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2020-12-03 齊魯網

編者按:揮灑年輕色彩,書寫青春飛揚!8月22日,全省新聞戰線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在山東廣播電視臺400平米西演播室拉開帷幕,21位來自各新聞單位的好記者同臺競賽,講述新時代好故事,展現新時代新作為。山東廣播電視臺5位記者結合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生動講述了採訪中經歷的故事,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真情實感和使命擔當。有媒體轉型融合發展中的感受與思考,有調查記者多次臥底的驚心動魄,有「手」的溫暖故事生動講述,有伴隨「深藍一號」的驚濤駭浪,還有烈火真情的磨難考驗。他們以動人的故事、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演講,贏得了觀眾和評委的掌聲、笑聲和眼淚。

今天要講述自己故事的是來自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記者徐志偉,他要講述的是他與「深藍一號」之間的特殊經歷——

我給大家帶來了我的一位「朋友」,這是我國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場——「深藍一號」的模型。我和它朝夕相處20多天,有幸成為見證它挺進深藍的電視直播記者。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深藍一號」下海的故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洋是人類的搖籃,也是人類的未來,寄託著我們蔚藍的夢想與希望。靠海吃海,膠州市漁民馬希慶打了一輩子魚,在採訪時老馬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這船是越走越遠,可這魚呢,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小。」

就在老馬為這事操心的時候,水產養殖專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克服困難,到深海去養魚!

向海而生,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山東是海洋大省,擁有3345公裡大陸海岸線,佔全國的1/6,17萬平方公裡近海海域蘊藏著豐富而神奇的資源。早在1978年,海洋科學家們就在山東以東的黃海海域,發現一片神奇的冷水團,面積和山東省相當,溫度常年保持在20度以下,海水流速快,含氧量高,簡直就是深海魚類生活的天堂。但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想要利用開發幾乎不可能,這也成了水產養殖專家的一塊心病。

2012年開始,時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董雙林教授,主導設計研發新型深海養殖裝備,要在黃海冷水團為深海養殖打開一個突破口,經過六年潛心鑽研、反覆試驗,「深藍一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終於在今年夏天建造完成。

讓「深藍一號」投入黃海的懷抱,成為我國第一座深海漁場——這是山東的壯舉、更是中國的驕傲。就在今年六月,習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在這樣的背景下,「深藍一號」的意義不言而喻。根據計劃,六月底「深藍一號」就要正式入海。得到消息後,我們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齊魯頻道也迅速行動起來,派出包括我在內的20人直播團隊,追隨「深藍一號」的腳步,計劃用一場深海直播,記錄這次挺進深藍的偉大探索。6月16日,我們從日照港出發,經歷18個小時的航程到達200多公裡外的黃海冷水團海域。那時的我們,意氣風發,沒有一個人能預料到,這一走就是22天。

海上的天氣,詭譎多變。風平浪靜的時刻稍縱即逝,大部分時間不是風高浪急,就是大霧瀰漫,有時能見度甚至不足10米。6月16日、23日、28日,下水的日子一拖再拖,一直延遲到7月。我們的直播窗口也只能一推再推,我們能做的,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彩排,就是隨波逐流地等待。

面對廣闊彪悍的大海,個人瞬間變得渺小又孤獨。當蔚藍變得單調,搖擺變成眩暈,考驗就變得更加出乎意料。在會議室裡打地鋪、天天吃白菜土豆,都不算什麼,最難熬的還是在海上漂泊的「失聯狀態」。沒有手機和網絡信號,第一個星期,團隊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繫,直到開通衛星信號,每天才有十分鐘給家人報平安的機會。有位同事,孩子還不到兩周歲,當小傢伙從微信語音裡清晰地喊出「爸爸」的時候,在我眼裡一直是錚錚鐵骨的一群硬漢,在海上漂了十多天沒有過一句抱怨的哥兒幾個,偷偷抹起了眼淚。信號中斷,通話結束,他轉過頭來跟我們說:「走的時候說話還不清楚,你說這孩子長得是快。

