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95口罩咋產的?記者探秘章丘一企業車間

2020-12-04 騰訊網

近日,濟南市工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濟南市口罩日產能從1月的7萬個,已經提高到2月25日的50萬個,很快將提升到100萬個以上。

口罩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現在口罩生產最大的瓶頸在哪裡?

2月28日下午,記者走進聖泉集團口罩KN95口罩生產車間,參觀口罩生產流程。

全程戴耳塞穿防護服,溫度不高卻一頭汗

員工進入口罩生產廠區前,需要測量體溫。穿過一道門,正式進入KN95口罩生產車間前,需換上白色連體防護服、鞋套和口罩,生產人員還須戴手套和帽子。

一進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臺魚型口罩成型機。兩卷無紡布、一卷熔噴布、一卷石墨烯無紡布按固定次序懸掛在成型工段上,被輸送到印刷機位印花後,再壓入鼻梁條,經傳送帶輸送到工人手中。

工人將半成品口罩從生產線上摳出,口罩兩側的邊角料呈細長條裝,滑落在他的身上。負責這個崗位的工人說,多數時間他每天工作8小時,偶爾會延長工作時間。一天下來,他要負責收集七八千個口罩。

收集好一摞口罩後,工人將口罩遞給身邊負責與型口罩點帶機的同事。他的同事將每個口罩內面朝上,逐一放入模具內,經過傳送帶,耳帶會被「釘」入口罩兩側。機身上,黑色中性筆分別標註著「左」和「右」,分別代表口罩的左耳帶和右耳帶。

口罩點帶機外接一個觸控螢幕,當耳帶安裝出現故障時,工人可以觸摸顯示屏,點擊超聲、壓帶、拉帶、旋轉復位等,使機器恢復正常運轉。

擺放在魚型口罩成型機對面的是一臺摺疊口罩一體機,生產出來的是C型口罩。摺疊口罩一體機自動化程度更高。3層無紡布和1層熔噴布經過兩道印刷工序、焊壓鼻梁條、兩道耳帶工序,最後傳送到工人手中。這樣的口罩,除了缺少一條海綿鼻梁條外,無異於市面上常見的KN95口罩。

一臺摺疊口罩一體機白天由一人操作。春節前,這名工人就盯守這個崗位,無紡布、熔噴布、鼻梁條或耳帶缺料時,他及時將物料放入對應的料槽內,一個班次約生產10000個半成品KN95口罩。

兩臺高度自動化的口罩成型機佔據了整個車間的大部分面積。站在這片區域內,最明顯的感受是噪音巨大。為了保護他們,公司配備了耳塞。手機上測試噪音的小程序顯示,靠近口罩成型機的位置,約有100分貝。工人說,噪音主要是超聲設備發出的,摺疊口罩一體機旁邊的架子上,有6臺超聲設備。

記者注意到,這片區域的工作人員,以男性為主,大多是聖泉集團的老員工,他們有的是疫情之後從服飾或其他崗位臨時調到口罩生產車間的。生產區域溫度並不高,但工人長期穿著防護服,且需要時刻關注設備生產狀態、精神緊張,他們中不少人額頭沁出汗珠。對於工作時長和內容,他們沒有怨言,「能多做一個口罩也是好的。」

口罩抽檢經4道工序,最多一天檢測上千個口罩

壓上耳帶的口罩,用收納箱周轉,來到這個車間的最後一道工序,6名工人圍坐在桌前,為口罩貼上灰色的海綿鼻梁條。不同於口罩外側的硬挺鼻梁條,海綿鼻梁條主要是增加舒適性和密閉性。這個崗位同樣是三班倒,24小時都有工作人員為半成品口罩貼海綿鼻梁條。

一名熟練女工,約2秒鐘即可貼好一根鼻梁條。經過這道工序,一個成品口罩即算完工。後續的包裝和打包,在另一個車間內,由人工完成。

在這個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吃飯通常是輪流,除了發生故障,機器24小時不停歇。常見的小故障,車間內的工人通常自己就能處理好;稍大的故障,聖泉集團也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障生產效率。

