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雙瑞:帶領中國海工產業走向「深藍」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青島雙瑞:帶領中國海工產業走向「深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制於海洋環保裝置領域對企業管理、資金、技術含金量的較高要求,我國從事海洋環保裝置研發生產的企業並不多,歐美、日韓的設備生產商幾乎壟斷了全球高端市場。而近年來,隨著我國海工裝備領域實力的增強和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海洋環保裝置研發生產類企業也異軍突起,湧現出了不少全球知名的企業。

  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雙瑞」)就是其中之一。青島雙瑞公司是在中船重工七二五研究所青島分部基礎上設立的高科技產業公司,成立於2003年,隸屬於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主要從事船舶環保設備、腐蝕控制、水處理等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施工、試驗檢測及工程總承包。

  作為青島船舶配套設備產業的重要創新源頭之一,青島雙瑞在「壓載水」這個領域獨樹一幟,不僅聞名於全球各大造船公司,更是名副其實的標準引領者和品牌塑造者。近年來,青島雙瑞憑藉國際化的視野、國際領先的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及售後服務體系,正在帶領中國海工產業走向「深藍」。

  破局壟斷的「中國創造」之路

  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經濟持續下行,修造船及船舶配套行業一片愁雲慘澹,至今仍在低位徘徊。而作為船舶配套企業的青島雙瑞,卻逆勢快速發展,新籤訂單量不降反增,7月以來,更是創下了46個現場同時實船交付的最高交付紀錄。這一佳績的取得,都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付洪田。

  作為公司的「掌舵人」,青島雙瑞公司總經理付洪田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打破國際壟斷,讓中國製造在全球船舶環保裝備領域擁有話語權。」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時間回到14年前,那時,船舶壓載水處理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在世界海工界也剛剛起步,作為電解制氯領域專家的付洪田,在了解到全世界都還沒有一套相關成熟技術可以將壓載水系統應用到遠洋船舶上後,立刻搶抓機遇,成立了國內首批研究壓載水系統的技術團隊。

  然而,前進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儘管研發團隊對研製難度有一定心理準備,但問題還是接踵而來,如:電解活性物質濃度用什麼參數能實現和達到國際海事組織規定的排放要求?船上空間狹小,要節約空間,如何對系統進行正確的集成化設計?儀器設備選什麼樣的……

  辦法總比困難多,2006~2010年四年時間裡,付洪田親手抓項目,研究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推進。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他們攻克了中和技術、自動監控系統、安全除氫技術和體積要求等關鍵技術,設計製造出一臺處理能力為250立方米/小時的樣機,後來又經過多次試驗,2010年6月,青島雙瑞壓載水管理系統在中海運集團安平3散貨船上安裝並開始實船試驗,順利完成了連續三個成功實驗循環。自此,由青島雙瑞研發的世界領先、完全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終於誕生了。

  目前,在全球從事壓載水管理系統研發的公司中,青島雙瑞的船舶壓載水技術已位列行業第一梯隊,受到全球客戶廣泛認可,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付洪田的帶領下,青島雙瑞的壓載水技術,不僅打破了國際壟斷,也讓「中國製造」在全球船舶環保裝備領域擁有話語權。

  瞄準技術前沿,打造「中國品牌」

  一枝獨秀不是春。壓載水領域的成功並沒有讓青島雙瑞止步於此。今年8月,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船用LNG供氣系統(FGSS)獲挪威船級社(DNVGL)認證。這標誌著青島雙瑞FGSS在系統設計、電氣控制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完全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GF規則》及相關船級社規範相關要求,達到了國際一流技術水平。

  FGSS是繼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廢氣脫硫脫硝系統之後,青島雙瑞在海洋環保設備領域開發的又一項戰略新產品。FGSS主要為LNG(液化天然氣)動力船提供燃料,將LNG轉換為一定溫度和壓力的燃氣,供船舶設備使用。該系統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滿足國際海事組織的環保需求。

  「FGSS是國際前沿的環保課題,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付洪田介紹,青島雙瑞將爭取年內拿到日本船級社(NK)認證,最終目標是像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一樣,進軍全球市場,打造「中國品牌」。

  據介紹,青島雙瑞從2017年開始推進船用FGSS自主研發,突破LNG低溫存儲、壓力及溫度調控、BOG處理及安全監控等多項關鍵技術,針對雙燃料低速機、中速機及鍋爐等設備,成功開發了LNG自增壓、低壓及高壓供氣系統,目前可為油船、散貨船、貨櫃船及化學品船等多種船型提供定製化設計方案,實現遠洋及內河船舶全覆蓋。

