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情溫和而平實,與他的對話,就像在欣賞一幅沉靜、渾厚的山水潑墨畫。而在不疾不徐的解說中,這位超級經銷商屹立市場30餘年不倒的秘訣和品牌選擇的智慧,也悄然呈現出來。
在業內,談起連志剛和他的華麗燈飾,總是跟許多榮耀標籤聯繫在一起:國內首家超大規模的專業燈飾賣場、國內燈飾零售大賣場開創者、中原地區乃至全國燈飾業的標杆……在巔峰時,華麗旗下的燈飾店面共達2萬多平米,花燈、照明、家居飾品等各類產品琳琅滿目,高中檔一應俱全,是燈飾行業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連志剛,鄭州華麗燈飾董事長,一位在燈飾照明行業一呆就是30多年的老燈人。他性情溫和而平實,與他的對話,就像在欣賞一幅沉靜、渾厚的山水潑墨畫。而在不疾不徐的解說中,這位超級經銷商屹立市場30餘年不倒的秘訣和品牌選擇的智慧,也悄然呈現出來。自1992年鄧公南巡以來,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裡,中國經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通道中,特別是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推進,帶動了房地產及下遊家居建材業的興旺。也是在這一段時間裡,許多燈具店從十幾平米的街邊小檔口,變成了擁有幾千平米乃至上萬平米、盤踞一方的經營大戶。
然而,智者總是能夠在繁華處感知未來的危機。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連志剛敏銳地預感到燈飾照明市場即將發生的一系列變化。
變革的力量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將整個世界拉平了,也顛覆著原有的商業模式。二是年輕消費族群的崛起。這是擁有良好物質條件、較高文化水平的新新一代,他們的購買習慣、消費偏好,已大大異於他們的父輩、祖輩。「當外部的環境改變了,經銷商也要跟著改變,而最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大腦。」那時的連志剛已意識到,未來的競爭將變得更加複雜多變,而經銷商必須拋棄陳舊的「坐商觀念」,以客戶為中心,提供更為優質、一站式的產品和服務,方能在如大浪淘沙般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一是改變線性增長的商業思考模式。與農民種地一樣,一畝地打1000斤糧食,10000斤糧食就要種十畝地。線性增長的背後,是越來越高的邊際成本,並逐漸喪失競爭力。因此,燈飾店並不是開得越大越好、裝修得越豪華越好。相反,進店轉化率、客單值、坪效這些數字才是更值得商家關注和提升的經營指標。二是向服務商的角色轉變,注重客戶體驗的打造。消費者會越來越注重自身個性的表達,關注點會從價格、產品功能等共性特徵轉向美學設計、價值標籤等個性特徵,由此帶來終端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市場的細分化。這要求經銷商不再只是單純地賣產品,而應向「賣體驗」、「賣文化」的方向轉變。基於這樣的思考,連志剛後來縮減了賣場的經營面積——目前已由巔峰時2萬多平米精簡至7000餘平米。同時,向「產品+設計+服務」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轉型升級。在這種「精、減」與「升級」的戰略轉變背後,對華麗燈飾的經營產品品類、合作品牌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商家的店面、資金以及人力等資源總是有限的,好鋼必須用在刀刃上。在產品品類上,連志剛非常看好現代燈的市場前景。「隨著消費水平、審美水平的提高,個性、簡約時尚的裝修風格深受年輕人喜歡,現代燈的增長空間還是比較樂觀的。」而在品牌選擇上,則對專注於現代燈領域的松偉照明情有獨鍾。華麗燈飾與松偉照明的合作,開始於2010年。那時,市場上的現代燈品牌並不多,松偉的規模和實力仍比較弱小。而10年的合作下來,連志剛也看著松偉照明由小到大、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對於經銷商來說,選對合作品牌才是發展的關鍵點。否則,經銷商付出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會非常大。」連志剛說道。參考這三個指標,連志剛講述了這些年來與松偉保持密切合作的原因,並分析了這些年來,特別是最近一兩年在整個燈飾市場低迷情況下,松偉照明逆勢成長的個人觀點。首先是這麼多年來松偉照明一直堅持走品牌化的發展道路。在創業初期,松偉照明就確立了「一米寬、一萬米深」、聚焦簡約家居燈飾的品牌定位,並毫不動搖。做燈的都知道,燈飾行業的潮流變化非常快,賺錢的機會也很多,很多人常常受不了誘惑掉進坑裡,今天做這個品類,明天做那個品類,貪多求大。而松偉照明一直持續在一個點上用力,笨拙地堅持,看起來雖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在品牌化方針的指導下,松偉高端燈飾對渠道網絡的鋪建也捨得投入。同時,因為這些年來只做現代燈,對現代燈這塊的渠道運營一直在做正向的沉澱,他們研究得也比較深、比較透。比如:多大的店面面積比較合理、坪效的提升等。據了解,松偉第五代形象終端店客流量,相比賣場其他店面平均客流高出38%。對於經銷商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運營成本、更高效的產出。二是它對產品研發和品質的高度重視,而且產品定位很有自己的特色。「松偉的產品,用四個字簡單概括就是『好而不貴』。在消費者眼中,松偉的產品還是非常有設計感、調性的,這與他們願意在專利、原創設計方面進行投入分不開。價格方面也適中,很好地滿足了年輕人對品質空間的消費需求。」三是松偉的領軍人謝總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擁有強大定力和毅力的企業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老闆的性格、才能和價值觀,最終決定了這家企業的所有特質、價值取向。據悉,謝總本人在培訓上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比較多,特別是當企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依靠個人和團隊自身的能力無法突破天花板時,他很願意去藉助外界的力量。比如,去年花重金與上海知名的品牌諮詢公司合作、今年又開辦了松偉商學院等等。同時,謝總也是一個非常有魄力、膽略的人。比如早些年他們跟著歐普、飛利浦開店,對電商、星光聯盟展廳不做零售業務的克制,對今年很火的無主燈也無動於衷等等。他很有「野心」,但又清晰地知道能力邊界在哪裡。「如果你把觀察的時間維度拉長點,就會發現,決定一家企業能否持續穩定的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很關鍵的。」連總說道。再者,松偉的財務管理做得比較好。它很早就引進了信息化系統,在財務風險管控、現金流等方面一直都比較健康、穩健。結語:
前段時間,馬雲在2020外灘金融峰會上一段關於「銀行當鋪論」的演講刷爆了屏幕。即便壟斷強大如銀行,若不因應時代的變化,不斷進化與革新自身的狀態,也會被跨界而來的「螞蟻們」打破原本堅硬而僵化的競爭壁壘。
在這個快速變化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不管是如華麗燈飾這樣的超級經銷大鱷,還是像松偉這樣燈飾細分領域的一枝翹楚,沒有什麼一勞永逸,有的只是與時俱進與不停地奔跑。
所不同的是,誰與你一同前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