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行業專題報告:口罩全產業鏈原材料深度解析

2021-01-11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一、疫情擴散背景下,全球口罩日需求或達數億隻

1、我國 2 月口罩日產量超 1 億隻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極大地引發了口罩需求量的爆發性增長,一時間迎來了「口罩荒」。

國家為保障重點醫療物資供應,一系列實招硬招密集出臺、切實落地。建立國家臨時收 儲制度,明確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對疫情防控重 點保障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給予稅收、金融支持;建立重點企業生產臨時調度制度, 派出駐企特派員全力擴大生產;市場監管部門「特事特辦」,加快審批流程等等。

我國口罩近一個多月來日產量超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發布數據顯示:2 月 29 日,包 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 N95 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 1.1 億隻,日產量 達到 1.16 億隻,分別是 2 月 1 日水平的 5.2 倍、12 倍,大大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 中,醫用 N95 口罩日產能和產量分別達到 196 萬隻和 166 萬隻,醫用 N95 日產量是 2 月 1 日的 16 倍左右,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全國除西藏外 30 個省區 市均陸續新上了口罩生產線,還不斷有新的口罩生產線投產。

綜觀整個 2 月,我國先花了 10 天時間,將口罩日產量翻了 1 倍多,恢復到疫情前產能 滿產的口罩量;2 月 10 日工信部宣布中國口罩產能恢復到 2019 年平均水平,實現了日 產 2000 萬隻;然後又花了 19 天時間,我國將日產量再翻了近 6 倍。

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疫情爆發前,全國只有 559 個醫用口罩類許可證,分別為 353 家企業所持有。到了 2 月 29 日,工商登記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過 41999 家企業,在 經營範圍申請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

海量的非醫療器材領域企業,紛紛加入到口罩生產大軍之中,成為我國口罩「產能爆發」 的轉折點。

2、中國是第一口罩生產大國,平時就佔據全球供應半壁江山

不考慮疫情情況下,中國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平常年份口罩產量 佔全球的約 50%,其中 70%以上供出口。疫情前,我國的口罩日產能約 2000 萬隻, 近五年來口罩產量保持 10%左右的速度增長。有數據顯示,2018 年和 2019 年我國口 罩年產量分別為 45 億隻和 50 億隻,按照 330 天生產測算的日產量約 1500 萬隻。

我國生產的口罩類型主要分為:醫用口罩、普通紗布口罩、工業防塵口罩、日用防護型 口罩。根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統計,在 2019 年的全部類型口罩產值構成中,醫用口 罩所佔比例為 54%;其次是普通紗布口罩,佔比為 18%;工業防塵口罩佔比為 16%; 而日用防護型口罩相對較少,為全部口罩總產值的 12%。

生產企業方面,國內產能分布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區域,且與區域產業基礎有直 接關係:上遊原材料與中遊生產企業多集中在傳統醫藥基礎良好、石化原料配套較好的 長三角地區,下遊流通企業比較分散。

從產業鏈來看,在上遊,長三角地區是醫用口罩產業鏈上遊企業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企 業總量佔比達 43.8%。其中,江蘇省、山東省企業分布最多。

在中遊,長三角地區是醫用口罩產業鏈中遊企業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企業總量佔比達 40%。其中,江蘇省、河南省企業分布數量最多。

在下遊,長三角、京津冀地區是醫用口罩產業鏈下遊企業分布最集中的區域,北京、上 海企業分布數量最多。

3、為什麼 1 億隻日產量仍存在較大缺口?

商務部日前表示,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同時,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形勢依 然複雜嚴峻,其他有關地區疫情反彈風險不可忽視。儘管中國口罩產能產量得到快速提 升,供需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隨著各類企業大範圍復工復產,口罩需求仍處於高位, 存在較大供應缺口。

為什麼我國 2 月口罩日產量增長超 10 倍超過 1 億隻,仍面臨較大供應缺口?

由於在疫情爆發之前,除了日本有防花粉的習慣使得日常口罩需求稍多,大部分國家的 民眾普遍沒有日常出門佩戴口罩的習慣,口罩並不是日用品級的配備。因此,世界範圍 內一年 50 億隻的需求量中,大部分為醫用和工業用,普通公眾的日常用量佔比很有限, 從日常防護用口罩在全部口罩產值的佔比只有 12%就可以看出。而本次急劇新增的口 罩需求除了抗擊疫情一線的救治之用外,主要還是由普通公眾因新型肺炎防疫要求而產 生。

口罩屬於易耗品,普通醫用防護口罩每隔 4 小時就需要更換,即便是質量等級較高的 N95 口罩一般佩戴時間也不超過 8 小時;同時,部分公眾又出於儲備、捐贈等需要而超 量購買,使得口罩需求量呈幾何倍數甚至短期呈現指數級的上升。

因此,口罩從一個偏小眾的專業領域消耗品,因疫情發展的原因,搖身一變成為了需求 量極高的易耗品和日用品。由於這種需求並非是常態化的需求,市場產能和產量不可能 為此做提前的準備。

工信部在今年 3 月初表示,我國口罩日產量達到 1.16 億隻,已經大大緩解了口罩供需 矛盾,其中醫用 N95 口罩日產量達到 166 萬隻,有效緩解了一線醫護人員面臨的防護 需求。我們認為,目前的狀況仍然是由短期極度緊缺到初步緩解的轉變,較大的供需缺 口還需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各類企業大範圍復工復產,口罩需求仍處於高位。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 2019 年末,全 國勞動就業人口總量達 7.747 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44247 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 比重為 57.1%;全國農民工總量 29077 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 17425 萬人,本地農 民工 11652 萬人。

目前,第二產業復工程度比較高,規模以上企業普遍復工在 80%以上,第二產業的就 業人口按 27%的佔比估算為 2.1 億左右,第二產業疊加醫療、交通運輸業等復工的話, 我國每天預計有約 2.3 億人需要帶口罩,這部分就業人口通過遠程在線辦公的比例相對 較少。當前,第三產業也開始陸續分階段的逐步復工,我國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按 45% 的佔比估算為3.5億人左右。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這兩部分就業人口規模估計在5.6~5.8 億人,這裡還不包括學生復學和其他非就業人口的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構成來看,以 2019 年總人口 14.05 億作為需 求的基本盤,可以一步步剝離非必要口罩消耗。減去佔比 12.6%的 65 歲以上老年人群 和佔比 17.8%的 0-15 歲少兒人群,15-64 歲佔比 69.5%的 9.74 億人群,是我們的消耗 大戶,是有可能頻繁出門的人群。

目前官方普遍預計我國的新冠疫情將在 4 月底基本結束,也就是說接下去的約 2 個月時 間,民眾出門依然需要戴口罩。

理論上一般醫用口罩每隔 4 小時就需要更換,考慮到部分就業人口不去人員流動大的場 合,有一部分就業人口繼續採用在線遠程辦公,有部分口罩可以消毒循環使用,以及使 用更換口罩墊片可以節省部分口罩,保守估計按照 5.6 億就業人口平均每兩天用一隻的 口罩日需求量是 2.8 億隻;其他 8 億多人為非頻繁出門人口,保守按每周用一隻的口罩 需求量為 1.2 億隻,由此測算口罩日需求量可能達 4 億隻。

