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虧十幾億!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2021-01-09 騰訊網

點藍色字關注「京醫會」

2015年,一家上市房企開始改名換姓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5年後深陷巨虧。

一年虧18億!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近日,由房地產轉型醫療領域的上市公司宜華健康發布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財報顯示,從地產向醫療健康轉型的這5年,宜華健康的業績一直在下滑,僅2019年一年,就巨虧了十幾億。

據了解,2015年,粵東地區首家上市房企宜華地產開始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將上市公司的名稱從「宜華地產」改為「宜華健康」。

財務報告顯示,2016-2019年,宜華健康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7.7億元、1.7億元、1.37億元和-15.7億元。從該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宜華健康的虧損還在繼續。

也就是說,2019年,宜華健康虧損了十幾億元。那麼,虧損主要有哪些業務組成?據公告,2019年,宜華健康有87.83%的收入的來自醫療板塊,12.17%的收入來自養老闆塊。按具體產品和服務劃分,該公司有57.92%的收入來自醫療後勤綜合服務,20.87%的收入來自醫院經營業務。可見2019年,宜華健康的主營業務醫療後勤綜合服務和醫院經營業務運營情況不佳。

宜華健康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實現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淨利潤虧損額為1億元-1.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649.47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39.72%-2409.58%。

宜華健康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

對於業績虧損的原因,宜華健康表示,報告期內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營業收入下降,固定運營成本佔比較大,加之疫情期間部分醫院託管服務業務終止,導致公司營收下降,加上有息負債餘額及融資成本的上升,2020年上半年財務費用增加等原因導致虧損。

除了業績下降,宜華健康還面臨這信用下降的風險。2019年12月,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出具《中誠信證評關於下調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並將其列入可能降級的信用評級觀察名單的公告》,中誠信證評決定將宜華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將「16宜華01」的債項等級由AA下調至AA-,並將公司主體及上述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另據東方財富網8月13日信息,宜華健康排名整個醫療行業平均水平末端,在整個行業平均淨利潤近千萬的時候,該公司淨利潤虧損超五千萬。

大股東近七成資金被凍結

雪上加霜的是,宜華健康控股大股東宜華集團日子也不好過,大股東所持股份近七成已被凍結,凍結期限為3年。

不久前,宜華健康(000150.SZ)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近七成已被凍結,公告顯示:宜華健康公司控股股東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華集團」)部分股份被輪候凍結,本次輪候凍結數量2.19億股,凍結期限為3年。

截止目前,宜華集團的持有宜華健康的3.25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份數量的37.04%,輪候凍結股份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67.48%,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5%。

公告顯示,本次輪候凍結的原因是凍結申請人西部證券(002673,股吧)與被申請人宜華集團存在證券交易糾紛。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遇冷,不少房地產公司瞄準醫療健康的藍海市場。宜華健康也是房地產進軍醫療健康領域的一支大軍,2015年,粵東地區首家在A股上市房企宜華地產直接改名換姓為宜華健康,2016年,宜華健康通過出售資產和轉讓子公司股權等方式徹底剝離了地產業務,從一個地產商轉型成為一個醫療大健康企業。

2017年也是宜華健康布局醫療節奏提速的一年,宜華健康僅用4個月就買下了5家醫院,包括江陰百意中醫醫院、崑山長海醫院、杭州養和醫院、杭州慈養老年醫院、杭州下城慈惠老年護理院。值得注意的是由宜華健康子公司控股的江陰百意中醫醫院為無錫地區規模最大的民營中醫院,同時也是行業內首家登陸新三板的中醫醫療機構。

據天眼查顯示,宜華健康目前投資併購管理著120多家醫院後勤服務的廣東眾安康後勤集團公司,在腫瘤伽馬刀領域獨佔鰲頭並擁有及管理著14家醫院6000多張床位的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公司,收購擁有養老床位數5000張、護理床位數1500張的中國養老標杆企業「親和源」,專業生產移動醫療設備及慢病管理的愛奧樂醫療器械公司,投資全國第一家網絡醫院平臺深圳友德醫科技公司、天津市上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正式進軍健康醫療養老產業。

宜華健康在年報中介紹,目前公司確立了以醫療機構運營及服務和養老社區運營及服務為主的兩大業務核心,同時延伸到醫療專業工程、健康護理及康復、網際網路醫療等領域。

後疫情時代,原本就深陷虧損的轉型醫療企業如何走出泥潭,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看醫界

