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鰉魚之鄉」漁業產值21億元

2020-12-05 東北網

東北網7月24日訊(郭明儒 記者 王亮)「中國鰉魚之鄉」不是一個鄉,它是指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裡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涂養殖面積,因漁業資源豐富,故贏得了美名。近些年,黑龍江省大力發揚漁業,撫遠市、同江市等18個邊境縣(市、區),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推進休閒漁業和冰雪漁業發展,漁業經濟產值達到20.57億元,佔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1%。

「6月初,黑龍江省水產良種引育種中心從撫遠市運回「施氏鱘」活體胚胎」「7月12日,中國北疆首次在黑龍江上遊放流12萬尾施氏鱘」「7月20日,615萬尾魚苗放流松花江」……黑龍江省多年來一直人工繁育魚苗,每年向黑龍江、松花江等流域裡放流。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了解到,2018年,全省18個邊境縣(市、區)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4.8萬畝,佔全省養殖面積的17.5%;水產品產量7.86萬噸,佔全省水產品產量的12.8%;名特水產品養殖產量1.91萬噸,其中,鱘鰉魚322噸,河蟹400噸。

鱘鰉魚養殖是我省名特水產品養殖代表之一。近幾年,黑龍江省政府高度重視鱘鰉魚生態保護,連續多年實施人工放流,近三年累計向黑龍江流域放流116.64萬尾鱘鰉魚苗,並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鱘鰉魚保護。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發行黑龍江分行、阿里巴巴集團等政府機構、銀行、企業分別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大力發展水產漁業。

日前,撫遠市農發行向撫遠市鱘鰉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發放漁業短期流動資金扶貧貸款540萬元,這已是農發行連續第11年向鱘鰉魚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累計發放貸款4700萬元。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已連續三年無償捐助共計600萬元公益資金。這些資金投入助力鱘鰉魚生態保護,並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據了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邊境漁業資源優勢正在凸顯。近兩年,我省以規模化、集約化和漁業健康養殖為重點,通過大力發展特色水產品養殖和建設魚類種質資源保護區項目等,打造了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邊境漁業。在邊境地區漁政基礎設施建設、漁業資源養護、漁政執法經費等方面共計投入1億多元。

