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美食,鱘鰉魚卵,統體墨綠,故有綠寶石、黑珍珠的美稱

2020-12-05 泉城倔三哥

佳木斯市,是黑龍江省地級市,黑龍江省域副中心城市,黑龍江省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祖國東北邊陲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國陸地最東端的地級行政區;由南而北,蜿蜒起伏,直至松花江邊,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勢;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全市總面積3.246萬平方千米,下轄4區3市3縣;2019年總人口232萬人。

醬大棒骨,到佳木斯除了吃魚和以上美食小吃之外,還有一樣一定不要錯過,它就是醬大棒骨。醬大棒骨在佳木斯甚至是在周邊地區都很有名氣,十分的好吃,其香而不膩,醬香濃鬱,回味無窮。醬大棒骨的大體做法為:首先將棒骨弄成塊,入鍋鍋中滾一下,去除腥味。之後將棒骨撈出放入到高壓鍋中,加入清水沒過骨頭,加入佐料,然後就加入甜麵醬蓋蓋,開火,噴氣以後再來七八分鐘即可。

佳木斯狗肉,要說佳木斯的狗肉館那可是真不少,可見佳木斯人喜歡吃狗肉,大多數都是涼拌狗肉,紅燒狗肉卻特別的少,可能是飲食習慣的原因吧。說到這裡會不會被愛狗人士噴呢?說真的小編喜歡狗,但並不討厭吃狗肉的人,再說現在很多都是養殖的肉食狗。在佳木斯您隨便找一家狗肉館進去,買上些狗肉,來瓶小酒那叫一個愜意,真的是很不錯。來都來了幹嘛不去嘗嘗呢?

朝鮮冷麵,在以前的時候,朝鮮族每年的正月初四中午,或者是家裡有人過生日的時候都會吃冷麵。民間傳說在這一天吃又細又長的冷麵可以長命百歲,命大福大,所以冷麵還被稱為"長壽麵"。 在佳木斯不管是夏季還是冬季,冷麵都十分的受歡迎。尤其是在現在天氣炎熱的季節,吃上一碗清爽的朝鮮冷麵,不僅清涼更有解暑作用。您到佳木斯一定不要錯過這道朝鮮冷麵。

東北老式鍋包肉,原名鍋爆肉,是一道東北菜,相傳,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北方重要官方機構的關道衙門經常宴請國外客人,尤其是俄羅斯人。鄭興文冥思苦索,把原來鮮鹹口味的"焦燒肉片",改為甜酸口味的菜餚。衍化成今天的"鍋包肉"。

鱘鰉魚子醬,撫遠鱘鰉魚子醬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縣的特產。聲譽遠播的鱘鰉魚子醬是由史氏鱘魚卵和達氏鰉魚卵鹽漬加工而成。鱘鰉魚卵如綠豆粒身般大小,統體墨綠,故有「綠寶石」、「黑珍珠」的美稱,因其營養價值極高。

餅夾串,喜歡吃燒烤的人應該都知道佳木斯的燒烤是一大特色,小編我也是吃過很多地方的烤串,但至今為止只有佳木斯將烤串夾到餅裡來吃,你別說味道超級的棒。佳木斯的烤串自不必多說,味道那叫一個好,將烤串直接加入餅中,味道更上一層。小編我寫到這裡還是在狂咽口水,恨不得馬上吃到餅夾串。如果您到佳木斯一定不要錯過這道餅夾串哦,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拌生魚,節慶和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拌生魚」是將剛從江中捕上來的鯉、鱒、哲羅、細鱗等中的一種魚,放血、剔骨取肉,切成絲條,加入上好米醋浸一會兒,把已變得淡白挺實的魚肉絲與切好的黃瓜絲、焯好的土地絲、綠豆芽等相拌調勻

黑龍江樺川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7850.9公頃,由萬景山景區和瓦裡霍吞景區組成,公園系完達山餘脈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340m,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霧,冬季嚴寒漫長。公園內的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擁有高等植物99科289屬585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有水曲柳、黃檗、紫椴、野大豆等4種。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共有脊椎動物281種。