  除了FGSS,青島雙瑞在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疫情期間「苦練內功」,從設計、採購、生產等各方面推進產品標準化,由訂單式生產轉變為標準化生產,生產周期大幅縮短至2個月以內;在境外客戶拜訪等常規經營活動受阻的形勢下,通過網絡會議等線上方式,加強同日本、歐美等客戶的聯繫,新籤訂單量穩步增加,今年新籤船數超300艘。產品推向市場10年來,累計籤訂合同近2000艘,日前交付裝船第1000艘,已交付船舶總載重位列全球第一。

  匠心精神為船舶工業護航

  從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到船舶廢氣脫硫脫硝系統再到船用LNG供氣系統(FGSS),青島雙瑞圍繞海洋環保設備領域,布局產業,一步步開拓了全球市場,叫響了「中國品牌」。

  當被問及青島雙瑞發展的「奧秘」時,付洪田表示,近年來,青島雙瑞秉承持續創新模式,開闢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他說:「持續創新既是指對企業的原有產品不斷的改進,升級換代,也是指在創新過程中孕育出新的,更大更快的創新,或者說顛覆性創新。公司這項技術實際上就是在持續創新過程當中孕育出的顛覆式創新,使企業獲得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在付洪田的帶領下,青島雙瑞擔當「以科技和創新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的使命,積極踐行「技術領先化、經營國際化、產業智能化、管理標準化、產融一體化」的「五化」方針,持續深入推進卓越績效模式,多年來,公司的整體運營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續穩步的提升。

  不僅在管理上獨具匠心,付洪田還積極助推青島雙瑞轉變經營模式,自上而下進行內部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布局全球市場。對外加強國際市場策劃和品牌推廣,並通過設立香港子公司、德國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日本東京和今治辦事處、菲律賓全球培訓中心等措施,持續完善全球營銷網絡和售後服務體系,建成覆蓋全球30個國家、70個港口的全球營銷網絡和全球五大服務中心、五大備件庫和46個服務網點的全球售後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了壓載水處理產業全球領先地位,裝船載重噸量全球第一。

