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突破400億元的上市公司?大博醫療光鮮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2021-01-09 減一理財

大博醫療是主要經營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可以說在這行業裡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自打上市以後,市值不斷刷新高度,截至2020年7月16日收盤突破400億人民幣,為該行業市值最大的國內上市公司,而今年上半年的股價一路上升,市值翻倍,然而,一直上升的銷售費用和庫存,帶來了一些麻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一紙行賄案判決書讓大博醫療焦頭爛額,光鮮的皮囊被扒的鮮血淋淋,各自輿論齊上陣,他們認為,高額的各項開銷或與商業賄賂有關。

利潤被費用吞噬

這家公司是2004年成立於福建廈門,是一家以骨,神經,微創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療集團,主要從事醫用高值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骨科創傷,脊柱,神經以及微創外科耗材,在2017年成功A股上市,並成為了首家骨科醫療器械企業,之後,營收淨利均實現了增長,營收增速遠超淨利增速,而各項開銷大增是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2019年各項開銷佔淨利比率竟達88.17%,利潤是被一年增加了近2.9億的各項開銷所吞噬。

回應沒有說服力

關於這件事,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是響應國家兩票制政策的實施,同時,因為公司業務規模增大,員工數量及工資也在增加,但這並沒有說服力,公司2019年員工數量增加79人,每個人平均工資是19.50萬元,可以看出,員工的工資佔比並不高,庫存積壓的多說明營運能力在下滑,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存貨管理效率,將有可能導致公司的資金周轉效率或發生庫存降價,會對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良影響。

員工行賄受賄

最近,裁判文書網發布了兩則非國家人員受賄罪判決書,廈門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名銷售代理多次向石獅市總醫院骨科副主任王某,骨科一區診療組組長吳某賄送醫療器械回扣款,兩名涉案醫生受賄共達366萬元,都被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另外,還存在涉及訴訟及被行政處罰事項,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斯恩蒂斯有限公司於2017年5月對該公司提起訴訟,請求大博醫療停止侵權行為,停止製造,銷售,出口侵權產品,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追回並銷毀尚未出售的侵權產品,並賠償原告2600萬經濟損失等,結合行賄案情況來看,公司的增長主要來自市場推廣的投入,而這部分推廣費用可能涉及商業賄賂。

多起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該公司還曾遭受多起器械安全事故,其中有鋼板斷裂致使患者傷殘,2018年12月11日,由於骨折,張某手術植入由該公司生產的微創大型遠端鎖定板,並以螺釘固定斷骨,可是3個月後,張某植入的鎖定板突然從中間崩斷,並造成其已基本癒合的原骨折部位再次受到損傷,廣東省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該案為醫療產品責任糾紛,張某因植入體內的內固定鋼板斷裂受到損害,同時,該鋼板植入張某體內,應排除外力所致的可能性,且該鋼板使用時間不足三個月,屬不合理的使用期限,應推定為該鋼板質量存在缺陷,該公司應對鋼板斷裂造成張某的損害承擔責任,好巧不巧,2019年7月31日,洪某因使用該公司生產的,經鑑定為缺陷醫療產品的螺釘造成身體損害。

該公司的產品質量抽檢結果也讓人擔心,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對該公司的檢查中,有12次檢查被要求限期整改,而最早的一次限期整改發生於2017年4月27日,最近的一次限期整改發生於2018年12月17日。

