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口罩遭搶購 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緊急援產!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王元也

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使防護用品,特別是市民大量急需的口罩更是「一罩難求」。一邊是復工潮來臨之下,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一邊是防控物資的緊缺,兩難境地之下,不少企業開始跨界做起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控物資,這其中有工業巨頭如富士康、中石化等,有車企如上海通用五菱、比亞迪,也有藥企如佛慈製藥、華仁藥業、翰宇藥業等,而這些企業的跨界不僅緩解了市場供給壓力,也為更多人實現「口罩自由」提供了可能。

至少4家藥企投資超2億元

建設口罩等防控物資生產線

藥企作為抗疫排頭兵,不僅在藥物研發和生產上加班加點,保證相關藥品的市場供應,在防控物資的投資生產上也不遺餘力。

2月12日晚間,佛慈製藥公告表示,為積極響應政府應對疫情防控所需,緩解疫情防控物資供給壓力,公司擬投資1500萬元建設口罩、防護服生產線,目前已全面開展資質辦理、設備採購、原材料供應、場地淨化等前期準備工作,預計3月上旬設備到貨,力爭3月中下旬投產,日均產能50萬隻。不僅如此,公司也在1月31日收到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同意部分企業生產的消毒劑(第一批)用於疫情防控消毒使用的通告》,同意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產75%乙醇消毒液。獲得主管部門許可後,公司開始加班加點生產75%乙醇消毒液,全力保障市場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生產75%乙醇消毒液840餘噸,產量佔甘肅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像佛慈製藥一樣投資口罩等防控物資生產線的藥企並不在少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佛慈製藥、華仁藥業、翰宇藥業等藥企公告將投資生產口罩等防控物資。

2月11日晚間,華仁藥業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青島華仁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目前的淨化廠房中改建醫用口罩生產線,用於生產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N95)、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計劃年產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4600萬隻、醫用防護口罩(N95)2500萬隻,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000萬元。2月10日晚間,翰宇藥業表示擬在全資子公司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的現有場地設施基礎上,投資建設5條自動化醫用口罩生產線,改建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約1862萬元人民幣,項目完全達產後預計醫用口罩年產量約2億隻。

2月10日,上市公司藍帆醫療披露公告稱,基於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公司擬新增投資、建設醫療及防護產品新項目,包括「2億隻/年醫用口罩項目」、「消毒殺菌類醫用防護產品項目」和「6,000萬副/年手術手套項目」, 項目投資金額合計1.66億元。

這些企業也在跨界生產口罩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5.33億人。其中二產 2 億,三產 3.3 億。若全面復產,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註: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醫護人員消耗量每天可能在 5隻以上;執行4小時更換建議,則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 5.3 億隻口罩。極端情況下,僅二產+醫療工作人員+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需要 2.38 億隻。

「一罩難求」。國務院國資委日前成立專項工作組,強力推進醫療物資生產供應。相關中央企業正在加快轉產,生產防疫一線緊缺的口罩、醫用防護服以及口罩機和防護服壓條機等。在這場防控物資的生產大軍中,車企、房企等看似和口罩生產「不搭邊」的企業也紛紛下場,實力保證防控物資供應。

1、車企

在這場「跨界」中,車企的加入讓人有點意外,但實際上,相比其他企業,車企生產口罩具備原材料、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優勢。

2月6日凌晨,上汽通用五菱稱將聯合從事相關行業的供應商轉產口罩,根據項目建設計劃,由自治區政府項目資金扶持,廣西建工集團負責將廣西德福特集團的原有生產車間改建為2000平方米無塵車間,於本月內建成,共設置12條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可達170萬隻。

2月6日,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一行赴東莞口罩生產設備製造商快裕達調研,了解口罩生產設備的製造、組裝和調試技術,研究新建口罩生產線的技術可行性。2月11日,廣汽第一臺口罩生產設備已開始進行安裝和調試,預計2月22日將完成12臺設備的自製,本月底完成30臺。

3天出設備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2月8日,比亞迪宣布,他們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其中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