若 5.6 億就業人口平均每天一隻口罩,其他 8 億多人平均每周消耗兩隻,則口罩日需求 量在潛在理論值 8 億隻。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逐步回歸正常發展軌道,我國口罩的供給快速增長,日需求量也在繼 續快速增長。因此,某種程度上,口罩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將呈現需求和供給的追逐戰。

4、中國口罩日需求有望適度平緩,有供出口的餘地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 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目前基本遏制了病毒傳播,取得了階段性 成果,已經走出最困難、最艱巨的階段。近幾日,我國除港澳臺之外的中國本土實現零 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絕大部分省份已經轉為疫情低風險地區,標誌著中國已經走過一個 相對完整的疫情防控周期。下一階段的防控重點主要是完善應對輸入性風險的精準防控。

隨著第三產業的逐步復市和接下去學校復學的逐步推進,人員聚集處戴口罩仍需保持一 段時間,這可能還將繼續推升口罩的日需求量;而低風險地區在低風險場景下可以適度 放寬戴口罩,這兩者對口罩需求會有此消彼長的一定程度抵消。所以,我國最終的口罩 日需求量高峰值可能會比潛在理論測算時要低一些,不排除止步於每天 1.5-2 億隻;總 體日需求還將維持在 1.5 億隻左右的高位一段時間。

因此,我們認為二季度,隨著我國疫情存量數進一步回落和情況的好轉,口罩的潛在出 口能力會逐步增加。

5、疫情海外快速擴散,使得口罩需求的激增不只是脈衝

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擴散,口罩短缺已經不僅僅是國內民眾憂心的問題,多個 國家的口罩已經告急。世衛組織及各國官方和權威媒體發布的最新新冠肺炎數據,截至 歐洲中部時間 3 月 28 日 23 時,中國以外的確診新冠肺炎累計超 50 萬例,疫情已經影 響全球 201 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已有 9 個國家累計確診人數超 1 萬人,其中美國數量 最多,按照該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 12 萬例,意 大利超 9 萬例,西班牙超 7 萬例,德國超 5 萬例,伊朗、法國則超過 3 萬例,歐美各 國的新增確診人數都呈現加速態勢。

目前,歐洲已成為疫情發展的重災區,歐洲約3/4國家的每百萬人口確診比例遠超中國。 在快速發展的疫情面前,歐美各國政府正在或多或少的借鑑中國防控疫情時的部分做法, 歐美民眾也在改變觀念,逐步接受並樹立起戴口罩的觀念,但是口罩異常緊缺。

各國的口罩都陷入極度緊缺的狀況:在美國,一隻 N95 口罩的售價在 20 美元(約合人 民幣 140 元)至 25 美元(約合人民幣 175 元之間);韓國 KF94 口罩的網上售價超過 4000 韓元,較疫情前增長 6~8 倍;西班牙的 N95 口罩已經炒到了天價,根據當地藥 房的定價,每一枚 FFP2 口罩(歐盟標準下的 N95 口罩),售價高達 300 歐元,約合人 民幣 2200 元/個;義大利的口罩價格已經飛漲 100 倍。而在平時,普通的 KF94 和 FFP2 的口罩價格則在人民幣 3 元/個左右。

美國口罩 90%來自中國

美國平常年份的口罩 90%都是從中國進口,而當下中國尚面臨較大缺口,美國本土試 圖擴大產能,但這時候美國發現製造口罩的原料也極其依賴中國。

3 月 5 日,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3 月 4 日澄清,目前美國庫 存有 1200 萬個 N95 口罩和 3000 萬個外科口罩,如果新冠肺炎在美發生大流行則需要 35 億個,只能滿足醫療專業人員所需的 1.2%,而不是此前該部門官員在國會說的 10%。

日本口罩 70%依賴中國

據日媒分析,日本口罩短缺背後存在許多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對中國依存度很高。日本 衛生材料工業連合會統計顯示,在 2018 年度日本銷售的 55 億個口罩中,日本國產僅 為佔 2 成的 11 億個;7 成依賴從中國進口。從作為原料的無紡布來看,中國佔進口的 比例也達到 46%。

另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處長李儀卿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 韓國國內口罩每日產量達 1100 萬隻,較前兩周翻一番,但仍面臨供應緊缺問題。政府 將嚴格限制口罩出口量,動員所有力量解決口罩供應不足問題。

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升級導致的口罩緊缺問題,韓國政府從 2 月 26 日零時至 4 月 30 日實施緊急調整口罩和洗手消毒液供應等措施,防止口罩大量出境。

目前,泰國、韓國、法國、俄羅斯和德國等國都已經紛紛宣布限制口罩出口,也已有多 個國家對本國口罩開始實行或者考慮實行國家徵用模式。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我國國內的口罩日需求量可能在 2 億隻,而且需求量的高峰主要在 2~4 月份,因此之前也有不少人認為口罩需求是個非常態的「脈衝」現象;但隨著疫情 的海外擴散,考慮到絕大部分國家的防控措施無法做到中國那樣最嚴格、最徹底,也就 意味著海外疫情持續的時間會比中國長的多。

如果那樣的話,口罩的這個爆發性脈衝需求持續的時間可能要比我們預計的要長,全球 口罩潛在日需求量的極限值或許能夠達到數幾億隻級別。

中國目前擴產的口罩產能隨著中國的疫情供需緩解逐步緩解,有相當部分可以出口;因 為海外的巨量口罩需求也只能依靠中國,目前已經有包括法國、德國、瑞士、義大利、 俄羅斯、捷克、奧地利、匈牙利等多個歐洲國家從中國大量進口包括口罩、防護服在內 的疫情防控醫療物資。

二、中國製造口罩的潛能有多大?

我們先來看看常見的口罩分類和標準如下:

疫情之下除了醫護人員使用的醫用防護口罩,民眾使用的一次性醫用口罩需求量最大。

1、醫用口罩的 SMS「三明治」結構

醫用口罩一般由無紡布、熔噴布、鼻梁條、耳帶等構成,主體結構為三層無紡布,又稱 SMS「三明治」結構,他們之間的區別及功能如下:

內 S 層:普通紡粘無紡布,主要是吸溼功能;

外 S 層:是做了防水處理的無紡布,主要用於隔絕患者噴出的液體,起到防飛沫效果;

中間 M 層:是經過駐極處理的熔噴無紡布,能過濾細菌懸浮顆粒,是最重要的核心層。

三層材料的功能可以概括為:外層防飛沫,中層過濾,內層吸溼。

因此,熔噴布是醫用口罩的「心臟」,用於醫用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 阻隔性、保溫性和吸附性。

無紡布的主要原材料為均聚聚丙烯(PP,熔體流動速率 MFR=2-3,又稱熔指,表徵熔 體流動性能)通過與過氧化物改性生成聚丙烯纖維料,其中 S 層用 PP 纖維料 MFR 約 為 25-40,M 層用 PP 纖維料 MFR 約為 400-2000(又稱熔噴料)。