相關焦點

  • 睿創微納擬建新型半導體技術研究院 博邁醫療獲數億元融資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睿創微納擬投資15億元建設煙臺新型半導體技術研究院;精選層首批企業創遠儀器董事長馮躍軍表示,科創板是奮鬥目標;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博邁醫療」獲得數億元C輪融資。
  • 上市公司總經理交「作業」| 覽海醫療姚忠薪酬超400萬 公司全年...
    在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的總經理年薪高達上千萬,也有的可憐的僅拿幾萬,懸殊非常之大。  但今天我們不去比較總經理年薪高低,我們要看一看總經理任上拿著高薪酬是不是對工作盡職盡責?  根據上市公司年度財報,我們查詢了3600多家上市公司總經理薪酬發現,多位總經理2019年薪酬較2018年至少翻了一倍之多。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 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目前,各家上市公司的年中報已經披露完畢。新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而部分企業的業績上漲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對呼吸機、體外診斷產品等的需求量上升不無關係。
  • 國內涉及CAR-T腫瘤治療的上市公司
    腫瘤死亡人數之所以如此多,主要是因為目前治療腫瘤的技術還有待突破到目前為止,治療腫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傳統和新型的治療手段,傳統的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新型的治療手段——精準治療包括:單抗、CAR-T細胞免疫治療、基因編輯等。
  • A股上市公司11設區市全覆蓋
    隨著「晨光新材」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我省實現了所有設區市A股上市公司「全覆蓋」,並由此成為繼安徽之後,中部地區第二個實現A股上市公司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  好成績 前三季度6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超百億元  對於2020年來說,新冠疫情是它不可擦掉的背景與底色。始於歲末年初的疫情,讓大量企業備受煎熬。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本期基因濤略梳理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涉及精準醫療概念的30多家公司,發現參股或併購是上市公司布局精準醫療的主要方式,切入方向涉及精準醫療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且因精準醫療行業本身仍處於發展初期,並不能短期內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經過兩年熱度期,精準醫療的故事紅利已近第一階段的尾聲,未來兩三年,精準醫療領域將進入併購高發期。
  • 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近日,由房地產轉型醫療領域的上市公司宜華健康發布2020年半年業績預告,財報顯示,從地產向醫療健康轉型的這5年,宜華健康的業績一直在下滑,僅2019年一年,就巨虧了十幾億。 據了解,2015年,粵東地區首家上市房企宜華地產開始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將上市公司的名稱從「宜華地產」改為「宜華健康」。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上市潮背後
    導讀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普遍盈利不佳,洗牌正在進行,最終勝出者不僅僅需要在技術上實現突破 文丨記者 馬丹萌 6月以來,腫瘤領域基因檢測公司迎來上市潮。燃石醫學(NASDAQ:BNR)與泛生子(NASDAQ:GTH)先後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此外,上交所科創板顯示已經受理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禾致源」)的上市申請。
  • 反超啟明醫療?微創迎來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
    同時,微創心通還將成為微創戰艦孵化成功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19年,心脈醫療登陸科創板,成為「微創聯合艦隊」旗下第一家上市子公司,創立於1998年的微創醫療以一家生產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著稱,並以其「微創聯合艦隊」在行業內獨樹一幟。
  • 上市公司如何涉足「非公醫療服務市場」?
    鼓勵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支持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一時間,民營醫院成為了熱門投資領域,民營三甲醫院更是搶手的香餑餑,迅速被各大機構收購瓜分。但是,社會資本投資醫院並不是為了幫國家做公益,最終的目的還是獲利。除了獲得分紅之外,投資人的退出渠道只有出售醫院或者上市。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第一階段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本期基因濤略梳理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涉及精準醫療概念的30多家公司,發現參股或併購是上市公司布局精準醫療的主要方式,切入方向涉及精準醫療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且因精準醫療行業本身仍處於發展初期,並不能短期內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經過兩年熱度期,精準醫療的故事紅利已近第一階段的尾聲,未來兩三年,精準醫療領域將進入併購高發期。
  • 我市綠色有機農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我市綠色有機農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2020-11-16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家醫療公司同一天上市,中國「醫藥股」的爆發點來了
    6月29日,國內三家醫藥公司同時上市。康基醫療和海吉亞在港股上市,甘李藥業在A股上市。 海吉亞仍在高速成長過程中,我們將繼續積極配合公司發展戰略,提供力所能及的增值服務。 海吉亞醫療作為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療集團,致力讓醫療更溫暖,滿足中國腫瘤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19年放療相關服務產生的收入及旗下醫院及合作夥伴的放療中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所裝置的放療設備數目計,海吉亞醫療是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
  • 注塑成型設備供應商博創智能闖關科創板
    博創智能主要從事注塑成型裝備業務,該裝備為加工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工作母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交通、醫療、家電、建材、環保、包裝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博創智能介紹,公司已與美的、長虹、海爾、海信、TCL等行業知名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此次科創板上市,公司擬募資6.43億元,提升裝備智能化水平。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羅氏HIV定性檢測試劑獲批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有媒體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相較於其他醫藥細分行業,醫療器械行業相對穩定,在73家上市企業中,69家在上半年實現盈利,僅有4家出現虧損,50家企業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上漲。
  • 2020年第一隻10倍大牛股來了,業績暴漲超2500%
    7月14日,上半年業績暴增超2581%的英科醫療(300677)股價再度漲停,這已經是英科醫療年內第18次漲停。截至盤後,英科醫療股價報167.61元/股,總市值升至369.1億元。而2020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已經擴大至912.13%,再錄得一個漲停,其就將成為2020年A股(已剔除次新股)首隻10倍大牛股。
  • 格力集團股權投資風生水起 近40家參股企業衝刺上市
    在此之前的9月29日,無錫市尚沃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沃醫療」)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這兩家過會企業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同樣的參股股東——格力集團。最近,格力集團在官網和官方公眾號以系列報導的形式分享了前述兩家參股企業過會的「喜訊」,同時也公布了格力集團在產業投資方面的最新動態。
  • IPO前融資已超10億元,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泛生子(GTH.US)上市首日高...
    美股 IPO前融資已超10億元,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泛生子(GTH.US)上市首日高開後收平 2020年6月20日 07:31:00 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泛生子(GTH.US)周五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開盤一度漲超8%後盤中急劇下跌,尾盤短線拉漲,最終收平,成交量超過1228萬。
  • 2019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5家中國公司入選
    邁瑞醫療 收入:2309(百萬美元)   4月1日,邁瑞醫療公告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65.56億元,同比那個帳20.38%,歸母淨利潤46.81億元,同比增長25.85%,扣非淨利潤46.15億元,同比增長25.04%。
  • 河南教師辭職賣醫療器械,一年賺1億,剛剛控股公司過會了 | 極刻
    剛剛,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宇醫療)科創板上市獲發審委通過。這家由一對夫妻控股89%的公司主營康復理療設備及創傷治療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翔宇醫療一旦正式上市,河南將再添一家A股公司,這也是繼建龍微納、仕佳光子之後河南第三家拿到科創板通行證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