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節後復工,全國對口罩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富士康、比亞迪、中石化等「巨無霸」企業紛紛宣布加入「跨界」生產大軍。不少上市公司陸續宣布投身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2月9日、10日兩天,就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身口罩生產,它們來自醫療、地產、服裝、能源、紙業等不同行業,包括翰宇藥業、藍帆醫療、澳洋健康、華軟科技、格力地產、陽普醫療、南興股份、曠達科技、龍頭股份、首航高科、中順潔柔和華紡股份等。

「小」跨界:醫療企業新增口罩生產線

許多本已在醫療領域經營的上市公司,開始增加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線。

2月11日,翰宇藥業披露公告稱,已將全資子公司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成紀藥業」)的經營範圍變更為「小容量注射劑、凍乾粉針劑、片劑、顆粒劑、散劑、硬膠囊劑、第Ⅰ類、第Ⅱ類、第Ⅲ類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銷售」。

其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屬於II類醫療器械,營業範圍變更後,成紀藥業可開展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的研發、生產、銷售。

目前,翰宇藥業擬在成紀藥業的現有場地設施基礎上,投資建設5條自動化醫用口罩生產線。本次成紀藥業醫用口罩生產線改建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約1862萬元,項目完全達產後預計醫用口罩年產量約2億隻,計劃項目建設周期為25天。

翰宇藥業表示,公司將在設備陸續運抵車間並安裝調試合格後,儘快投入生產符合相關質量標準的醫用防護產品,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新增年產2億隻口罩生產線的還有藍帆醫療。

2月10日,上市公司藍帆醫療披露公告稱,基於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公司擬在2017年規劃建設的健康防護產業園、目前已有20億副醫用丁腈手套產能運行的基礎上,新增投資、建設醫療及防護產品新項目,包括「2億隻/年醫用口罩項目」「消毒殺菌類醫用防護產品項目」和「6000萬副/年手術手套項目」,項目投資金額合計1.66億元。

公告顯示,項目總規劃年產2億隻口罩,包括醫用N95口罩0.5億隻、醫用外科口罩1.5億隻。項目建設一期初步確定為30天,計劃採購一臺設備,年產0.5億隻一次性口罩,預計2020年3月投入試運行;二期項目的實施進度將根據市場的需求、一期項目的運營情況綜合論證進行適時調整。

也有上市公司通過向口罩生產企業增資的方式,參與到口罩的生產中。

2月10日,澳洋健康披露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澳洋醫藥物流有限公司(下稱「澳洋醫藥物流」)擬對蘇州樂天防護用品有限公司(下稱「樂天公司」)增資500萬元。

澳洋健康表示,鑑於當前突發的疫情防控形勢,社會對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迫切,但供給緊張。樂天公司擁有生產醫用級口罩及各類防護級別的成人、兒童口罩的生產資質及能力,澳洋醫藥物流決定通過對樂天公司增資參股的形式,在業務上與樂天形成戰略合作,保證澳洋醫藥物流的口罩採購渠道穩定,滿足下遊醫院及零售終端的需求。

在這場跨界戰「疫」中,不乏一些企業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應急審批。

2月10日,上市公司陽普醫療披露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陽普醫療(湖南)有限公司收到了由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公告顯示,該產品為應急審批註冊,有效期為8個月,該產品在延續/變更註冊時,應按醫療器械註冊管理要求完善相關資料。

「大」跨界:紙業、地產、服裝、能源企業投身口罩生產

有些上市公司參與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則屬於「徹底」跨界。

2月10日,上司公司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格力地產)披露公告稱,在珠海市政府、珠海市國資委統一部署下,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高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珠海市微創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醫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豐炎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2月10日合資成立了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主要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

此外,知名內衣品牌「三槍」的母公司上海龍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頭股份)也宣布加入到口罩的生產中來。

2月10日,龍頭股份披露公告稱,為積極響應國家應對疫情防治所需,緩解疫情防控物資供給緊缺壓力,公司通過調整相關生產設施布局,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改造、投資引入口罩生產機器設備等相關舉措,推進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應急項目順利實施。

該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上海針織九廠與上海電氣集團下屬贏合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口罩生產設備配套供應企業,陸續籤署了相關銷售購買意向合同。按照合同協議,上海針織九廠擬向贏合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企業採購一批高速平面耳帶式全自動口罩製造機及相關口罩生產配套設備。

公告顯示,項目預計總投入1億元左右,包括機器設備購買、生產線升級改造等,預計將在2月中旬起,逐步完成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驗收,並得到相關許可後可以逐步投入使用。預計3月上旬可以全部正式投入運營,預測量產後的民用一次性使用口罩,最高產能力爭達到300萬-500萬隻/日。