PP 纖維料通過非織造工藝生產得到生產口罩所需的無紡布,其中熔噴無紡布還要再經 過一次駐極處理(使纖維帶上電荷,利用靜電引力捕獲飛沫氣溶膠),高端 M 層無紡布 也可以使用 PTFE(聚四氟乙烯)作為原材料。

而耳戴則主要由聚丙烯塑料/聚丙烯纖維+氨綸構成。

除此外,其他少量的傳統原料還包括聚酯(PET)、滌綸短纖、聚醯胺(PA)、聚乙烯 (PE)和聚氨酯(PU)等。

2、口罩生產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撐

口罩雖然算不上高科技產品,但同樣擁有複雜精巧的產業鏈。看上去普通的幾個構件, 實際上涉及石化、化工、紡織、機械、冶金、電子等基礎工業門類。如果加上相關生產 設備,則又會涉及材料加工、機械製造、電氣控制、氣動元件、超聲波壓焊、自動包裝、殺菌消毒等領域。

在口罩生產產業鏈齊全的中國,一隻口罩,最源頭的聚丙烯可能來自長三角的浙江,這 些原料在山東被加工成熔噴無紡布,再運輸到河南的工廠,使用廣東等地生產的口罩機 和輔料,最終生產出口罩。

因此,一個小小的口罩,牽動著數十條大大小小的產業鏈,是諸多工業門類集團作戰、 供應鏈集成融合、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出來的產物。如果沒有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口罩產 能不可能做到應聲快速擴產。

3、口罩最源頭原料——高熔指聚丙烯理論上很充裕

按照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數據,1 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外科口罩 90 萬-100 萬隻,生產 N95 醫用防護口罩的話可達 20 萬到 25 萬隻;也就是說,普通一次性的醫 用口罩每隻消耗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僅為 1 克,而 N95 醫用防護口罩每隻消耗高熔指纖 維聚丙烯約為 4~5 克。

我國2018年聚丙烯產能、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分別達到2272.6萬噸、 2092萬噸和2535.9 萬噸,2019 年國內聚丙烯產能 2549 萬噸,產量為 2096 萬噸;其中,可用於口罩 M 層熔噴層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產量為 88 萬噸,佔聚丙烯總量的 4.2%。

在平常年份 2019 年的 50 億隻口罩,即便全部按醫用口罩測算,中間 M 層每隻只消耗 1 克,總共也就只消耗高熔指纖維聚丙烯 5000 噸,即便考慮 N95 消耗量大,也不會明 顯增加用量。也就是說,在平常年份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消耗量中,醫用口罩佔比不到 1%。一般情況下,高熔指纖維聚丙烯並非主要用於生產醫用口罩,而是主要應用於非 織造布、服裝面料、地毯絲、醫用手術用品、民用衛生用品等領域。在醫療衛生方面, 一次性手術衣、被單、口罩、蓋布等領域對於高熔指聚丙烯的消耗量要比口罩大得多。

因此,針對前期的口罩用高熔指聚丙烯原料緊缺,更多的是物流和庫存問題。實際上國 內 88 萬噸的產量是非常充裕的,若全部切換生產口罩,理論上可支撐口罩日產量 24 億隻。

更何況,更大體量的 2000 萬噸級別的聚丙烯產能可以實現轉換。近期,部分煉化企業 快速轉變生產計劃,聚丙烯專用料將實現全力保供。中石化協調青島煉化、濟南煉化和 燕山石化等生產企業,優先安排濟南煉化 Y40X、青島煉化 Y38Q 等醫衛無紡布專用料, 燕山石化 K4912、K5806Y 輸液瓶專用料等與防疫有關牌號的生產,並根據客戶需要增 加排產量。中石油體系的獨山子石化也隨時待命將隨時調整生產計劃。PDH 龍頭的東 華能源率先公布全力保供高熔指纖維 Y381H 用於醫療口罩生產,擁有 PDH 產能的衛星 石化和新建成的民營大煉化浙江石化和恆力石化也都調整排產。

目前由於聚丙烯下遊領域尚有沒復工的,中石化承諾聚丙烯不漲價,聚丙烯價格維持在 7000 元/噸左右,高熔指聚丙烯纖維的噸產品價格則在 1 萬多元。

4、口罩內外 S 層用料——紡粘無紡布供給也比較充裕

非織造布又稱不織布、無紡布,無紡布具有防潮、透氣、柔韌、質輕、不助燃、容易分 解、無毒無刺激性、色彩豐富、價格低廉、可循環再用等特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非織 造布生產國和消費國。2018 年全球非織造布總生產量約 1565 萬噸,中國佔全球非織 造布總生產量約 37.9%。中國非織造布總生產量由 2009 年的 240.9 萬噸增加至 2018 年的 593.22 萬噸,2009-2018 年中國非織造布總產量複合增長率 10.53%。

無紡布(非織造布)主要生產技術主要有紡粘法、熔噴法、熱軋法、針刺法、化學粘合 法和紡粘熔噴複合法(SMS)等。根據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紡 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 1412 條,其中 PP 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 1185 條,PET 紡粘法 非織造布生產線 118 條,在線複合 SMS 非織造布生產線 109 條,連續式熔噴法非織造 布生產線 138 條。

其中,紡粘非織造布產量佔全部非織造布產量比重最高,2018 年紡粘非織造布產量 297.12 萬噸,佔 2018 年全部非織造布產量比重的 50.09%,主要應用於衛生材料領域; 其次是針刺非織造布,產量 136.2 萬噸,佔比 22.96%。

可見,醫用口罩內外 S 層所需的紡粘無紡布的供給,相對於口罩所需也是海量的。由此 紡粘無紡布價格維持在 15000 元/噸左右,並沒有像熔噴布那樣價格飛漲。

5、口罩 M 層用料——熔噴無紡布面臨口罩「芯」瓶頸

我們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熔噴無紡布在整個無紡布的結構裡面的體量很小;2019 年我 國熔噴布的產能在 8-10 萬噸,而國內熔噴布產量僅為 5.5 萬噸(日產量不到 150 噸) , 在整個無紡布中的佔比只有 0.9%,國內平時能夠量產熔噴料的企業只有 10 家左右;而 且這些熔噴布,不僅僅用於生產口罩,更多的用於環境保護材料、服裝材料、電池隔膜 材料、擦拭材料等。從下面的我國熔噴布生產企業列表中也可以看到好多企業是服務於 環保過濾、電池隔膜和電子擦拭淨化用的。

熔噴布下遊應用範圍:

(1)醫療衛生用布:手術衣、防護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婦女衛生巾等;

(2)家庭裝飾用布:貼牆布、臺布、床單、床罩等;

(3)跟裝用布:襯裡、粘合襯、絮片、定型棉、各種合成革底布等;

(4)工業用布:過濾材料、絕緣材料、水泥包裝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農業用布:作物保護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溫幕簾等;

(6)其它:太空棉、保溫隔音材料、吸油氈、煙過濾嘴、袋包茶葉袋等。

從平常年份,我國 2019 年口罩 50 億隻來看,即便全是醫用口罩需要熔噴布,其對熔 噴布的年消耗也就 5000 噸(日消耗約 14 噸);也就是說在平時,熔噴布只佔無紡布的 0.9%,而醫用口罩用熔噴布又只佔熔噴布的約 10%,熔噴無紡布在整個無紡布的結構 裡面的體量小到微乎其微,確實是個小眾中的小眾行業。

