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公開課丨中國海油楊華講述「出於藍,勝於藍」的國企改革發展故事

2020-11-28 國資小新

4月2日,國資委黨委和教育部聯合開展的「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國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活動正式啟動。6月20日,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舉辦「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場報告會。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作了題為《出於藍、勝於藍——從中國海油看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的主題報告。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

報告會上,楊華以海油「藍」為主線,從耕耘在「藍色國土」、40年前的篳路藍縷、一張藍圖、挺進「藍海」、為了碧海藍天五個方面切入,結合豐富的史實和生動的案例,暢談「藍色初心」和作為國有企業的使命擔當。

奮力耕耘「藍色國土」

2017年12月,中國海油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渤海油田新近發現千億方大氣田。這是一個「雙億」凝析氣田,即探明地質儲量凝析油超過1億立方米,天然氣超過1000億立方米。

渤中19-6,僅是眾多海上油氣田中的一個

海洋石油工業是一項高集成、跨學科、多領域的系統工程,要抗颱風、抗海嘯、抗巨浪、抗冰凍、防腐蝕,還要克服地層壓力過高可能引發的井噴、火災、毒氣等。勘探開發涉及材料、船舶、通信、海洋工程、機電設備、交通運輸,開發成本是陸地常規油田的6~10倍。

經過近40年的努力,中國海油

2018年

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840萬桶/日

成為世界第一原油進口大國

油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

增儲上產 只爭朝夕

我們這樣做...

篳路藍縷 艱苦奮鬥

一張藍圖 不斷開拓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就鋪開了一張「藍圖」,一張以上市為手段,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宏偉藍圖。

中國海油一直以來的發展證明,只有一以貫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才能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

挺進「藍海」 合作共贏

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遊泳。通過對外合作和改革創新逐步壯大起來的中國海油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走出「舒適區」,進入世界能源領域搏擊。

中國海油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油氣領域合作,30餘座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走出國門,在沿線國家同時運作7個世界級工程項目;積極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資產布局,資產遍及亞洲、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地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碧海藍天 央企責任

不忘「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和使命,體現在新時代,就是要努力提供更加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現代化能源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不忘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初心和使命,體現在新時代,就是要堅決落實「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不忘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責任和使命,體現在新時代,就是要加快推動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為夯實黨執政的物質基礎作出更大貢獻。

畢業季

聽到這麼一堂課意義非凡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方百會說:「震撼、振奮,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聽了報告,深深體會到我國海洋石油事業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著力培養不畏艱難、苦幹實幹的海洋石油後備軍,努力為祖國藍色國土儲備人才力量。」

勘查技術與工程2018級本科生李俐萱說:「楊華董事長的報告,以中國海油發展為樣本,展現石油精神,鼓勵青年學子艱苦奮鬥、日益創新,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耕耘藍色國土。我們石大學子,更要爭做石油先鋒,以青春之力獻身石油發展。」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2016級碩士研究生吳軍說:「今天的報告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海油的改革發展歷程和使命擔當,並教育我們要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大格局中。畢業後我即將到中國海油工作,我一定要秉承石油精神,為祖國獻石油。」

油氣井工程專業2016級碩士生宋雪峰說:「聽了楊華董事長的報告後,我對改革開放對國企的深刻影響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更將中國海油「敢為天下先」的文化內核印在了心中。今年我即將入職中國海油,成為一名光榮的海油人。我一定會認真努力,在未來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石油獻我青春。」

國企公開課精彩繼續!我們將陸續分享更多乾貨滿滿的演講,請持續關注國資小新!

———— / END/ ————

推薦閱讀

走進高校,央企「國企公開課」開講啦!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化集團寧高寧講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遠海運許立榮講海運與國運

國企公開課丨聽國家電網寇偉講電力央企的發展實踐與使命擔當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國建材宋志平講《國企的故事》

國企公開課丨聽東航集團劉紹勇講國有企業如何逆境重生

國企公開課 | 聽保利集團徐念沙講中國道路上的國企故事

國企公開課 | 聽招商局集團李建紅講述邁向一流的百年央企

國企公開課 | 與熊群力一起 從中國電科看央企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國企公開課 | 聽航天科工高紅衛分享創新的思考與實踐

國企公開課 | 中國寶武陳德榮為學子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國企公開課 | 南航集團王昌順為學子指引「航向」

國企公開課 | 聽孟振平講述能源變革中的南方電網

國企公開課 | 聽鄧亦武講述中國糧食安全和中儲糧的責任擔當

國企公開課 | 聽國家能源集團王祥喜講述《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

國企公開課 | 中國華電溫樞剛講述推動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石油王宜林講述石油精神如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國企公開課|聽中國能建汪建平講述電力能源建設者的故事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國中鐵李長進講述中國鐵路發展的成就與展望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船重工胡問鳴講述軍工魂、強軍夢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中車劉化龍講述高鐵是怎樣煉成的

國企公開課丨國機集團張曉侖勉勵學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國企公開課|中國商飛賀東風展望中國大飛機的藍天之夢!