相關焦點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由於其原始古樸的外形2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故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和「水中大熊貓」的美譽。有了水中「活化石」的聲望,可見鱘魚的歷史久遠,在淡水魚中,鱘魚處於「太上皇」的地位。接下來,再說說鰉魚了。別看鰉魚體態巨大,但是鰉魚卻是鱘魚的一種。鰉魚,是黑龍江的名產,體重可達幾百斤甚至上千斤,有淡水魚王的美稱。
  • 愛輝區多舉措保護鱘鰉魚
    從今年禁漁期結束至今,愛輝區漁民每天捕獲小體鱘鰉魚10餘條,目前已累計捕獲300多條小體鱘鰉魚,都立即放歸黑龍江,有效保護了鱘鰉魚資源。  鱘鰉魚是施氏鱘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統稱。鱘鰉魚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特產魚類。據史料記載,鱘鰉魚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屬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 中國最東端的撫遠,和俄羅斯兩國一島,是鱘鰉魚和大馬哈魚之鄉
    撫遠被譽為中華鱘鰉魚之鄉、大馬哈魚之鄉、三江之地,這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這裡也修建了一座魚博館,是撫遠必去的景點之一。它靠近撫遠口岸,是俄式風格鮮明的大型建築,暗紅色的外牆,墨綠色的尖頂,宏偉壯觀且美輪美奐。
  •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時間:2017-05-11 18:50   來源: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中新網消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邊防支隊10日發布消息,當日12時許,黑龍江撫遠市漁民在中俄界江(撫遠市境內)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重達450斤的雌性鱘鰉魚。 據了解,10日中午當地邊防派出所接到漁民周某、張某報警稱   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 農博園「水中活化石」鱘鰉魚 祖先曾與恐龍共生
    「不對,寶貝,這上面寫著呢,鎮館之寶——鱘鰉魚!「這魚應該有100多斤吧!」「100多斤,那比我還重啊!」  第十九屆長春農博會8月14日正式開幕。在農博園裡,有個漁業展館,佔地6400平方米。能進這個區的,那可都是些「顏值在線」、品種獨特的魚類,它們有各類淡水、海水養殖魚、觀賞魚及趣味海洋動物。  而在眾多「佳麗」中,有個體型十分出眾的,名叫——鱘鰉魚。
  •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
  • 東北「天價」鱘鰉魚被指或產自湖北 市場價並不高
    人工養殖的鱘鰉魚(資料圖)  世界鱘魚保護大會盛讚宜都對鱘魚的保護(組圖)  哈爾濱天價魚飯店主被罰50萬 相關責任人被問責其間,有媒體探訪曝出,哈爾濱市場上並沒有到野生鰉魚,當地鱘鰉魚多來自湖北。荊楚網記者近日了解到,鱘魚尤其是大斤兩鱘鰉魚在國內卻為湖北地區養殖的較多,然而上岸銷售價目前並不高。  「『天價魚』的事兒我們早就看了,商家行為我們不評論。我們這邊走的魚肯定明碼實價,現在整個市場行情也一般。基本上銷售價都是成本價。」荊州一家大型鱘魚養殖場的負責人表示。她介紹,其養殖的以雜交鱘魚、鱘鰉魚居多。
  • 黑龍江撫遠市人民檢察院為鱘鰉魚維權
    東北網7月8日訊(魏巍 記者 佘雨桐)近日,黑龍江省撫遠市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非法捕殺販賣野生鱘鰉魚案件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是該院公益訴訟「為鱘鰉魚維權」的第2起案件。庭審現場。公訴現場。檢察機關審查查明,2019年5月22日上午,王某某、劉某某和程某某在黑龍江撫遠水域九龍灘附近江面獵捕一條重達140斤的鰉魚,於13時左右將該魚以每斤55元的價格出售給鮑某某,所得共計7900元人民幣。當日王某某等3人被群眾舉報,次日鮑某某向公安機關自首。經司法鑑定,這條雄性達氏鰉魚剛剛成年,年齡在18--20歲之間,按照基準價值標準計算,價值在25000元左右。
  • 滿清侯爺微服私訪,責令圈養鱘鰉魚,待封凍後千裡迢迢晉貢給朝廷
    #故鄉好味道#在今松花江邊岸,有一個地方叫黃魚圈(juan)。之所以叫黃魚圈,是因為此處盛產鱘鰉魚,曾被滿清王朝的一位少年侯爺私訪發現,於是指令在水中圈養,冬季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松花江在古時候叫鴨子河,水草豐美,是一個「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好地方,特別是以出產鱘鰉魚聞名。此魚背上有甲,嘴上有須,皮肉皆黃,金光四溢,大者可達一、二百斤,味道極其鮮美。鱘鰉魚兇猛異常,一般的漁網根本無法捕獲。江邊有一漁民馬老大,以生絲加麻線織成一種大網,十分結實,能夠抵得住鱘鰉魚衝撞,才能捕到鱘鰉魚,漸成富戶。
