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A股萬億商譽-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21-01-11 中國證券網

  自2014年起的數年間,伴隨併購重組的高度活躍,A股的商譽總規模已由2013年末的2141億元,升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2565億元。

  商譽對A股公司淨資產、淨利潤的比值究竟已達到多少?哪些行業是商譽的「儲存大戶」?併購活躍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是否商譽「負荷」較高?如何應對、化解商譽減值可能帶來的風險?經上證報資訊統計、梳理,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輪廓已現。

  今日,1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其中三分之一的公司涉及商譽減值,減值額最高者超過4億元。商譽減值頻現的大背景是,自2014年起的數年間,伴隨併購重組的高度活躍,A股的商譽總規模已由2013年末的2141億元,升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2565億元。

  雖然這逾萬億商譽僅是A股公司同期資產總額的0.58%、淨資產額的4%,但相對淨利潤而言,商譽減值的影響還是不容小覷。特別是個別行業板塊公司的商譽總額在過去數年間增長超10倍,個別公司的商譽規模甚至超過了淨資產。

  不過,在投行人士看來,商譽規模隨併購活躍而增長也是正常現象,對個別收購標的運營未達預期的公司要防範風險,但絕大多數公司的運營狀況還是健康穩定的。同時,在監管引導和市場推動下,併購重組已正本清源、回歸實體,那些遵循產業發展邏輯,助力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的併購,將極大地降低商譽減值風險。

  三重維度細讀商譽

  商譽對A股公司淨資產、淨利潤的比值究竟已達到多少?哪些行業是商譽的「儲存大戶」?併購活躍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是否商譽「負荷」較高?經上證報資訊統計、梳理,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輪廓已現。

  先看整體數據,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譽總額為12565億元,約為同期淨資產總額的4%,相當於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總額的48.64%。縱向來看,2013年末至2017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譽總額至少增長了5倍,相對上市公司(年度)淨利潤額的比值,則從不到10%升至30%以上。

  數據變化如下:2013年末至2016年末,A股上市公司商譽總額分別為2140.94億元、3292.17億元、6500.17億元和1.05萬億元;商譽對淨資產總額的佔比分別為1.17%、1.55%、2.58%和3.63%;對當期淨利潤總額的佔比分別為9.19%、12.92%、24.75%和37.43%。

  再看商譽佔比較高的行業。以2017年三季度末為統計節點,計算機、傳媒、休閒服務、通信及軍工等五個行業的商譽總額相對當期(前三季度)淨利潤的比例超過200%,其中,計算機、傳媒、休閒服務行業的比值分別達503.02%、381.26%及321.5%。從商譽對期末淨資產的佔比看,傳媒、休閒服務、計算機行業依然較高,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比值分別為26.32%、24.57%、21.58%。

  其中,傳媒行業頗具代表性。2013年末,傳媒行業上市公司商譽總額僅為133.93億元,而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這一數字已上升至1520.4億元,數年間增幅高達10.35倍。超高速增長並非全都來自傳媒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的擴充,如2013年末,傳媒行業上市公司商譽總額相對期末淨資產總額的佔比為6.72%,到了2017年三季度末,這一比例升至26.32%。2013年,傳媒行業上市公司商譽對當期淨利潤的佔比為80.47%,2017年前三季度,這一比例升至381.26%。

  此外,2013年末,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商譽總額為151.16億元,到了2017年三季度末,這一數據為2417.41億元,增幅約為15倍。由於創業板在過去數年間不斷擴容,僅測算絕對值並不精準。比值更能說明問題,創業板公司期末商譽對淨資產的佔比已從2013年末的3.25%,增長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9.66%,對當期淨利潤的佔比從2013年的45.75%,增長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318.3%。當然,這也反映出創業板上市公司注重外延擴張,謀求跨越式發展的特質。

  與之相比,滬深主板上市公司(不包括中小板)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商譽對淨資產的佔比為2.44%,對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的佔比為28.73%。中小板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商譽對淨資產的佔比為10.42%,對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的佔比為146.59%。

  合理評估防範風險

  如何看待商譽問題,又如何應對、化解可能的風險?