熔噴法(Melt Blowing)屬於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工藝,是 1954 年美國海軍為了收集 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微粒研製的超細過濾效果的過濾材料,然後埃克森、3M 等公司在 1965 年前後,製造了第一代熔噴非織造設備。工藝原理就是用高速熱空氣對模頭噴絲 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並凝聚在凝網簾或滾筒上,依靠 自身粘合成為非織造布,噴絲的原理如下圖:

熔噴材料是靠自身纖維熱熔而成,厚度更厚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纖維的隨機和隔層交 叉排列,形成了熔噴材料多彎曲通道結構,這樣顆粒物(新冠病毒氣溶膠)才會與纖維 產生碰撞而被滯留。

醫用口罩的過濾機制是布朗擴散、截留、慣性碰撞、重力沉降和靜電吸附。前四種都是 物理因素,就是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自然具有的特性,過濾性約為 35%;這是達不到 醫用口罩要求的,需要對材料進行駐極處理,讓纖維帶上電荷,用靜電捕獲新冠病毒所 在的氣溶膠。

駐極處理:

靜電吸附就是通過荷電纖維的庫侖力實現對新冠病毒飛沫(氣溶膠)的捕獲。原理就是 讓過濾材料表面更開闊,對微粒的捕獲能力能搶,而電荷密度增加,對顆粒的吸附和極 化效應更強,所以,過濾層的熔噴無紡布過濾材料,必須要經過駐極處理,才能在不改 變呼吸阻力的前提下,實現 95%的過濾性,才能有效防病毒。

口罩要在到達阻隔效果的同時保證舒適通氣性,醫用口罩吸氣阻力一般不超過 343.2 帕 斯卡(Pa),民用口罩吸氣阻力小於 135 帕斯卡(Pa)。駐極處理能夠大幅提高過濾效 率,不改變呼吸阻力,而且駐極電壓越高,材料過濾效率越高;一般需要駐極電壓在 30Kv-60kv,駐極時間要在 20 秒以上;最後生產出來的醫用高熔指熔噴無紡布原料, 成本大概在 20000 元/噸左右。

熔噴布生產工藝相對複雜,產量不足,而熔噴布在口罩中起到關鍵的過濾作用、俗稱口 罩「芯」。在國務院的防控物資對接平臺上,我們發現在 1000 多條需求中,超過一半 都與熔噴布有關,可以說目前最最緊缺的口罩原材料實際是熔噴布。

隨之而來的是熔噴布價格在一個月時間內從 2 萬/噸飛漲至 40 萬/噸,即便這樣,1 噸熔 噴布攤到 100 萬隻口罩中的每隻成本相當於是增加了近 0.4 元,按照目前的口罩市場價 格還是可以承受。

為什麼熔噴布價格會出現暴漲?因為生產速度慢,技術要求較高,短期內熔噴布產能難 以大增。

首先從生產成本看,相對普通口罩的生產線,製造熔噴布的成本投入相對較大一些。生 產熔噴布的設備,國產價格大約 500 萬元左右,進口設備則在 1000 萬元以上。

其次,從設備購買到實際投產,熔噴布的生產周期需要 1-3 個月,時間周期較長。而且 熔噴料粘度較大,設備需要機械改造及調試,臨時改造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製造熔噴布設備,成為瓶頸中的瓶頸。如果說現在口罩生產,熔噴布是瓶頸,那麼製造 熔噴布的設備生產,則是瓶頸中的瓶頸。

目前,國內已實現熔噴布生產設備的國產化,但噴絲板、噴絲模頭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 仍與國外廠商有較大差距,多依賴國外廠商(德國、日本等)供貨。國內提供熔噴布成 套生產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的廠家並不多。主要包括中國恆天集團下屬的宏大研究院有限 公司、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旗下的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邵陽紡織機械)、溫 州朝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等。國際上涉及熔噴布成套生產設備的廠家主要有:日本卡森 (Kasen)、德國恩卡(Enka Tecnica)、日本噴絲板(Nippon Nozzle)和歐瑞康紐瑪 格(Oerlikon Neumag)等企業。

據了解,日前與中石化合作新建產能的是國機集團所屬的非織造裝備企業——中紡科技 宏大研究院,以及國機集團旗下的另一家非織造布裝備企業是邵陽紡織機械公司。作為 國內紡織設備的主要生產商,正常情況下,國機集團的兩家裝備企業一年能交付的熔噴 布生產線可超過 20 臺。

邵陽紡織機械公司銷售負責人近期表示,公司普通的熔噴布生產設備價格在 500 萬元以 上,交貨周期在 4~5 個月左右,幅寬更大的熔噴布生產設備價格更高,交貨周期長達 7~8 個月,加上 1~2 個月的安裝調試時間,整體採購安裝耗時接近 10 個月。江蘇一家 熔噴布企業負責人也表示「部分國外廠商的供貨周期長達八個月,國內廠商也超過半年, 且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有熔噴布廠家介紹,大型的能夠生產醫用口罩用的熔噴布設 備最早約在 4 月底 5 月初能夠投產,現在的新訂單交貨期一般都 3 個月以上,因此熔 噴布的市場緊張狀態要持續到 5 月份,7 月份才會得到緩解,10 月份才會恢復正常。

國內的熔噴布產能主要分布在山東、廣東、天津、湖北、上海、江蘇、浙江等少數省市。 除了中石化中石油體系,目前國內熔噴布生產商包括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山東東 營俊富無紡布有限公司、天津泰達潔淨材料有限公司、延江股份、再升科技、大連瑞光 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青島頤和無紡布、江蘇麗洋、上海精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欣 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量子金舟(天津)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稱道新材料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浙江龍遊聖藍紙業等。少數幾家大型無紡布企業是從環保淨化用材料轉產改 建而來。

目前國內前 10 大熔噴布龍頭企業日產量均已提高到 5 噸以上。

國機集團下屬恆天集團控股企業恆天嘉華目前 5 條無紡布生產線已全部投產,熔噴過濾 材料每天 16 噸;2 月 20 日起緊急轉產熔噴過濾材料,截至 3 月 6 日已累計生產熔噴布 超 609 噸。

山東俊富無紡布有限公司目前擁有 7 條熔噴生產線,每日產量為 15 噸,其熔噴布細菌 阻隔率都達到 95%以上,均符合醫用級別,佔全國日產量的 1/10 左右。

天津泰達根據疫情緊急啟動了四條生產線,一天產能達到 10 噸,其生產的醫用口罩過 濾材料可達到歐美 EN14683、ASTM2100 標準和我國 YY-0469、GB-19083 標準,細 菌過濾效率(BFE)、顆粒過濾效率(PFE)和病毒過濾效率(VFE)均可達到 99%以上。

延江股份擁有多年無紡布生產經驗,疫情爆發半個月後,通過機械設備改造,改造了三 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實現了每天生產 6 噸民用級熔噴無紡布。在投資者平臺上,公司 表示日產量可達到 8-10 噸。

