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摘要:水體系重金屬汙染治理是目前全世界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傳統治理方法由於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 已不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納米纖維素憑藉其來源豐富、可再生、化學反應活性高、比表面積大、密 度低等優點,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然而,納米纖維素吸附材料在水體系重金屬 去除領域還存在吸附量較低,吸附選擇性、再生性、性能穩定性較差,製備成本較高等問題,這限制了其在水 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工業化應用。通過改性和結構設計不斷提高納米纖維素材料的吸附效率是行之有效 的途徑,本文從化學改性和結構設計兩方面出發,系統地綜述了納米纖維素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研 究現狀,並對其中存在的科學技術問題進行總結。最後,展望了納米纖維素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發 展趨勢。

關鍵詞:重金屬離子;納米纖維素;吸附;化學改性;結構設計

重金屬廣泛應用於電池、顏/塗料、電子、肥 料、電鍍、醫藥、冶金等[1] 領域。隨著人類工業的 發展,重金屬汙染日益突出,它們以離子或者化合 物的形式在生態圈流動分布以及聚集,嚴重威脅著 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命[2]。水體系汙染是重金屬汙染 的主要表現形式,其流動性強[3]、潛在危害性大。 治理水體系重金屬汙染是抑制其傳播、防止土壤被 進一步汙染、保證水資源供給[4]、回收重金屬資源 的重要措施之一,這對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和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吸附法具有處理效率高、成本和能耗低等優 點,是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吸 附材料是決定吸附法去除重金屬離子去除效率和環 保性的關鍵。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納米材料 憑藉優異的尺寸效應,如納米級超高比表面積、擴 散距離短等,在水體系重金屬去除研究領域備受青 睞[5]。納米纖維素因可再生、來源豐富、化學反應 活性高、比表面積大、長徑比值高等優點,逐漸在 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嶄露頭角,有望達到人 類生產生活不同層次的排放標準及需求,符合綠色 可持續發展方向。

 本文系統地綜述了納米纖維素在水體系重金屬 離子去除領域的研究進展。首先,針對納米纖維素 的改性方法、活性官能團種類及其吸附性能進行全 面總結;其次,介紹了納米纖維素基吸附材料的結 構(膜、水凝膠、氣凝膠等)設計及其重金屬離子 吸附性能的研究。然後,根據上述兩部分內容凝練 出該領域存在的一些科學技術問題。最終,對納米 纖維素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進一步研究 及應用進行了展望。

 1 納米纖維素的簡介

 納米纖維素是由纖維素分子鏈通過氫鍵作用, 水平排列形成的具有纖維狀結構的納米材料[6],具 有來源豐富、可再生、環境友好、易改性、比表面 積大、長徑比值高、密度低等優點。納米纖維素主 要 分 為 納 米 微 晶 纖 維 素 (cellulose nanocrystals, CNC)、纖維素微纖絲 (cellulose nanofibrils, CNF) 和細菌纖維素 (bacterial nanocellulose, BNC) [7] 3 種,其主要區別在於長度、直徑、聚合度範圍和形 態差異 (見圖 1)。CNC 的長度、直徑及聚合度的 範圍分別為 50~500nm、5~10nm 和 500~15000,由 於結構中結晶度較高而具有較強的剛性、化學穩定 性及熱穩定性;CNF的分別為0.1~2µm、5~50nm、 500~1500,具有較大的長徑比,結構中結晶區和 無定形區交錯排列,使其具有較好的韌性;BNC 的長度隨納米纖維素來源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其 直徑在20~100nm範圍內,聚合度在4000~10000之 間[8-9],其生產依靠細菌 (如醋杆、農桿菌屬等) 的生物合成,因具有較高的生產成本和較好的生物 相容性,目前主要用於醫學等高附加值的領域。本 文將著重討論 CNF 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 的研究。


2 納米纖維素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 除領域的研究

納米纖維素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對環境 友好,有望推動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朝著高 效、綠色、低成本的方向發展[13-14]。本節將從納米 纖維素的化學改性和納米纖維素基吸附材料的結構 設計出發,討論納米纖維素在去除水體系中重金屬 離子中的研究現狀。

 2.1 納米纖維素的化學改性

 納米纖維素表面富含羥基[見圖 2(a)],羥基對 重 金 屬 離 子 的 吸 附 能 力 差 , 其 吸 附 量 低 於 20mg/g[15-16]。為了提高納米纖維素對重金屬離子的 吸附量,常通過直接改性(滷化、酯化、醚化、氧 化、醯胺化等) 和接枝共聚改性[自由基聚合、開 環聚合、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 (ATRP)、可逆加 成-斷裂鏈轉移聚合 (RAFT) 等]在納米纖維素表 面引入有效的吸附活性位點[17-25],主動提供含有N、 O、S、P等供電子基團的活性官能團(如羰基、羧 基、氨基、磺酸基、巰基、磷酸基、醛基等) [26-31與重金屬離子之間發生靜電吸引作用或螯合、絡合 類配位作用,達到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目的。

