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家上市公司加入炒股大軍 證券價值逾6000億

2021-01-09 中國證券網

  本月以來,股市暴漲暴跌,很多關於炒股的段子在坊間流傳。隨著牛市行情日漸清晰,上市公司與散戶一樣,加入到炒股大軍。今年以來,哪些上市公司「抓到了大象」,哪些上市公司又被「砸成豬頭」了呢?

  持有證券價值總額逾6000億元

  有109家公司持有的證券數量超過或等於10個,10家公司投資金額合計數額分別超過100億元

  牛市的來臨讓市場衍生出許多炒股段子的同時,也讓「股神」再度被推上神壇。而上市公司也不甘人後,投資股票頗有收穫不菲者。近一周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 ,稱將持有的其它上市公司的股票出售變現。

  這些公司獲得收益固然引人豔羨,但是,對於兩市愛炒股的上市公司而言,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腳。

  由於各家公司定期財報披露的信息不一而定,因此,可供統計的數據 ,只能依據2014年中報的數據來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兩市公司中,共有990家公司持有其它公司的股權,持有的證券價值總額超過6000億元。以持有證券個數來排序,有109家公司持有的證券數量超過或等於10個;從投資金額來看,有10家公司投資金額合計分別超過100億元。

  券商投資也愛同行

  在這些「炒股大戶」們的隊伍裡,金融類公司是當之無愧的「炒股」愛好者,上市銀行、上市券商持有數額相當可觀的證券。

  以中信證券為例,中信證券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對外股權投資金額為7.64億元。證券投資情況表顯示,公司持有中國平安 、民生銀行 、上海萊士 、貴州茅臺 、新華保險 、海通證券等公司的股票,持有其它上市公司股權情況明細表顯示,公司持有北京銀行 、中國重工 、遼寧成大 、廣發證券等公司的股權。

  大盤的整體向好,使得相關板塊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水漲船高。以中信證券中報中提及的證券投資明細表中的數額計算:公司持有海通證券約4383.99萬股,最初投資成本約為4.57億元,即,公司的成本價約為10.4元/股,12月10日,海通證券收於21.72元/股,據此計算,中信證券持有的海通證券股票市值約為9.5億元,相較成本,帳面浮盈約5億元。

  持有券商股的上市券商並非中信證券一家公司,招商證券的半年報也同樣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無新增對外股權投資,而證券投資明細表則顯示,公司持有通威股份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 、民生銀行、中信證券等股票,其中,公司提及,持有中信證券816.93萬股,初始投資金額為9411.72萬元,據此計算,持股成本約為11.52元/股,12月10日,中信證券股價收於27.27元/股,也即,招商證券持有的中信證券市值約為2.23億元,帳面浮盈約1.3億元。

  投資同行的上市券商遠不止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兩家公司,不少上市券商都持有同行的股份或其它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股票。

  時近歲末,半年報所發布的內容距離現在已經有數月的光陰,因此,這些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額是否仍有上述帳面餘額不得而知,不過,從交易所查詢上述公司下半年來的公告可知,未見有出售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相關信息。

  產業公司更愛投資同行

  雖然金融類上市公司佔據了證券投資榜的可觀份額,但是,也有一些鍾愛投資的傳統企業有望在此輪牛市中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

  例如,某家上市公司的中報中提及,持有中信證券、浦發銀行 、中金黃金 、寧波銀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的證券大部分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只有少數為長期股權投資,持有的這些證券最初投資成本合計約65.7億元,至上半年,已有可觀的收益浮現,而隨著持有的股票持續走高,所獲收益也更加可觀。而對比公司財報中對主營業務的描述可以看出,炒股收益已然是公司不可錯失的利潤來源。

  總的來看,愛炒股的這些上市公司,投資也有規律可循。《證券日報》記者查詢的數據顯示,金融類上市公司在投資股票時,偏愛從同行下手,例如,券商買券商類股票,銀行買銀行類股票;而傳統企業在投資股票時,偏愛一些基金、公司債等投資方式;而長期股權投資的種類裡,商業銀行則是個寵兒。