大連瑞光集團生產的口罩濾材,符合 YY0469 醫用外科口罩技術標準、GB19082 一次 性醫用防護服技術標準,目前每天口罩濾材產量 8-9 噸,可供口罩加工企業生產約 800-900 萬個口罩;各種防護面料可日產 30 多噸,可製作 20 萬多件隔離衣、防護服。

再升科技控股子公司深圳中紡旗下擁有 4 條熔噴材料生產線,日產量約 8 噸,

作為轉產企業的青島頤和無紡布有限公司,熔噴布日產能已攀升至 7 噸,約可生產 750 萬隻口罩。總經理王建國表示要再提產,日產 900 萬隻口罩用量,然後 1000 萬隻。

欣龍控股位於湖南的生產基地通過技術攻關,將原先的 SMS 生產線改造用於生產熔噴 布,公司的熔噴產線從 2 條增加至 3 條;在投資者平臺上,公司表示日產量夠 400 多 萬隻口罩,預計日產量約 4 噸。

量子金舟大年初三就恢復了生產,並且緊急啟用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實現高度自動化生產。目前兩條生產線日產 4 噸熔噴高效過濾材料。

稱道新材料投入資金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將原來的一條口罩熔噴布生產線擴展到 3 條,優質熔噴布日產量提高到 3 噸,並為此不得不捨棄一些產量更高、產值更大的生產 訂單,轉而全力以赴生產優質的熔噴無紡材料。

6、我國口罩日產量短期瓶頸在 2 億隻

面對熔噴布的緊缺,有熔噴布產能的上馬和擴產有相當的難度,已有幾家具備相關條件 的央企,開始上馬熔噴布產能。

中國石化黨組在今年 2 月 24 日做出決定,投資 2 億元,快馬加鞭建設 10 條熔噴布生 產線。其中燕山石化啟動建設 2 條,設計熔噴布產能 6 噸/天;儀徵化纖啟動建設 8 條, 設計熔噴布產能 12 噸/天。10 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後,可日產 1800 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或日產 360 萬片 N95 口罩。

在燕山石化熔噴布項目建設中,中國石化和國機集團協作,打破常規,爭分奪秒,24 小時連軸運轉,快速匯集資源,集成所需設備,按常規需 6 個月完成的項目,壓縮至 16 天左右完成。燕山石化的熔噴布生產線已於 3 月 8 日建成,這一建設速度創造了熔 噴布項目建設的全球紀錄;儀徵化纖的熔噴布生產線則將於 4 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

中國石油不久前與合作夥伴達成協議,形成 2 噸/日的熔噴布生產能力。2 月 29 日,首 批 1 噸熔噴布經檢測合格後運抵撫順石化。中國石油有關負責人介紹,計劃形成蘭州石 化、遼陽石化生產線共 4 條、產能 7 噸/天,與 2 家企業合作熔噴布產能 7 噸/天,預計 中國石油熔噴布產能將達 14 噸/天。

從以上分析來看,熔噴布產能的大規模擴產,一般的企業是比較難做到的。中石化和中 石油具有本身是上遊熔噴布專用聚丙烯的主要生產企業,結合國機集團的紡織機械優勢, 實現央企國企的強強聯合之下實現的。

那麼,未來我國的口罩產量能力將如何演繹?

2019 年我國熔噴布產能 8~10 萬噸,而國內熔噴布產量僅為 5.5 萬噸,也就是說平時有 約 4.5 萬噸年產能沒有滿產釋放出來。從去年常年的口罩產量 50 億隻來看,那時候口 罩用的熔噴布年消耗量才 5000 噸,不及去年熔噴布消費量的 10%。因此,最快增加口 罩用熔噴布的途徑是提高負荷和其他用熔噴布的轉產,畢竟具備「火神山」速度建設熔噴布新產能的企業也就像中石化這種超實力企業才具備的。

若轉產和提高負荷的 5 萬噸產能釋放出來,換算為日產量約 140 噸,加上部分企業的 超負荷和中石化等實力企業加速投放,可支撐我國近期口罩日產量達到 1.8~2 億隻。

中國近期的日產能 1.2 億隻,對應日消耗熔噴布 120 噸,比平常時增加的部分更多的是 依靠提高負荷和相當一部分原用於環保過濾材料的熔噴布轉產過來,畢竟大規模新增產 能還是需要時間的。

如近期公布即將建設的新野紡織,可以看到投產時間需要半年。

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近日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高檔紡熔複合非織造布項 目的議案》,在新野縣紡織產業集聚區投資建設 2 條高檔紡熔複合非織造布生產線,採 用當今國際先進的紡熔複合非織造布技術,開發生產衛生、醫療、工業防護、環境保護 類產品。項目總投資 1.2 億元,建設期 6 個月,預計於 2020 年 9 月底投產;項目正 常年份可生產 25000 噸紡熔複合非織造布,其中 SSMMS 產品或 SMS 產品 15000 噸, SSS 產品 10000 噸。項目對應醫用口罩熔噴布的 SMS 產品年產能 1.5 萬噸,對應日產 能 41 噸。

7、非醫用熔噴布生產線最接近轉產條件,理論潛能日產 4 億隻

在熔噴布新增產能投放的時間銜接上,有點「遠水不解近渴」的情況下,存量設備轉產 可以短期彌補提升口罩產量上臺階。

我們前文提到,熔噴布在整個無紡布中的佔比只有 0.9%,而且這些熔噴布,不僅僅用 於生產口罩,更多的用於環境保護材料、服裝材料、電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在不新建生產線的情況下,存量設備轉產主要有三類:

一是非醫用熔噴布生產線;

二是 SMS 紡熔複合產線調整生產工藝;

三是部分產量用於出口的廠商先保證國內供應。

在極度緊缺的當下,非醫用熔噴布生產線最接近轉產條件。事實上,國內生產的絕大多 數熔噴布是用於液體濾芯、汽車隔音棉、工業擦拭等非醫用領域。據相關設備廠商技術 人員介紹,這類產線需要在原料中加入駐極母粒,生產流程中增加駐極電源,使得熔噴 材料帶正電以吸附帶負電荷的病毒,達到醫用過濾效果。未經駐極處理的熔噴布僅有 30%的過濾效率。挑戰在於採購新增設備、爭取改造時間。

生產汽車隔音棉、熔噴保溫棉、熔噴吸油棉等材料的企業都可以轉產口罩防護專用濾材, 這些企業的年產能大約有 15 萬噸,折合到日產量可達 410 噸對應 4 億隻口罩。

此外,目前國內數量較多的 SMS 紡熔複合無紡布生產線,也可以通過單開 M 層熔噴模 頭,生產單層熔噴布。SMS 生產線的門幅通常為 2.4 米或 3.2 米,大於單層熔噴布產 線門幅(通常 1.6 米),理論上經過技術改造可以獲得更多的產量。

不過也有熔噴布生產商表示,也正是由於門幅較寬,靜電駐極等工藝環節效果可能不及專門的熔噴布產線。而且,複合產線的熔噴模頭生成的熔噴纖維精度,也未必能達到專 用熔噴模頭的水平。根據主流 SMS 生產線的設計參數,M 層熔噴系統產生的纖維細度 基本在 2 到 5 微米的範圍,而醫用熔噴布的纖維精度需在 2 微米左右才能達到有效過濾 防護。

