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原先捕100多公斤的鱘鰉魚很平常,現在捕上了一條就成新聞了。過去,大多漁民都覺得魚是大自然賜予的禮物,到什麼時候也撈不完,打不盡。如今,殘酷的現實證明,無限度的索取最終只能換來整個流域的荒涼。1994年,我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籤訂了《中俄關於黑龍江、烏蘇里江邊境水域合作開展漁業資源保護、調整和增殖的議定書》。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全世界野生鱘魚認定為瀕危動物。根據公約的要求和鱘鰉魚的現有資源量,黑龍江省頒布實施了《黑龍江省鱘鰉魚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建立鱘鰉魚保護區,強制休漁,為鱘鰉魚提供安全的生息繁衍場所。
-
東北「天價」鱘鰉魚被指或產自湖北 市場價並不高
人工養殖的鱘鰉魚(資料圖) 世界鱘魚保護大會盛讚宜都對鱘魚的保護(組圖) 哈爾濱天價魚飯店主被罰50萬 相關責任人被問責其間,有媒體探訪曝出,哈爾濱市場上並沒有到野生鰉魚,當地鱘鰉魚多來自湖北。荊楚網記者近日了解到,鱘魚尤其是大斤兩鱘鰉魚在國內卻為湖北地區養殖的較多,然而上岸銷售價目前並不高。 「『天價魚』的事兒我們早就看了,商家行為我們不評論。我們這邊走的魚肯定明碼實價,現在整個市場行情也一般。基本上銷售價都是成本價。」荊州一家大型鱘魚養殖場的負責人表示。她介紹,其養殖的以雜交鱘魚、鱘鰉魚居多。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8月18日上午10時,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主辦,中共黑河市愛輝區委員會、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以「鰉魚寶寶回家 助力旅發大會」為主題的2020年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在秀美的黑龍江畔舉行。
-
農博園「水中活化石」鱘鰉魚 祖先曾與恐龍共生
「不對,寶貝,這上面寫著呢,鎮館之寶——鱘鰉魚!「這魚應該有100多斤吧!」「100多斤,那比我還重啊!」 第十九屆長春農博會8月14日正式開幕。在農博園裡,有個漁業展館,佔地6400平方米。能進這個區的,那可都是些「顏值在線」、品種獨特的魚類,它們有各類淡水、海水養殖魚、觀賞魚及趣味海洋動物。 而在眾多「佳麗」中,有個體型十分出眾的,名叫——鱘鰉魚。
-
黑龍江撫遠市人民檢察院為鱘鰉魚維權
東北網7月8日訊(魏巍 記者 佘雨桐)近日,黑龍江省撫遠市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非法捕殺販賣野生鱘鰉魚案件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是該院公益訴訟「為鱘鰉魚維權」的第2起案件。庭審現場。公訴現場。檢察機關審查查明,2019年5月22日上午,王某某、劉某某和程某某在黑龍江撫遠水域九龍灘附近江面獵捕一條重達140斤的鰉魚,於13時左右將該魚以每斤55元的價格出售給鮑某某,所得共計7900元人民幣。當日王某某等3人被群眾舉報,次日鮑某某向公安機關自首。經司法鑑定,這條雄性達氏鰉魚剛剛成年,年齡在18--20歲之間,按照基準價值標準計算,價值在25000元左右。
-
滿清侯爺微服私訪,責令圈養鱘鰉魚,待封凍後千裡迢迢晉貢給朝廷
之所以叫黃魚圈,是因為此處盛產鱘鰉魚,曾被滿清王朝的一位少年侯爺私訪發現,於是指令在水中圈養,冬季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松花江在古時候叫鴨子河,水草豐美,是一個「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好地方,特別是以出產鱘鰉魚聞名。此魚背上有甲,嘴上有須,皮肉皆黃,金光四溢,大者可達一、二百斤,味道極其鮮美。鱘鰉魚兇猛異常,一般的漁網根本無法捕獲。
-
大鱘鰉返江,託了科技聯姻生態保護之福
「千斤鱘鰉魚返江記」既為北鬥系統應用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裡」這個課題增加了一個生動案例,又給北鬥衛星應用產業找到了「天然育場」和「試驗田」——生態保護領域。 ■ 謝仕亮 據報導,5月21日,黑龍江撫遠市的漁民捕獲了一條重達1028斤的野生鱘鰉魚,這條罕見的大魚被捕撈不到一個小時,便被當地放流站以22萬元的價格收購,並送至該市水產局,由科研人員對它做進一步養護。 按往常,「魚事」一般到了這裡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這次不一樣,「看點」還在後頭。
-
60歲的達氏鰉魚現身黑龍江!「身高」2米9,觀察後將放歸自然