KN95口罩車間與檢測間相鄰,僅隔一道門。檢測間同樣24小時運轉,每天有四五人負責檢測成品口罩的質量,其中2個人負責夜班。

一批成品口罩進入檢測間,首先要檢測外觀有無破損或油汙。再套在標準頭模臉上,標準頭模的口鼻模擬通氣,檢測吸氣和呼氣阻力,以一次性口罩為例,吸氣阻力須小於135Pa、呼氣阻力須小於175Pa,若阻力過高,口罩不合格。

口罩還須經被剪掉兩側耳帶,放在過濾材料自動測試儀上,測試其過濾效率。

這是一項破壞性測試,經過這項測試的口罩,無法正常使用。在現場,一名研發人員正在使用這臺機器測試不同風量和阻力的口罩過濾效率。

此外,口罩還將被測試耳帶拉力。通過設置力值,口罩耳帶持續拉長,所維持的時間長短也須符合要求。

每批一次性口罩需抽檢50個,約一半進行破壞性測試,另一半被儲存在留樣櫃裡。最忙的時候,每天有17-18批一次性口罩被檢測,合計八九百個。每批KN95口罩,也有一定比例的口罩經過抽檢。

新增10多條一次性口罩生產線,熔噴布漲價幅度最高

疫情發生前,口罩只是聖泉集團的下遊產業,產量不是太高。聖泉集團利用石墨烯生產的口罩,一部分銷售給上遊和下遊的工廠,也有部分在京東和淘寶等渠道銷售。據介紹,口罩使用石墨烯材質,最大的特點是增強了抑菌性。

目前,聖泉集團2條KN95口罩的日產量穩定在3萬個左右,偶爾高峰日產量有3.5萬個。在濟南的KN95口罩生產廠家中,這個產量不算低。

2月初,聖泉集團新上了一批一次性口罩生產線。新的口罩生產機運輸和調試需要較長時間,目前新增的10多條口罩生產線,部分是從章丘和周邊城市高價收購的二手設備。「尋找設備非常難,有的是從個體戶手中收購的,偶爾會出小毛病,或者缺零部件,運轉不是太順暢,一直在不斷調試。」聖泉集團一名工作人員透露。

原材料也是一個難題,聖泉集團幾乎全員採購。無紡布相對好買,熔噴布緊缺且漲價幅度大。熔噴布是口罩上阻隔病毒細菌的一層重要材料。「採購不到,而且價格翻了多倍。疫情之前,原來生產KN95口罩的熔噴布約4萬元一噸,現在翻了數倍。」上述工作人員說,一噸熔噴布約能生產100萬個一次性口罩。耳帶和鼻梁條也有不同程度的緊缺,這些生產口罩的原材料,前期曾面臨運輸困難。

目前,聖泉集團生產口罩的員工已增加到100人,其中一部分是新招聘的員工。

同時,投資3000萬元新增一次性口罩生產線。在一次性口罩生產線的玻璃窗外觀察,新時報記者注意到,無紡布和熔噴布經機器壓製成口罩形狀,壓上鼻梁條和耳帶,已經是一個成品口罩。機器經過設置,每50個口罩為一摞,經傳送帶送到工人手中。位於流水線末端的兩名工人,只需負責將口罩放入包裝內。一次性口罩生產車間過去是閒置的車間,面積較大,現在裡面有多組一次性口罩生產設備和工人。

聖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口罩也分兩種,一種4層的防護口罩,另一種是3層的。「4層的裡面有兩層石墨烯材料,3層的裡面是1層石墨烯。」據介紹,兩種口罩定價不同。

截至目前,聖泉集團的生產廠區不對外零售口罩,所產口罩均由工信部門統一調配。記者查詢發現,聖泉集團生產的KN95口罩在京東旗艦店銷售,折合每個16.8元,與藥店預約購買零售價一致,「2年前生產KN95時,就一直是這個價格。」