到現在為止,這樣的改造案例還不多見,增產並不易。如天津泰達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 把一條老舊的熔噴線改造完畢,每天增產 1.2 噸;欣龍控股位於湖南的生產基地通過技 術攻關,將原先的 SMS 生產線改造用於生產熔噴布,公司的熔噴產線從 2 條增加至 3 條。

我們認為,改造紡熔複合生產線還可以加快擴容時間。紡熔複合生產線在生產線上增加 熔噴布生產設備,如關鍵的靜電駐極體設備,改造成熔噴布生產線;這臺設備的交貨時 間大約只要 20 天。儘管要全部達到醫用熔噴布的要求有些差距,但性能上達到普通一 次性醫用口罩接近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畢竟,中國非織造布(無紡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為主,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約 300 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佔比達 50%,主要應用於衛生材料等領域,相比傳統熔 噴工藝佔比 0.9%,從體量上要大很多;只要有 1/10 的紡粘無紡布若改造成功為熔噴無 紡布,那就是現有熔噴布產能的 5 倍,因此可改造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如果全新新建熔噴布產能,則要考慮可持續問題。畢竟,疫情總會過去,短則兩三個月, 長則一年兩年,後續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只生產口罩單一類產品的新建產能 的未來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必須拓展下遊高端市場,比如,在汽車、飛機、環保、能源 和國防等領域的應用,建立更多的產品儲備路線,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真正打通產業鏈。

近期,我們也注意到,有部分企業研發,用 PTFE(聚四氟乙烯)代替高熔指聚丙烯的 熔噴布,也有用納米級覆膜材料來代替,等等,這些也將會是良好的補充。但由於綜合 成本較高,無法大規模替代傳統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不過可以彌補 N95 口罩的部分缺 口。

8、口罩製造最後一環——口罩機相對門檻不大,需求高峰已過

口罩製造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口罩機。

口罩機可分為平面口罩機、杯型口罩機、摺疊口罩機、異型口罩機等。

(1)平面口罩機

平面口罩機生產的是一次性平面的口罩,也是生產醫用口罩的機器設備。這款機器生產 的口罩樣式簡單、佩戴方便。平面口罩生產是用兩層無紡布和過濾紙製作而成,一次性 三層口罩是由專業用於醫療衛生的纖維無紡布內兩層、中間增加一層過濾起到防菌達 99%以上的熔噴布經由超聲波焊接而成,鼻梁條處採用環保型全塑條不含任何金屬配戴 透氣舒適。

(2)杯型口罩機

杯型口罩機是生產各種杯型口罩的設備,杯型是將多層無紡布通過熱壓、摺疊成型,超 聲波切除、廢料切除,耳帶鼻梁條焊接等工序製造出具有一定過濾性能的口罩,口罩設 備不是單臺的機器它需要多臺的機器配合配合完成各種不同的工序。

(3)摺疊口罩機

摺疊口罩機是生產摺疊口罩的,是將多層無紡布和熔噴布高效靜電濾材,可吸附極細粉 塵。獨特設計形狀,配合優良鼻夾和頭帶,保證與臉部良好密合。摺疊式,便於攜帶適 合絕大多數臉型。

(4)異型口罩機

異型口罩和其他的口罩生產的方式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主要在於口罩的樣式比較特殊 比如鴨嘴型口罩、豬嘴型口罩,這些都是用於高汙染行業,一般很少見到。

醫用口罩的生產需要無塵無菌的環境,車間要達到 10 萬級淨化車間的要求;還要求應 有空調淨化系統、純化水系統。口罩從原料進廠,需經過口罩成型、壓合、切邊、呼吸 閥焊接(如有)、耳帶點焊、鼻梁條線貼合、呼吸閥衝孔(如有)、包裝、EO 滅菌、解 析(EO 滅菌)、檢測等多個工藝環節方可製造完成。 為實現以上製造過程,需配置全 自動生產設備或半自動生產設備。全自動設備是一體成型,一般 1 臺本體機拖 2 到 3 臺耳帶機,從原料投料到包裝完成都可實現。而半自動設備則需按以上流程逐個配置, 包括口罩成型機、口罩壓合機、口罩切邊機、呼吸閥衝孔機、鼻梁條線貼合機、耳帶點 焊機、呼吸閥焊接機等。

對於生產的醫用無菌口罩,必須通過滅菌工序方可放行。對於跨界進行入口罩行業,也 就只有這一點是一個小門檻。滅菌可以通過委託滅菌,也可以購買滅菌設備自行滅菌。 市面上一般由環氧乙烷(EO)滅菌和輻照滅菌兩種方式。考慮到輻照滅菌劑量控制不 好會對熔噴布帶來影響導致過濾效率不符合要求,所以絕大部分企業都選用 EO 滅菌。 由於 EO 滅菌使用的是有毒有害的環氧乙烷,所以滅菌後還需進行解析,分為自然解析 和滅菌櫃解析。一般而言,自然解析的周期約為 14 天,才能確保口罩中殘留的環氧乙 烷達標。

總體來看,口罩機相對簡單容易的,不像熔噴布生產線有難度。口罩機相對來講,易操 作,成本也不算高,熔噴布生產設備的價格普遍動輒超過幾百萬元,且也需要對工作人 員進行專門培訓,產業門檻較高。

在平常年份,普通的口罩機價格在每臺 15 萬元左右,生產 N95 的全自動摺疊式口罩機 稍微貴一點也就 30 萬元左右;所以在 2 月份口罩機價格飛漲至最高甚至接近 100 萬元 一臺,明顯是稍縱即逝的,只是由於那時生產口罩機的機械設備企業還沒有正常復工的 短期現象;口罩機的定製生產周期只要 3 周左右。

據業務人士統計,3 月份全國新上馬準備生產的口罩機達到 6000 臺左右,口罩機最快 可以每分鐘生產 120-150 只口罩,一臺普通的口罩機的日產量可以達到 5 萬隻。

3 月初我國口罩日產量已達約 1.2 億隻;如果新上的 6000 臺口罩機全部滿產,對應的 口罩日產能將再新增 3 億隻;顯然,口罩機的擴產速度,已經大幅跑在中遊原材料擴產 能的前面了,接下來相當一部分口罩機將會面臨沒有原料可以下鍋的局面。

因此我們判斷,口罩機的需求高峰已過,而且生產口罩機的企業眾多。珠三角地區最為 集中,上市公司如智雲股份、拓斯達、正業科技、田中精機、瀚川智能等。

產業鏈下遊的口罩生產商則相當繁多,包括原有的振德醫療、奧美醫療、陽普醫療、延 安必康等,還有很多各跨界生產口罩的,如搜於特、紅豆股份、廣汽集團、比亞迪、爹 地寶貝、富士康等。