2、紡織服裝企業

1月27日,服裝企業雅戈爾稱將研發新型口罩用於病毒預防,研發成功後將馬上投產。2月4日,水星家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受上海市政府部門委託,將部分生產線改裝,用於生產防護服,日產能2000套。

2月4日,紅豆股份對外公告稱,根據經營發展需要,公司經營範圍將新增「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2月6日晚間,公司表示將在取得《江蘇省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口罩應急生產使用備案批件》後,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產品將服從政府統一調撥,不對外進行銷售。

2月7日,報喜鳥表示,公司控股的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受上海經信委委託,緊急在上海松江區工廠成立隔離衣生產線,助力抗擊疫情。

家紡企業華紡股份2月10日也公告表示,為積極響應國家應對疫情防治所需,公司擬在華紡工業園區內建設無菌車間生產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生產車間面積 1500 平米,自籌資金 1000 萬元用於投資建設,建設周期 3個月。

此外,知名內衣品牌「三槍」的母公司上海龍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頭股份)也宣布加入到口罩的生產中來。

3、房地產企業

以房地產業和海洋經濟產業為主營的格力地產也將投入醫療物資生產。2月10日,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高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珠海市微創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醫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豐炎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衛生材料及輔料、護理設備及器具、消毒和滅菌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等。格力地產公開表示,高格醫療科技生產醫用物資是為抗擊疫情、響應政府應援疫情防控需要,後續所涉產品生產及開發還需依據疫情的發展情況、需求以及政府統一部署,目前尚存在不確定性。另據報導,高格醫療預計將在3月份投入兩條生產線進行生產,預估日產能為8-10萬片。

4、電子設備製造業

工業巨頭富士康也開始生產口罩。據了解,工業富聯龍華園區已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最大限度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並將視情況對外支援輸出。

5、能源行業

作為石油化工的大佬,中石化也積極行動。2月6日下午,中石化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中石化易派客正尋找口罩機:「1。我們需要口罩機。您若有富餘、可用的設備,可轉讓給我們,我們將協調生產、增產口罩。2。我們有熔噴布,您若缺此原料,我們可運輸上門。增產的口罩,我們可全部收購支持湖北抗疫一線,也可支持企業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2月12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召開學習會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會上表示,當前要重點抓好口罩生產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組織生產,儘快打通生產裝置流程,能多投產一條生產線就多投產一條,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能快產就快產,能多產就多產。2月13日,中石化在微博表示,已開足馬力,大力生產口罩。

此外,2月9日,主營空冷系統以及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首航高科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首航潔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將優先生產目前市場急需的口罩。首航高科表示,公司已與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根據疫情發展的情況和市場供需情況,分批次陸續達成不多於10臺套口罩生產線的商務合作。目前,雙方籤署第一批次採購協議,鑑於目前口罩生產線比較緊缺,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優先提供首航高科2臺套口罩生產線(日產10萬個口罩/套)用於生產急需,首條口罩生產線將於2月25日交付,第二套生產線將於3月10日前完成調試驗收。

6、輕工製造業

2月10日,中順潔柔發布公告,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醫療防護物資嚴重短缺的局面,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順潔柔(雲浮)紙業(簡稱「雲浮中順」)新增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批發等經營範圍,採購了5條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預計月底前形成投產。

中順潔柔稱,雲浮中順基於落實當地政府要求,解決口罩生產供應不足問題,擬開展生產銷售醫用口罩業務,並於近日完成了經營範圍的工商變更手續,將在通過相關備案許可後開展銷售。雲浮中順採購了5條醫用外科生產線,生產能力約為35萬片/日,設備將陸續運抵雲浮基地,並在安裝調試合格後投入生產,預計2月底形成產能。投產後,雲浮中順將視需求繼續增加生產線以擴大產能至200萬片/日左右。此次生產銷售醫用外科口罩,除了保障員工內部生產防疫外,也將積極對外支援輸出。

此外,原先以生產嬰兒紙尿褲等產品為主的爹地寶貝首條民用口罩生產線雷神一號已於本月12日開始試產,每分鐘可生產口罩650-800片。據悉,爹地寶貝正式投產後將改變福州市無口罩生產企業的短板,今後該公司生產的口罩將作為福州市最大口罩儲備,有效緩解口罩供不應求的問題。

