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下馬斯克火箭 私人登月第一人、日本富豪坦白:炒股虧了44億

2020-12-03 快科技

一向大膽出位的日本富豪前澤友作日前承認,自己腦袋一熱,短線炒股虧了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

提到前澤友作,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日本富豪,不過他2018年包下了馬斯克的太空火箭,將成為私人繞月旅行第一人,2023年將正式成團。

這個消息公布之後,當年可是轟動全球,前澤友作也因此聲名大噪。

這幾天,他在社交平臺上突然坦白,自己被疫情驅動的市場蒙蔽了雙眼,玩起了短期股票交易,結果虧掉了44億日元。

他對自己的行為表達了反思,稱自己並擅長這個領域。

對於損失的44億日元,他表示會通過做生意賺回來。

前澤友作在全球不是知名的大富豪,他出生於1975年,1998年創立了日本最大的在線時裝購物中心Zozotown(現Start Today),母公司Zozo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9年前澤友作宣布辭職,將公司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孫正義的軟銀集團,交易價值23億美元,自己只保留了17.5%的股份。

這筆交易和股權就是他主要的身家來源,目前價值22億美元,約合150億人民幣,所以虧掉2.8億元對他來說並不是一筆太大的錢。

相比炒股損失,他更讓人驚訝的是2017年花了1.07億美元買了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82年的畫作《無題》(Untitled)。