名詞解釋:鱘鰉魚學名達氏鰉,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水中熊貓」之稱,是施氏鱘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人們常將兩者相提並論,稱鱘鰉魚,成年魚的體重最高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在我國主要生長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東端的撫遠,和俄羅斯兩國一島,是鱘鰉魚和大馬哈魚之鄉
    撫遠,在中國的最東邊,是中國最早看到太陽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和"東方第一縣"之美譽。撫遠距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航道距離僅65公裡,其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俗稱「兩國一島」,就是說黑瞎子島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市。黑瞎子島景區佔地3.6萬平方米,包括東極廣場、太陽亭、遊廊、極標、華表、水榭、界碑、四極文化牆、中國地圖、入口文化石、遊船碼頭、漢白玉圍欄等。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鱘魚的一種,起源於一億三千萬年前,達氏鰉性情兇猛,屬於大型肉食性魚類,能活50年以上,現僅存於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黑龍江省的鱘鰉魚肉含有比其他魚類高出3~5倍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造血維生素葉酸,而且赫赫有名的魚子醬就來自其卵,經濟價值很高,出口價格每斤高達近300美元。
  • 3米長,1028斤的鰉魚只是中國紀錄,國外還有這3種超級大魚
    一周前,黑龍江省撫遠市的幾位漁民在黑龍江捕獲了一條千斤重的野生鰉魚,經測量這條鰉魚為雌性,長達3米,準確重量1028斤。撫遠市本來就有鱘鰉魚之鄉,大馬哈魚之鄉,淡水漁都等美譽,漁業資源非常豐富,過去幾年這裡就曾有漁民捕獲到超過500斤,接近1000斤的多條大魚,這一次突破了千斤這道坎,確實可喜可賀。據悉這條魚已經被撫遠市水產部門收購,將在人工孵化(魚卵)後進行增殖放流,近些年撫遠市一直非常注重漁業生態的保護,也是因為保護的力度足夠大,漁民們才有這樣的超級大魚可以捕撈。
  • 2020-2024年中國海洋漁業發展分析預測
    年,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26406.5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2934.49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築業產值5899.17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7572.83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0:22.3:28.7。
  • 農博園「水中活化石」鱘鰉魚 祖先曾與恐龍共生
    「不對,寶貝,這上面寫著呢,鎮館之寶——鱘鰉魚!「這魚應該有100多斤吧!」「100多斤,那比我還重啊!」  第十九屆長春農博會8月14日正式開幕。在農博園裡,有個漁業展館,佔地6400平方米。能進這個區的,那可都是些「顏值在線」、品種獨特的魚類,它們有各類淡水、海水養殖魚、觀賞魚及趣味海洋動物。  而在眾多「佳麗」中,有個體型十分出眾的,名叫——鱘鰉魚。
  • 福建霞浦再獲一國字號榮譽——「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授予霞浦縣「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這份殊榮的份量
  • 東北「天價」鱘鰉魚被指或產自湖北 市場價並不高
    人工養殖的鱘鰉魚(資料圖)  世界鱘魚保護大會盛讚宜都對鱘魚的保護(組圖)  哈爾濱天價魚飯店主被罰50萬 相關責任人被問責其間,有媒體探訪曝出,哈爾濱市場上並沒有到野生鰉魚,當地鱘鰉魚多來自湖北。荊楚網記者近日了解到,鱘魚尤其是大斤兩鱘鰉魚在國內卻為湖北地區養殖的較多,然而上岸銷售價目前並不高。  「『天價魚』的事兒我們早就看了,商家行為我們不評論。我們這邊走的魚肯定明碼實價,現在整個市場行情也一般。基本上銷售價都是成本價。」荊州一家大型鱘魚養殖場的負責人表示。她介紹,其養殖的以雜交鱘魚、鱘鰉魚居多。
  • 天門或成樹莓之鄉 樹莓產值可達十億以上
    荊楚網消息(記者盧霜)素有「三鄉寶地」之稱的天門市,或將再添一名號——樹莓之鄉。21日,中央省市各級媒體走進華中最大的樹莓產業園,採摘樹莓,品味樹莓,體驗樹莓深加工,感受樹莓的巨大魅力。  樹莓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命名為「第三代黃金水果」,有著巨大的營養價值、廣泛的用途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8月18日上午10時,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主辦,中共黑河市愛輝區委員會、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以「鰉魚寶寶回家 助力旅發大會」為主題的2020年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秀美的黑龍江畔舉行。
  • 江華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黃志東 蔣江平)11月3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行神州瑤都、盤王節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招商引資座談會,中山市卓希電機有限公司、東莞市新健微電機有限公司等近50家縣內外企業與會。
  • 我市綠色有機農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我市綠色有機農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2020-11-16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馬勇 攝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中國沃柑之鄉」武鳴開園摘果 推出銷售扶持政策
    原標題:「中國沃柑之鄉」武鳴開園摘果 推出銷售扶持政策   2021年1月5日,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舉行武鳴沃柑開園儀式活動,推出武鳴沃柑銷售扶持政策,進一步助力武鳴沃柑產業宣傳推介和產品產銷對接
  • 技術革新促「中國鮑魚之鄉」產業升級
    連江縣是「中國鮑魚之鄉」,鮑魚產量約佔全國鮑魚產量30%,鮑魚養殖行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帶動育苗、加工、銷售等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2019年連江縣鮑魚產量4.8萬噸,產值達56億元。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江華: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日訊(通訊員 黃志東 蔣江平)11月3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行神州瑤都、盤王節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招商引資座談會,中山市卓希電機有限公司、東莞市新健微電機有限公司等近50家縣內外企業以及縣農商行、縣統計局等有關單位參加會議。
  • 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克山:「黑土明珠」放異彩綠色克山譜新篇
    經濟視野網8月28日電(裴振萍 王超)黑龍江省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市東北部,幅員面積3320平方公裡,耕地面積302萬畝,轄7鎮、8鄉、122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是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中國高蛋白大豆之鄉、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全國造林綠化模範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腹地,被譽為「黑土明珠」。
  • ...帶領青島海洋漁業駛向深藍 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國信1號」採用遊弋式封閉養殖技術,投入運營後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等海域開展大黃魚的深遠海養殖,預計年產能3200噸、年產值2.2億元。
  • 黑龍江撫遠市人民檢察院為鱘鰉魚維權
    東北網7月8日訊(魏巍 記者 佘雨桐)近日,黑龍江省撫遠市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非法捕殺販賣野生鱘鰉魚案件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是該院公益訴訟「為鱘鰉魚維權」的第2起案件。庭審現場。公訴現場。檢察機關審查查明,2019年5月22日上午,王某某、劉某某和程某某在黑龍江撫遠水域九龍灘附近江面獵捕一條重達140斤的鰉魚,於13時左右將該魚以每斤55元的價格出售給鮑某某,所得共計7900元人民幣。當日王某某等3人被群眾舉報,次日鮑某某向公安機關自首。經司法鑑定,這條雄性達氏鰉魚剛剛成年,年齡在18--20歲之間,按照基準價值標準計算,價值在25000元左右。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楊長風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
    26日,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出現在現場,立即成為眾人爭相追捧的對象,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楊長風告訴記者,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工程正在推進立項,依靠北鬥與5G的融合創新,在不遠的未來,能夠通信的地方就能夠導航,能夠導航的地方就能夠通信,中國正在大踏步邁向智能資訊時代。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