此外,龍頭股份還改造相關生產設施進行防護服生產。預計量產後普通民用防護服產能可達到數萬套/日。

經營能源事業的上市公司也宣布參與到口罩的生產中來。

首航高科主營空冷系統以及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2月9日,首航高科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首航潔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將優先生產目前市場急需的口罩,以緩解國內病毒防護所需。

首航高科表示,公司已與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根據疫情發展的情況和市場供需情況,分批次陸續達成不多於10臺套口罩生產線的商務合作。目前,雙方籤署第一批次採購協議,鑑於目前口罩生產線比較緊缺,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優先提供首航高科2臺套口罩生產線(日產10萬個口罩/套)用於生產急需,首條口罩生產線將於2月25日交付,第二套生產線將於3月10日前完成調試驗收。

做衛生用紙的企業也來了。

2月9日,中順潔柔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順潔柔(雲浮)紙業有限公司(下稱「雲浮中順」)擬開展生產、銷售醫用口罩業務。雲浮中順本次共採購了5條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生產能力約為35萬片/日,設備將陸續運抵雲浮基地並在安裝調試合格後投入生產,預計本月底前形成產能。投產後,雲浮中順將視需求繼續增加生產線以擴大產能至200萬片/日左右。

新京報記者 肖瑋 李雲琦

相關焦點

  • 口罩難買口罩機更難買 多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設備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孫寧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需求暴漲,口罩廠商和下遊生產設備在春節期間成為焦點。全民口罩廠帶動了「全民口罩機」興起,甚至多家上市公司紛紛跨界生產口罩機等硬體設備,口罩機也迎來需求井噴,售價在近段時間快速上漲。
  • 32家上市公司跨界戰「疫」,消毒劑、口罩、防護服面面俱到
    來源:金色光近日,數十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生產消毒劑、醫用酒精、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中已有13家公司宣布轉產消毒劑、酒精等消毒類產品,還有19家公司火速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 比亞迪口罩遭搶購 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緊急援產!
    至少4家藥企投資超2億元建設口罩等防控物資生產線藥企作為抗疫排頭兵,不僅在藥物研發和生產上加班加點,保證相關藥品的市場供應,在防控物資的投資生產上也不遺餘力。不僅如此,公司也在1月31日收到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同意部分企業生產的消毒劑(第一批)用於疫情防控消毒使用的通告》,同意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產75%乙醇消毒液。獲得主管部門許可後,公司開始加班加點生產75%乙醇消毒液,全力保障市場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生產75%乙醇消毒液840餘噸,產量佔甘肅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 政府兜底採購口罩機 多家上市公司已跨界生產!
    政府兜底採購口罩機 多家上市公司已跨界生產!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需求暴漲,口罩廠商和下遊生產設備在春節期間成為焦點。全民口罩廠帶動了「全民口罩機」興起,甚至多家上市公司紛紛跨界生產口罩機等硬體設備,口罩機也迎來需求井噴,售價在近段時間快速上漲。
  • 數千家企業都在跨界做口罩?印刷包裝企業也沒閒著
    面對如此大的缺口,在現有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開始跨界應援。從生物科技跨界口罩生產,這跨度還不算太大。現在的情況是,造車的、賣油的、做手機的都來產口罩或者協助制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00多家公司主動請戰,紛紛跨界投入了口罩行業。
  • 緊急「跨界」!泉州企業轉產口罩生產設備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最為緊俏的物資之一。一些有條件的企業緊急「跨界」,開始轉產口罩。但是,要臨時改做口罩,就必須有做口罩的機械設備。一時間,去哪兒找這麼多口罩機呢?在咱們泉州,做機械設備的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
  • 航天科技集團「跨界」生產的口罩、護目鏡框什麼樣?
    準備發往急需抗疫物資的地方八院806所主要研製的是航天發動機其所屬精細公司則是應用航天技術生產液體和氣體過濾器材的企業有潔淨車間,具備潔淨生產條件當得知社會企業有生產口罩的合作需求八院806所精細公司以航天企業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主動聯繫,通過視頻連線給對方看了他們的生產環境
  • 凱兒得樂「跨界」應援防控,已生產下線口罩百萬隻!
    國民母嬰品牌跨界應援生產口罩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和「一罩難求」的現狀,凱兒得樂作為國民母嬰品牌,和全國輕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第一時間投入大量資金,調動資源和配置產能,「跨界」支援口罩生產,全力助力疫情防控!
  • 泉州紙尿褲企業轉產口罩「跨界應援」
    價值千萬的紙尿褲設備改造成口罩生產設備。百潤 供圖東南網2月17日訊(通訊員 羅淑娟)疫情當前,一「罩」難求是真實寫照。面對亟待解決的防護物資短缺,百潤(中國)有限公司(簡稱「百潤」)積極改造原有的紙尿褲生產設備,開啟了口罩的「跨界應援」。
  • 990家上市公司加入炒股大軍 證券價值逾6000億
