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行業新變局:聖泉集團國內首創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

2020-11-25 中國紙業網

2020年,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疫情常態化,伴隨而來的是口罩生活化。「罩不離人,人不離罩」的狀態或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日益增多的廢棄口罩出現在垃圾袋中。如今幾乎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材料,不易回收再利用。口罩不可一日不戴,戴口罩又很難不造成汙染。聖泉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次性「紙」口罩率先破局,為中和二者矛盾交出一份答卷。

由布到紙

不是新瓶裝舊酒

「聖泉集團率先推出的紙口罩是含有高效過濾件的,不是市面上那些用紙冒充熔噴布做的無任何病菌及有害顆粒物防護效果的假防護口罩」,聖泉集團衛生防護品事業部技術副總裁、紙口罩項目研發負責人張安介紹道,「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一次性口罩是三層結構,兩層聚丙烯紡粘無紡布中間加上一層熔噴布,而我們用『紙』重新定義了口罩。我們的紙口罩是用食品級高透氣量的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代替無紡布,中間過濾件採用熔噴布,後期還會用納米纖維膜過濾件代替傳統熔噴布。」

從無到有,從零到一,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聖泉集團研發團隊成功攻克天然纖維素複合濾材,將聖泉集團的紙質口罩由圖紙變成現實。根據第三方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檢測,使用熔噴布生產的一次性可降解紙口罩完全符合YY/T 0969-2013的檢測標準,其中細菌過濾效率高達98.9%,通氣阻力僅約34Pa/c㎡。YY/T 0969-2013標準即《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檢測標準,其中對於檢測口罩的慮阻效果、通氣阻力、外觀等都有明確的標準與要求。

目前,使用熔噴布作為過濾件的紙口罩已經可以量產,下一步要把熔噴布逐步替換成聖泉集團自主研發的納米濾膜。

「納米纖維膜過濾件具有高效低阻低克重優勢,僅0.8-1平方克重的納米纖維膜製備的平面口罩可實現與KN95甚至FFP2口罩(40克重熔噴布)同等過濾效率等級,而且口罩沾水後仍能實現細菌及PM2.5顆粒的高效過濾阻隔。」張安介紹,使用納米纖維膜後口罩可降解率能夠達到98%以上,滿足口罩的環保要求。相比無紡布,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的透氣性與親膚性更好,即便夏天佩戴也不會感到明顯不適。

申請CE認證

國內外市場雙向發力

目前,聖泉集團的一次性紙質口罩正申請CE認證,計劃國內國外市場雙向輸出。作為中國首家使用天然纖維素可降解材料生產一次性平面口罩的企業,聖泉集團充滿信心。

從口罩生產到衛護用品生產,再到衛護產業布局。聖泉集團正一步步構建自己的口罩帝國。

從1月22日KN95口罩日產能3萬隻,到5月底各類口罩日產能1000萬隻以上,而且耳帶、熔噴布、熔噴布母料等產品陸續投產,聖泉集團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一條口罩產業鏈。

這與聖泉集團始終奉行的「敢想、好學」的價值觀不無關係。「別人有做的好的我們跟著學,別人不敢想的我們敢想一想。」在國外疫情尚不明朗的那段時間,聖泉集團大膽研判形勢。一方面加大生產,並被政府調撥,與漱玉平民大藥房合作,供給濟南市區百姓生活必備口罩;另一方面積極申請出口資質,真正實現民族口罩工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焦點

