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知科技61億「巨雷」掀年報暴雷潮:A股1.28萬億商譽壓頂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從商譽佔總市值比例來看,截至12月24日收盤,有3家企業商譽規模佔總市值比例超過了100%,分別是海航科技、錦泓集團、數知科技,比例分別為214.40%、138.66%和121.64%。

數知科技一則業績下滑公告,拉開了2020年商譽減持潮的序幕。

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關於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暨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提示更正公告》,內容顯示,經過財務部門初步摸底及測算,數知科技4家全資子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截至2020年11月底,以上子公司商譽餘額合計61.01億元。

消息一出,12月24日,數知科技開盤即跌停,報收於4.34元/股,68.18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

而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2月24日收盤,數知科技總市值不到51億元,公司淨資產規模截至三季度末則為111.13億元。

21世紀經濟報導整理發現,數知科技的遭遇或只是當前2020年年報「暴雷潮」的一角。儘管近年來,隨著溢價重組收緊、監管規則逐步完善等因素影響,商譽減值風險已經大幅緩解,但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總商譽規模仍高達1.28萬億,部分板塊如醫藥生物、影視傳媒、計算機等領域部分上市公司仍蘊含風險。

數知科技連環炸「雷」

數知科技的巨額商譽減值在市場上引發了軒然大波。而究其源頭,都源於早前的收購失利。

具體來看,公司子公司寧波諾信因收購BBHI公司形成商譽餘額56.28億元,根據資料,2020年1月-9月,BBHI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0億元,同比下降21.14%,淨利潤為7012.33萬元,同比下降83.54%。

此外,數知科技還因收購日月同行形成商譽餘額3.32億元(收購日月同行合併商譽5.14億元,2018年度計提減值5843.11萬元,2019年度計提減值1.24億元),因收購金之路商譽餘額為8503.84萬元(收購金之路合併商譽8924.24萬元,2019年度計提減值420.40萬元),因收購鼎元信廣形成商譽餘額為5560.08萬元。

這三家企業業績也遭受重創。今年前三季度,日月同行實現收入2764.85萬元,同比下降66.07%,淨利潤為-187.94萬元,同比下降116.25%;金之路實現收入10610.24萬元,同比下降46.39%,淨利潤為-842.78萬元,同比下降174.98%;鼎元信廣實現收入681.11萬元,同比下降86.29%,淨利潤-1,176.16萬元,同比下降231.42%。

而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及2020年1-9月,上市公司數知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7.21億元、36.93億元,實現淨利潤5.75億元和935.74萬元。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數知科技將其歸咎於中美、中印關係等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公司智能通信物聯網傳統建造業務模式轉型不暢等所致。

但這一表態並不足以打消市場參與者的質疑與不滿。12月24日,深交所火速下達關注函,要求數知科技披露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的詳細過程,要求上市公司核查併購標的前期業績的真實性,並說明公司在2020年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等。

事實上,往年的各類大額商譽計提中,除了引發一系列風險事件,常常伴有市場對於上市公司一次性」財務洗澡」的質疑。

華南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便對記者指出,「商譽的減值測試,是一個操作空間很大的項目,因為企業價值的評估很難判斷。存在企業將潛在開支一次性計提,並冠以『商譽減值計提』給財報洗澡的可能。這樣來年,只要稍有利好,財報預增幅度巨大,尤其是輕資產公司,未來甚至可能走成大牛股。」

屋漏偏逢連夜雨,數知科技此次「商譽巨雷」爆發的同時,公司內控制度也被爆失效,存在巨額資金佔用行為。

23日晚間,數知科技公告北京證監局對實控人之一張志勇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經查,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2019年度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12.06億元;2020年1月至6月,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4.16億元。

雙重打擊之下,數知科技一眾股東或將遭遇重創。截至2019年9月末,數知科技前十大股東中有不少機構股東潛伏。三季報顯示,彼時,鵬華資產旗下的信託產品持有數知科技5081.03萬股,華創證券、國泰安壽基金、建信基金、華寶信託分別持有數知科技4854.42萬股、3759.13萬股、3694.85萬股和1565.28萬股。

1.28萬億商譽懸頂

值得一提的是,數知科技的遭遇或只是2020年業績暴雷潮的一角。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31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減企業為69家,虧損企業達35家,二者合計佔比超過三成。其中,*ST眾泰預計虧損22-33億元,天齊鋰業預計虧損13.6-22.7億元。

具體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商譽減值後遺症是造成這些企業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如今年預計虧損4.8億-6.5億元的合康新能,也在業績預告中指出,公司2020年會對收購北京華泰潤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所形成剩餘的商譽計提減值,此舉也將使得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合康新能預測,2020年淨利潤預計下降2174.18%-2908.78%。