三、投資建議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口罩產業鏈的現狀是「兩頭大、中間小」。

口罩產業鏈首尾兩端的增產條件相對充裕、擴產能速度較快相對容易。上遊聚丙烯原材 料供應充足,大型石化企業增產馳援;高熔指聚丙烯熔噴料的產能,理論上足夠支撐日 產口罩 4 億隻,當然有部分用在防護服上面,相對價格彈性很有限。下遊口罩製造環節 有多家大型企業積極轉產加入,口罩機的擴產已基本充裕,滿產理論上也足夠支撐日產 口罩 4 億隻。口罩機的需求則是非耗品,我們傾向於其一次性需求高峰已過。

口罩產量繼續上臺階的瓶頸仍是中間環節的醫用熔噴布,短期可支撐的口罩日產能瓶頸 我們估計在 1.6-2 億隻,新建熔噴布產能在時間上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最接近轉產條 件的非醫用熔噴布和部分紡粘無紡布,將是未來 2 個月醫用熔噴布的主要增量產能。

1、重點關注口罩出口有量價彈性的熔噴布標的

熔噴布的價格飛漲有中間貿易商囤貨炒作的因素,國家部門已出手幹預,因此近日非理 性漲到 55 萬元/噸的情況有所遏制,部分熔噴布的貿易商報價有所回落至 35 萬元/噸。 但熔噴布的供需緊張情況仍將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熔噴布價格仍有望高位運行。

許多熔噴布企業的部分訂單在 2 月份就被鎖定,這些熔噴布的實際實現價格在 10-25 萬元/噸不等,並沒有全部隨著貿易商的所謂「黑市價」那樣漲得誇張。隨著中國部分 口罩開始出口海外,我們認為出口訂單對應的熔噴布價格可能更有價格彈性。

根據中國之聲的報導,3 月 16 日,通用技術集團義大利公司和義大利政府民防部門達 成了 800 萬隻口罩的供貨協議,總價為 1360 萬歐元(約 1.06 億人民幣)。該協議國內 的供貨方通用技術集團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信部指定的治療藥品和醫 用防護物資收儲單位。這是近期最大的口罩出口大訂單。這批 800 萬隻口罩,估計至少80%為一次性醫用口罩,綜合平均價格為每隻人民幣 13 元,高於國內 KN95 普遍 10 元/只,遠高於國內一次性醫用口罩的普遍價格 2-3 元/只。

耿爽在近日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亞塞拜然、波赫、巴西、汶萊、捷克、吉 布提、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日本、卡達、墨西哥、葡萄牙、俄羅斯、塞爾維亞、 土耳其、英國等多個國家的採購方已經同中方企業籤署了採購合同,主要包括檢測試劑、 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

數以億計的海外口罩訂單頻頻出現。最大的口罩訂單要數法國 10 億隻、西班牙 5.5 億 只和義大利 1 億隻。

3 月 25 日,西班牙衛生部長宣布,將從中國購買價值 4.32 億歐元的醫療物資,其中包 括5億個口罩、550萬個核酸檢測試劑盒和950臺呼吸機。從採購醫療物資的內容來看, 這個折扣人民幣 33 億的訂單中,預計口罩採購金額超 20 億,口罩單價在 3.5-4 元/只。

據央視新聞報導,法國媒體 28 日援引法國衛生部的消息,法國衛生部已向中國訂購總 共 10 億隻口罩。法中兩國之間將搭建起「空中橋梁」,通過 56 次來回完成交運工作, 接下來每周將會有 4 趟航班來執行口罩交運;每趟 1800 萬隻,每周交運 7200 萬隻。

按照最新的日產量,國內前十大熔噴布生產企業的日產量佔目前我國熔噴布日產量超 80%,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泰達股份(000652)日產 10 噸、延江股份(300658) 日產 10 噸、再升科技(603601)日產 8 噸、欣龍控股(000955)日產 4-6 噸、ST 南 糖(000911)日產 2 噸;熔噴布價格每噸漲 10 萬元的年化業績彈性分別為 2.7 億元、 2.7 億元、2.2 億元、1.1-1.6 億元和 0.54 億元。

若按照熔噴布 25 萬元的價格測算業績,僅僅考慮這一塊業務,不考慮原有業務的利潤, 泰達股份(000652)、延江股份(300658)、再升科技(603601)、欣龍控股(000955)、 ST 南糖(000911)的熔噴布年化業績對應估值分別為 28 倍、7 倍、18 倍、16 倍和 11 倍。

因此,我們對目前市值對熔噴布的彈性排序為:延江股份(300658)、ST南糖(000911)、 欣龍控股(000955)、再升科技(603601)和泰達股份(000652)。

泰達股份漲幅較大,相對估值已較高;ST 南糖傳統業務虧損較大,熔噴布業務相比體量較小。建議重點關注延江股份(300658)、欣龍控股(000955)和再升科技(603601)。

2、關注有估值安全邊際的聚丙烯熔噴料標的

我國高熔指聚丙烯生產企業已約 40 家,提供高熔指聚丙烯熔噴料日產較多的企業,主 要的上市公司有道恩股份(002838)、東華能源(002221)、上海石化(600688)、普 利特(002324)、金髮科技(600143)等。

道恩股份:

《聚丙烯(PP)熔噴專用料》國家標準的制定者,是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截至 3 月 13 日, 道恩股份以及大韓道恩(上海)公司的口罩用聚丙烯熔噴專用料日產量由原來的135噸提 升到 300 噸。但目前市值的估值已較高。

東華能源:

公司是國內最大丙烷脫氫(PDH)企業,目前聚丙烯年產能 80 萬噸(2020 年中達到 160 萬噸);因此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醫療無紡布專用料生產企業,並於 2 月完成聚丙烯 熔噴料 Y1500H 的研發,與下遊企業合作生產。目前市值對應 2020 年業績的估值不到 10 倍。

上海石化:

2 月 23 日轉產熔噴布專用料試驗成功;2 月 25 日實現在大裝置生產一次成功;3 月 12 日第三條改造的生產線投產,累計自有熔噴布專用料日產能達到 11 噸。