有一次,船上的彭工探了探頭,怯生生地問:「能蹭個熱點嗎?出來一個多月了,想跟我媽說句話。」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們在船上感受到的種種不便、遇到的種種折磨,對這群海上工作者來說,卻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生活。

彭澤永,深藍一號養殖工程師,35歲,負責每小時測量一次水溫和海水含氧量。同時他還是一名潛水員,出現惡劣天氣時,要立即下水查看網箱是否穩固。加入「深藍一號」項目一年半,經常三四個月漂在海上。風高浪急,由於充氣閥門進水,「深藍一號」多次發生傾斜,夜間施工檢查也是家常便飯。對講機徹夜響個不停,彭工帶著設備潛入到海底,第二天破曉,才睡眼惺忪地回到船上,這樣的場景不止一次出現。

一切奉獻和忍耐,都是為了理想之花的絢爛綻放。終於,在熬過了二十多天,我們迎來了見證歷史的時刻。7月2號,「深藍一號」克服重重困難,接近了滿載著三文魚苗的養殖工船,一條十米多長的管道從船艙連接到「深藍一號」的網箱中。作為打頭陣的出鏡記者,我乘坐著橡皮艇,登上「深藍一號」的頂端,懷著無比自豪的心情開始直播。

伴隨著吸魚泵的轟鳴聲,三十萬尾三文魚「魚貫而入」,入住「深藍一號」網箱新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深藍二號」的深海鱈魚養殖項目已經列入計劃,我國深海養殖的大幕已經拉開,深海冷水魚依賴進口的歷史將被改寫。

大國重器,輝煌起航。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從近海養殖挺進深遠海,讓國產深海魚遊上百姓餐桌,「深藍1號」的成功研發,是山東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加快建設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的生動實踐。

