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中國新聞網

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現場。 馬勇 攝

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現場。 馬勇 攝

中新網黑河8月18日電 (張思洋 記者 王琳)18日,中俄界江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畔舉行。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

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馬勇 攝

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小學生親手放流魚苗。 馬勇 攝

經救助後,這隻巨型鰉魚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和黑龍江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進行人工催產、孵化、培育,從獲得的40萬顆受精卵中孵化32萬尾魚苗,孵化率達80%以上。此前,25萬尾魚苗先後在黑龍江幹流遜克段、蘿北段及愛輝段被放流。

鰉魚幼苗被放流黑龍江。 馬勇 攝

今日,剩餘7萬尾魚苗被運往黑龍江愛輝區上馬廠江段,參與放流的民眾目送魚苗沿著滑道歡快地遊入江中。黑河市愛輝區漁業資源富集,連續10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有助於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黑龍江漁業健康發展。

等待被放流的鰉魚幼苗。 馬勇 攝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所長金星說:「這是首次在黑龍江流域內分兩批放流30萬尾以上的大規模鰉魚個體,今天放流的7萬魚苗較之前放流的25萬魚苗個體更大,所以成活率很高。」

後續,漁政專家將對此次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成活率進行跟蹤調查。「我們對苗種進行了螢光標記,就是為了開展增殖放流效果的評估工作。下一步,科研人員將會在一年周期內分幾次在放流點的上下江段開展調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馬勇 攝   中新網黑河8月18日電 (張思洋 記者 王琳)18日,中俄界江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畔舉行。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 達氏鰉9萬個孩子,回家了
    29日,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在黑龍江遜克江段舉辦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活動中9萬尾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這些達氏鰉幼魚是一條長2.9米長、體重約300斤、已生長30年左右的達氏鰉的後代。這條達氏鰉在一個月前因受傷被漁民誤捕,經遜克瀕危魚類救護基地救助後,對其進行人工催產輔助產卵培育了9萬尾魚苗。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戳視頻觀看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現場△2020年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黑龍江名魚鮮體展活動現場,相關單位的領導、工作人員、師生、群眾等積極參與現場放流,7萬尾達氏鰉魚苗沿著滑道歡快地遊入黑龍江。
  •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
  •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2020-07-09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增殖放流大頭魚魚苗6萬尾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新疆大頭魚再添新丁,9月26日,自治區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萬尾通過人工繁育的新疆大頭魚魚苗被集中放流。還有一種是螢光色帶注射到鰓蓋上,最後一種是電子標籤放流方式,今年放流的量比去年要增加4~5萬尾。」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近年來,國家和黑龍江省圍繞鱘鰉魚類展開了一系列涵養增殖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工作,各級財政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相繼在黑龍江上又建立了4個鱘鰉魚放流站,率先成功研製出鱘鰉魚人工繁育、幼魚馴養、活體取卵技術。如今,全省每年能夠人工繁殖鱘鰉魚苗400~500萬尾;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在黑龍江各江段舉行放流儀式,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已累計放流鱘鰉魚幼魚845萬尾。
  • 全國「放魚日」近500萬尾大黃魚魚苗放流東海
    今天是全國「放魚日」,我市在象山港野龍山和南韭山自然保護區兩處海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行動,近50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苗回歸東海「老家」,助力漁場資源恢復。(放魚現場)此次放流的魚苗是今年春季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繁育的。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蔣坊鄉保護河流生態環境 人工增殖放流魚苗400萬尾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7月4日訊(通訊員 封明海)7月3日,在城步苗族自治縣蔣坊鄉大同村河段,蔣坊鄉政府組織柳林、杉坊、鋪頭、大和等村開展第二次人工增殖放流魚苗活動,當天放流了鯽魚、鯉魚、草魚、禾花鯉等品種200萬尾,通過放魚養水,涵養漁業資源,淨化河流環境,