來源:濟南時報·新時報APP

相關焦點

  • 夢百合塞爾維亞生產基地緊急轉產口罩
    記者剛剛獲悉,在企業首批捐贈物資抵達塞爾維亞的同時,夢百合家居設在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已緊急轉產口罩,其在國內採購的2臺自動口罩機和14名員工將在3月底乘專機奔赴塞爾維亞。屆時,該基地將日產醫用口罩超10萬隻。據塞爾維亞當地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3月21日19:30,中國專家醫療隊到達塞爾維亞,夢百合家居首批馳塞物資也跟隨醫療隊一同到達。
  • 一線辦公解憂紓困 福建企業復工復產正忙
    面對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重任務,福建省著力打通企業用工難、疫情防控難、交通物流難、供應鏈協同配套難、市場拓展難等「五難」操作鏈,企業復工復產正緊鑼密鼓地推進。  守住生產線 織密安全網  在國內不鏽鋼龍頭企業青拓集團車間裡,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嫻熟地操控著生產設備。「防疫工作必須下繡花功夫。」
  • 華民鋼球讓章丘鐵匠魅力四射 小小鋼球玩成億元大產業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本報5月26日訊(記者 邢振宇 蔣龍龍) 一家民營鋼球企業,六成產品服務世界30多個國家著名礦山企業,成為中國鍛球行業的領軍品牌。26日,記者從「首球網」上線運營儀式上獲悉,華民鋼球讓章丘鐵匠魅力再現,把一個小小鋼球做成億元大產業。章丘鐵匠走出國門賺洋錢章丘被譽為「鐵匠之鄉」,鑄鍛行業是該市傳統產業之一。
  • 比亞迪口罩遭搶購 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緊急援產!
    值得注意的是,像佛慈製藥一樣投資口罩等防控物資生產線的藥企並不在少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佛慈製藥、華仁藥業、翰宇藥業等藥企公告將投資生產口罩等防控物資。這些企業也在跨界生產口罩華創證券研報指出,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5.33億人。其中二產 2 億,三產 3.3 億。若全面復產,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註: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醫護人員消耗量每天可能在 5隻以上;執行4小時更換建議,則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 5.3 億隻口罩。
  • 梅州:規上和園區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今日,記者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截至3月30日,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1511家。其中,全市472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剔除因政策或市場因素停產的3家企業,其餘469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全市606家園區工業企業中,剔除因政策或市場因素停產的2家企業,其餘604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 記者臥底雀巢糖果生產車間:工人赤手抓糖果(圖)
    在去車間的路上,趙大姐告訴記者:「上下班要打卡,吃飯也要打卡,有什麼問題都要和車間的領導匯報。」並且說了一些車間衛生的注意事項。  據記者了解,即使是雀巢生產車間的臨時工也必須辦健康證。早在1月14日,記者就被通知要自費體檢,然後辦理健康證,體檢過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星期之後,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來拿健康證。」
  • 【記者走基層·唐山·企業在行動】戰「疫」不松套 復工自奮蹄
    按照樂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要求和企業實際,公司制定了嚴密的復工實施方案,準備了充足的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嚴把個人防護、體溫檢測、環境消殺、就餐就寢、防止聚集等關口,力爭在堅決把疫情拒之門外的前提下,不斷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 濟南城管開放日進章丘體驗垃圾分類
    章丘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正秋介紹說。從濟南市區收集來的垃圾集中放置在垃圾池裡。在潘正秋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這套生活垃圾焚燒機制的源頭——垃圾池,「承載垃圾的垃圾池有3萬立方米,能夠滿足10-15天的垃圾儲存量。」潘正秋介紹說,所有的生活垃圾在這裡進行密閉發酵5天左右,就可以抓到爐膛進行焚燒了。垃圾池產生的廢氣和廢水如何處理?
  • 一線探訪:從沒有本地口罩企業到預計日量產數十萬片,南充怎麼做?
    四川在線訊(記者 蒲南溪)2月26日,南充市順成絲綢有限公司內,一個嶄新的無菌車間已經初步裝修完畢。在這個車間內,將運行三條全新的生產線,產品不再是絲綢,也是不是成衣,而是當下急需的生產工作必需品——口罩。
  • 有一天口罩不再難買,別忘了這些轉產做口罩的紙尿褲企業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武漢席捲全國,一時間全國各地共同發出聲援,舉全國之力共抗疫情。在這場全民戰「疫」行動中,為解決國內口罩供應的巨大缺口,眾多企業緊急跨界生產口罩,支援疫情防控。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紙尿褲企業。
  • 啟東一企業鋰電車間爆炸