  在付洪田的帶領下,近年來,其團隊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青島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還主編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2項,撰寫專著1部,申請發明專利11項,在國際、國內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當前,疫情的持續影響仍未消散,全球經濟和製造業都處於復甦的關鍵時期,許多國家都在加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用科技創新武裝製造業。中國產業要想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版圖中佔有更高的位置,就必須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中國製造業成為世界品牌的需要。只有這樣,中國企業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打出自己的品牌,贏得世界的尊重。這一點,青島雙瑞壓載水管理系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例證。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青島雙瑞專攻「四大領域」 海水淡化產業國內領先
    原標題: 青島雙瑞專攻「四大領域」 海水淡化產業國內主流供應商  據王洪仁介紹,青島雙瑞很早就參與國際競爭,早期的模式是國內總包單位在國外拿到項目後,分包給青島雙瑞。「這種模式市場量有限,現在我們主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直接參與國際競爭。」目前,青島雙瑞已經自主參與多項國外重點項目的競標,與國際知名企業同臺競技,並順利中標BV、阿爾斯通等國際巨頭的多個電解制氯工程。
  • 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海 五年九座半潛平臺
    加快轉調步伐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藍」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工程裝備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發展方向。建設海洋強國,必須裝備先行。中集來福士無疑是煙臺市乃至全國「裝備先行者」。它擁有煙臺、海陽、龍口三大生產基地,擁有世界一流的海工建造設施,技術水平已在國內領先。
  • 打造千億元養殖產業集群、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 青島挖掘深海寶藏...
    在深遠海水產養殖領域,青島正在圍繞2020年獲批的全國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重點以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為載體,逐步打造陸基苗種繁育基地、飼料產品加工基地、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冷鏈物流運輸基地等配套產業,形成完善的深遠海漁業產業鏈,帶動形成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為全國深遠海養殖發展提供青島經驗和青島方案。
  • 海工裝備巨頭雲集 青島崛起世界級海工裝備製造基地(圖)
    承建完成的俄羅斯亞馬爾(YAMAL)LNG建造項目是中國首個自主設計建造的液化天然氣核心裝備,也是中國首次對外輸出LNG核心工藝模塊,亞馬爾(YAMAL)LNG項目位於俄羅斯境內的北極圈內,是全球首例極地天然氣勘探開發、液化、運輸、銷售一體化項目,中海油青島海工承攬下了其中36個核心工藝模塊、總重約18萬噸的工作量,這是該公司近年來攬獲的最大金額海外訂單。
  • ...帶領青島海洋漁業駛向深藍 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國信1號」全面啟動建造意味著青島市開始發力深遠海養殖產業,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國信1號」 由青島國信集團發起並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研發建造。建成後船體總長249.9米、型寬45米、型深21.5米,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勝利閉幕
    11月23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勝利閉幕!名企匯聚 大牌雲集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順利閉幕
    11月23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名企匯聚大牌雲集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
  • 第一風口丨穩居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之首 青島海洋產業迸發澎湃新動能
    做強海洋二產,大力發展高端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海洋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提升海洋產業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建設國內一流的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優勢突出的海洋生物產業集群。
  • 釋放深藍能量,融創與青島的三重化合反應
    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是,這幾年,中國的每一個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名片。比如重慶用470米的A-ONE刷新了城市封面與高度;石家莊通過煥新CBD共情世界,提升國際化氣質;青島走向深藍,朝著世界級海灣城市的未來穩步邁進……而你會發現,這些城市名片的背後,都出現了同一個名字:融創。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這是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承建的首艘內河郵輪,預計2021年11月底交付,對提振中國內河郵輪旅遊業的信心具有重要意義。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著眼長遠向高端挺進,重點推動普通船舶向豪華郵輪等「高尖精」領域拓展,創造了十多項全國乃至世界首制產品,通過綠色轉型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發展並重的陽關大道。一江清水入海流,南通船舶製造因江而興、因江而盛。
  • 山東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 助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是山東省海洋產業體系的新興戰略產業,產業規模走向1000億元層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指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儲運、管理、後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處於海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
  • 穩居15個攻勢13產業鏈之首,青島這個最大優勢迸發新動能
    做強海洋二產,大力發展高端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海洋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提升海洋產業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建設國內一流的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優勢突出的海洋生物產業集群。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青島擁有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但青島海洋產業「小而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針對「小」的問題,青島梳理了10條海洋領域重點產業鏈條,大力引進涉海大項目。目前,全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截至2020年11月新籤約項目達98個,計劃總投資2097億元。
  • 船舶海工產業成南通主導優勢產業 市場份額分別約佔全國1/10和1/3
    然而,近年來,受世界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我市船舶海工產業的發展也有所波動。所幸的是,這一狀況正在得到改變。在20日舉行的2018船舶海工新技術發展交流會上,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孫超發表主旨演講時說,2017年全球新造船市場累計成交新船訂單726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3%。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盛大開幕
    11月21日上午,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雪友、蹇錫高等領導、專家,部分國家駐滬領事館、代表處官員,國內外船舶海工及配套企業負責人等700餘人出席開幕式。
  • 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開幕
    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開幕 發布日期:2020-11-23 10:24 來源:南通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1月21日,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南通船舶海工展:「大國重器」雲集,為駛向「深藍」開闢新航路
    11月21日上午,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A館拉開帷幕,國際國內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相關配套設備產品等在此匯集,為船舶海工行業搭建供需對接、信息共享平臺。造島神器「天鯤號」,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希望6號」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走進總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展覽現場,一大批南通造「大國重器」「首制船型」引人注目。
  • 智能製造引領船舶海工展 | 南通前三季度全市船舶海工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江蘇網訊 日前,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工程院等領導專家,以及國內外船舶海工及配套企業負責人等700餘人參加活動。南通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船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船舶海工產業入圍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船舶製造、海工裝備產業規模分別佔全國的1/10、1/4左右。
  • 洋山邊檢助力海工裝備走向世界 自升式鑽井平臺「亞洲奮進者1號...
    葉真於 攝生機:國家參與和市場甦醒為了幫助各大海工企業解決已經建成卻交付無門的海工裝備,今年初,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了一家單一目的公司——北京國海海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組建了海工裝備資產整合平臺,涉及80多座鑽井平臺,累計資產2000多億元,自此,海工資產處置有了國家隊,海工裝備也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
  • 雙瑞萬基海綿鈦應用「高精尖」
    6590次閱讀 作者:耍旭祥 張銳鑫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1月20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