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位於榆樹市於家鎮的藍河壩米業有限公司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著將今年收穫的水稻加工成新米。「我們公司是長春市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園區,生產的都是綠色有機大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公司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10萬畝,帶動周邊了7個鄉鎮、6200多戶農民致富,大米遠銷北京、福建、四川、雲南等省市。
農安縣春江堰有機農業示範田規劃合理,自成一景
通過發展綠色有機農業,藍河壩大米走向了全國,這是我市綠色有機農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市把發展綠色有機農業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將農業資源優勢、生產優勢和產品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品牌優勢和效益優勢,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2017年,我市啟動創建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作為全國創建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整體推進市,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家的要求,瞄準目標定位,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市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5億元,通過「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方式,扶持113家龍頭企業、77家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示範點做大做強,扶持57家合作社、19個家庭農場規範發展,扶持63個地方農產品打造市場品牌。
創建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我市在全國是第一家,沒有可供借鑑和遵循的模式和經驗。為此,我市持續加大創新引領力度。德惠的1億隻肉雞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雙陽的國信有機蔬菜點對點配送模式,九臺的特色林果發展模式,公主嶺的鮮食玉米標準化生產經營模式,朝陽區的稻蟹共養模式……我市的創建工作在摸索中推進,在推進中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模式,帶動了綠色有機農業生產規模快速擴張。
示範園區是創建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的重要載體。我市各地選擇了具有地域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優勢農產品,按照綠色有機基地環境質量要求、生產技術標準,實施生產管理和環境監測,重點發展綠色有機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現在,全市已有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園區80個。
隨著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創建的深入,我市積極開拓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我市供銷系統已建成配送中心23個、建成連鎖經營網點1937個,與郵儲公司聯合建立「郵樂農品網」,在京東網站開創了「長春農特產品館」,推進了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同時,藉助各類展會、推介活動,有效拓寬了農產品營銷渠道,打響了「中國優質粳米之都」「中國梅花鹿之鄉」等優質地域品牌,長春的優質農產品正在加速走向全國。
目前,全市綠色有機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529.4萬畝,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404個、總數達到801個,綠色有機農業總產值達到416億元。
記者:袁達
攝影:石天蛟
製圖:遲末
編輯:連漣
主編:於飛
審閱:劉立志
長春政事兒ID:ccrb001
長春日報社的「長春政事兒」公眾號,面向關注長春「政事兒」的人士,及時提供具備權威來源的長春市各級部門最新動態信息、政務新聞報導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市綠色有機農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