基於大量文獻報導,圖2(b)對目前的改性方法 進行了總結,並將其歸納為以下3種類型。①將納 米纖維素表面羥基氧化、酯化引入羧基、醛基、磷 酸基等基團,直接用於重金屬離子的吸附。Liu 等[27] 研究了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 (2,2,6,6- tetramethylpiperidinyloxyl, TEMPO) 氧化CNF對Cu2+ 的吸附,吸附量達 75mg/g,當重金屬離子濃度≤ 10mg/L時,去除率可達100%。由於纖維素分子鏈 上的2、3、6位碳上均含有羥基,利用其反應活性 的不同,可進一步實現對剩餘羥基的改性,生成同 時含有羧基和醛基等活性官能團側鏈的衍生物。② 先將羥基轉化為某種活性基團作為前體,再通過取 代、氧化等反應引入羧基、氨基等活性官能團[33]。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微晶纖維素材料作為新型吸附劑在染料和重金屬去除方面的研究進展
    (MCC)和基於MCC的材料作為吸附劑對重金屬離子和染料的去除研究進展,並對未來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展望,相關成果以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CC) based materials as emergingad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dyes and heavy metals – A review」為題發表在Science of the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重金屬汙染對水體生態和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通過納米材料來去除重金屬是一個簡單便捷的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及研究。本文主要綜述了納米零價鐵、鐵氧化物、硫化鐵、碳納米管、石墨烯、錳氧化物、鋁氧化物、二氧化鈦、聚合物納米材料和殼聚糖納米材料等幾種納米材料對水中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納米纖維素作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生物化學材料,它相比普通纖維素有機械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楊氏模量、親水性強等特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綜述了近年來納米纖維素的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納米纖維素的製備、改性的具體成果,並對其作為吸附劑處理廢水的各項成果進行了論述。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含水介質的土壤層更利於汙染離子的遷移,因此該技術目前大多應用於含水介質的土壤層汙染的原位修復上。與其他修復技術相比,電動力學修復技術對地下水重金屬汙染處理發生在2個電極之間,汙染修複目標性很強;金屬離子移向電極兩端而去除,不會引入新的汙染物質。但需控制穩定合適的酸性環境,另外,活化極化、電阻極化和濃差極化的存在,可能會使電流降低。
  • 納米零價鐵的製備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常見的水體及土壤汙染物包含重金屬離子、無機陰離子、滷代有機物、藥物、酚類化合物以及染料等。nZVI是一種還原性很強的零價鐵微粒,粒徑多處於40~80 nm,比表面積為15~35 m2/g,對上述汙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和反應活性,在環境修複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
  • 絡合態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絡合態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金屬礦冶煉、電解、電鍍等行業每年要排放大量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水,重金屬廢水排放到環境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並通過土壤、水、空氣,尤其是食物鏈,對人類健康、動植物及水生生物產生嚴重危害。
  • 微生物處理含銻重金屬廢水的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外研究者主要對藻類、細菌、真菌及混合菌種等微生物吸附除銻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1.1 藻類除銻特性藻類細胞壁含有大量的羧基、羰基、羥基等活性基團,能夠與重金屬離子發生絡合反應,進而實現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 納米材料修復鉻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納米材料修復鉻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  來源:《2016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  作者:郭凱璇等  2017/3/1 13:53:55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城市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土壤汙染狀況不容樂觀。
  • 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研究進展
    Hix等[76]研究結果表明,DNA在被鐵離子誘導以後產生的大量甲基自由基攻擊時,會引起DNA高度甲基化。Pfohl-Leszkowicz等[77]的研究也表明,重金屬離子能夠顯著抑制甲基轉移酶的活性,重金屬鉛、銅以及鋅離子等均能抑制5-甲基轉移酶的活性。Rossiello等[78]的研究也表明了Pb能引起DNA低度甲基化。
