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研發出國內首款紙口罩,濟南這家企業逆勢突圍的秘訣是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

可降解防護紙口罩、消毒口罩、課桌消毒墊……這些與時俱進的創新產品都與濟南一家企業有關。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山東省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聽他揭秘企業逆勢突圍的秘訣。

三個月時間,口罩生產線從兩條增至100條

唐一林回憶,今年年初,當時濟南生產口罩的企業很少,特別是KN95口罩。「在政府支持下,我們迅速完成了100萬隻口罩的生產,供應給濟南市民,當時費了很大力氣。」

之前聖泉只有兩條口罩生產線,面對巨大社會需求,急需增加口罩產能。而當時物價飛漲,企業在設備方面,就遇到了難題。「這時我們有一個新技術叫口罩在線駐極增效處理技術研發成功,一舉解決了熔噴布靜電不足的問題,這個設備研發成功,可以說幫了我們大忙,後來我們把這一專利技術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許可使用,共同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唐一林說。

據悉,聖泉集團口罩車間2018年就建成了,原來有2條KN95生物質石墨烯防護口罩生產線。今年疫情發生後僅用幾個月時間,生物質石墨烯口罩生產線就增加到了100多條,系列產品日產能超過1000萬隻,初步打造起了一條包含耳帶、熔噴布、熔噴布母粒等上遊原材料以及民用、醫用口罩等產品在內的全產業鏈,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口罩產品鏈供應商。

唐一林分析,當時的難點還在於前景不好判斷,一下子上這麼多設備,當時設備的購買要10倍的價格,一旦疫情過去,這些設備就無用武之地,損失將會非常大。在政府的支持下,聖泉堅定邁出了口罩生產的步伐。

為了口罩的事情,聖泉集團總裁唐地源費盡心血,幾個月來每天都忙碌到凌晨一兩點。把千頭萬緒理順好,處理完各種意想不到的難題,就這樣,從今年2月到5月,從3萬隻到1000萬隻,聖泉集團口罩產能坐標軸上,增長線呈垂直上揚狀,生產線從2條增加到了100條。

如今,聖泉生物質石墨烯口罩已出口到歐盟、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並先後向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義大利等國家大使館無償捐贈了數十萬隻口罩,投身全球抗疫行動。

45天研製出紙口罩,企業成功的秘訣在於科技引領

「生產口罩因為社會急需,這是救命的,根本不是賠賺的問題。在無法明確前景的情況下,靠什麼來做決斷?憑對社會的責任心,憑企業家的使命感,去做這個決策。」唐一林說。

唐一林介紹,今年上半年企業業績收穫了靚麗的成績單,成功的秘訣在於科技引領。老企業有顆創新心,科研人員在公司佔比10%左右,科研年投入佔營業收入的5%左右。

以口罩為例,聖泉在45天之內就研製出了國內首款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企業用食品級、高透氣量的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代替了無紡布,用熔噴布或納米纖維膜作為高效過濾元件。外觀看上去,只是薄薄的一層紙,但「紙」口罩細菌過濾效率高達98.9%,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可降解材料佔比最高達98%以上,也解了傳統口罩不易降解的環保難題,而且與傳統無紡布口罩相比,夏天佩戴更清涼舒適。

「口罩帶來的環保問題很快凸顯出來。而當時我們正在研究布局生物質產業化,要把秸稈造成紙以及一系列的化學產品,高科技不斷在推行中,特別是納米纖維素方面不斷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績,我們感覺在紙口罩這方面可能將會有耀眼的成績,所以就投入了研發,在45天之內就做出了比較合格的產品。」唐一林說。

唐一林介紹,不僅是紙口罩,企業在消毒防疫產品方面,還有很多正在進行中的科研攻關。目前企業正在研發可消殺病毒的紙口罩,這種口罩不再採用熔噴布。熔噴布只是把病毒擋在了口罩以外,不進入人的呼吸器官,但並沒有殺死病毒。「我們正在研製的口罩表面可以把病毒迅速殺死,原理就是使用了一種高科技的納米材料,病毒遇到它就被吸附包裹起來,這種口罩可以長期佩戴。」

