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國信1號」採用遊弋式封閉養殖技術,投入運營後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等海域開展大黃魚的深遠海養殖,預計年產能3200噸、年產值2.2億元。「國信1號」全面啟動建造意味著青島市開始發力深遠海養殖產業,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國信1號」 由青島國信集團發起並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研發建造。建成後船體總長249.9米、型寬45米、型深21.5米,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全船共15個養殖艙,單個養殖艙養殖水體約為5600立方米,全船總養殖水體達8萬立方米。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作為深遠海遊弋式封閉養殖平臺, 「國信1號」在設計上兼具自航式移動和錨泊固定兩種模式。在深遠海,「國信1號」將根據魚類養殖特性在選定的錨地之間依據水溫等環境因素自航轉場。同時,該船通過養殖水體交換系統實現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不間斷交換,可實時調整艙內水體溫度和鹽度,為魚類生長創造適宜環境,提高生長速度,縮短養殖周期。在養殖品種的選擇上,「國信1號」將主要開展大黃魚、大西洋鮭、石斑魚等名優養殖魚種養殖。
中國水產科學院副院長劉英傑告訴記者,「國信1號」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涉及船舶海工裝備、海水養殖等領域,是一項複雜、高科技含量的系統工程。作為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遊弋式封閉養殖艙體降音減噪、深遠海養殖技術、大型養殖工船建造規範、檢驗法規等多個層面取得了突破。
現代化海洋工程裝備和深遠海養殖技術是發展深遠海養殖產業的基礎,「國信1號」建成後將助力青島進軍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發力深遠海養殖產業布局。「國信1號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是國信集團近年來整合國內外產業鏈資源、發力進軍海洋產業的一個縮影。」青島國信集團副總經理、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韶光說,國信集團將以「科技+資本+產業」模式大力發展海洋產業,未來將聯合各合作方逐步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500萬噸、年產名貴海水魚類20餘萬噸、產值突破11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全力將項目打造成為世界級深遠海養殖的示範工程。
當下,我國海洋漁業迎來新一輪產業變革。海洋工程裝備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正在顛覆傳統海洋養殖模式,重新定義海水養殖的科技含量和產業潛能。以大型養殖工船與網箱設施為基礎,以深遠海養殖為標誌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逐步興起。「國信1號」的建造意味著曾先後五次引領中國海水養殖浪潮的青島開始進軍深遠海養殖,在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中率先開局,有望再次引領新浪潮。
國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敬東,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出席建造啟動儀式並致辭。(記者 王偉)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