  • 鎮江飯店老闆放流33萬尾魚苗生態補償
    交匯點訊鎮江開展全鏈條打擊長江非法捕撈,7月6日,飯店老闆周某等購買33萬尾魚苗放流長江。 周某等飯店老闆因多次非法購買電捕魚漁獲物惹的禍。
  • 那條體長3.59米,重達1028斤的大鰉魚,最後怎麼了?
    那條體長3.59米,重達1028斤,年齡逾百歲的大鰉魚,最後怎麼了?19日上午,撫遠漁民馬紅軍和另兩個漁民駛入黑龍江開始打漁。一上岸,大家都驚呆了,這次撈上來一尾3米多長的大鰉魚,大家用秤稱了一下,足有1028斤。這條魚一經捕獲,就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撫遠市水產局與撫遠鱘鰉魚保護協會負責人也接到信息,他們立即趕赴現場,將這尾上岸不久的大魚以22萬元的價格收購,並將其轉運到活魚車間進行救治。
  •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首次放流10萬尾魚苗
    為持續改善葉爾羌河水域生態,近日,莎車縣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站首次放流10萬尾瀕危物種魚苗,以更好地維護葉爾羌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中新網廈門6月6日電 (黃詠綢)6月6日,時值「全國放魚日」,21萬尾黃鰭鯛、黑鯛、中華鱟種苗及4隻經救助已經康復的綠海龜在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被放流入水。活動現場,志願者正在傳遞魚苗。 李思源 攝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2015年,為提高廈金人民愛護海洋、保護資源的意識,改善廈金海域生態環境,廈門和金門兩地共同發起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是此項活動舉辦的第六年。
  • 愛輝區多舉措保護鱘鰉魚
    從今年禁漁期結束至今,愛輝區漁民每天捕獲小體鱘鰉魚10餘條,目前已累計捕獲300多條小體鱘鰉魚,都立即放歸黑龍江,有效保護了鱘鰉魚資源。  鱘鰉魚是施氏鱘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統稱。鱘鰉魚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特產魚類。據史料記載,鱘鰉魚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屬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 我縣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共投放95萬尾魚苗
    為改善我縣水域生態環境,豐富水域資源種群數量,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11月30日,縣畜牧服務中心、縣農業局、縣水務局等多部門聯合在貓營河、水塘河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95萬尾魚苗。縣畜牧服務中心水產站站長 楊遠勝我們此次放流活動主要放在貓營河和水塘河,放流的品種有鯉魚,草魚和花白鰱。投放的數量總計是95萬尾,通過放流活動主要起到什麼作用呢?一是增加我們水域資源的種群數量,提高我們廣大老百姓對保護水域資源和環境的意識。
  • 90萬尾優質魚苗放流陽宗海
    掌上春城訊6月5日上午,在陽宗海南岸煙雨村,90萬尾優質青魚、鰱鱅魚苗遊入陽宗海。自2012年以來,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連續多年組織實施了陽宗海漁業增殖放流活動,至今已累計增殖放流優質魚苗740萬尾,使得陽宗海漁業種群結構、漁業資源量得到有效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增殖放流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不斷顯現。2016年至今,陽宗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
  • 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原標題: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金秋九月繁似錦,花溪十裡客如雲。9月11日,「增殖資源保護生態」2015年貴州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花溪十裡河灘舉行,現場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4.5萬尾魚類育苗放歸水中。嘉賓將魚苗放歸花溪河中現場,自願者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包含增殖流放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手冊。
  • 「中國鰉魚之鄉」漁業產值21億元
    東北網7月24日訊(郭明儒 記者 王亮)「中國鰉魚之鄉」不是一個鄉,它是指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裡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涂養殖面積,因漁業資源豐富,故贏得了美名。「6月初,黑龍江省水產良種引育種中心從撫遠市運回「施氏鱘」活體胚胎」「7月12日,中國北疆首次在黑龍江上遊放流12萬尾施氏鱘」「7月20日,615萬尾魚苗放流松花江」……黑龍江省多年來一直人工繁育魚苗,每年向黑龍江、松花江等流域裡放流。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裸腹鱘|塔裡木河流域|增殖放流|...
    扁吻魚也叫「大頭魚」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僅分布於新疆塔裡木河流域的珍稀土著魚類目前主要生活區域為博斯騰湖、克孜爾水庫今年6月13日,4萬尾扁吻魚放流博斯騰湖這已是博斯騰湖連續第11年放流扁吻魚克孜爾水庫已連續15年放流扁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