10 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正常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被稱為 " 水中熊貓 " 珍貴魚種——大鰉魚。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了解,近年來,我省流域水質明顯提升,許多與大鰉魚一樣的水生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回歸。
-
佳木斯美食,鱘鰉魚卵,統體墨綠,故有綠寶石、黑珍珠的美稱
鱘鰉魚子醬,撫遠鱘鰉魚子醬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縣的特產。聲譽遠播的鱘鰉魚子醬是由史氏鱘魚卵和達氏鰉魚卵鹽漬加工而成。鱘鰉魚卵如綠豆粒身般大小,統體墨綠,故有「綠寶石」、「黑珍珠」的美稱,因其營養價值極高。餅夾串,喜歡吃燒烤的人應該都知道佳木斯的燒烤是一大特色,小編我也是吃過很多地方的烤串,但至今為止只有佳木斯將烤串夾到餅裡來吃,你別說味道超級的棒。
-
中國最東端的撫遠,和俄羅斯兩國一島,是鱘鰉魚和大馬哈魚之鄉
撫遠被譽為中華鱘鰉魚之鄉、大馬哈魚之鄉、三江之地,這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這裡也修建了一座魚博館,是撫遠必去的景點之一。它靠近撫遠口岸,是俄式風格鮮明的大型建築,暗紅色的外牆,墨綠色的尖頂,宏偉壯觀且美輪美奐。
-
「中國鰉魚之鄉」漁業產值21億元
東北網7月24日訊(郭明儒 記者 王亮)「中國鰉魚之鄉」不是一個鄉,它是指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裡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涂養殖面積,因漁業資源豐富,故贏得了美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了解到,2018年,全省18個邊境縣(市、區)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4.8萬畝,佔全省養殖面積的17.5%;水產品產量7.86萬噸,佔全省水產品產量的12.8%;名特水產品養殖產量1.91萬噸,其中,鱘鰉魚322噸,河蟹400噸。鱘鰉魚養殖是我省名特水產品養殖代表之一。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馬勇 攝 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馬勇 攝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黑河市愛輝區現300斤達氏鰉 堪稱「水中活化石」
近日,一條體長兩米九,體重約三百斤的巨型受傷鰉魚,在黑河市愛輝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政中隊的護送下抵達黑河鱘魚養殖中心臨時救護點進行暫養救治。
-
鰉魚、中華鱘傻傻分不清 ,「天價魚」背後其實是魚販子的詭計
中華鱘是一種在繁殖上很「獨」的動物,不要說和鰉魚,就是和同在長江的達氏鱘也沒有成功案例。野生鰉魚和中華鱘都是不大可能出現在餐桌上的,因為它們都過於珍貴。中華鱘不用說了,去年我國第一次觀察不到野生中華鱘的洄遊產卵,它的自然洄遊路線是從東海到金沙江,看看長江裡的船隻和汙染情況,就應該明白放了那麼多養殖仔魚,也很難挽救其種群。
-
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的一種江魚——黑龍江鰉魚
黑龍江鰉魚學名為達氏鰉,俗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是鱘魚的一種。黑龍江裡有兩種鱘魚:施氏鱘和達氏鰉魚,故現黑龍江本地魚民統稱為鱘鰉魚。達氏鰉魚是一種大型的不洄遊入海的魚類,是我國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的魚類.
-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中新網消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邊防支隊10日發布消息,當日12時許,黑龍江撫遠市漁民在中俄界江(撫遠市境內)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重達450斤的雌性鱘鰉魚。 據了解,10日中午當地邊防派出所接到漁民周某、張某報警稱 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
來松北龍江第一村,大鐵鍋熬出鮮美魚湯,鱘鰉魚燉土豆那叫一個香...
大鐵鍋中,江鯉子、江胖頭、黑魚、草魚及白鰱等10多種新打上來的江魚,歷經4個小時被熬成一鍋鮮美魚湯,香味濃鬱,湯色亮潤;柈子火架起的灶臺上,100多斤的鱘鰉魚,加上土豆,用文火燉製好後,剛出鍋很快就被「秒空」,老闆說:「別著急,咱下午接著燉……」;切成段的大胖頭魚經過大廚烹製,變身酸甜的鍋包魚段和燒烤味兒「烤串」;油鍋中的幹炸江蝦呈現誘人的金黃,引人垂涎欲滴……開幕式當天,現場的美食區設立免費試吃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