口罩企業復工率超過76%

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跨界」企業數量高企之餘也凸顯疫情防控資源的緊缺。

2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目前口罩面臨比較大的缺口,將千方百計解決口罩供需矛盾。

一是促生產,鼓勵企業採取兩班倒、三班倒,釋放現有產能,實現滿負荷生產。二是擴進口,推動相關企業加大進口採購力度,支持企業國外採購口罩,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運至國內等。三是保重點,對鐵路、公路、民航、商場、超市等進行傾斜保障。四是減浪費,提高口罩使用效率,呼籲大家不要囤積口罩。

華創證券2月8日發布的研報指出,不考慮新建生產線(1-2周內無法形成有效供應,口罩製作好後需要靜置除菌解析7-10天),在存量產能24小時工作(6000萬隻/天)、增加進口(2000萬隻/天)、推動小企業復產(1000萬隻/天)、安排輕紡企業縫製口罩(1000萬隻/天)等四大舉措下,樂觀估計每天可以供應1億隻口罩。按照短期內日供1億隻口罩的估算,扣除交運、醫療兩大剛需行業,留給其他行業人員的口罩數量可能在每天6000萬隻左右,對應當前二產2億就業人口,只能滿足其中的30%。至月底,二產有效復工可達80%。隨著新產線的投產,有望日供2億隻口罩。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前期被大幅炒作的口罩防護板塊逐漸降溫,截止下午1點50分,該板塊中有19家相關概念股下跌,海王生物、陽普醫療、南衛股份等跌幅居前。

來了!近3000噸口罩消毒劑已經出廠

有網友提問:

現在鄭重回答:「是的」

其實,從口罩的原材料

到消毒劑環氧乙烷

都有中國石化的身影

如果你不信?讓老鄭告訴你

老鄭叫鄭維君。

當清晨第一聲鳥鳴響起,老鄭已套上工裝、戴上口罩。6時整,他出門比往常提前20分鐘,預留給通行關卡測體溫的時間。

疫情管控之下,乘上寧波市北侖區至鎮海區唯一一路企業班車,沿東海海岸線向著20公裡外的煉化塔林駛去,老鄭看著窗外晨曦,一點點籠罩東方的黎明。

自從二月份實施最嚴封閉管控「十二條」以來,寧波市小區每戶普通家庭每兩天僅限一名家庭成員外出。

老鄭所住的小區也不例外。物業輪班24小時手持測溫儀值守,揚聲器與「共抗疫情,人人有責」的大紅色標牌聲聲相應,穿透空曠的街區。

小區封閉的鐵門前,老鄭拿出了兩張紙。

一張蓋有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印章的紙上,手寫籤有老鄭的身份信息「鄭維君,48歲,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工號011434」,一日一證。

另一張,蓋有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章的紙上,關鍵信息是「本人系鎮海煉化職工,由於鎮海煉化主要生產國計民生所需的能源產品,特別是疫情防控所需的基礎化工原料,為保障生產需要,員工每天需上下班出行。」