亞聯發展也表示,公司2020年累計淨利潤的預計數約虧損2-2.6億元,同比下降75.27%--34.82%,原因同為對收購企業開店寶科技計提部分商譽減值損失。

「在2018年A股商譽減值創下歷史新高后,市場產生極大關注,2019年商譽減值壓力已得到緩解,但仍有較高商譽仍需進一步消化。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實體經濟遭遇重創,2020年年報中商譽減值壓力或再度來襲,需要警惕。」滬上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師受訪指出。

根據記者統計,截至三季報,A股全市場商譽總量合計1.28萬億,較2019年三季度的1.39萬億規模也明顯下滑,但部分上市公司和行業板塊商譽壓力仍不容小覷。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目前商譽規模超過萬億的企業合計14家,其中美的集團商譽規模最高,為289.28億元,緊隨其後的濰柴動力商譽規模為242.51億元,第三名海爾智家商譽規模也達到233.44億元。

而從商譽佔總市值比例來看,截至12月24日收盤,有3家企業商譽規模佔總市值比例超過了100%,分別是海航科技、錦泓集團、數知科技,比例分別為214.40%、138.66%和121.64%,三公司商譽規模則分別為153.24億元、18.27億元和61.86億元。

從行業分布上看,醫藥生物、傳媒、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是商譽最高的板塊,商譽規模分別達到1508.19億元、1226.05億元、1080.44億元、942.63億元、879.43億元。

