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學術QQ群:1067866501
可壓縮和超彈性的3D列印塊材在儲能,軟電子和傳感器等各種應用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儘管這種彈性的塊體結構已經使用了石墨烯類材料,但在自然界最豐富的材料——纖維素中尚未實現,部分原因是纖維素內部有很強的氫鍵網絡。
有鑑於此,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Feng Jiang教授等人,報導了一種3D列印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塊體材料,該材料在43%的相對溼度下表現出極好的彈性(在500次壓縮測試後應變恢復超過91%),可壓縮性(高達90%的壓縮應變)和壓力敏感性(0.337 kPa-1)。
本文要點
1)演示了使用3D列印和梯度引入吸溼鹽CaCl2來製造超彈性,吸溼性和離子導電CNF塊體材料的過程。為了實現超彈性特性,採用3D列印和凍幹技術引入了分級的宏觀和微觀多孔結構。
2)將CaCl2引入3D列印的CNF塊體中,既可以將表面羧酸基團交聯,形成強大而剛性的網絡結構,又可以作為吸溼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從而產生彈性和柔性性能。
3)通過調節CaCl2的含量可以容易地調節水的吸收容量和速率以及機械響應性。3D列印的CNF塊體材料具有出色的彈性和形狀恢復能力,能夠從70%的應變中完全恢復,並可以承受500多次壓縮測試循環。進一步證明了具有良好離子導電性的CNF塊體材料可以作為應變和應力傳感器,其優異的應力敏感性為0.337 kP-1。
總之,這種簡單和高效的技術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製作3D分層彈性超材料的通用方法,並可能導致輕型和超彈性材料對傳感器的簡單設計,保溫,和許多其他應用。
參考文獻:
Yuan Chen et al. Superelastic, Hygroscopic, and Ionic Conducting Cellulose Nanofibril Monoliths by 3D Printing.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0c10577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0c10577
生物醫學與工程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