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京醫會」
2015年,一家上市房企開始改名換姓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5年後深陷巨虧。
一年虧18億!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近日,由房地產轉型醫療領域的上市公司宜華健康發布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財報顯示,從地產向醫療健康轉型的這5年,宜華健康的業績一直在下滑,僅2019年一年,就巨虧了十幾億。
據了解,2015年,粵東地區首家上市房企宜華地產開始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將上市公司的名稱從「宜華地產」改為「宜華健康」。
財務報告顯示,2016-2019年,宜華健康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7.7億元、1.7億元、1.37億元和-15.7億元。從該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宜華健康的虧損還在繼續。
也就是說,2019年,宜華健康虧損了十幾億元。那麼,虧損主要有哪些業務組成?據公告,2019年,宜華健康有87.83%的收入的來自醫療板塊,12.17%的收入來自養老闆塊。按具體產品和服務劃分,該公司有57.92%的收入來自醫療後勤綜合服務,20.87%的收入來自醫院經營業務。可見2019年,宜華健康的主營業務醫療後勤綜合服務和醫院經營業務運營情況不佳。
宜華健康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實現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淨利潤虧損額為1億元-1.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649.47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39.72%-2409.58%。
宜華健康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
對於業績虧損的原因,宜華健康表示,報告期內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營業收入下降,固定運營成本佔比較大,加之疫情期間部分醫院託管服務業務終止,導致公司營收下降,加上有息負債餘額及融資成本的上升,2020年上半年財務費用增加等原因導致虧損。
除了業績下降,宜華健康還面臨這信用下降的風險。2019年12月,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出具《中誠信證評關於下調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並將其列入可能降級的信用評級觀察名單的公告》,中誠信證評決定將宜華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將「16宜華01」的債項等級由AA下調至AA-,並將公司主體及上述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另據東方財富網8月13日信息,宜華健康排名整個醫療行業平均水平末端,在整個行業平均淨利潤近千萬的時候,該公司淨利潤虧損超五千萬。
大股東近七成資金被凍結
雪上加霜的是,宜華健康控股大股東宜華集團日子也不好過,大股東所持股份近七成已被凍結,凍結期限為3年。
不久前,宜華健康(000150.SZ)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近七成已被凍結,公告顯示:宜華健康公司控股股東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華集團」)部分股份被輪候凍結,本次輪候凍結數量2.19億股,凍結期限為3年。
截止目前,宜華集團的持有宜華健康的3.25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份數量的37.04%,輪候凍結股份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67.48%,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5%。
公告顯示,本次輪候凍結的原因是凍結申請人西部證券(002673,股吧)與被申請人宜華集團存在證券交易糾紛。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遇冷,不少房地產公司瞄準醫療健康的藍海市場。宜華健康也是房地產進軍醫療健康領域的一支大軍,2015年,粵東地區首家在A股上市房企宜華地產直接改名換姓為宜華健康,2016年,宜華健康通過出售資產和轉讓子公司股權等方式徹底剝離了地產業務,從一個地產商轉型成為一個醫療大健康企業。
2017年也是宜華健康布局醫療節奏提速的一年,宜華健康僅用4個月就買下了5家醫院,包括江陰百意中醫醫院、崑山長海醫院、杭州養和醫院、杭州慈養老年醫院、杭州下城慈惠老年護理院。值得注意的是由宜華健康子公司控股的江陰百意中醫醫院為無錫地區規模最大的民營中醫院,同時也是行業內首家登陸新三板的中醫醫療機構。
據天眼查顯示,宜華健康目前投資併購管理著120多家醫院後勤服務的廣東眾安康後勤集團公司,在腫瘤伽馬刀領域獨佔鰲頭並擁有及管理著14家醫院6000多張床位的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公司,收購擁有養老床位數5000張、護理床位數1500張的中國養老標杆企業「親和源」,專業生產移動醫療設備及慢病管理的愛奧樂醫療器械公司,投資全國第一家網絡醫院平臺深圳友德醫科技公司、天津市上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正式進軍健康醫療養老產業。
宜華健康在年報中介紹,目前公司確立了以醫療機構運營及服務和養老社區運營及服務為主的兩大業務核心,同時延伸到醫療專業工程、健康護理及康復、網際網路醫療等領域。
後疫情時代,原本就深陷虧損的轉型醫療企業如何走出泥潭,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看醫界
請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