    原標題:啟東一企業鋰電車間爆炸本報訊 5月31日下午臨近6時許,啟東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鋰電車間突發爆炸事故,造成多名企業員工及消防隊員受傷。據啟東發布稱,當天下午快5時53分,該公司鋰電池車間突然發生爆炸,造成12名員工在事故中受傷。
  • 董明珠開賣口罩,家電企業涉足醫療領域為哪般?為何還是一罩難求
    相比之下,康佳做口罩自用更多。康佳集團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其子公司東莞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產,預計3月10日實現日產10萬個口罩,主要是一次性非醫用的平面口罩。董明珠去年12月28日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曾說,消費板塊是格力起家之本,工業板塊是國之重器。沒有高端裝備,就做不出完美的消費產品,兩者沒有衝突。
  • 數千家企業都在跨界做口罩?印刷包裝企業也沒閒著
    復工前「難」,復工後同樣「難」,「一罩難求」依然是當前面臨的一大困難。面對如此大的缺口,在現有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開始跨界應援。從生物科技跨界口罩生產,這跨度還不算太大。現在的情況是,造車的、賣油的、做手機的都來產口罩或者協助制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00多家公司主動請戰,紛紛跨界投入了口罩行業。
  • 緊急復產轉產 江蘇高端紡織集群企業力保防疫物資供應
    火速轉產 優先確保防疫物資生產南京船之寶孕童用品有限公司車間原是一家生產嬰童衣服的小服裝廠。為保障口罩供應,工廠連夜籌備轉產民用防護口罩。在相關部門協助下,40多名員工僅用一天一夜就完成了車間轉型,生產線全面開工。
  •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達到1511家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 昨日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了解到,截至3月31日,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1511家。其中,全市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469家規上工業企業和604家園區工業企業全部均已復工復產。 作為產值10億元以上的規上企業,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開足馬力、恢復產能、擴大產出,生產經營迅速步入正軌,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效益「搶」回來。
  • 赫山:馬文才深入鄉鎮(園區)暗訪督查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工作
    紅網時刻2月14日訊 2月11日,赫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文才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暗訪督查鄉鎮疫情防控落實情況,督導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工作。馬文才督查嶽家橋鎮疫情防控情況。暗訪衡龍橋鎮後,馬文才對該鎮疫情防控給予肯定,對下階段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是摸排管控緊緊盯好,確保人員一個不漏,新流入涉鄂人員要迅速上報;二是企業穩穩把好關,嚴格審查申請復工復產的企業,督促其落實主體責任,嚴防聚集性感染;三是村裡實實設好點。各村志願服務點要設到位,特別是轄區交界地帶,在保持暢通的情況下嚴格管控「陌生面孔」流入;四是幹部好好做防護。
  • 肇慶端州企業生產口罩過濾原材料,每日可供製造300萬隻口罩
    口罩過濾材料。 目前,口罩和防護服是當前防疫急需的醫療物資之一,多地出現醫療物資緊缺的現象,肇慶浚榮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的員工加緊生產口罩過濾材料,供應給廣大醫療防護用品企業,誓為防疫作貢獻。
  • 紗布口罩內置KN95過濾材料日產量將達5萬
    此技術不但可提升紗布口罩的防護過濾能力,同時還大大提升了口罩產量。昨(6)日,央視《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均報導了綿陽市場監管局在疫情防控中防疫物資生產的創新舉措。24小時設備不停、人員輪班當天下午,記者在泰諾爾科技有限公司的口罩生產現場看到,兩條生產線飛速運轉,工人們忙個不停。記者在口罩分裝區域看到,很多工人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
  • 各地照明企業嚴密疫情防控陸續復工復產(二)
    面對當前疫情造成影響,各地照明企業一手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手打好生產經營攻堅戰。中國照協微信公眾平臺收集了近日復工的各主要照明企業信息供大家參考,希望相關照明企業注意疫情防控,嚴格執行各項防控措施,保證員工身心健康,團結一致,戰勝困難,迅速消除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1.
  • 涪陵高新區工業企業近期將全面復工
    凱高玩具車間生產現場記者 朱志強 攝    2月29日,記者從涪陵高新區獲悉,目前高新區78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安全有序復工,3月10日前將實現轄區所有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兩手抓兩手硬 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當天上午,記者在凱高玩具重慶有限公司大門口看到,工人們戴著口罩按照一定間距排隊有序接受酒精消毒和體溫檢測,在領取備用口罩後再陸續進入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