面向大海,逐浪揚帆。要做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就要和那些時代風雲的創造者們並肩前行;要拿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好作品,就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動真情,這是「深藍一號」直播帶給我的啟示,也是蔚藍大海和那群海洋科技工作者們,留給我的無私饋贈。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於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而潘維廉作為第一位定居廈門的外國人,曾出版了《我不見外》《魅力福建》等圖書,他以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還於今年獲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 記錄抗疫英雄、報導改變立法……聽這些好記者講背後的好故事
    11月24日,廣東省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演講活動在廣州舉行。鍾南山的戰疫故事、到武漢工作的第一天就成了密切接觸者、「深圳速度」的背後、在貴州畢節定點幫扶的「校長媽媽」……15位在廣東省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中脫穎而出的新聞工作者,結合自己的採編經歷,深情講述了一個個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廣東新聞戰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良好風貌,展現了新聞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畏艱辛、始終前行的敬業精神,展現了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發展變化
  •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海油楊華講述「出於藍,勝於藍」的國企改革發展故事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化集團寧高寧講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國企公開課丨聽中遠海運許立榮講海運與國運國企公開課丨聽國家電網寇偉講電力央企的發展實踐與使命擔當>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國建材宋志平講《國企的故事》國企公開課丨聽東航集團劉紹勇講國有企業如何逆境重生國企公開課 | 聽保利集團徐念沙講中國道路上的國企故事國企公開課 | 聽招商局集團李建紅講述邁向一流的百年央企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8月29日,「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活動圓滿完成,結業典禮在位於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山東省、青島市臺港澳辦、香港海洋公園公司、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領導、實習導師代表及16名來自香港各大高校學生近50人參加結業典禮。
  • 俠盜一號劇情簡介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講的什麼故事?
    俠盜一號劇情簡介:  《俠盜一號》故事發生在動蕩不堪的銀河宇宙中,在銀河帝國的高壓統治下,人民的叛亂增多並形成各類起義組織,這其中就有蒙 · 莫思馬領導下的義軍同盟。各種反抗活動使得銀河帝國不得不拿出各種應對措施來鎮壓叛亂活動,而這其中最暴力最鐵血的方式就是戰鬥空間站死星。
  • 中國超級工程深藍一號,三文魚年產量1500噸,每年產生千億利益
    這不,科學家在黃海的中央發現一片五千億立方米的冷水團,面積相當於一個山東省,即使在夏季,底層水溫也是4°C到9°C之間,這樣的水溫對於三文魚來說剛剛好,然而這片海域距離陸地較遠,天氣、環境不穩定,深海還常常有鯊魚出沒,一不小心辛辛苦苦樣的三文魚就成了它們的盤中餐。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要講好襄陽故事,創作好作品,就得趴在襄陽生活土地上,去感受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深入體驗,才能寫出真實完整、充滿溫度、震撼人心的襄陽故事。藝術最忌諱雷同,跳出前人窠必須走進傳統,再掙脫傳統羈絆,脫穎而出,開闢一方屬於自己的新領地!
  • 「文旅融合大講堂」講山東考古故事
    山東小清河考古工地航拍 韓春義 攝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關於考古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升能力素質,11月18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開展了「文旅融合大講堂」專題講座,邀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講述
  •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 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解說】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對中國地質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 這就是山東丨這些視頻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生動故事
    這就是山東丨這些視頻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生動故事 2020-02-01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赴桂魯調研
    3月27日至4月1日,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的率領下,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調研組奔赴廣西山東兩省區開展調研,六天時間,星夜兼程,從八桂大地到孔孟之鄉,看駱越文化,尋諸子百家,在行走中感受文化自信,在調研裡體會中國故事。
  • 河南組織收看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網絡直播巡講
    6月23日下午,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的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開講。我省省直主要媒體記者、部分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通過網絡集中收看,各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的新聞工作者、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分別在當地集中收看。
  • 「天問一號」有話說丨今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謝謝我的「守護神」
    大家好,我是「天問一號」今天上午7點我實施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順利完成,目前狀態很好!為了能讓「牧星人」實時了解我的動態,三大「站將」關心著我的一舉一動,耐心地聽我講天上的故事這次中途修正的各項指令,就是通過俺傳達給「天問一號」的,老鐵目前狀態不錯,放心了!
  • 蜘蛛俠與講好故事的重要性:自省的生活也模仿藝術
    要自省以及反思人生,其中一種辦法是關注你講述自己人生的方式。講述自己的人生就和聽見笑話發笑一樣自然。但也有糟糕的笑話,也當然有講得差勁的人生故事,所以,僅僅是講述人生並不足以使你快樂。通過思考蜘蛛俠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如何天生就愛講故事,並且理解人類只有在學著講好自己故事的前提下才能變好。我們總有選擇嗎?
  • 深藍與月光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來看看吧!
    如今導演帶著他的第二部作品《深藍與月光》來了!其實早在上映前一個月,這部臺劇就應經火到了大陸。天府泰劇、喜翻譯製組、腐劇集等眾多電視劇大V都紛紛宣傳造勢,就連導演本人都為了這部劇註冊了微博帳號。網絡劇《深藍與月光》宣傳海報。導演從來不會吝嗇演員在角色中的情感流露,很多你以為會被省略的鏡頭統統都被剪在正片中,''著魔''如此,''深藍與月光''也是這樣。
  • 「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培訓開講啦!連企學習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2020大連品牌故事大賽」於11月27日-11月29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辦賽前宣講培訓,由好典品牌智庫創始人、「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發起人鄭策文向企業代表分享講好企業品牌故事的方法及技巧,並有近10萬網友通過直播參與了此階段的培訓。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古今海龍屯》與葉辛的不解之緣
    在他的身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歷史,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洪流中,葉辛老師離開自己的家鄉上海來到貴州,和海龍屯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於是才有了長篇小說《古今海龍屯》。 「創作古今海龍屯實際上跟我在貴州生活21、2年的青春歲月有關係,80年代中期就陸陸續續聽到一些跟海龍屯有關的故事,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小說題材。」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葉辛說。
  • 完整版丨《還看今朝》90分鐘大片告訴你咱山東為啥「槓賽來」
    10月3日上午10點,《還看今朝》山東篇播出,《還看今朝》山東篇分「融儒而歌」、「新舊動能轉換」、「走向深藍」和「山東有我」四個部分。節目在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衛星頻道、電視齊魯頻道、電視公共頻道、電視農科頻道、17地市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全程同步播出。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進行實時直播。融儒而歌一山一水一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