  • 新型納米材料被發現 可以消除重金屬汙染
    根據最新的水處理材料研究結果,一種新型的納米材料稱為納米二氧化矽被發現,可以用來去除重金屬汙染。納米二氧化矽由於有較大的表面積和規則的氣孔,同時表面存在多種有機配體,這使其可以從廢水中提取重金屬,是一種理想的材料。由於汙染的加劇,飲用水水質標準越來越嚴格,這種新材料也可以作為高靈敏度的重金屬檢測工具。與其他水處理材料相比,納米二氧化矽有獨特的優勢。
  • 納米纖維素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以下將主要針對納米纖維素在飲用水純化、汙水淨化、海水淡化、貴金屬回收、空氣淨化等領域的應用做出探討。微濾納米纖維素在微濾領域應用廣泛,主要針對微顆粒過濾、飲用水中細菌、病毒、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印染廢水等汙水淨化。由於納米纖維素在水中呈懸浮狀態分散,因此,納米纖維素或作為吸附劑單獨實用,或與一定的載體結合製備成膜材料。
  • 農業廢棄物作為生物質吸附劑對廢水處理的研究進展
    本文結合當前國內外研究進展,概述了以橘子皮、香蕉皮和柚子皮為代表的典型農業廢棄物作為生物質吸附劑處理水中的有機和無機汙染物的研究,以期為進一步研究農業廢棄物在水汙染控制領域的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01 農業廢棄物的化學和物理結構以橘子皮、香蕉皮和柚子皮為代表的典型農業廢棄物,主要是由含有大量的羥基與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的果膠、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物質組成。這些活性基團可通過螯合、配位、絡合、氫鍵等作用力結合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小分子汙染物。
  • FESE:中央民族大學陳慧英教授團隊 介電電泳輔助吸附法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
    ;可以在重金屬離子混合存在的體系中實現重金屬的高效去除,且在混合二元體系中,重金屬的整體去除率高於單一體系時的去除率之和;通過對DEP工藝後的膨潤土顆粒表面形貌和微觀結構表徵,初步闡明了ADS/DEP工藝提高重金屬離子去除率的機理。
  • 物炭淨化廢水中重金屬的機理
    生物炭中豐富的礦物組成對重金屬的去除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糞便基生物炭中富含的P可以通過沉澱的方式將水溶態重金屬轉化為穩定的沉澱態,進而起到去除的作用。Part 2 生物炭去除不同重金屬的效果及機制生物炭去除水中重金屬往往存在多種耦合的去除機理,包括共沉澱、官能團絡合、靜電吸附以及離子交換等(圖2)。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如今,汙染物的清除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尤其是散布在環境中的重金屬對人類健康非常有害,是導致癌症、出生缺陷或神經系統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用說對動植物的破壞。材料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幾種去除水中重金屬的策略,從化學技術到物理技術、磁技術或電技術,從成本、效率、簡單性、分離和再生等方面來看,性能最好的似乎是依靠化學或物理吸。
  • 新疆生地所在應用微生物去除水體汞、硒汙染方面取得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應用微生物去除水體汞、硒汙染方面取得進展 2018-06-19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但是同時去除水體中汞和硒的研究鮮有報導。  硒是汞的天然解毒劑,相關研究發現元素硒(負二價硒離子)可以和元素汞(二價汞離子)結合生成硒化汞沉澱從而降低汞和硒的毒害作用。基於此,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生王瀟男通過篩選得到一株大腸桿菌,此種細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同時去除水體中的二價汞離子和亞硒酸根離子。
  • 合肥物質研究院製備出一種穩定性高、可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的材料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採用兩步溶劑熱合成法,製備了一種極高穩定性的1T相MoS2材料(1T-MoS2),其1T相在空氣中可以穩定長達一年時間,在水環境中也能維持穩定的寬間距結構,保證了離子快速傳輸,展現出高效的Cr(VI)
  • 納米零價鐵在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特有的優勢和廣泛的去汙淨水能力使納米零價鐵在修復地下水方面等環境汙染物的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研究表明,納米零價鐵粒子對無機鹽、有機物、重金屬類汙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在近些年,對納米金屬鐵材料的製備工藝與過程及其微觀結構與性能表徵等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並取得了很多新的進展。
  • 河道中運用吸附法去除水中砷的研究進展
    相比上述方法,吸附法具備操作簡單、運行穩定、不產生二次汙染等優勢,且吸附材料來源廣泛、可重複使用,很多學者正在開展吸附法治理水體As汙染研究。2.3天然礦物赤鐵礦和菱鐵礦可作為吸附劑來去除飲用水中的As,研究表明,菱鐵礦的吸附效果優於赤鐵礦,主要原因是菱鐵礦顆粒表面形成的Fe(III)氧化物起到了良好的吸附作用。此外,用Fe(II)納米管對矽鋁酸鹽進行改性,使其表面負載有鐵氫氧化物,可將其吸附量從0.5mg/g增加至20mg/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