  有投行人士指出,按會計規則,採用收益法評估收購標的的A股公司,往往在進行「溢價」收購時會在帳面上積累商譽(計入非流動資產)。商譽可視為上市公司為獲取標的公司未來盈利而支付的溢價。如果標的公司運營穩健達到預期,商譽就只是帳面數字,而如果標的公司不達預期,報告期末就需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減值金額將遠大於標的公司盈利不及預期的部分。

  這就是為何標的公司一旦「跌倒」,上市公司業績很容易受到明顯拖累的原因。最新案例如大東南,公司2月27日發布2017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60269.78萬元,其中商譽減值達43723.95萬元。進行該項減值的原因是,公司2015年收購的遊唐網絡2017年未完成預計的經營目標。此次減值前,大東南收購遊唐網絡形成的商譽為56061.95萬元,此次的減值比例達78%。根據大東南的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虧損57500.63萬元,其中商譽減值應佔大頭。

  正是有了商譽減值拖累業績的案例,投資者對商譽比例較高的公司心存擔憂。據統計,共有14家A股公司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商譽規模超過了期末淨資產,即假設這些公司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最壞情況下),將直接面臨「資不抵債」的困境。這些公司包括*ST紫學、納思達、凱瑞德、長城影視、鍊石有色、維格娜絲、眾應互聯、長城動漫、國美通訊、*ST昌九、民盛金科、西王食品等。

  其中,*ST紫學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淨資產為1.04億元,而帳面商譽額則達15.27億元,商譽是淨資產的14.64倍。納思達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淨資產為11.89億元,而帳面商譽則為140.93億元,商譽是淨資產的11.85倍。有滬上私募人士表示,類似這種商譽佔比較高的公司,對標的企業運營狀況的敏感度最高。

  事實上,投資者也已開始對商譽佔比較高的公司「敬而遠之」。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共有29家公司商譽佔總資產比重超過50%,而在過去一周的反彈中,這些公司股價大部分走勢平平。

  「除了佔比極高的情況,分析商譽風險還是應該結合公司運營情況來看,畢竟高溢價收購往往對應著高盈利能力,如果標的公司確實表現優異,商譽問題無需過分擔憂。」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尤其是當前監管層對併購重組進行引導,使收購更多地遵從產業邏輯、志在協同效應,商譽持續膨脹、減值不斷增加的風險已得到遏制和消解。該人士進一步提示,在併購業績承諾逐步兌現的當下,應更加關註上市公司對商譽減值測試的合理性,防止個別公司為控制利潤,對商譽減值進行調整,無法準確揭示其財務情況。

