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背景】
由於對材料合成具有綠色和可持續的要求,纖維素納米原纖維(CNF)作為一種豐富的,可再生的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已被廣泛探索為3D列印的理想選擇。但是,這些3D列印的CNF整料通常是剛性的,在乾燥條件下沒有令人滿意的彈性和壓縮形狀恢復行為。儘管已經通過矽烷蒸氣疏水改性,化學交聯和定向冷凍澆鑄成功製造了彈性CNF氣凝膠和泡沫,但由於其複雜的層次結構,這些策略對於3D列印的整體式材料無效。迄今為止,尚未報導過彈性3D列印的纖維素整料,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克服這一限制。
【科研摘要】
可壓縮和超彈性的3D列印整料在儲能,軟電子和傳感器等各種應用中顯示出了巨大的希望。儘管使用某些有限的材料(尤其是石墨烯)構造了這種彈性整體材料,但尚未在自然界中最豐富的材料纖維素中實現,這部分歸因於纖維素中強大的氫鍵網絡。最近,英屬哥倫比亞大學Feng Jian團隊在《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Superelastic, Hygroscopic, and Ionic Conducting Cellulose Nanofibril Monoliths by 3D Printing的論文。他們報告了一種3D列印的纖維素納米原纖維整體材料,該材料在相對溼度為43%時顯示出極好的彈性(在500次壓縮測試後,應變回復率超過91%),可壓縮性(高達90%的壓縮應變)。通過3D列印和冷凍乾燥的分層體系結構設計,以及結合吸溼鹽來吸收水分,可以實現這種高性能CNF整體材料。高度靈活的CNF整料的便捷高效的設計策略有望擴展到纖維素以外的材料,並可以在柔性傳感器,隔熱和許多其他領域中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圖文解析】
具有流變特性的CNF油墨被開發用於3D列印,然後使用CaCl2進行交聯(示意圖1a)。CaCl2交聯可以在Ca2+與CNF的表面羧酸酯基之間引入靜電相互作用,從而使結構收縮,並可以通過冷凍乾燥進一步壓實。當放置在潮溼環境中時,結構中的CaCl2晶體可以通過正交逐層沉積產生的大毫米孔吸收水,並進入由冷凍乾燥誘導的冰晶模板產生的大孔/微孔(示意圖1b)。作為吸溼鹽,CaCl2可以從環境中快速吸收水,並且水可以通過極性表面基團進一步鎖定在CNF的表面。由於存在被吸收的水,CaCl2可以分解為Ca2+和Cl–,它們與超彈性特性一起,使3D列印的CNF整料用作應變傳感器(示意圖1c)。吸收的水還可以引入彈性行為,因為它可以與CNF的表面羥基形成氫鍵,從而破壞原纖維間的氫鍵(示意圖1d)。
示意圖1.(a)CNF整體的3D列印示意圖,然後進行CaCl2誘導的交聯和緻密化;(b)舉例說明吸溼鹽CaCl2吸收水蒸氣,表明水蒸氣被CaCl2吸收,然後被鹽和極性表面基團鎖定;(c)離子通過水合結構的傳輸和證明用作應變傳感器;(d)水分子激活形狀恢復特性的機理的圖示。
作為直接墨水書寫3D列印的關鍵特徵,CNF的流變特性得到了表徵,並在圖1a,b中給出。CNF墨水的2.0%和2.5%均顯示為具有明顯的剪切稀化行為的固體糊劑,使墨水能夠有效地流過精細沉積噴嘴。高得多的儲能模量也證明了CNF墨水的固體狀行為(G')比損耗模量(G'')(圖1b)。與2.0%CNF油墨相比,2.5%CNF油墨明顯顯示出低剪切粘度(32.4 vs 22.6 kPa·s),儲能模量(2400 vs 1710 Pa)和屈服應力(100 vs 63 Pa)明顯更高。這種足夠高的儲能模量和屈服應力可確保在印刷過程中形成長絲,並在印刷後保持良好的形狀保真度。
圖1.(a,b)2.0%和2.5%CNF油墨的流變特性:(a)穩態粘度與剪切速率的關係,以及(b)儲能模量(G')和損耗模量(G'')與振動應力的關係 。(c)約10毫米高的水凝膠狀和凍幹3D列印整料的照片。(d)3D列印整料在冷凍乾燥之前和之後的體積保留值。(e)在43%RH和乾燥狀態下3D列印整料的密度。(f)在43%相對溼度下3D列印整料的吸水率和相應的灰分產率。
在較高的填充密度(50%)下,可以獲得具有難以區分的網格的泡沫狀結構。圖1c中顯示了使用2.0%和2.5%CNF墨水以20%,25%和30%的填充密度進行3D列印的結構。將CaCl2交聯的3D列印的CNF整料冷凍乾燥,得到白色整料,其形狀保持良好,沒有明顯的變形或塌陷(圖1c,底部)。由於CNF油墨具有出色的流變特性,在3D列印後可以保留超過97%的原始設計體積(圖1d),並且由於氫鍵引起的締合,冷凍乾燥後的體積保留值降至64-77%。CNFs在43±3%相對溼度(RH)和乾燥狀態下,所有整料的密度分別為0.09-0.12 g/cm3和0.06-0.08 g/cm3(圖1e),表明結構輕巧。密度低於或等於先前報導的輕質3D列印纖維素(0.084–0.099 g/cm3)。隨著填充密度的增加,吸收的CaCl2的灰分產率從47%降至34%(圖1f),遵循相同的趨勢作為吸水率的指標,表明3D列印CNF整料的吸水率主要是由於吸溼鹽引起的。
