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防護用品定義及分類
個人防護用品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使勞動者免遭或減輕事故和職業危害因素的傷害而提供的個人保護用品,直接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根據用途不同,個人防護用品可分類為家庭用個人防護用品,如太陽鏡、園藝手套等、娛樂用個人防護用品如騎自行車及滑雪使所用的安全帽等、醫用個人防護用品如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等)、醫用防護服、醫用護目鏡、醫用手套等。
個人防護用品分類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分析
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產業鏈上遊參與者包括原材料生產商和生產器械生產商;產業鏈中遊主體為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產業鏈下遊涉及個人防護用品的各類流通渠道,包括批發商與零售商、醫院與藥店、電商平臺、勞保用品商店等。個人防護用品涉及產品種類繁多,整體技術壁壘不高,產業鏈各環節參與企業數量多,產品供應充足,通常情況下價格較為穩定。
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1、產業鏈上遊分析
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上遊參與者眾多,不同個人防護用品所需的原材料及生產器械均不同。以醫用口罩為例,不同品牌醫用口罩所用的原材料各不相同,但大多涉及無紡布和熔噴布。
我國無紡布行業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近年來我國無紡布產量增長迅速,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無紡布產量為621.31萬噸,同比增長4.7%。無紡布產量的增長,為醫用口罩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但是無紡布產量上升的同時,行業內部競爭加劇,使得對於下遊的議價減弱。對於醫用口罩行業來說,上遊議價能力減弱,使得醫用口罩企業能夠用更低的價格獲得原材料,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業鏈中遊分析
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中遊參與主體為各類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整體而言,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醫療耗材生產商,以各類醫療耗材的生產製造為主營業務,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用個人防護用品也屬於其業務範疇。另一類是專業的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專注於生產各類個人防護用品。
中國的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的企業數量最多,佔總體企業數量的約40%。山東省、河南省企業數量次之,佔總體企業數量的約20%。京津冀地區的企業數量佔總體企業數量的10%以上,其餘地區的企業數量佔比不足3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3、產業鏈下遊分析
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產業鏈下遊涉及批發商和零售商、醫院和藥店、各類電商平臺及勞保用品商店等各類個人防護用品流通渠道。線下渠道中,批發商採購量大,對價格較為敏感,通常與專業的個人防護用品生產商合作。零售商、醫院及藥店對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要求較高,通常與醫療耗材生產商合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後,電商平臺由於可實現「無接觸」購買受到終端消費者的喜愛,重要程度不斷提升。
從藥店來看,據中國藥店數據顯示,2013-2019年中國連鎖藥店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19年,全國連鎖藥店數量達到26.75萬家,同比增長4.9%。從醫院來看,2019年中國醫院數量達到34354家,從2013-2019年中國醫院數量也保持穩定增長。藥店和醫院對於個人防護用品的數量需求量較大,隨著未來藥店和醫院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在需求的帶動下,個人防護用品數量將保持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中國藥店,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2019年中國醫院數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衛健委,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的個人防護用品線下流通渠道分布與醫療水平、人口數量及人口密度相關,其中北京、上海的企業數量最多,佔總體企業數量的30%以上。長三角、京津冀、重慶、廣東等地的企業數量次之,佔總體企業數量的30%以上,其餘地區的企業數量佔比不足4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在疫情擴散前呈穩定增長趨勢。2014-2019年,中國個人防護用品市場的市場規模由542.5億元增長至873.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0%。2020年初,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在突發疫情的短期內出現產品脫銷與價格哄抬現象,迅速拉動市場規模與增速增加。伴隨疫情擴散,供需缺口出現,行業增長速度大幅提升,但未來自疫情穩定後,供需緊張局面將緩解,市場規模與增速回落至以往的平穩水平。
2014-2019年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細分市場發展現狀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我國醫用防護服產量增長緩慢。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2014-2019年,我國醫用防護服產量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我國醫用防護服產量為428萬件,較2018年增長了9.18%。但是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醫用防護服不足的情況,可以預見,未來各國將增加醫用防護服儲量,帶動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的增長。
數據來源:工信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用口罩產量從2014年來一直維持著穩定增長,到2019年醫用口罩產量增長至57.1億隻。醫用口罩數量的增長,一方面是由於我國醫療系統的逐漸完善,醫護人員數量增加,帶動了醫用口罩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居民醫療健康意識的增強,個人購買醫用口罩數量也在不斷上升。醫用口罩市場的不斷擴大,是我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數據來源:工信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日益成熟,市場趨於飽和。從產品角度分析,中國個人防護用品企業加強產品的功能性與時尚性融合,關注新興下遊市場需求,提供具有垂直行業特色的產品,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培養個人防護用品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的發展與升級,是未來中國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2、優化原料生產工藝
產品生產是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的核心環節,企業可採取以下措施優化個人防護用品的原料生產工藝:選用環保型可降解材料,減少產品生產帶來的環境汙染;關注各類新型複合材料,通過優化原材料選取,提升產品使用性能;優化產品加工工藝,保證產品防護性能的同時,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優化原料生產工藝,有助於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節省成本,促進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的發展。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