「去吧。」門崗人員逐一審核,讓老鄭登記身份後放行。而小區外,公共運輸早已相繼停運。

一人走在晨霧中望不到盡頭的馬路上,除了偶爾犬吠,消失了往日匆匆的車鈴和趕路的人影。街道各式捲簾門和玻璃門,唯有白色防疫封條整齊劃一。

早餐店緊閉的門上,還貼有一紙告知「親愛的新老顧客,本店春節放假至2月1日,正月初八起正常營業」。顯然並沒有兌現,似是而非,陡然生涼。

收起通行證,老鄭已走到站臺等來熟悉的廠車。平常覺得並不太長的通勤路上,設有招寶山大橋、小港等多個關卡下車檢查,讓人感受到疫情形勢的嚴峻。

一天測體溫最多可達10次,老鄭粗略估算,除了路上關卡還有控制室和員工食堂。

「現在外面風險這多大,你這麼積極做啥!」時間倒回二月初,全市疫情管控最嚴禁令實施第一天,老鄭拿到公司連夜批准的通行證擺在妻子面前,妻子有些想不通。

或許,化工人的困惑之一便是給家人朋友解釋自己的職業,令人看不懂的英文化學式,還有「環氧乙烷」「乙二醇」「丁二烯」等等生僻的化學名稱。

老鄭的崗位是「環氧乙烷-乙二醇副班長」。

「對!就是環氧乙烷!一字不差!」老鄭麻利找出醫用口罩包裝袋,遞到妻子眼前,背面清晰標示「產品經環氧乙烷滅菌,有效期24個月」。環氧乙烷,正是老鄭班組夜以繼日生產的產品。

手中生產的「環氧乙烷」,最終變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用途很廣泛,可以作為醫藥、紡織、汽車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 老鄭說。

全國急缺醫用口罩,老鄭手機幾則新聞推送讓他格外著急,「醫用口罩辨真偽,為何必須環氧乙烷消毒?」,「0.5秒造一個口罩,為什麼你現在還買不到?」

原來,與普通口罩相比,醫用口罩核心工藝要求經過環氧乙烷7天以上的消毒和解析,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

「醫務人員在一線,我們也在一線。」老鄭對愛人道,「這門必須出!」

也正是如此,從1月24日除夕疫情應急一級響應到2月10日,鎮海煉化生產的環氧乙烷累計出廠114車,近3000噸。

早晨七點半,當東升的旭日照亮石刻「鎮海煉化」四個大字的1號門崗,老鄭通過體溫測量並拿出工作證刷卡。門禁器報出他的名字,在遠方樓頂嘹亮可聞。

疫情期間,門禁器每天依然報響3000多名鎮海煉化員工的姓名。生產一線也是戰「疫」前線。

跨過門禁,前方700公頃的土地上煉塔林立。環氧乙烷裝置作為其中之一,其原料來自一旁的乙烯裂解裝置,而乙烯裂解裝置原料來自附近區域的常減壓裝置。此外2月份排產8600噸的醫用口罩無紡布原料聚丙烯,來自其中的聚丙烯裝置。所有裝置的源頭,則是石油。

從石油到醫用口罩,任何一套煉化裝置,缺一不可。

春節期間,抗疫保供成為重中之重。老鄭第一時間向公司及社區上報了自身及家庭成員健康信息。鎮海煉化部署了摸排每位員工的疫情防控網絡,公共轄區和班車全面消毒,以及最嚴厲的進廠審批制度,直至2月10日轄區未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保了持續生產平穩有序。

「其實不管有沒有疫情,春節都要正常上班。」老鄭坦言。工作以來一直在一線倒班,白班早八至晚八,隔日夜班晚八至早八,全年白夜翻休。在這全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企業,365天不間斷生產保供,可追溯到45年前腳下還是沉積千年的海塗棉田時的光景,鎮海煉化為解決浙江全省能源保供問題應運而生。

不忘初心,不負韶華。28年的工作日曆裡頂過颱風,冒過大雪,老鄭說:「從來沒有什麼不可抗力讓人停止腳步,因為保障國計民生才是最大的不可抗力,我們從未止步。」

有網友到一個專業問題

石油到底是怎麼樣變成口罩的?

看看下面這位課代表的回答:

石油要變成口罩需要經過:

石油—>常減壓裝置/二次焦化加氫石腦油/加氫裂化輕石腦油—>乙烯裂解裝置—>乙烯/丙烯—>環氧乙烷/聚丙烯—>噴熔布—>口罩。

這些裝置和產品或許晦澀難記

但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石化保障國計民生所需能源

更生產疫情防控所需的化工原料

生產線就是我們抗疫的「第一線」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32家上市公司跨界戰「疫」,消毒劑、口罩、防護服面面俱到
    來源:金色光近日,數十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生產消毒劑、醫用酒精、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中已有13家公司宣布轉產消毒劑、酒精等消毒類產品,還有19家公司火速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 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節後復工,全國對口罩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富士康、比亞迪、中石化等「巨無霸」企業紛紛宣布加入「跨界」生產大軍。不少上市公司陸續宣布投身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
  • 上市公司全搜集
    大的即將新增產線:比亞迪:500萬/天,富士康:200萬/天,爹地寶貝:200萬/天,五菱汽車:170萬/天,中石化:100萬/天,佛慈製藥:20萬/天還有水星家紡、華紡股份、報喜鳥等上市公司或子公司表示臨時改線轉產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業務。
  • 口罩難買口罩機更難買 多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設備
    隨著更多的企業轉產投入到口罩的生產之中,2月6日,中國石化一條「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的官方微博,讓口罩機這個處於自動化設備領域下的極其細分小行業,一下子進入到了公眾視野。「全民口罩廠」帶動了「全民口罩機」興起。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僅珠三角地區春節後就有超過500家自動化設備公司宣布生產口罩機,其中大部分為新增產能並且還在持續增加。
  • 焦點分析|比亞迪半導體「大刀闊斧」推進分拆上市,意欲何為?
    過去一周,比亞迪的股東笑開了花 ——A股股價一度漲近10%、突破220元,總市值一度超6000億元。2020年年初至今,比亞迪A股股價累計漲幅高達350%。多家證券公司維持「買入」、「跑贏大市」評級。比亞迪之所以還能受到資本市場追捧,主要得益於刀片電池產能爬坡順利、旗艦車型「漢」銷量破萬、去年12月份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0%、疫情期間轉產口罩(出貨量全球第一),同時也得益於它宣布把半導體業務分拆上市。
  • ...19;鍾南山:疫情峰值或在二月中下旬出現;比亞迪回應口罩遭瘋搶
    10日當天,全國有42家企業的員工吃上了餓了麼送出的「開工第一餐」。目前,在全國13個城市,已有近6000家餐飲企業加入「企業團餐安心送」服務。接下來,餓了麼將攜手餐企在全國多個城市逐漸推出無接觸配送、無接觸分餐的安心餐。36氪獲悉,2月10日開始,餓了麼與永和大王等頭部餐飲品牌一起,對接地方政府、工業園區等機構,在全國推出「企業團餐安心送」服務,解決各省市復工單位的用餐需求。
  • 疫情下中成藥遭盲目搶購:雙黃連脫銷店員猛推魚腥草合劑,哪些上市...
    來源:華夏時報(雙黃連口服液引發搶購潮 孫源攝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繼口罩後,雙黃連口服液再次引發搶購潮。當晚,各社交媒體即出現了多地民眾聚集排隊在藥店搶購雙黃連口服液的視頻和照片。《華夏時報》記者在1月31日接近次日0點時在京東app搜索「雙黃連口服液」,顯示各大藥店幾乎售罄,僅剩一盒,再此刷新後顯示已一盒不剩。淘寶、天貓等多個線上電商平臺的雙黃連口服液也迅速脫銷。記者諮詢何時到貨時,客服均表示「不清楚」或「暫時無貨」。
  • 數千家企業都在跨界做口罩?印刷包裝企業也沒閒著
    從生物科技跨界口罩生產,這跨度還不算太大。現在的情況是,造車的、賣油的、做手機的都來產口罩或者協助制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00多家公司主動請戰,紛紛跨界投入了口罩行業。從大年三十便衝在最前面的柒牌,到最近跨界的富士康,3000多家企業正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築起一道防線,還有很多企業在魚貫入列。
  • 「口罩機」一機難求 多家上市公司瞄準風口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口罩機」一機難求,多家上市公司瞄準風口,熔噴無紡布成「卡脖子」環節?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疫情救援期間,口罩成了最為緊俏的物資。為了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給,全國上下紛紛全力動員,復產增產。