唐一林透露,學生課桌消毒墊和辦公用滑鼠消毒墊等衛生防疫新產品正在研發設計中。

相關焦點

  • 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提取人類基因進行檢測對疾病預警、診斷分析和控制治療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判斷腫瘤和未知病原時能給醫護人員提供關鍵信息如今,一臺小巧便攜的儀器就可以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這臺儀器就是齊碳科技在今年9月發布的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 口罩行業新變局:聖泉集團國內首創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
    聖泉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次性「紙」口罩率先破局,為中和二者矛盾交出一份答卷。由布到紙不是新瓶裝舊酒「聖泉集團率先推出的紙口罩是含有高效過濾件的,不是市面上那些用紙冒充熔噴布做的無任何病菌及有害顆粒物防護效果的假防護口罩」,聖泉集團衛生防護品事業部技術副總裁、紙口罩項目研發負責人張安介紹道,「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一次性口罩是三層結構,兩層聚丙烯紡粘無紡布中間加上一層熔噴布
  • 紅塔仁恆成功研發出木漿口罩紙
    在這場流行病風暴中,口罩已成為抵禦病毒侵襲最有力的武器。然而,突發的疫情使口罩的戰略儲備頃刻告罄,甚至是在醫院也出現了口罩急缺的困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紅塔仁恆挺身而出,迅速響應國家號召,投入疫情阻擊戰。2月5日,紅塔仁恆成立了木漿口罩紙研發小組,並成功研發出了符合口罩紙國家標準的木漿口罩紙。
  • 樂清這家企業說出秘訣
    當天,在位於城東街道產業功能區的韓宇光電生產車間裡,工人們穿著藍色工服,帶著口罩緊張地忙碌著。復工以來,這家企業已搶得華為、小米等國產自主手機品牌訂單4000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實現突圍,率先搶抓市場訂單?韓宇光電總經理盧金清的回答一語中的:「這跟公司這些年的科技投入有直接關係。」  這家成立僅七年的「年輕」電子配件企業,早在2015年便啟動了「機器換人」工程,每年投入數百萬元採購先進儀器,加大技改力度。
  • 中國這家企業僅25天攻克關鍵材料,研製出石墨烯口罩!
    中國這家企業僅25天攻克關鍵材料,研製出石墨烯口罩!由於疫情的原因,現在口罩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須品,在疫情發展初期,想要買口罩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由於我國生產力發展也讓現在這樣的需求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模式。
  • 嶗山企業研發國內首款風速傳感器!
    據悉,公司研發成功國內首款風速傳感器目前已經進入市場化階段。芯笙科技創始人陶繼方表示,該傳感器的應用,有望打破風速智能控制晶片領域國外壟斷現狀。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全球領先的傳感器研究單位,在MEMS傳感器應用和儀器儀表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經過5年多的前期開發,已研製出晶片和相關模組原型,並自主研發可與國際對標的MEMS紅外集成氣體傳感器、MEMS半導體氣體傳感器、MEMS流量傳感器等系列產品。
  • 濟南高端科技的「第一」真不少
    可以預見的是,正在研發無人駕駛公交車的中國重汽,將在無人駕駛領域「跑得更快」。  在工具機行業整體蕭條時,濟南二工具機連續17年保持增長,機械衝壓線訂單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秘訣何在?這家企業擁有領先全球同行的技術實力,全自動智能衝壓線效率不斷提升,已達18次/分鐘,德國製造追趕不上,只能「汗顏」。
  • 四年潛心研究,兩種新生蛋白……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能給醫護人員提供關鍵信息如今,一臺小巧便攜的儀器就可以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這臺儀器就是齊碳科技在今年9月發布的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齊碳科技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已成功研發出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原理樣機、工程樣機和產品樣機,填補了中國自主研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器的空白。該公司曾獲2018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山東濟南「從無到有」成功培育口罩產業集群
    濟南順意康醫療器材廠、山東星之誠生物科技等企業獲得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博科生物已規劃多廠區生產口罩。山東鴻運正在新上兩條KN95口罩生產線,山東康潔、濟南順天、博科生物在擴大熔噴布產能。「濟南現有口罩生產企業34家,很快突破40家。」濟南市工信局生物醫藥產業處處長張奇良說,隨著生產線完成磨合,產量快速上升,濟南口罩日產量即將突破2000萬隻。