相關焦點

  • 數知科技預計計提商譽減值約56億至61億 多家子公司由盈轉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一系列危機下,12月23日晚間,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38.SZ,以下簡稱「數知科技」)發布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暨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多家公司牽涉其中,其中三家公司前九個月由盈轉虧。
  • 數知科技爆雷背後:實控人張志勇一度減持套現 已被列為被執行人
    此次數知科技計劃對商譽計提減值的金額約56億至61億,已超過該公司當日市值。同一日早些時候,證監會披露北京監管局關於對張志勇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張志勇是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38.SZ,以下簡稱「數知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時任總裁。12月24日,數知科技股價跌停。
  • 財經漫畫│ 年報大幕即將開啟 上市公司雷聲滾滾
    年報大幕即將開啟,卻有上市公司購買私募踩雷,導致業績大降。中來股份10日晚突然宣布,公司去年初斥資2億元認購的四隻私募產品先後爆雷,從而導致基金產品上個月虧損1.587億元,環比大跌97.18%。 由於踩雷,中來股份購買的私募對淨利潤造成的影響高達-1.68億元。為此,公司預計去年實現淨利潤為9000萬元到1.15億元,同比下降52.71%到62.99%。該股11日放量跌停。
  • 透視A股萬億商譽-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自2014年起的數年間,伴隨併購重組的高度活躍,A股的商譽總規模已由2013年末的2141億元,升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2565億元。  商譽對A股公司淨資產、淨利潤的比值究竟已達到多少?哪些行業是商譽的「儲存大戶」?
  • 12月24日投資避雷針:數知科技預計商譽減值約60億元
    導讀:1、數知科技預計計提商譽減值約56億元至61億元;2、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3、研究報告稱中國糧食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4、嘉澳環保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5、超40個國家和地區暫停來自英國航班入境;6、拜登警告美疫情最黑暗日子還未到來。
  • *ST群興、華誼嘉信等資本運作異常 資金佔用、商譽減值現象成常態
    至於商譽爆雷一事則在近些年A股市場上屢見不鮮,每年年末都有一大批公司因此項資產減值計提而導致當期業績出現變動,如華誼嘉信、思美傳媒等就因此導致公司資產規模出現大幅縮水,業績也在當期出現虧損,而股價的大幅下跌則更讓一大批投資人套牢其中。
  • 兩市半日成交額超6500億!A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蕩 邊緣計算概念股掀...
    A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蕩,邊緣計算概念股掀漲停潮,網宿科技等多股封板。此外,工業大麻、智能電視、券商、工業網際網路、船舶製造、充電樁等板塊也漲幅居前。截止發稿,滬指上漲0.94%,報3082.87點;深成指上漲0.48%,報9641.40點;創業板指上漲0.78%,報1689.60點。兩市半日成交額超6500億元。
  • PVC手套巨頭再啟海外併購 藍帆醫療籌資31億擴張 約64億商譽壓頂引...
    對於瑞士NVT收購及增資的後續事宜,8月6日,藍帆醫療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收購後在歐洲將協同我們柏盛國際的海外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國內會新成立上海藍帆心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瑞士NVT公司的所有專利產品及核心技術預計都將授權給中國子公司。」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盤面上,各大行業板塊全線上漲,券商股掀漲停潮,太平洋、中國銀河、東方證券、國金證券、第一創業等10餘股集體漲停;中信證券二連板,成交額超180億元。半導體板塊走強,科創板個股滬矽產業漲停,聚辰股份大漲逾18%,安集科技漲逾15%,江豐電子、紫光國微、帝科股份等多股漲停。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盤面上,各大行業板塊全線上漲,券商股掀漲停潮,太平洋、中國銀河、東方證券、國金證券、第一創業等10餘股集體漲停;中信證券二連板,成交額超180億元。半導體板塊走強,科創板個股滬矽產業漲停,聚辰股份大漲逾18%,安集科技漲逾15%,江豐電子、紫光國微、帝科股份等多股漲停。
  • 1000瓶=76億市值!背後公司股東減持,商譽高企
    1000瓶「長生不老藥」=76億市值7月15日晚,金達威公告,公司關注到相關媒體報導,並對公司在天貓旗艦店所銷售NMN產品情況作出說明。2019年商譽「爆雷」生產這款「不老藥」的Doctor's Best Holdings(以下簡稱為「DRB」)為金達威收購的美國子公司,2016年6月,金達威公告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KUC Holding(以下簡稱「KUC」)合計支付53,584,678.80
  • 年報概念異動 尾盤收盤奇特一幕
    本次成交量還是維持存量資金博弈為主,今天兩市才8200億出頭,本月高點成交量沒能突破萬億,還是有問題的,這兩天主板的主力資金顯示出貨較多。大科技昨天大漲的TCL科技大出貨,京東方a 也大出貨,科技股今天表現分化,就是這些昨天大漲的面板概念回踩,但是彩虹股份依舊強勢漲停,板塊的熱點應該還會反覆。另外一個熱點降解塑料分化回踩,只有一個漲停。
  • 五路資金有望為A股輸送萬億元「活水」;特高壓工程審批建設進程加快
    業績「爆雷」再現江湖:商譽減值仍是主因過億元巨虧明顯減少  隨著2020年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上市公司業績「爆雷」風險再度引發關注。截至昨晚,滬深兩市共有約900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預計2020年將出現虧損的公司共計約140家。按業績預告上限計,預計2020年虧損過億元的公司約25家。
  • 實控人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超16億元 數知科技、實控人...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 楊崇)因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問題,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知科技」,300038.SZ)連收3份監管措施。23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披露《關於對數知科技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關於對張志勇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關於對陳鵬、時憶東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警示函顯示,經查,數知科技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2019年度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120591萬元;2020年1月至6月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41635萬元。
  • 光伏行業掀漲停潮 2020年相關龍頭股有哪些
    根據早盤數據顯示,A股股市高開高走,其中,光伏行業掀漲停潮,不僅有20多隻相關概念股漲停板,還有一隻龍頭股破3000億!光伏相關概念股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早盤,A股最大的亮點就是光伏板塊上演漲停潮,板塊指數大漲超8%
  • 8000輛理想汽車舉起1.8萬億美團+肯德基 泡沫盛宴...
    單就小鵬汽車來說,截至12月3日收盤,它的年內漲幅達到了273.33%,而美團和百勝中國(旗下有肯德基品牌,總市值1864億港元)因此也在年內受益匪淺,前者年度漲幅為170.66%,總市值為1.62萬億港元,後者更是在今年疫情衝擊餐飲業蕭條的背景下仍舊實現了17.93%的漲幅。
  • 停工潮遇上搶裝潮聚醚胺供不應求 阿科力一季度毛利大增
    財聯社(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受疫情停工影響,聚醚胺供應收窄,但因下遊風電行業出現搶裝潮,聚醚胺市場需求十分強勁。停工潮遇上搶裝潮據了解,聚醚胺作為環氧樹脂風電葉片的固化劑,可滿足風力發電機在沙漠、草原、海邊或海中等複雜環境下,對風電葉片的高強度、高韌性、20年以上使用年限等性能和工藝要求。此時,聚醚胺下遊風電行業正處於搶裝潮,需求持續強勁。「風電項目補貼將在2020年年底截至,在此之前併網發電才可拿到補貼,風電行業正在搶裝潮中。」
  • 「紅岸預警」英飛拓實控人易主前夜:35億股權融資被揮霍一空 大...
    2018年6月,深投控通過定增取得英飛拓12.74%的股份,之後在2018年12月,獲得控股股東轉讓的8.61%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21.35%。在2018年報中,英飛拓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深投控不是「救市」 行為,因為公司和控股股東都沒有資金鍊問題,這完全是雙贏的合作。
  • A股全線反彈:通信板塊掀漲停潮,創業板指半日大漲3%
    A股全線反彈:通信板塊掀漲停潮,創業板指半日大漲3% 澎湃新聞記者 林倩 2018-07-12 11:53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