  • 口罩難求,幾十家設備廠商紛紛行動(附名單)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 月 7 日,全國已經有超過 3000 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想生產口罩,沒有設備怎麼行?不少非標自動廠商迅速響應,推出口罩生產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 夢百合塞爾維亞生產基地緊急轉產口罩
    為了幫助中國的「好兄弟」塞爾維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市公司夢百合可謂不遺餘力。記者剛剛獲悉,在企業首批捐贈物資抵達塞爾維亞的同時,夢百合家居設在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已緊急轉產口罩,其在國內採購的2臺自動口罩機和14名員工將在3月底乘專機奔赴塞爾維亞。屆時,該基地將日產醫用口罩超10萬隻。
  • 【獲美國FDA授權 比亞迪口罩加速出海】繼打開日本市場之後,比亞迪...
    2020-04-22 07:18:45來源:FX168 【獲美國FDA授權 比亞迪口罩加速出海】繼打開日本市場之後,比亞迪口罩進軍美國市場也獲得相關授權。
  • 關於口罩,你應該知道…
    目前,響應國家號召,富士康、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中石化、廣汽集團等多家能源和製造業企業宣布緊急投產口罩,就連紙尿褲廠家爹地寶貝、男裝品牌雅戈爾等也先後加入轉產口罩大軍。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11,全國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他們緊急審批資質,推遲原計劃,改造生產線,積極奮戰在抗「疫」的後方。
  • 中國萬枚口罩援菲火山重災區,災民高呼CHINA致謝
    圖說:17日下午,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在大使官邸向菲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部長維拉捐贈4000隻防塵口罩,請其轉交給塔爾火山災區從事救援的一線工作人員。關向東攝12日下午1時,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的塔爾火山噴發,截至17日已有8萬多災民從災區疏散,其中八打雁省政府臨時安置中心先後安置了3萬多災民。
  • ...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哪些優劣勢?
    1.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哪些優劣勢?;2.李楠談蘋果M1晶片跑分高的原因:不止是技術領先;3.電子垃圾泛濫成災,英國炮轟蘋果和亞馬遜:你們應該負更多責任1.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哪些優劣勢?
  • 日本100萬防疫口罩援馳中國:口罩大國製造商正加班加點
    「東京-成都」川航航班已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目前物資正通過汽運緊急馳援武漢。產品豐富產業發達消費者對口罩的依賴,讓相關技術、公司、產業得以發展。2015年,人氣很旺的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抵達上海比賽時,戴了一款印有日本國旗的口罩,那就是專門防範花粉症的口罩。這種叫Pittarich的高性能口罩有8層濾網,可阻擋細菌、PM2.5等侵入,層層防護卻又透氣,戴起來清涼不悶熱,洗淨後還可重複使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超3000家企業轉產口罩,深大研製...
    「跨界」生產口罩和消毒水為解決「一罩難求」等情況,包括工業富聯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火速「跨界」,支援「抗疫」物資。據統計,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比亞迪、上汽通用、富士康、中順潔柔,做汽車的、做手機的、做衛生巾紙尿褲的、做太陽能的、做西裝的,統統改行做口罩了。22分鐘可獲結果!
  • 【分析】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
    1.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哪些優劣勢?;2.李楠談蘋果M1晶片跑分高的原因:不止是技術領先;3.電子垃圾泛濫成災,英國炮轟蘋果和亞馬遜:你們應該負更多責任1.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押寶車用IGBT市場有哪些優劣勢?
  • 卡門簡報|長沙推3000元購車補貼;比亞迪向深圳投放1500萬隻口罩...
    (未來汽車日報)比亞迪向深圳投放1500萬隻口罩, 每隻不超2.5元3月15日上午,比亞迪與6家企業在深圳籤署「1500萬隻口罩投放市場服務市民合作協議」,比亞迪將自3月16日至3月31日,向華潤萬家、國大藥房、海王星辰、南北醫藥、叮噹快藥、中聯大藥房供應一次性醫用口罩共1500萬隻,每隻價格不超過
  • 蹭疫情特效藥、口罩機熱點「翻車」 上市公司遭監管關注處罰
    近期,在監管層的問詢、關注之下,不少上市公司蹭熱點「翻車」。在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在有效藥物「瑞德西韋」身上,「翻車」的上市公司就有海南海藥(000566.SZ)、博瑞醫藥(688166.SH)和物產中大(600704.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