  • 能跑贏地震波還能「扮靚」大明湖燈光秀 濟南這家物聯網企業,「有...
    新時報記者近日採訪獲悉,這個聽起來比較陌生的企業和雲平臺,憑藉國內領先的技術,其實早已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應用,比如,去年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時跑贏地震波的地震預警系統,就是由這家企業提供物聯網技術支持。
  • 國內外都在加緊研製紙質、可降解口罩
    數以百萬計的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對城市造成汙染,並可能進入河流和海洋,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生物可降解的選擇,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影響。目前此款口罩正在加拿大進行有序的擴展與生產中。其實國內的可降解口罩也已經研發出來了。國內首款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誕生記。用食品級、高透氣量的天然纖維素複合濾紙代替無紡布,用熔噴布或納米纖維膜作為高效過濾元件。
  • 華麗連志剛:松偉高端燈飾逆勢而上的秘訣
    而在不疾不徐的解說中,這位超級經銷商屹立市場30餘年不倒的秘訣和品牌選擇的智慧,也悄然呈現出來。在業內,談起連志剛和他的華麗燈飾,總是跟許多榮耀標籤聯繫在一起:國內首家超大規模的專業燈飾賣場、國內燈飾零售大賣場開創者、中原地區乃至全國燈飾業的標杆……在巔峰時,華麗旗下的燈飾店面共達2萬多平米,花燈、照明、家居飾品等各類產品琳琅滿目,高中檔一應俱全,是燈飾行業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連志剛,鄭州華麗燈飾董事長,一位在燈飾照明行業一呆就是30多年的老燈人。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
    2月10日,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002254,股吧)發布公告獲得煙臺國資委同意收購專業生產芳綸紙的新三板企業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由於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泰和新材本身是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產品原料的龍頭企業,因此引發投資者聯想是否因此擴大相關產能,進而帶來股價暴漲機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智」造秀 | 研發「焊將」哪家強?望城這家企業有點牛!
    「智」造秀 | 研發「焊將」哪家強?望城這家企業有點牛!>以前,全球僅有日本神鋼和義大利GIMAX公司能夠生產智能化層繞設備,但日本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義大利壟斷出口價格及維護成本高昂,國內企業無力大量採購。
  • 濟南「後浪」,「翼菲」沖天!
    提起機器人公司,你的腦海中第一會浮現出什麼?英姿颯爽又萌萌噠的「變形金剛」,還是科幻小說中詭異的機器人?在山東濟南,也有一家機器人公司——濟南翼菲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張賽,是個地地道道的濟南人。今天山東影視《一張照片》就和張賽聊一聊「他與他的機器人」。
  • 疫情初期訂單減一半,如今出貨量創新高:看濟南隱形冠軍如何突圍
    在過去這一個月中,邦德雷射靠啥實現逆勢反轉?銷售主戰場轉移到線上「現在用12000瓦的雷射切割機,切割2毫米不鏽鋼。」隨著主播的話音,一束雷射在不鏽鋼板上順暢地滑動,幾秒鐘,一塊小提琴形狀的不鏽鋼片就被切割下來。
  •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2019-07-12 16:142019年07月12日 16:14 來源:重慶晚報 參與互動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落地項目成績不俗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 三水年終觀察|逆勢而上的淼企戰法
    2020年10月底以來,佛山日報社三水全媒體中心記者以「逆勢而上,傳遞發展正能量」為主題,先後走訪調研近20家三水企業,聚焦企業積極戰疫、攻堅克難、絕地反擊的高招妙招,挖掘企業成功突圍的制勝之道,為三水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煉新經驗、凝聚正能量。
  • 口罩真假難辨?高新區這家企業面向全國質監部門免費開放電鏡檢測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作為醫護人員和普通百姓工作出行的必備防護用品,成為緊俏貨,很多人都有嘗試各種辦法對口罩進行重複使用,部分地區甚至需要搖號預約才能購買到口罩。截至目前,不少藥店和超市,依然存在一罩難求的局面。隨著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出現,口罩不僅在中國,在全球範圍內也出現了緊缺。
  • 國內首款LIN汽車發電機電壓調節器研發成功
    近日,嘉興市政府官網發布消息,中科院半導體所海寧先進半導體與智能技術研究院成功研製國內首款基於LIN總線技術的多功能汽車發電機電壓調節器AVR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