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中國的「好兄弟」塞爾維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市公司夢百合可謂不遺餘力。記者剛剛獲悉,在企業首批捐贈物資抵達塞爾維亞的同時,夢百合家居設在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已緊急轉產口罩,其在國內採購的2臺自動口罩機和14名員工將在3月底乘專機奔赴塞爾維亞。屆時,該基地將日產醫用口罩超10萬隻。
據塞爾維亞當地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3月21日19:30,中國專家醫療隊到達塞爾維亞,夢百合家居首批馳塞物資也跟隨醫療隊一同到達。據介紹,夢百合3月16日晚決定馳援塞爾維亞,3月19日晚包括1000套醫用防護服和5萬隻口罩在內的首批捐贈物資到位,3月20日16:00物資抵達塞爾維亞駐中國大使館。
針對此次捐贈,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向夢百合家居董事長倪張根表示感謝。他表示,相信在中國朋友夢百合的有力幫助下,塞爾維亞一定能成功戰勝疫情。塞爾維亞政府也寄來感謝信:「向我們真正的朋友表示感謝,感謝夢百合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給我們醫療設備。」
圖為塞爾維亞駐中國大使館給夢百合的感謝信。
記者了解到,夢百合正通過一切手段協助塞爾維亞政府抗擊疫情,除了捐贈醫用防護服和口罩,還捐贈3500件床墊及枕頭給塞爾維亞國家醫療保險基金,這批物資將由該基金根據需求分配給相關醫療單位。夢百合位於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更已調整生產結構,部分車間已經轉產口罩,日產量達2萬餘只。
「我們本身是做床墊的,擁有大量熟練的縫製工人,最近停下部分訂單生產,挑選了近100名縫製工轉產,手工縫製民用口罩。」夢百合塞爾維亞生產基地總經理程孝君告訴記者,目前,塞爾維亞的製造企業一線工人還在正常生產,但塞爾維亞政府已鼓勵其他崗位的人員在家辦公。之前國內疫情緊張的時候,夢百合塞爾維亞生產基地就採購、儲備了一批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為正常生產提供了保障。
圖為夢百合塞爾維亞生產基地口罩生產車間。
但手工縫製口罩的產能明顯遠遠不足以滿足當地對醫療物資的迫切需求。3月20日,周五,23:30,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又建了個臨時微信群,決定在國內採購自動口罩機運到塞爾維亞以擴大產能。
「倪總和我們說,這樣做不僅代表我們公司的心意,也代表著中國製造的形象。」 夢百合採購總監趙振鋒充滿激情地對記者說。當時倪張根已聯繫好湖畔大學學弟、生產口罩機的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要求大家儘快前去籤訂合同購買設備。為完成這個轉產任務,趙振鋒和同事們這一周忙到飛起,「真的是爭分奪秒」。
3月21日,夢百合旗下企業恆康數控總經理袁海峰、副總經理林長彬一大早便先趕到醫院完成體檢,拿著健康證明上了飛機,到位於廣東的拓斯達了解設備情況。這一了解才發現,口罩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試,直接發運到塞爾維亞生產基地,沒人會操作,一旦出故障將得不償失。夢百合管理層迅速決定,選派工人緊急學習設備操作和調試,連人帶設備一起去塞爾維亞。
3月22日,14名精心挑選出來的工人奔赴拓斯達開始了緊張的學習。「這14個人都是我們生產線上的優秀員工,而且都有護照,隨時可以出發。」趙振鋒說,還要謝謝拓斯達的支持,不僅以最低價格、最快速度提供了2臺設備,還免費提供實驗室給夢百合的工人學習、練習操作設備。
做口罩對夢百合來說是從零開始,設備問題解決了,還有原材料,從耳線、鼻託到無紡布、熔噴布。趙振鋒頗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最難的是熔噴布,不僅是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採購很難,而且價格飛漲又必須現金結算,夢百合首批採購價高達28萬/噸,是疫情發生前的10多倍。截至目前,僅設備和原村料,夢百合已投入300餘萬元。
轉產背後還有很多細節:在國內採購的原材料採用的包裝方式並不適合空運,趙振鋒和同事再三斟酌後,改用夢百合床墊外套噸袋;口罩生產消殺工序用的是紫外線,必須為工人配套防護鏡;為生產醫用口罩,夢百合在塞爾維亞生產基地建了近2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配合無菌環境,還得為工人準備頭套、腳套……
「我們已做好生產場地和工人住宿等後勤準備,就等14名工人攜帶設備進駐了。」程孝君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場援助的「中國速度」再次讓當地人驚嘆「不敢想像」。而夢百合也承諾,會以成本價向塞爾維亞提供口罩直至疫情結束。「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次我們一起援手,渡過難關。」
江蘇經濟報記者 杜穎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