  • 國內外都在加緊研製紙質、可降解口罩
    數以百萬計的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對城市造成汙染,並可能進入河流和海洋,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生物可降解的選擇,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影響。目前此款口罩正在加拿大進行有序的擴展與生產中。其實國內的可降解口罩也已經研發出來了。國內首款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誕生記。用食品級、高透氣量的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代替無紡布,用熔噴布或納米纖維膜作為高效過濾元件。
  • 45天研發出國內首款紙口罩,濟南這家企業逆勢突圍的秘訣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可降解防護紙口罩、消毒口罩、課桌消毒墊……這些與時俱進的創新產品都與濟南一家企業有關。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山東省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聽他揭秘企業逆勢突圍的秘訣。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能否製造出平時儲存穩定、廢棄後可生物降解的民用口罩,凸顯中國力量的「硬核」支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熱點問題。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聯手彤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彤程新材)、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銅牛)和北京聯合康力醫療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聯合康力),以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從可生物降解阻隔層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阻隔層超細纖維紡絲,到可降解口罩內外層材料的選擇與優化,再到全生物降解口罩的製造與性能評價
  • 科研人員研製出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的新型過濾紙和口罩
    此外,PM2.5細顆粒物可作為有毒有害物質、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疾病的傳播推波助瀾。因此,研製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高效過濾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空氣過濾產品是過濾口罩,在過濾口罩中普遍使用普通紗布、無紡布等濾料,其纖維較粗、纖維之間的孔隙較大,對PM10以上的大顆粒物具有較好的過濾效果,但難以高效清除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
  • HUSKIN可水洗殼聚糖防護口罩量產上市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態勢依然嚴峻,口罩作為最緊缺的防疫物資,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作為口罩的「心臟」,熔噴布是為口罩帶來過濾作用的核心材料。正是因為熔噴布市場供應的短缺,一度造成了「一罩難求」的局面。近日,在行業科研專家的努力下,銅牛集團研發的新型口罩——HUSKIN可水洗殼聚糖防護口罩已經正式量產上市。
  • 超全面的口罩行業報告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無過濾PM等極小顆粒的效果。紙口罩:適用於食品、美容等行業,具有透氣度好、使用方便舒適等特點,所用紙遵循GB/T22927-2008標準。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護過濾新材料等。
  •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的新型過濾紙和口罩
    此外,PM2.5細顆粒物可作為有毒有害物質、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疾病的傳播推波助瀾。因此,研製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高效過濾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空氣過濾產品是過濾口罩,在過濾口罩中普遍使用普通紗布、無紡布等濾料,其纖維較粗、纖維之間的孔隙較大,對PM10以上的大顆粒物具有較好的過濾效果,但難以高效清除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
  • 紅塔仁恆成功研發出木漿口罩紙
    新冠疫情伴隨著2020的鐘聲呼嘯而來,又迅速地在全球蔓延。在這場流行病風暴中,口罩已成為抵禦病毒侵襲最有力的武器。然而,突發的疫情使口罩的戰略儲備頃刻告罄,甚至是在醫院也出現了口罩急缺的困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紅塔仁恆挺身而出,迅速響應國家號召,投入疫情阻擊戰。
  • 口罩行業專題報告:口罩全產業鏈原材料深度解析
    3、口罩最源頭原料——高熔指聚丙烯理論上很充裕 按照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數據,1 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外科口罩 90 萬-100 萬隻,生產 N95 醫用防護口罩的話可達 20 萬到 25 萬隻;也就是說,普通一次性的醫 用口罩每隻消耗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僅為 1 克,而 N95 醫用防護口罩每隻消耗高熔指纖 維聚丙烯約為 4~5 克。
  • KN95口罩咋產的?記者探秘章丘一企業車間
    近日,濟南市工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濟南市口罩日產能從1月的7萬個,已經提高到2月25日的50萬個,很快將提升到100萬個以上。口罩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現在口罩生產最大的瓶頸在哪裡?2月28日下午,記者走進聖泉集團口罩KN95口罩生產車間,參觀口罩生產流程。
  • 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當前,口罩實現細菌、PM2.5顆粒等隔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1)靜電吸附,屬於一種主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中間層纖維之間的靜電力對細菌、微小顆粒的吸附作用,實現隔離、防護;(2)物理隔離,屬於一種被動式隔離方法,即利用口罩自身小的孔隙結構,阻隔細菌及病毒的侵入。其中物理隔離方法主要利用到細菌以及細小顆粒的重力效應、攔截效應、擴散效應以及慣性效應等。
  • 想進入口罩行業?先看看這份行業最完整報告!
    優唯斯安全集團去年銷售額超越1億6千5百萬歐元,在安全護目鏡領域表現尤其突出。 第五名:興和通商股份有限公司,Kowa三次元,始於1894年日本,興和株式會社旗下,專注於健康、醫療、化學多個領域,集口罩生產、製造、銷售貿易為一體的企業。興和自創業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其間興和集團始終把握時代潮流,審視環境變化,建立了現在的事業。
  • 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PM2.5,口罩,防護,3M,睿世堡...
    在這種空氣品質下,空氣淨化器和口罩市場如火如荼。國內口罩90天內的搜索與成交指數。CM朝美帶呼吸閥口罩CM朝美8228-3帶呼吸閥口罩採用N95過濾材質、無紡布材質、活性炭材質製成。可隔離極細微的塵埃,適用於各種有粉塵的操作環境、公共場所及各種潮溼環境。有效阻攔、阻斷降解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質的顆粒和各種工業粉塵。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東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納米纖維材料不僅耐用、透氣性好,還可以像太陽能電池一樣,在日光下產生抗菌活性,並儲存部分活性,在弱光或夜晚條件下保持抗菌能力。
  • 科學網—新型空氣PM2.5過濾紙及過濾口罩問世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朱英傑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過濾紙及以其作為濾芯的過濾口罩
  • 口罩復用技術助力全球抗疫
    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浙江閏土集團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團隊提出的口罩荷電再生重複使用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口罩使用量,還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對多種品牌的口罩實驗,都驗證了技術的有效性。
  • 東順集團新材料關鍵技術成果通過專家論證
    可實現替代現有熔噴布和無紡布應用於醫療衛生領域,還可用於替代空氣過濾材料、醫用防護材料、汽車內飾材料和淨水吸附材料等,具有明顯的技術創新性和應用價值,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結合查新報告及其他資料,經評議,一致同意本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新型空氣PM2.5過濾紙及過濾口罩問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朱英傑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細顆粒物的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過濾紙及以其作為濾芯的過濾口罩
  • 中國口罩產業鏈分布、口罩的分類與技術標準及未來發展
    紙口罩:適用於食品、美容等行業,具有透氣度好、使用方便舒適等特點,所用紙遵循GB/T22927-2008標準。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護過濾新材料等。按適用範圍分類 醫用口罩:國內分為三類,醫用普通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顆粒物防護口罩:工業用符合GB2626-2019標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誌認證 (LA認證) ,2015年由強制認證改為自願認證。
  • 長垣市又一抗疫力作: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研發上市
    總部位於河南省長垣市的駝人集團在疫情發生後不僅快速復工復產,還承接了河南省科技廳防疫防控緊急攻關項目(新型全方位功能型頭面部防護裝置),迅速成立科技攻關小組,以自身強大的科研能力,順利完成任務,為一線防控防疫工作者保駕護航。1月8日下午,駝人集團抗菌抗病毒口罩新品上市發布會在該集團行政會議中心駝人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