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疫情常態化,伴隨而來的是口罩生活化。「罩不離人,人不離罩」的狀態或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日益增多的廢棄口罩出現在垃圾袋中。如今幾乎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材料,不易回收再利用。口罩不可一日不戴,戴口罩又很難不造成汙染。聖泉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次性「紙」口罩率先破局,為中和二者矛盾交出一份答卷。
由布到紙
不是新瓶裝舊酒
「聖泉集團率先推出的紙口罩是含有高效過濾件的,不是市面上那些用紙冒充熔噴布做的無任何病菌及有害顆粒物防護效果的假防護口罩」,聖泉集團衛生防護品事業部技術副總裁、紙口罩項目研發負責人張安介紹道,「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一次性口罩是三層結構,兩層聚丙烯紡粘無紡布中間加上一層熔噴布,而我們用『紙』重新定義了口罩。我們的紙口罩是用食品級高透氣量的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代替無紡布,中間過濾件採用熔噴布,後期還會用納米纖維膜過濾件代替傳統熔噴布。」
從無到有,從零到一,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聖泉集團研發團隊成功攻克天然纖維素複合濾材,將聖泉集團的紙質口罩由圖紙變成現實。根據第三方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檢測,使用熔噴布生產的一次性可降解紙口罩完全符合YY/T 0969-2013的檢測標準,其中細菌過濾效率高達98.9%,通氣阻力僅約34Pa/c㎡。YY/T 0969-2013標準即《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檢測標準,其中對於檢測口罩的慮阻效果、通氣阻力、外觀等都有明確的標準與要求。
目前,使用熔噴布作為過濾件的紙口罩已經可以量產,下一步要把熔噴布逐步替換成聖泉集團自主研發的納米濾膜。
「納米纖維膜過濾件具有高效低阻低克重優勢,僅0.8-1平方克重的納米纖維膜製備的平面口罩可實現與KN95甚至FFP2口罩(40克重熔噴布)同等過濾效率等級,而且口罩沾水後仍能實現細菌及PM2.5顆粒的高效過濾阻隔。」張安介紹,使用納米纖維膜後口罩可降解率能夠達到98%以上,滿足口罩的環保要求。相比無紡布,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的透氣性與親膚性更好,即便夏天佩戴也不會感到明顯不適。
申請CE認證
國內外市場雙向發力
目前,聖泉集團的一次性紙質口罩正申請CE認證,計劃國內國外市場雙向輸出。作為中國首家使用天然纖維素可降解材料生產一次性平面口罩的企業,聖泉集團充滿信心。
從口罩生產到衛護用品生產,再到衛護產業布局。聖泉集團正一步步構建自己的口罩帝國。
從1月22日KN95口罩日產能3萬隻,到5月底各類口罩日產能1000萬隻以上,而且耳帶、熔噴布、熔噴布母料等產品陸續投產,聖泉集團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一條口罩產業鏈。
這與聖泉集團始終奉行的「敢想、好學」的價值觀不無關係。「別人有做的好的我們跟著學,別人不敢想的我們敢想一想。」在國外疫情尚不明朗的那段時間,聖泉集團大膽研判形勢。一方面加大生產,並被政府調撥,與漱玉平民大藥房合作,供給濟南市區百姓生活必備口罩;另一方面積極申請出口資質,真正實現民族口罩工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