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總經理交「作業」| 覽海醫療姚忠薪酬超400萬 公司全年...
    作者:東升  投稿、線索、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作為一家公司總經理,一般肩負著多重繁重的職責,但一般第一條職責基本是根據董事會提出的戰略目標,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落實中長期經營發展戰略規劃,並推動實施。  直白說,公司總經理有沒有盡職盡責,最重要就是拿手經營業績說話!
  • 【動態】定了,微創醫療旗下又一家公司將上市
    醫谷微信號:yigoonet近日,微創醫療發布公告稱,建議分拆本公司附屬公司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於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目前,聯交所已確認微創醫療可進行建議分拆,11月6日,微創心通已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表格。
  • 投資界24h|57歲李寧悄悄做PE;吳奇隆夫婦即將坐擁一家上市公司...
    時間: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重要新聞 吳奇隆夫婦,即將坐擁一家上市公司吳奇隆的上市夢終於要實現了。1990年,他創辦了李寧公司,開始了商業徵途,至今坐擁兩家上市公司。閱讀全文 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這是創投圈罕見的一幕:一所大學做起了VC。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近日,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
  • 狗狗深陷泥潭命懸一線,萬幸的是遇到了這個善良的小女孩!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泥巴,或者是跑到田地裡去玩泥潭吧,但是如果是狗狗們跑到泥潭裡面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這不,有個流浪狗就不慎跌入了泥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這隻流浪狗跑到了泥潭中,只見它不斷地掙扎但是卻始終無法脫身。
  • 河南教師辭職賣醫療器械,一年賺1億,剛剛控股公司過會了 | 極刻
    大河財立方《極刻》團隊記者 徐兵「河南教師辭職後專賣康復醫療器械,一年賺了1億多,更令人意料不到,其控股公司離敲鐘上市僅一步之遙!」剛剛,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宇醫療)科創板上市獲發審委通過。這家由一對夫妻控股89%的公司主營康復理療設備及創傷治療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翔宇醫療一旦正式上市,河南將再添一家A股公司,這也是繼建龍微納、仕佳光子之後河南第三家拿到科創板通行證的企業。
  • 上市公司如何涉足「非公醫療服務市場」?
    (7)成長性掛牌/上市對於企業來說只是一個開始,重要的是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對於投資人來說才有吸引力,這樣企業也才能夠利用好資本市場的平臺加快發展的步伐。另外,新三板掛牌以後,對掛牌企業更重要的是有券商做市,而吸引券商做市也需要掛牌醫院經營本身體現良好成長性。
  • 靶材市場上演價格戰,隆華科技靠併購切入或將深陷泥潭
    靶材市場上演價格戰,隆華科技靠併購切入或將深陷泥潭 隆華科技旗下子公司四豐電子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完全替代進口、已量產供應高端鉬靶材的企業,並已佔較高的採購比例,主要產品鉬靶材已普遍應用於TFT-LCD行業平面濺射生產線,主要客戶包括三星
  • 挪款豪賭輸掉十幾億 滯留香港股權被凍結 企業負債170億
    時隔一年,再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劉立榮看起來憔悴了不少,劉立榮,曾是深圳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卻因賭博讓金立深陷債務危機,因此從金立董事局退出,劉立榮承認從金立挪用了資金進行賭博,但是否認輸掉100億的說法。11月26日,劉立榮接受採訪,回應了一系列外界的傳聞,而塞班之謎的真相也浮出水面,劉立榮承認了賭博,但是否認輸掉了100億,在一再追問下,才道出真相輸掉了十幾個億。
  • 516家上市公司問題名單外洩!(附完整名單)
    上市僅一年,淨利就暴虧,經營現金流惡化,股權激勵條件過於寬鬆,併購貓膩多214.顧地科技:主營塑料管道研發生產銷售,12年上市後扣非淨利潤大幅下滑,之後更換大股東,各種資本運作,目前扣非已是虧損,實控人涉嫌信批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13.威化股份:上市以來經營不穩定,經常虧損,大股東利用併購重組套路減持近9億,16年17董監高離職,套路重組變更實控人及主業,目前現金流很差
  • 達晨:麋鹿轉身— 一家人民幣基金的轉型樣本
    這一年,在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公司中,達晨投資的就佔了3家。福建聖農算得上是肖冰從外資基金手上拐點「截胡」的項目,為達晨賺得20多倍回報。今年新提拔的合伙人熊偉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達晨的投資經理。他記得,當時達晨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就是:做得很好,又很神秘。尤其「以外資的眼光看項目,以內資的手法做項目」這個方法論,對於試圖轉型做投資的熊偉來說,實在是一道綠光。