……

(報告來源:招商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超全面的口罩行業報告
    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產值高達102.35億元。最快的口罩生產速度120-200隻/秒,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卻需要7天到半個月。因為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這樣一來,就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上市。下圖為普通及醫療口罩生產廠家分布圖。
  • 中國口罩產業鏈分布、口罩的分類與技術標準及未來發展
    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產值高達102.35億元。最快的口罩生產速度120-200隻/秒,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卻需要7天到半個月。因為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這樣一來,就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上市。下圖為普通及醫療口罩生產廠家分布圖。
  • 想進入口罩行業?先看看這份行業最完整報告!
    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產值高達102.35億元。最快的口罩生產速度120-200隻/秒,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卻需要7天到半個月。因為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這樣一來,就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上市。下圖為普通及醫療口罩生產廠家分布圖。
  • 中國能生產多少口罩?解析從石油到醫用口罩的製造流程
    我先作為前石化行業人士,給大家從頭到尾分析一下,從聚丙烯顆粒(PP)到口罩的變身工藝,大家就能明白自行消毒給口罩消毒有沒有意義了。然後再梳理目前的原材料供應形勢,然後再根據公開消息為大家分析我國的產能,大家就估算我國或全球,一年能生產多少口罩。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具體細節請行業專家打臉輕點。
  • 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及趨勢分析,優化原料生產工藝「圖」
    根據用途不同,個人防護用品可分類為家庭用個人防護用品,如太陽鏡、園藝手套等、娛樂用個人防護用品如騎自行車及滑雪使所用的安全帽等、醫用個人防護用品如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等)、醫用防護服、醫用護目鏡、醫用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分類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分析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
  • 頭盔產業鏈專題報告:頭盔需求爆發,利好改性塑料
    產業鏈:化工原料端利好苯乙烯產業鏈頭盔製作需要經過四道基本工序 頭盔的製作過程較為成熟,部分頭盔品牌廠商具備生產全系列產品的能力,包括頭 盔殼體、面罩、襯裡、帽舌等,部分廠商只生產主體,然後統一組裝和貼牌。
  • 為什麼買不到口罩?口罩原材料是什麼?看完終於明白
    為什麼買不到口罩口罩原材料是什麼 看完終於明白醫用一次性口罩,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內層、外層、中間層。口罩生產完,要經過環氧乙烷消毒並靜置7天讓表面有毒物質完全揮發毒性後,經過密封包裝,才能出廠銷售。口罩生產的核心材料無紡布被歸類為工業用紡織品,在紡織表面材料的生產製造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機織和針織織物。無紡布英文Non Woven Fabric又稱為不織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
  • 消毒液產業鏈梳理專題報告:疫情對消毒液行業影響幾何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投資摘要關鍵結論與投資建議 本報告中,我們將重點對消毒液產業鏈進行梳理,推演出疫情對消毒液行業短期和 長期影響。此次疫情中不僅醫院醫療人員消毒用量大增,消毒液也再次走進了公共 家庭的視野,室內物品、地面和空氣消毒,手部消毒再次得到了重視,消毒液產業 鏈的關注度極高。
  • 新型石墨烯口罩面世 一文了解石墨烯是什麼?我國口罩產能有多大?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同時產業鏈也較為完善。該地區依託當地良好的產業發展平臺以及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形成了涵蓋石墨烯製備、新能源、複合材料、熱管理等領域的綜合產業發展模式。珠三角地區石墨烯產業鏈下遊應用市場發展較快,尤其是在石墨烯的生產、設備製造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 婺源半球實業備足原材料,滿足兩個月口罩生產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婺源半球實業超前謀劃,主動擔當,轉型轉產防疫急需的口罩和防護服。2月29日,30噸口罩原材料運抵公司卸貨,未來幾天還會有批量的口罩原材料到貨,可以滿足兩個月生產的需要。疫情當前,最稀缺的防護用品無疑是口罩,婺源半球實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轉型生產。
  • 口罩擴產攪動產業鏈 丙烯價格瘋漲兩日翻倍
    由於原材料供應緊張,長垣地區很多口罩生產企業已經停產。  聚丙烯產品主要分為拉絲料和纖維料兩種,拉絲料就是目前聚丙烯大宗市場報價的產品,而纖維料下遊可用於口罩生產。目前品種需求和轉產排產的傾斜也造成了共聚注塑料、拉絲料等牌號生產比例降低。排產錯配矛盾造成了其他品種產品供應短缺,其中拉絲料便是需求量大剛需強的代表。  因此期貨聚丙烯價格出現大幅上行。
  • 從口罩背後,深挖聚丙烯、PDH產業鏈,有哪些投資機會?
    >比如大蕭條的預期,導致可選消費行業的萎縮,進而導致裁員、破產事件出現,銀行和金融系統壓力陡增.....當然,全世界人民都在囤口罩。君臨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口罩說起,向上遊挺進,看看會對哪些行業造成影響,並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海外疫情持續擴散,國內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對於無症狀病毒攜帶者的擔憂……君臨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口罩將成為人們出行的必需品。
  • 臺達推出自動化口罩摺疊機為口罩生產提速!
    據統計,如果全面復工,每天需要的口罩數量就會超過5.3億隻,這是個十分龐大的數字。越來越多的口罩生產企業開始復工,也催生了口罩機設備的需求。在特殊的市場需求下,不僅許多口罩機設備生產企業開始加班加點的生產,一些原本從事醫療品、紡織品、紙製品設備的生產企業也應政府需求轉型,開始進行口罩的生產。
  • 2020年3月口罩行業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0年3月口罩行業十大品牌排行榜  李湘 • 2020-03-17 18:48:37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 決定口罩出廠速度的,不是口罩機也不是熔噴布,而是這種物質
    記者 | 彭強編輯 |1根據工信部官微信息顯示,中國生產口罩的速度已經很快,0.5秒就能生產一隻。那為什麼口罩供應依舊緊張?隨著公眾對口罩產業的關注,環氧乙烷等化學名詞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這一物質直接影響到醫用口罩的供應。
  • 深度|劣質口罩引發的PP暴漲何時結束?
    本文來自微信號看見大宗,作者張弛我們的觀點:口罩價格、熔噴布價格不降,本輪劣質口罩引發的PP價格瘋漲不會結束,不僅不會結束反而會蔓延到PE、聚酯產業鏈。未來本輪劣質熔噴布引發的上漲可能結束的條件是:1、5月中石化、中石油真正熔噴布批量上市,打壓熔噴布價格;2、大量進口PP貨源到場衝擊國內市場。
  • 口罩的心臟——熔噴布為什麼短缺?
    目前,國內能夠生產熔噴布的廠家多而雜,整個行業呈現出小和散的態勢,除了少數幾家大型廠商日產量能突破10噸以外,絕大多數小廠商的熔噴布日產能為1噸,甚至是不足1噸。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18年,國內熔噴布的產量為5.35萬噸/年。02、目前國內熔噴布產能能滿足需要嗎?
  • 口罩原材料半月價格飆漲55% 「兩桶油」限價能否刺穿聚丙烯「泡沫」
    公安部也加大了查處和整治的力度,熔噴布的價格將再度降溫,整個產業鏈也將會受到傳導,PP纖維的價格也將回歸理性。」對於近期聚丙烯價格大幅上漲,衛星石化(002648.SZ)在回復券商調研時表示,主要有兩方面的驅動,第一,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中國成為了全球最主要的口罩等防護用品的製造國及出口國,口罩等行業產生大量新進入者,對熔噴改性專用PP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熔噴改性專用料生產企業之一,出廠價也是隨行就市,價格逐步走高;第二,相關國家釋放了一些達成減產協議的信號
  • 為什麼你買不到口罩,朋友圈卻有那麼多賣高價口罩的?
    目前公司醫用口罩日產量40萬隻,熔噴布庫存數百公斤,僅夠使用幾天。好在每天都會有幾百公斤的供應補充。「我們正在引進備10臺醫用外科口罩的新設備,本月底設備到位後計劃日口罩產能100萬隻,到時候熔噴布的需求將會更大。」崔文波說,由於原材料上漲,公司盈利狀況在虧損與微利之間徘徊。為解決熔噴布問題,華西衛材一直在尋求國外資源。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口罩和產業鏈
    隨著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發式增長。中國 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 50%。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 2000 多萬隻。那麼, 我國口罩的產業鏈和產能分布是什麼樣的呢?考點 1:口罩產業在 2015 年後迅速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