相關焦點

  • *欣泰:8月23日起停牌-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 *欣泰19日晚間公告,公司股票於2016年7月12日開市起復牌交易三十個交易日後將於8月23日開市起停牌。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在停牌後十五個交易日內(9月12日前)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 南極電商的AB面-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值得監管層關注的是,在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前,董事長張玉祥在電話會議裡竟然提前向機構透露回購的消息,這是否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鎂光燈再度聚焦到南極電商的業務上。在服裝服飾行業,南極電商的「AB面」尤為扎眼。
  • 數知科技61億「巨雷」掀年報暴雷潮:A股1.28萬億商譽壓頂
    儘管近年來,隨著溢價重組收緊、監管規則逐步完善等因素影響,商譽減值風險已經大幅緩解,但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總商譽規模仍高達1.28萬億,部分板塊如醫藥生物、影視傳媒、計算機等領域部分上市公司仍蘊含風險。數知科技連環炸「雷」數知科技的巨額商譽減值在市場上引發了軒然大波。而究其源頭,都源於早前的收購失利。
  • 大禹節水擬10轉20派1元-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 16日早間,大禹節水發布業績預告,公司2016年報業績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10%-40%,盈利6753萬元-8594萬元。  公司同時公告,擬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318,944,275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0元人民幣(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 4月8日午間重要公告集錦-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三公司披露暫未收到政府相關文件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針對響水化工園區徹底關閉的報導,安諾其、聯化科技、雅克科技3家公司於8日午間聯袂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稱暫未收到政府相關文件。  聯化科技披露,公司子公司江蘇聯華和鹽城聯華均位於響水化工園區,響水縣陳家港鎮的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公司人員傷亡和財產損毀,並暫時處於停產狀態。
  • 3月7日滬深信披大全-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600093 禾嘉股份  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通過。  600660 福耀玻璃  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於2015年3月5日舉行上市聆訊,審議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並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600687 剛泰控股  董事會通過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等。
  • 新城控股即將登陸滬市A股-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吳耘)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發行股份吸收合併江蘇新城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告書,新城控股A股股票將於2015年12月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該公司A股股本為1,708,064,758股,其中531,585,014股上市交易。
  • 三暉電氣:上海長耘擬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三暉電氣:上海長耘擬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三暉電氣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於文彪及一致行動人金雙壽、劉俊忠、持股5%以上董監高關付安、楊建國、以及股東寧波恆暉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通知,
  • 物產中大一季度業績高增長-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物產中大4月26日晚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723億元,相比去年的542億元增長達33.32%。公司第一季度淨利潤達到9.06億元,同比增長9.10%,每股收益0.19元。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a股|上市公司|...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 1月23日午間重要公告集錦-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
    石化機械:預計2019年淨利潤增長48%-77%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子霖)石化機械1月23日午間公告,預計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2000萬元-2400萬元,同比增長48%-77%。
  • *ST錢江陸續出售資產-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在李書福入主之後,*ST錢江開始加速拋售旗下資產,減負的同時還帶來一筆超過2億元的現金收入,足以用來扭虧保殼。  *ST錢江9日披露,公司擬將所持浙江甌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甌聯公司」)51%股權轉讓給寧波福進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5666萬元。公司稱,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不再將甌聯公司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按相關會計準則規定,對剩餘股權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改用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經測算,預計公司的稅前利潤將增加約25497萬元。
  • 弘業股份擬轉讓兩項資產-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弘業股份4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將所持的全部蘇豪股份1.62%的股權以評估值4,072.72萬元的價格,協議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惠泰醫療等上市 天能股份中籤號出爐 之江生物公布網上中籤率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1月7日新股提示:合興股份等申購 惠泰醫療等上市 天能股份中籤號出爐 之江生物公布網上中籤率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交易所公告,合興股份今日申購,頂格申購需配市值12萬元;神通科技今日申購,頂格申購需配市值24萬元。
  • 盈趣科技年報擬10派8元-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盈趣科技披露2017年年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267,195,748.91元,同比增長98.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3,862,490.91元,同比增長120.86%;基本每股收益2.59元/股。
  • 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設立上海瑞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告
    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核准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子公司的批覆》(證監許可[2013]1086號),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獲批設立子公司上海瑞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瑞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地為上海市,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業務範圍為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相關工商登記註冊手續已辦理完畢。  特此公告。
  • 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去年利潤稅負為179%
    那麼,中國企業稅負究竟如何?  新京報記者以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通過Wind梳理近十年納稅數據發現:十年間,A股公司納稅總額21.31萬億元。其中,2015年上市公司納稅總額約3.37萬億元,較2006年的約8050億元增長319%。  在稅負方面,2015年A股公司收入稅負13.34%。有學者認為,利潤稅負更能真實反映公司稅負。
  • 浙江仙通發布年報 擬10派5元-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
    浙江仙通發布年報 擬10派5元 2020-04-14 17:07:50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孔子元
  • 7月11日午間重要公告集錦-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
    根據初步研究和測算,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可能將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可能構成重組上市,亦構成關聯交易。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13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 和遠氣體今日A股上市
    中證網訊(記者 段芳媛) 1月13日,和遠氣體(002971)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掛牌上市。此次和遠氣體共發行4000萬股,募集資金3.94億元,募集資金將投入潛江年產7萬噸食品液氮項目、鄂西北氣體營運中心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