外還存在於海洋動物、藻類、細菌、真菌及無脊椎動物中。
  • 納米纖維素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的誕生納米纖維素根據其長度與直徑可以粗略分為:纖維素納米網(cellulose nanowebs)、纖維素納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或者cellulose nanowhiskers)和纖維素納米纖維(cellulose nanofibers)。
  • ​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團隊《ACS Nano》:仿生雙配體單鏈高分子納米凝膠協同調控幹細胞行為與分化
    此外,邊教授課題組最近發現並且報導了一種新型的Foxy5短肽,可以模擬Wnt5a 增強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Li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19; 5 : eaaw3896)。通過細緻的研究,我們證實了Foxy5可以通過非經典細胞通路增強人骨髓間中質幹細胞的力學傳導並誘使其成骨分化。
  •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重金屬離子;納米纖維素;吸附;化學改性;結構設計重金屬廣泛應用於電池、顏/塗料、電子、肥 料、電鍍、醫藥、冶金等[1] 領域。隨著人類工業的 發展,重金屬汙染日益突出,它們以離子或者化合 物的形式在生態圈流動分布以及聚集,嚴重威脅著 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命[2]。水體系汙染是重金屬汙染 的主要表現形式,其流動性強[3]、潛在危害性大。
  • ACS Nano:新型mRNA抗癌疫苗遞送平臺顯著增強抗癌療效
    近日來自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平臺,叫做mRNA Galsomes。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抑制性髓系細胞(髓樣來源的免疫抑制細胞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數量顯著降低。由於這些強烈的抗癌免疫反應,OVA mRNA Galsomes顯著地延緩了E.G7-OVA淋巴瘤細胞的生長,其中40%的小鼠達到了完全的緩解。
  • 《ACS Nano》邁向建築納米複合材料:MXenes和更高
    這種靈感反映在各種各樣的合成建築納米複合材料中。最近,美國Dhriti Nepal等科研工作者簡要概述了分層架構在基於MXene的薄膜納米複合材料中的作用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尋求實現多種功能,尤其著重於出色的EMI屏蔽,透明性和機械強度的組合。作者還將討論關鍵機遇,挑戰和前景。
  • 中國醫學科學院王偉偉團隊《ACS Nano》:可吸收聚合物抗菌水凝膠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無機抗菌劑,比如季銨鹽、納米金屬氧化物、陽離子多肽等。將抗菌劑負載到水凝膠,能夠改善細菌感染的組織損傷修復。然而,這些抗菌分子的應用受限於低抗菌活性、體內易降解或不降解、需要外界光刺激、以及潛在的體內毒性等科學問題。因此,開發完全可吸收抗菌水凝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 深耕納米功能化,引領後塑料時代——俞書宏院士課題組2020年研究...
    孔壁是具有剛性鏈段的高度化學交聯的聚合物網絡,在決定人造木材的機械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聚合物基體材料的選擇非常有限,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更好的方法來有效地將聚合物與孔道構築結合起來。此外,有待開發具有剛性鏈段的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