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日照5月4日訊5月4日上午,世界最大的、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 「深藍1號」在青島武船重工建成、下水。網箱可在高溫的夏季沉到黃海冷水團中進行養魚生產,可同時養殖三文魚5萬尾。
記者了解到,黃海冷水團深遠海生態牧場是實施三文魚綠色養殖的裝備型海洋牧場,具有建成千億元產值的深遠海生態牧場產業的潛力,已列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海洋工程示範項目。該項工作始於2015年,經過養殖模式、養殖裝備和體制機制創新,現已成功完成技術路線驗證,進入規模化示範階段。黃海冷水團為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面積約有13萬平方千米,體積約5000億方,並具有強大的自淨能力。其溫躍層位於水下20~30米水層,水溫4.6~9.3℃,溶解氧不低於5mg/L,水質優良,非常適合規模化養殖冷水性魚類。
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等優質魚類順應了產業發展需求,2015年,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與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合作,開始實施三文魚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工作,現已成功地完成了技術路線驗證,進入規模化養殖示範階段,實現了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突破,開創了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黃海冷水團深遠海生態牧場項目經魯政發[2018]7號文件認定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海洋工程示範項目,項目通過組建、培育產學研協同的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研究團隊,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養殖工船、大型深遠海智能網箱、半潛式清潔能源平臺、多功能船舶等深遠海養殖裝備,構建山海接力、「企業+合作社+農戶」的三元主體協同養殖模式,實現我國深遠海三文魚規模化養殖,創建深遠海養殖裝備、飼料加工、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等產業鏈集群,催生數千億產值的深遠海養殖產業和海洋經濟新增點。
目前已完成「山海接力」養殖模式的研創,實現了三文魚受精卵在日照水庫孵化、培育,在沂蒙山區進行魚種培育,在日照嵐山進行海水馴化,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養成,在滿足了企業需求的同時有力地促進山區精準脫貧;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團隊已在日照水庫創建低溫循環水育苗系統,在嵐山馴養基地創建了半鹹水與海水逐級混合的三文魚海水馴養系統,制定了三文魚海水馴化操作規範,保障了三文魚淡水孵化、海水馴化過程的高效、節能和環保;開創了深遠海養殖裝備自主研發建造的先河,由團隊自主研發設計的我國第一艘養殖工船已改造完成,下水啟用。
「深藍1號」大型智能網箱周長180m,高38m,重約1400t,養殖水體5萬多方,設計年養魚產量1500t,是亞洲第一大深遠海智能網箱,也是國內首臺套自主研發大型智能網箱。該網箱的啟用將實現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突破,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日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