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瑞穎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石鵬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的「江西軍團」捷報頻傳,不但境內外上市公司增至85家,還成為繼安徽之後中部地區第二個實現A股上市公司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
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一個「增長極」,上市公司數量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地區的企業發展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
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直接證明了我省經濟喜人的活躍度,也進一步反哺著我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全覆蓋 我省所有設區市均有A股上市公司
這兩年,在各方合力的加持下,我省上市公司不僅實現了「加速度」,還實現了11設區市A股上市全覆蓋。據省證監局提供的我省A股上市公司名錄(截至今年11月11日)顯示,53家A股上市公司中,在南昌註冊的公司有22家,在上饒註冊的有5家,在贛州註冊的有5家,在新餘註冊的有4家,在景德鎮註冊的有5家,在宜春註冊的有3家,在吉安註冊的有2家,在撫州註冊的有2家,在鷹潭註冊的有2家,在萍鄉註冊的有2家,在九江註冊的有1家。
今年4月份,有網友發帖稱:「江西11個設區市中,竟然只有九江沒有A股上市公司。」僅僅4個月後,這名網友的心願就實現了——今年8月4日,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5399」,股票簡稱「晨光新材」),成為九江市首家境內主板上市企業。
隨著「晨光新材」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我省實現了所有設區市A股上市公司「全覆蓋」,並由此成為繼安徽之後,中部地區第二個實現A股上市公司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
好成績 前三季度6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超百億元
對於2020年來說,新冠疫情是它不可擦掉的背景與底色。始於歲末年初的疫情,讓大量企業備受煎熬。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政府層面的幫扶和企業自身的潛心發展下,我省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實現了「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數據可以佐證。據公開報導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874.69億元。從淨利潤來看,正邦科技繼續佔據第一的位置,以54.33億元成為我省上市公司中的「盈利王」。盈利規模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別是新鋼股份(18.87億元)、江西銅業(15.32億元)、方大特鋼(14.97億元)和中文傳媒(12.66億元)。
從營收規模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省上市公司共有6家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分別是江西銅業(2272.83億元)、新鋼股份(519.28億元)、天音控股(435.51億元)、正邦科技(326.05億元)、江鈴汽車(220.79億元)和方大特鋼(118.56億元)。
記者注意到,前三季度業績增長較好的還有*ST江特、天音控股、華伍股份、鳳凰光學、江鈴汽車、洪都航空、三鑫醫療和黑貓股份等公司。其中,*ST江特僅第三季度就實現歸母淨利潤1861.5萬元,環比大漲592.52%,成為我省上市公司中「回血」最快的公司。
進入第三季度,扭虧較為明顯的是黑貓股份,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8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7306萬元,同比增長795.15%。依賴第三季度的優異業績,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整體實現扭虧為盈,實現盈利400.7萬元。
這些優質上市公司在自身取得良好發展的同時,社會貢獻也在逐步加大。以方大特鋼為例,2019年度納稅總額達到651511萬元,目前吸納就業人數超2萬人。作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上市公司中的「盈利王」,正邦科技目前吸納就業人數超6萬人,極大地助力了我省「六穩」「六保」工作提質增效。
有創新 企業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全省各項貸款新增5203億元,貸款同比增長17.79%,增速全國第二、中部第一;存款同比增長12.46%,增速列全國第六。企業直接融資3364.3億元,同比增長12.82%。前三季度我省社會融資規模在全國排第14位,在中部六省排第五位,分別與去年同期持平。
我省日前印發的《江西省進一步推進企業直接融資行動方案》(下文簡稱《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力爭全省直接融資規模突破5000億元;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比重保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方案》指出,做大做強各級平臺:支持省高投、省鐵投、省水投、省投資集團等產業投資集團公司強化投融資能力,發揮好產業平臺功能;支持省國控公司、上饒城投、贛發投等省屬市屬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鞏固提升融資優勢;推動大成公司、建工集團、旅遊集團等企業提升直接融資規模。同時,重點鼓勵南昌、九江、贛州、宜春、上饒等市縣政府及國資監管機構,重組整合現有政府投融資平臺,藉助直接融資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企業上市只是一種融資形式,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鐵路投資集團這些平臺公司都有自己創新的融資方式。」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場資本處處長黃清達告訴記者,近年來,我省企業融資方式、品種和渠道都有了創新突破,江西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2016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成為全國第四家發行綠色金融債的商業銀行,同時也是綠色金融債全面推廣期間,非試點行發行的全國首單綠色金融債券。
儲備足 334家企業入選重點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
「安徽的九華山景區、黃山景區上市了,多家白酒公司、建工集團也上市了,這些資源我們江西也有的啊。」採訪中,黃清達還表示,在資源方面,我省和安徽高度類似,截至2019年底,安徽A股上市公司有105家,總市值13541億元,繼續保持中部第一。這得益於該省的上市後備力量足,後備力量經過三五年培育,就可以發展成為規範化的企業。目前,我省也有這樣一批後備力量在培育、在發展。
今年8月11日,我省公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擬入庫企業名單。名單顯示,共有334家企業入選我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另據了解,目前正在接受輔導的企業有27家,已經完成輔導但尚未上市的在審企業有17家,這些企業共同築牢了我省「映山紅行動」的梯次隊形。
「我們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進方式,分層分類推動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黃清達表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組織券商、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團隊,上門為重點擬上市企業開展財務、法務等方面診斷,指導幫助企業明晰和優化產權,規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推進股改上市進程。
另據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大力推進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多措並舉加速優質中小企業上市培育。截至今年4月中旬,為了做好優質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作,省工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證監局共同組織開展全省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暨集中上市培訓輔導活動,舉辦專題集訓活動23次,累計培訓擬上市企業300多家、高管人員3000多人次,為企業股改上市提供有效智力幫扶。
資本市場上「江西軍團」強勢崛起的背後,是我省高標準全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四最」營商環境,以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