  • 一次能產幾百斤卵,還能存活100年不死,世界上最值錢的淡水魚
    大多數的淡水魚都不會很貴,比較貴的大多為深海魚,而在我國的黑龍江,卻有一種世界上最貴的淡水魚。這種淡水魚個頭從幾十斤起,最大的能長到1000斤!這麼大的魚,一次就能產出兩三百斤的魚卵來,壽命還特別的長,很多的魚能活滿100年,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一次能產幾百斤卵,還能存活100年不死,世界上最值錢的淡水魚。
  • 東北邊城早市賣大鰉魚,120元一斤,這樣會不會賣不出去?
    東北邊城早市賣大鰉魚,120元一斤,這樣會不會賣不出去?在冬天,一提到東北,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冷了,一說到吃,那就是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了吧,很少有人會想到東北的魚,在冬天,喝上一碗鮮美的魚湯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了,讓我們走進東北邊城的早市,看一下菜市場裡面都有什麼魚吧。
  • 來松北龍江第一村,大鐵鍋熬出鮮美魚湯,鱘鰉魚燉土豆那叫一個香...
    「沐開江水,撒開江網」,「漁村」裡漁民的子孫後代點起香,祭天、祭地、祭江神;「漁把頭」撒下魚網,祈盼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鴻運當頭,喜獲豐收……昨天,哈爾濱新區(松北)第二屆文化美食周暨開江節在松北區龍江第一村開幕。當天,3000餘名市民從四面八方齊聚現場品魚宴;通過ZAKER哈爾濱開啟的直播,全國15.2萬名網友也隔屏感受「松北識魚、漁村食魚」的特色文化。
  • 「中國鰉魚之鄉」漁業產值21億元
    東北網7月24日訊(郭明儒 記者 王亮)「中國鰉魚之鄉」不是一個鄉,它是指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裡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涂養殖面積,因漁業資源豐富,故贏得了美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了解到,2018年,全省18個邊境縣(市、區)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4.8萬畝,佔全省養殖面積的17.5%;水產品產量7.86萬噸,佔全省水產品產量的12.8%;名特水產品養殖產量1.91萬噸,其中,鱘鰉魚322噸,河蟹400噸。鱘鰉魚養殖是我省名特水產品養殖代表之一。
  • 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的一種江魚——黑龍江鰉魚
    黑龍江鰉魚學名為達氏鰉,俗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是鱘魚的一種。黑龍江裡有兩種鱘魚:施氏鱘和達氏鰉魚,故現黑龍江本地魚民統稱為鱘鰉魚。達氏鰉魚是一種大型的不洄遊入海的魚類,是我國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的魚類.
  • 鰉魚、中華鱘傻傻分不清 ,「天價魚」背後其實是魚販子的詭計
    然而,這件事背後其實有個蠻有意思的細節——那被稱作「天價魚」的鰉魚,魚頭能賣將近五百塊一斤,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啊?它有可能上餐桌嗎?如果上網去查,你會查到一大堆五花八門的答案,比如有的說鰉魚就是中華鱘,長在南方就是中華鱘,長在北方呢,就是鰉魚;還有的說陳先生在漁村吃的是鰉魚和中華鱘的雜交品種。
  •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水中活化石」被賣86000元(組圖)
    網絡配圖  近日,一則漁民捕獲罕見鱘鰉的新聞引發社會熱議,5月10日消息,漁民捕獲罕見鱘鰉:重達450斤,是有記錄以來,體型最大的鱘鰉,此消息一出,引無數釣魚愛好者神往。  據了解,此次被捕獲的鱘鰉魚也是街津口地區今年捕撈上的第一條過百斤的鱘鰉魚。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邊防支隊10日發布消息,當日12時許,黑龍江撫遠市漁民在中俄界江(撫遠市境內)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重達450斤的雌性鱘鰉魚。
  • 那條體長3.59米,重達1028斤的大鰉魚,最後怎麼了?
    一上岸,大家都驚呆了,這次撈上來一尾3米多長的大鰉魚,大家用秤稱了一下,足有1028斤。這條魚一經捕獲,就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撫遠市水產局與撫遠鱘鰉魚保護協會負責人也接到信息,他們立即趕赴現場,將這尾上岸不久的大魚以22萬元的價格收購,並將其轉運到活魚車間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