相關焦點

  • 花7.6億買名畫,明星女友眾多,這個日本富豪還想上太空?
    不過如果要說會玩,我覺得日本富豪裡面最會玩的還是前澤友作,作為日本電子商務公司StartToday的創始人,前澤友作的身價高達36億,在2017年的時候居日本富豪榜的第14位。雖然比不上我們經常提起的馬雲等人,但是其會玩的性格卻是依舊讓他聲明遠揚。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登月第一人》作為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完美的運用現代科技加復古模型給觀眾還原了1969年美國登月的壯舉。故事從主角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前十年開始。 那時候的尼爾還是美國空軍基地的一名飛行員,只要美國空軍研發了新型的航空裝備,尼爾總是擔任試飛員的工作。
  • 日本富豪重金請藝術家去月球一圈遊 到底能看些啥?
    作者:火星叔叔鄭永春 【騰訊科技編者按】今天馬斯克在SpaceX總部為大家解開了首次參加私人環繞旅行的富豪,然後這趟旅行究竟能看到什麼?本文將為你揭秘。 下周就是中秋節了,全球華人將再次舉行一年一度的「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儀式。但今年的中秋節,或許又會多了一點新的談資。
  • 人類登月第一人:兩次死裡逃生,火箭發射11小時後幸運逃回地球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估計有5.3億人盯著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因為他為人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飛躍」。阿姆斯特朗那天確立了自己在歷史上的角色,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今天走在月球表面是一種榮耀,地球上一共只有12個人踏上那片土地。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近期一部講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電影備受關注,它就是——《登月第一人》,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米安·查澤雷。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阿波羅13號》劇照而從美蘇太空競賽講起,一直講到「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的電影《登月第一人》反而有些不討巧,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去了月球又回來了,它沒有懸念感。《登月第一人》劇照雖說剛剛過世的好萊塢著名編劇威廉·高德曼曾在《銀幕產業大冒險》一書裡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寫道,「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Nobody knows anything),但架不住每個人都有當事後諸葛亮的衝動,對於2018年新片《登陸第一人》票房慘敗的原因,各種分析層出不窮。
  • 《登月第一人》是怎麼拍出來的?
    作者/Bill Desowitz(IndieWire)譯者/戴丁丁 譯者按:對影迷來說,《登月第一人《登月第一人》面世之後,人們津津樂道,大談它特殊的切入角度,和獨特的影像質感,尤其是它不可忽視的主觀視點。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這一系列奇妙的觀感,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達成的呢?
  • 乘著火箭去旅遊!日本富豪將乘坐馬斯克的火箭繞月一周
    伊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公布了第一個將繞月球飛行的私人乘客的身份。Japanese billionaire and online fashion tycoon Yusaku Maezawa, 42, announced: "I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42歲的日本億萬富翁和網上時尚大亨前澤友作宣布:「我選擇去月球。」
  • 北美票房:《登月第一人》亮相贏好評
    北美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com10月14日公布電影市場數據,46部影片周末票房報收逾1.36億美元,環比下跌23%。  上期冠軍、動作片《毒液:致命守護者》第二個上映周末票房略顯頹勢,環比跌掉55.5%。目前該片全球累計票房逾3.78億美元,其中海外票倉佔比超過六成。
  • 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此前,11月25日,SpaceX升空了第16批星鏈衛星,並且成功回收了一枚7手運載火箭「獵鷹9號」。在馬斯克之前,有能力在私人航天領域進行探索的只有實力超強的大國,近二十年來,這個技術、資金甚至運氣都密集的行業迎來了一些民間player。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如果要問2018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是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然而從2018年8月29日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到10月12日在北美上映,毫無疑問電影《登月第一人》成為了2018年迄今為止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楊利偉想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圖)
    據《海南日報》報導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1月2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問: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 楊利偉:想當中國登月第一人
    同時,他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海南日報: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楊利偉(以下簡稱楊):大家知道,我們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正在按照部署進行,不久的將來要飛射。
  • 尼爾·阿姆斯特朗:永恆的紀念——你知與不知的登月第一人
    然而,他的所有榮譽也許都比不上他最最璀璨的頭銜——登月第一人。20世紀60年代,地球上有超30億的人口。第一個擺脫地心引力登上月球表面的,為什麼偏偏是他?擊敗了30多億人的他,曾立於金字塔尖的他,一定是個超凡脫俗的、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天選之子吧?其實未必。
  • 《登月第一人》觀後感
    痛失愛女的悲傷,得知同事犧牲時禁不住顫抖的難過,臨行前不敢面對家人的猶疑……登月英雄的內心宇宙被高斯林演繹得絲絲入扣。在數次近景與超近景特寫鏡頭下,高斯林的眼睛就仿佛是會說話一般,他湛藍色的雙眸深邃而有神,如浩瀚宇宙般動人。
  • SpaceX太空旅行時間確定 日本富豪包團繞月一周
    SpaceX太空旅行時間確定 日本富豪包團繞月一周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正在加速研發和測試其星際飛船,其首批太空乘客將在 2023 年 1 月份開始繞月之旅。
  • 特斯拉市值超3500億,馬斯克成全球第4大富豪!中國市場貢獻多少
    當地時間周二,特斯拉股票再創出歷史新高,最新股價報1887.09美元,上漲2.8%,總市值由此達到3516.81億美元。得益於公司股價暴漲,有「矽谷鋼鐵俠」之稱的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最新數據顯示,馬斯克身價已達到903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大富豪。事實上,今年特斯拉股價走勢可謂一路高歌猛進,今年迄今為止,特斯拉股票累計漲幅翻了3倍多。
  • 《登月第一人》不插旗惹爭議 美國網民稱篡改歷史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已過去差不多一半時間,爆出的最大新聞,仍屬於開幕當日放映的《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在第一輪媒體熱評過後,隨著更多現場觀眾的爆料,外界終於得知該片劇情中的一個關鍵缺失:主人公尼爾·阿姆斯特朗並未在月球上插下美國國旗!
  • 《登月第一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第二年,他是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團隊的平民之一,從未夢想七年後他將領導阿波羅11號月球任務,在那裡他將向人類邁出一小步,為人類帶來一個巨大的飛躍,「登月第一人」 也是由此改編而來。導演達米恩·查澤雷製作了一部關於私人男子在月球競賽中的經歷的個人電影。
  • 歐米茄腕錶出鏡電影《登月第一人》
    由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出品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日前已於美國上映,腕錶愛好者、太空迷和電影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見證歐米茄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