圖2.(a)在50%和70%應變下,具有不同CNF濃度(2.0%和2.5%)和填充密度(20%,25%和30%)的所有印刷整料的壓應力-應變曲線。(b)在平面內(頂部)和平面外(底部)壓縮後,將3D列印的2.0%–20%CNF整料的形狀恢復照片。(c–e)3D列印整料在ε70%和50 mm/min加載/卸載速率下的循環壓縮應力-應變曲線(20個循環)。
由於吸溼鹽吸收了大量水(41–56%),並且水是纖維素的良好增塑劑,因此3D列印的CNF整料有望在環境條件下表現出良好的彈性。通過在43%RH和50 mm/min壓縮速率下進行單軸面外壓縮測試來表徵這種彈性行為(圖2)。使用SEM成像來表徵3D列印CNF整體的形態演變(圖3a)。如果沒有CaCl2交聯,則可以觀察到具有疏鬆的支杆和孔的高度多孔的結構,這與大的體積保留值和更高的比表面積是一致的。支撐杆上的大孔表明,由於缺乏交聯,CNF彼此鬆散地結合在一起。隨著CaCl2濃度的增加,結構變得越來越不多孔,並且定義更加清晰(圖3a),並且當CaCl2濃度高於0.5 M時,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矩形孔和直的窄支杆(線寬為300μm)。
圖3.(a)用0.5 M CaCl2溶液交聯的3D列印的2.0%–25%CNF整料的SEM圖像。(b)在43%RH下,不同鹽濃度的3D列印乾燥的2.0%–25%CNF整料的吸水能力的時間曲線。(c)放大後的剖面圖顯示了初始吸水率(k)。(d)在相對溼度分別為43%,65%和95%的情況下,吸水能力為2.0%-2.5%0.5 M整料的時間曲線。(e)TGA,(f)DTG曲線,以及(g)2.0%–25%整體材料與0–2 M CaCl2交聯的FTIR光譜。
3D列印的CNF整料在CaCl2水溶液中以不同的CaCl2濃度交聯,並研究了CaCl2含量對吸水率的影響(圖3b)。儘管平衡水的吸收隨CaCl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隨著水吸收速率(k)從0.1 M CaCl2的1.58%/min降低到2 M CaCl2的0.25%/min,動力學變得更慢(圖4c)。從SEM形態觀察到,降低的吸水率可能是由於在較高的CaCl2濃度下更緊密和交聯的結構。吸水率和平衡水含量都隨著相對溼度的增加而增加(圖3d)。
圖4.(a)用0.3M,0.5M,0.75M和1M CaCl2溶液處理的3D列印的2.0%–25%CNF整料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b)3D列印的2.0%–25%CNF整體材料的楊氏模量與密度的關係,該整體材料經0–2 M CaCl2溶液在43%RH和典型泡沫下處理。(c,d)通過c平面外壓縮和(d)平面內壓縮,3D列印的2.0%–25%–0.5 M整料的循環(最多100個循環)σ-ε壓縮曲線。(e)三個3D列印整料在壓縮應變為0-57.1%時相對電阻變化的時間曲線。(f)3D列印的整料的相對電阻變化是壓應力的函數。(g)在10個壓縮循環中,在7.1%,14.3%和50.0%應變的循環壓縮下,相對電阻變化為2.0%–25%–0.5 M整體式。
使用3D列印的CNF整料的熱重分析(TGA)和導數熱重分析(DTG)曲線來探測熱穩定性(圖3e,f)。FTIR譜圖顯示峰在3338–3444 cm–處有明顯的紅移。隨CaCl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存在大量弱氫鍵結合的水分子(圖3g)。由於CaCl2會顯著影響吸水率,因此可以預期,通過改變其力學性能和彈性可以輕鬆實現CaCl2含量。圖4a給出了在ε50%和70%,相對溼度為43%的條件下,採用0–2 M鹽處理的2.0%–25%CNF整體材料和對照樣品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圖4a中的楊氏模量連結和控制的2.0%–25%CNF整料在泡沫狀材料的典型範圍內下降(圖4b),然後隨著冪律隨密度增加而下降的趨勢,其縮放係數為-2.01。3D列印的2.0%–25%–0.5 M的結構完整性和抗疲勞性通過在面外和面內方向在43%RH下進行100次循環的高達50%應變的循環壓縮測試得到了進一步研究(隨著應變從7.1%逐步增加到57.1%,可以觀察到相對電阻的增加,這是因為較高應變時電阻降低了(圖4e)。7.1%的較小應變,表明3D列印的整料對小變形敏感,非常適用於精細的傳感應用;填充密度顯示的應變敏感性很小,但由於離子電導率的提高,CaCl2含量的增加明顯提高了應變敏感性。
參考文獻:doi.org/10.1021/acsnano.0c10577
版權聲明:「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