  • 反超啟明醫療?微創迎來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
    同時,微創心通還將成為微創戰艦孵化成功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19年,心脈醫療登陸科創板,成為「微創聯合艦隊」旗下第一家上市子公司,創立於1998年的微創醫療以一家生產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著稱,並以其「微創聯合艦隊」在行業內獨樹一幟。
  • 又一家服裝零售商陷入虧損泥潭!鱷魚恤料中期虧損逾1.3億
    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本地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叫苦連連,不少上市公司甚至因此業績大倒退,栽倒在了發展的路上。從事服裝業務的香港本土企業鱷魚恤(00122-HK)無奈加入了業績轉虧的陣營,曾經大受男士喜愛的鱷魚恤品牌也扛不住香港市場去年以來的多重衝擊。由盈轉虧,預期中期虧損約1.3億-1.8億港元時隔三年,鱷魚恤於2月19日再次向投資者披露了盈警公告。
  • 極限網絡2019年虧損1520.64萬由盈轉虧 公司處於轉型軟體開發階段
    挖貝網 7月1日,極限網絡(839646)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20,164.68元,同比下滑46.6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206,416.44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 從風口到泥潭:創投機構與互金「情變」
    如今,隨著互金整治的深入,整個產業鏈都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知名創投機構也「集體沉默」:或默默退出,或深陷泥潭。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整治的大環境下,已經上市或者發展較好的網貸平臺,其風投機構已獲利或退出,還有很多機構則無法退出,甚至踩雷。
  • ...公司也成「韭菜」!28家一季報首虧,都與炒股有關,最多虧掉1.68億
    不僅受疫情影響,還被炒股拖累,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預告首虧。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已經結束,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普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幸的是,還有公司遭受「二重傷害」,炒股出現虧損,導致業績進一步惡化。據券商中國記者對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不完全統計,有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首虧,股票大幅下跌是業績轉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 能好好養牛偏要做傳媒,天山生物24億引狼入室,連虧兩年即將戴帽
    事實上,2012年上市成功的天山生物,在盈利的這條道路上日漸下行。7月21日晚間,天山生物曾公告表示,出售公司777頭存欄母牛,交易價款合計1376萬元。對於出售原因,天山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存欄母牛出售後,公司將調整種公牛培育方式;同時能夠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 紅外測溫儀上市公司有哪些
    紅外測溫儀上市公司一:高德紅外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位於中國光電子產業基地——「武漢;中國光谷」,是一家專業製造紅外熱成像系統的高科技企業,是全球領先的紅外熱像儀專業研製廠商。
  • 2020突破400億元的上市公司?大博醫療光鮮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大博醫療是主要經營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可以說在這行業裡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自打上市以後,市值不斷刷新高度,截至2020年7月16日收盤突破400億人民幣,為該行業市值最大的國內上市公司,而今年上半年的股價一路上升,市值翻倍,然而,一直上升的銷售費用和庫存,帶來了一些麻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一紙行賄案判決書讓大博醫療焦頭爛額
  • 巨鯊醫療:敢於做中國醫療界的「華為」
    「走出去」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和重要途徑。近年來,南京市鼓樓區工商聯和有關部門把服務、引導民營企業「走出去」作為工作重點加以推進,巨鯊醫療、偉達國貿、四新科技等一批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馳騁全球謀發展,取得可喜成效。省黨代會召開前夕,我們走近這些勇於走出去的企業,感受他們闖蕩國際市場的自信,分享他們參與全球化的經驗。
  • 永雄資產擬上市,暴力催收企業要洗白?
    近幾年,網貸騙局層出不窮,不少正值大好年華的年輕人用自己的生命向社會揭開了網貸背後的黑暗,國家對此非常重視,對於這些黑網貸現象更是嚴厲打擊,如今網貸平臺幾乎已經全面被清退,但是與其相配合的催收行業卻生生不息,不可思議的是,其中最大的催收公司已經遞交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