    隨著牛市行情日漸清晰,上市公司與散戶一樣,加入到炒股大軍。今年以來,哪些上市公司「抓到了大象」,哪些上市公司又被「砸成豬頭」了呢?  持有證券價值總額逾6000億元  有109家公司持有的證券數量超過或等於10個,10家公司投資金額合計數額分別超過100億元  牛市的來臨讓市場衍生出許多炒股段子的同時,也讓「股神」再度被推上神壇。
  • 盤點知名國內外口罩公司:國產品牌在崛起
    非典後,日本、德國等企業相繼進入中國,在中國設立分公司。上市企業和未融資企業佔比大上述國內的口罩企業中,只有廣州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上海興諾康綸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穩健醫療擬A股IPO。其他企業均未融資。上述國外的企業中,除了白元未曾融資外,其他的公司多為上市或IPO公司。
  • 鯉城又有兩家企業「跨界」生產 樣機已交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緊缺物資。從泉州鯉城區工信局獲悉,泉州鯉城區又有兩家企業「跨界」生產口罩機,為當前疫情防控提供設備支持。佰源機械動起來完成首套口罩機樣機並試生產「防疫千萬條,口罩第一條。」在泉州佰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源機械)車間內,橫幅懸掛在牆上,激勵著全體員工高效作業,與疫情賽跑。
  • 可水洗10次,北京國企推新型殼聚糖口罩
    「我們做口罩,真是從零開始的跨界。」從接到緊急任務,最近這兩個多月來,北京時尚控股所屬銅牛集團的科研團隊幾乎天天泡在口罩堆裡。一番摸打滾爬,也走了不少彎路。讓人振奮的是,公司研發的新型殼聚糖可水洗防護口罩,馬上就要量產上市了——這也是首都國企戰疫的一大創新成果。
  • 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原標題: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墨)創建僅5年的光谷生物城,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聚集地。  10月25日,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與中國醫藥集團、東湖高新區於法國籤署合作協議,在光谷生物城國際疫苗園共建生產基地,面向全球提供革新的技術、高質量的生物產品。  至此,名列世界500強的13家生物醫藥公司中,已有8家落戶光谷生物城,數量在全國26家生物產業基地中名列前茅。  美國輝瑞是首家進入光谷生物城的世界500強企業。
  • 2015中國機器人行業最具潛力上市公司TOP10排行榜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兩三年時間內,A股市場逾8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併購或投資了機器人及智能自動化項目。當然,這其中也不乏跨界轉型炒作概念,在機器人領域曇花一現,真假難辨的機器人概念股。  實際上,真正能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爭得一席之位的機器人概念股屈指可數,我們結合國內機器人上市公司的業績、產業布局以及綜合實力等盤點出了2015年中國最具潛力的上市公司十強。
  • 首批防疫物資收儲目錄發布 這些上市公司緊急上馬相關項目!
    多家公司轉生產防疫物資華紡股份:擬建設醫用口罩及防護服項目2月9日晚間,華紡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在華紡工業園區內建設無菌車間生產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生產車間面積 1500平米,自籌資金1000萬元用於投資建設,建設周期3個月。
  • 新型石墨烯口罩來了 哪些相關上市公司可以關注?
    據報導,新型石墨烯口罩來了。近日,中國航發航材院利用材料技術優勢成功研發出抗菌性更強、使用時長可超過48小時的新型石墨烯口罩。對於投資者而言,石墨烯相關上市公司自然是會關注的。那麼,石墨烯上市公司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超3000家企業轉產口罩,深大研製...
    「跨界」生產口罩和消毒水為解決「一罩難求」等情況,包括工業富聯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火速「跨界」,支援「抗疫」物資。首批政府兜底採購收儲目錄出爐 上市公司開足馬力生產2月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以及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這是繼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2月5日強調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後,官方正式發文明確。
  • 人工智慧最強上市公司 這三家A股企業關注度高
    人工智慧上市公司 一、海康威視(002415)。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2.7億,同比增長逾1%;實現歸母淨利潤46.2億,同比增長超過9%。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49.8%,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9.2%,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從業務結構來看,「前端音視頻產品」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二、科大訊飛(002230)。
  • 上海國資國企:目標培育區域內科創板上市公司70家 特斯拉大漲投行...
    《科創板日報》(上海,王夢雅)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上海國資國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目標培育區域內科創板上市公司70家;特斯拉大漲逾11%再創新高 投行稱反彈才「剛剛開始」;京東2020年第二季度淨收入同比增長33.8% 高瓴資本擬入股京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