相關焦點

  • ...公司也成「韭菜」!28家一季報首虧,都與炒股有關,最多虧掉1.68億
    不僅受疫情影響,還被炒股拖累,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預告首虧。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已經結束,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普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幸的是,還有公司遭受「二重傷害」,炒股出現虧損,導致業績進一步惡化。據券商中國記者對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不完全統計,有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首虧,股票大幅下跌是業績轉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 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繼富士康比亞迪後 兩天逾10家上市公司跨界生產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節後復工,全國對口罩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富士康、比亞迪、中石化等「巨無霸」企業紛紛宣布加入「跨界」生產大軍。不少上市公司陸續宣布投身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
  • 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原標題: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央企改革逐步深入,五大電力集團除了中電投和國電集團,其他幾家也可能在此背景下迎來重組和兼併的改革   編者按:近日,華電集團旗下華電能源和金山股份兩家上市公司雙雙停牌;7月18日,農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農發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
  • 正好炒股配資證券公司線上槓桿股票配資開戶平臺:如何判斷是否適合...
    進行股票配資的出資者多數是長期在股市中徵戰的常駐大軍,他們一般具有傑出的大盤感知才會豐厚的操作經歷,在操作時能聯絡已有的專業基本知識、憑藉配資渠道的助攻賺取更大贏利。 3、傑出的心思素質。所以正好股票配資公司提醒,盈虧不安穩的出資人要根據本身狀況操作,狀況好的時分能夠配資炒股;而一貫成果欠安的出資人,則應該慎重考慮。
  • 低估價值股的機會來了?125家公司正掀「回購...
    當前應花更多的精力挖掘被錯殺的和逐漸從困難中走出來的公司。   有幾個方面的信息值得注意:   1、125家上市公司正實施股份回購   今年以來,截至1月13日兩市共有125家上市公司發布實施或準備實施回購股份的公告,這其中大部分公司股價持續低迷或股價連續下挫的公司,包括南極電商、完美世界、新希望等高知名度個股。
  • 浙江省上市公司超500家!全國第二!五家超1000億市值
    據大象君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3日,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達503家。在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建立30周年之際,浙江A股上市公司順利超過500家,總數僅次於廣東,位列全國第二,佔全國八分之一比例。 01 27家總市值各超500億!
  • 上市公司總數和退市公司家數都創新高說明什麼?
    9月15日,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突破4000家。在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的同時,退市公司數量也創出新高。9月16日,千山退正式摘牌。數據顯示,今年退市公司數量再創新高:年內,15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包括兩家B股),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5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範類退市;截至7月底,13家公司通過出清式重組完成退市。筆者認為,退市公司數量連創新高,是提升市場整體質量的重要措施。首先,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多元化退市機制,為劣質資產出清、讓契合經濟發展訴求的資產上市開闢了路徑。
  • 包下馬斯克火箭 私人登月第一人、日本富豪坦白:炒股虧了44億
    一向大膽出位的日本富豪前澤友作日前承認,自己腦袋一熱,短線炒股虧了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提到前澤友作,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日本富豪,不過他2018年包下了馬斯克的太空火箭,將成為私人繞月旅行第一人,2023年將正式成團。
  • 20家傳感器上市公司收入匯總 市值超100億的大戶都有誰?
    目前,國內從事傳感器的研製、生產和應用的企業約有1700家。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經超過20億隻,傳感器產品達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傳感器銷售額接近1400億元。不過,大部分還存在數位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的問題。
  • 上市公司應用公允價值案例分析
    本文結合典型公司案例從債務重組、持有金融資產和資產置換等方面,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應用公允價值造成的公司價值的估值波動,並對公允價值計量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現行會計準則;公允價值;上市公司;案例  現行會計準則的應用給上市公司估值帶來了新的變革與挑戰。準則的實施將鼓勵上市公司企業併購與對外投資、整體上市和企業科技創新。
  • 招商證券加入降槓桿隊列 逾1300隻個股折算率遭下調
    摘要 招商證券今日發布公告,加入降槓桿隊列,逾1300隻個股折算率遭下調。   ===本文導讀===  招商證券加入降槓桿隊列 逾1300隻個股折算率遭下調  中信牽頭調兩融過熱標的槓桿「清零」
  • 大敗局:逾80家上市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 起底價值毀滅的基本原理:以12家上市公司為例
    以上哲學映射到投資,基本路徑是識別並遠離價值毀滅型公司——資本市場在上市之初給予其太高的估值,股價表現形式為上市後「滾滾長江東流水」式的不斷尋底——這是一種逆向思維,你能看出誰有問題,排除大多數損失的可能,自然就與能持續創造價值的公司做朋友。瞧,成功投資的理念往往就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 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點藍色字關注「京醫會」 2015年,一家上市房企開始改名換姓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5年後深陷巨虧。 一年虧18億!
  • 3000億最大校企被申請重整,4家上市公司或將易主
    值得關注的是,4份公告中均提到,如果債權人對方正集團的重整申請被北京一中院受理,方正集團進入重整程序,將可能對本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 作為曾經最優質的校辦企業之一,方正集團卻走到了重整這一步,著實令人嘆息。藉助重整,方正集團能「涅槃重生」嗎?旗下上市公司又將走向何方?
  • 北向半日流出逾百億:主力逃離晶片股 光學龍頭遭拋20億
    探尋牛市基本面|秦泰(金麒麟分析師):引而不發——2020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港股直播間  耀才證券黃澤航:論港股中資券商股的投資價值  基金直播間北向資金淨流出115.55億,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5.46億,深股通淨流出80.1億。資金流向主力資金主要流入通信、家紡、運輸三個行業,流入金額分別為2.13億元、0.45億元、0.17億元,其中散戶淨流入金額為-2.91億元、-2.22億元、-0.79億元。
  • 2016年險資帳本: 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712億股
    根據同花順和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險資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合計持股數量約712億股。  險資成為A股市場的「鯰魚」,不過在激活部分人氣的同時,也給市場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如短線操作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員的動蕩等。「兇悍」手法,也引起了管理層的關注和擔憂,2016年年底,管理層多次喊話「保險姓保」,險資也暫時「收手」,一切暫時歸於平靜。
  • 線上炒股配資平臺,證券股票配資開戶_投資人必上的配資炒股廣發...
    中股股票槓桿配資公司是中國安全的網絡炒股配資平臺之一,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炒股證券公司、銀行合作,做到保證金支付 證券配資開戶平臺充值監管、交易帳戶證券配資公司監管、帳戶資金銀行託管。為廣大股民提供安全、快捷、靈活的資金,是廣大股民股市投資利器。
  • 中概股瘋狂一夜:阿里狂飆逾4000億 京東突破千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中概股瘋狂一夜:阿里狂飆逾4000億,京東突破千億美元,更有上市首日暴漲近50%...A股又是牛市一天?彭勃證券時報·e公司客戶端7月9日消息,A股已經無法阻擋,我們來看看昨夜大洋彼岸的資本市場發生了什麼。
  • 千餘家公司發布中報預告:「奇葩」公司陸續出現 投資者要睜大眼睛
    比如主營業務增長,結果炒股虧了的上海萊士,比如身為上交所第一個出爐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九華旅遊業績卻只漲了1.19%。  5家公司發布中報 威華股份業績上漲最多  數據統計,截至7月14日,A股已經發布2018年中報業績的共有5家公司,分別為航錦科技、順灝股份、威華股份、嘉事堂和九華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