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以來,股市暴漲暴跌,很多關於炒股的段子在坊間流傳。隨著牛市行情日漸清晰,上市公司與散戶一樣,加入到炒股大軍。今年以來,哪些上市公司「抓到了大象」,哪些上市公司又被「砸成豬頭」了呢?
持有證券價值總額逾6000億元
有109家公司持有的證券數量超過或等於10個,10家公司投資金額合計數額分別超過100億元
牛市的來臨讓市場衍生出許多炒股段子的同時,也讓「股神」再度被推上神壇。而上市公司也不甘人後,投資股票頗有收穫不菲者。近一周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 ,稱將持有的其它上市公司的股票出售變現。
這些公司獲得收益固然引人豔羨,但是,對於兩市愛炒股的上市公司而言,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腳。
由於各家公司定期財報披露的信息不一而定,因此,可供統計的數據 ,只能依據2014年中報的數據來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兩市公司中,共有990家公司持有其它公司的股權,持有的證券價值總額超過6000億元。以持有證券個數來排序,有109家公司持有的證券數量超過或等於10個;從投資金額來看,有10家公司投資金額合計分別超過100億元。
券商投資也愛同行
在這些「炒股大戶」們的隊伍裡,金融類公司是當之無愧的「炒股」愛好者,上市銀行、上市券商持有數額相當可觀的證券。
以中信證券為例,中信證券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對外股權投資金額為7.64億元。證券投資情況表顯示,公司持有中國平安 、民生銀行 、上海萊士 、貴州茅臺 、新華保險 、海通證券等公司的股票,持有其它上市公司股權情況明細表顯示,公司持有北京銀行 、中國重工 、遼寧成大 、廣發證券等公司的股權。
大盤的整體向好,使得相關板塊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水漲船高。以中信證券中報中提及的證券投資明細表中的數額計算:公司持有海通證券約4383.99萬股,最初投資成本約為4.57億元,即,公司的成本價約為10.4元/股,12月10日,海通證券收於21.72元/股,據此計算,中信證券持有的海通證券股票市值約為9.5億元,相較成本,帳面浮盈約5億元。
持有券商股的上市券商並非中信證券一家公司,招商證券的半年報也同樣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無新增對外股權投資,而證券投資明細表則顯示,公司持有通威股份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 、民生銀行、中信證券等股票,其中,公司提及,持有中信證券816.93萬股,初始投資金額為9411.72萬元,據此計算,持股成本約為11.52元/股,12月10日,中信證券股價收於27.27元/股,也即,招商證券持有的中信證券市值約為2.23億元,帳面浮盈約1.3億元。
投資同行的上市券商遠不止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兩家公司,不少上市券商都持有同行的股份或其它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股票。
時近歲末,半年報所發布的內容距離現在已經有數月的光陰,因此,這些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額是否仍有上述帳面餘額不得而知,不過,從交易所查詢上述公司下半年來的公告可知,未見有出售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相關信息。
產業公司更愛投資同行
雖然金融類上市公司佔據了證券投資榜的可觀份額,但是,也有一些鍾愛投資的傳統企業有望在此輪牛市中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
例如,某家上市公司的中報中提及,持有中信證券、浦發銀行 、中金黃金 、寧波銀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的證券大部分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只有少數為長期股權投資,持有的這些證券最初投資成本合計約65.7億元,至上半年,已有可觀的收益浮現,而隨著持有的股票持續走高,所獲收益也更加可觀。而對比公司財報中對主營業務的描述可以看出,炒股收益已然是公司不可錯失的利潤來源。
總的來看,愛炒股的這些上市公司,投資也有規律可循。《證券日報》記者查詢的數據顯示,金融類上市公司在投資股票時,偏愛從同行下手,例如,券商買券商類股票,銀行買銀行類股票;而傳統企業在投資股票時,偏愛一些基金、公司債等投資方式;而長期股權投資的種類裡,商業銀行則是個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