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中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 「深藍1號」青島下水

2020-12-04 齊魯網

齊魯網日照5月4日訊5月4日上午,世界最大的、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 「深藍1號」在青島武船重工建成、下水。網箱可在高溫的夏季沉到黃海冷水團中進行養魚生產,可同時養殖三文魚5萬尾。

記者了解到,黃海冷水團深遠海生態牧場是實施三文魚綠色養殖的裝備型海洋牧場,具有建成千億元產值的深遠海生態牧場產業的潛力,已列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海洋工程示範項目。該項工作始於2015年,經過養殖模式、養殖裝備和體制機制創新,現已成功完成技術路線驗證,進入規模化示範階段。黃海冷水團為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面積約有13萬平方千米,體積約5000億方,並具有強大的自淨能力。其溫躍層位於水下20~30米水層,水溫4.6~9.3℃,溶解氧不低於5mg/L,水質優良,非常適合規模化養殖冷水性魚類。

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等優質魚類順應了產業發展需求,2015年,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與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合作,開始實施三文魚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工作,現已成功地完成了技術路線驗證,進入規模化養殖示範階段,實現了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突破,開創了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黃海冷水團深遠海生態牧場項目經魯政發[2018]7號文件認定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海洋工程示範項目,項目通過組建、培育產學研協同的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研究團隊,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養殖工船、大型深遠海智能網箱、半潛式清潔能源平臺、多功能船舶等深遠海養殖裝備,構建山海接力、「企業+合作社+農戶」的三元主體協同養殖模式,實現我國深遠海三文魚規模化養殖,創建深遠海養殖裝備、飼料加工、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等產業鏈集群,催生數千億產值的深遠海養殖產業和海洋經濟新增點。

目前已完成「山海接力」養殖模式的研創,實現了三文魚受精卵在日照水庫孵化、培育,在沂蒙山區進行魚種培育,在日照嵐山進行海水馴化,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養成,在滿足了企業需求的同時有力地促進山區精準脫貧;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團隊已在日照水庫創建低溫循環水育苗系統,在嵐山馴養基地創建了半鹹水與海水逐級混合的三文魚海水馴養系統,制定了三文魚海水馴化操作規範,保障了三文魚淡水孵化、海水馴化過程的高效、節能和環保;開創了深遠海養殖裝備自主研發建造的先河,由團隊自主研發設計的我國第一艘養殖工船已改造完成,下水啟用。

「深藍1號」大型智能網箱周長180m,高38m,重約1400t,養殖水體5萬多方,設計年養魚產量1500t,是亞洲第一大深遠海智能網箱,也是國內首臺套自主研發大型智能網箱。該網箱的啟用將實現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突破,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日照報導

相關焦點

  • 探訪世界最大深海魚場「深藍1號」 自主技術有哪些?
    受訪者供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從近處看,「深藍1號」網箱非常龐大。 受訪者供圖&nbsp&nbsp&nbsp&nbsp世界最大的「深海漁場」在山東日照建造成功並下水。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在項目研發團隊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試驗和研究基礎上,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推動成立了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和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開展深藍漁業工程科技攻關,完成了以「大型養殖工船功能與船型」「魚類集約化船載艙養工藝與裝備」為核心的創新性成果,已經形成3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在世界漁業發達國家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科技同行的關注。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我給大家帶來了我的一位「朋友」,這是我國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場——「深藍一號」的模型。2012年開始,時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董雙林教授,主導設計研發新型深海養殖裝備,要在黃海冷水團為深海養殖打開一個突破口,經過六年潛心鑽研、反覆試驗,「深藍一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終於在今年夏天建造完成。讓「深藍一號」投入黃海的懷抱,成為我國第一座深海漁場——這是山東的壯舉、更是中國的驕傲。
  • ...帶領青島海洋漁業駛向深藍 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國信1號」全面啟動建造意味著青島市開始發力深遠海養殖產業,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國信1號」 由青島國信集團發起並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研發建造。建成後船體總長249.9米、型寬45米、型深21.5米,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
  • 打造千億元養殖產業集群、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 青島挖掘深海寶藏...
    在深遠海水產養殖領域,青島正在圍繞2020年獲批的全國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重點以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為載體,逐步打造陸基苗種繁育基地、飼料產品加工基地、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冷鏈物流運輸基地等配套產業,形成完善的深遠海漁業產業鏈,帶動形成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為全國深遠海養殖發展提供青島經驗和青島方案。
  • 為什麼要報考中國海洋大學?
    擁有國內首艘獲得靜音科考級(SILENT-R)證書的海洋綜合科考船「東方紅3」船是國內首艘、國際上第四艘獲得DNV GL籤發的船舶水下輻射噪聲最高等級——靜音科考級(SILENT-R)證書的海洋綜合科考船,也是世界上獲得這一等級證書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船。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全國最大最強
    「我命名你為『中山大學』號,願你承續並光大中山大學永恆的家國情懷,滿載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設者的熱切期盼……」 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高大威武的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 中國內地首座專業「水母館」在青島水族館開館
    中國內地首座專業「水母館」在青島水族館開館 2007年04月29日 03: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國超級工程深藍一號,三文魚年產量1500噸,每年產生千億利益
    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超級養殖網箱——深藍一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潛式網箱,整個養殖水體越五萬立方米,容量相當於40個標準遊泳池,同時養殖30萬尾三文魚不成問題,一年的產量高達1500噸,可以看到,深藍一號的幾根大柱子都是中空的,裡面既可以注水也可以防水,實現上浮下潛,遇到風浪他就可以潛到海面底下躲避,到了溫度較高的夏季還可以沉到20米以下的買水避暑
  • 青島雙瑞:帶領中國海工產業走向「深藍」
    原標題:青島雙瑞:帶領中國海工產業走向「深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制於海洋環保裝置領域對企業管理、資金、技術含金量的較高要求,我國從事海洋環保裝置研發生產的企業並不多
  • 海上大型「移動實驗室」,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下水
    8月28日,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八所設計、江南造船建造的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命名下水 「中山大學」號總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吃水6米。該船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 「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好威水
    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其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據悉,「中山大學」號在2016年6月獲教育部批准立項後,經過項目可行性研究、船舶初步設計、承建船廠及科考設備招標等階段,於2019年10月正式開工建造。此次下水後將立即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 俄開建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 噸位超過遼寧號 造船廠為中國援建
    俄開建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 噸位超過遼寧號 造船廠為中國援建7月6日,俄羅斯原子能集團(Rosatom)旗下核動力破冰船公司(Atomflot)發布消息稱,遠東紅星造船廠開始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號。
  • 2020年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順利召開
    12月19日,2020年度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四家單位承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黃海所趙法箴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水科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劉英傑和漁機所所長徐皓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
  • 全國最大最強!「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了,又一大國重器取得突破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近日,多個大國重器接連取得突破:「天問」一號距地球已超1億千米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據介紹,此次下水後將立即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據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作為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在國內科考船中具備多個「首次」。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挺進深藍,劈波斬浪,順利平安。
  • 我國最大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圖說: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昨天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
  • 綠城青島深藍中心二期塔樓暨麗思·卡爾頓酒店盛大動工
    青島市旅遊局、青島市市南區政府相關領導,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林聰、萬豪國際集團全球設計項目副總裁陳世煌,綠城資產管理集團總經理周衛三、綠城房產集團執行總經理樓明霞、綠城房產集團青島城市公司總經理虞沁文、綠城深藍中心項目執行總經理敖罕和各大主流媒體代表及嘉賓參加了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