國企公開課|中國電建晏志勇講中國水電,亮國家名片!

國企公開課丨鞍鋼集團姚林講述「鋼鐵長子」的責任與擔當

國企公開課 | 和王會生一起從國投看中國投資體制改革

國企公開課 | 中國石化馬永生講述為國「加油」「爭氣」的故事

國企公開課 | 中國五礦唐復平為學子深挖國企「寶礦」

國企公開課丨聽航空工業羅榮懷講述「一飛沖天」的故事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電子張冬辰呼喚新青年建功新時代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建築官慶講述新時代國企「走出去」的新姿態

國企公開課 | 聽中國聯通王曉初講述央企的初心與擔當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國移動李躍講述移動通信的古往今來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交集團宋海良講述交通強國的使命與擔當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許憲平講述「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央企使命和實踐

責任編輯 | 陸哲宇

執行主編 | 龔 政

內容來源丨中國海油

相關焦點

  • 國企公開課|馬永生:石油石化是朝陽產業 關係人類衣食住行
    6月11日,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應邀為四川大學師生上了一堂題為《為美好生活加油 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國企公開課。馬永生認為,中國的石油石化是朝陽產業不是夕陽產業,目前已找到的石油和天然氣僅佔我國資源總量的30%和15%,仍有大量資源待發現。
  • ...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央企跑出改革「加速度」
    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12月24日向媒體公布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總體工作進展情況顯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中央企業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改革舉措總計2700餘項,不少企業在規定完成時間內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
  • 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企跑出「加速度」
    小新說2020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2020年12月28日起,中央主流媒體開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欄,持續推出系列報導,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故事、深入的分析充分展示各地各部門以及廣大國有企業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舉措、典型案例和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 尋求國企改革最大公約數
    正如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國企國資改革要「保障先行」。足見,此次會議是為下一步國企改革定調子、劃底線,更是在尋求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最大公約數,加強有效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正是最大共識。在這一層面下,未來國企領域的改革將加速而至,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1+N」方案接近瓜熟蒂落。    眾所周知,國企改革既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難啃的硬骨頭。
  • 科技日報:提出科研投入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
    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12月24日向媒體公布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總體工作進展情況顯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中央企業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改革舉措總計2700餘項,不少企業在規定完成時間內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中國電子、中國電建等企業已提前完成全部
  • 每經專訪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國企改革更致力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李錦認為,2020年國企改革進入關鍵的歷史階段,國企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構成主題,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是方向,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是目的。而各界高度關注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不少核心內容,也有望在今年兩會的精神中得到充分體現。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高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幫助大家更地了解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自治區國資委主任李傑雲先生,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唐愛斌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作介紹,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 習近平「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國企改革之「魂」
    有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個有利於」 標準為國企改革提供目標指向和檢驗標準,是國企改革之「魂」。  習近平在吉林長春考察調研國企時表示,我們要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
  • 【國企改革】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2
    行業重點關注:家電、銀行、地產、醫藥、食品、電子等,主題建議關注區塊鏈、國企改革等。---基準日:2019-10-27 * 【國資委主任郝鵬: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改革衝鋒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重在行動、重在效果。
  • 國企改革新起點!嘉秀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嘉興市國資委副主任王厚明宣讀《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改組組建嘉興市嘉秀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批覆》。嘉興市嘉秀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是秀洲區在深化國資公司體制改革、實現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就嘉秀集團改革重組工作,吳燕強調:要提高站位,踏上新徵程。改組組建嘉秀集團成為市級國資營運公司,對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更好地服務市本級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訪本溪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白松
    保持戰略定力、增強行動自覺,把已經明確的各項改革舉措不折不扣落實落細,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育新機、開新局。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精神,聚焦『六穩』『六保』,把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和黨的建設工作抓出更大成效。」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2020年12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重點投向國企改革及反向混改項目;五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面臨的三方面障礙與困難;六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落實情況納入業績考核;七是加快推出中國版競爭中立體系,助力國企改革;八是深交所制定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從五方面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九是
  • 國企改革要遵循「三個有利於」標準
    這「三個有利於」,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把實體經濟抓上去,最先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 如何理解國企改革「三個有利於」的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三個有利於」的衡量標準,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國企改革怎麼改?在什麼地方改?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 習近平就國企改革頻「發聲」:「三個有利於」確立成敗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吉林長春考察調研國企時談到。國有企業是國之重器,改革成敗關乎經濟全局、民眾利益,一直以來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什麼,路徑何在,改革成敗的標準又在何處?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習近平多次就國有企業改革「發聲」,不僅糾正了當前社會對於國企改革的一些錯誤認識,更為正確推進國企改革劃定了紅線、指明了方向,確定了標準。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啟動。
  • 港媒:國企改革漸進務實 成效遠超俄"休克療法"
    報導稱,20世紀90年代,西方的「休克療法」顧問提倡通過國企快速私有化來讓生產力效益最大化。在葉爾欽治下的俄羅斯,這條建議受到認真對待。它的實際結果就是一場時至今日仍在抑制俄羅斯增長潛力的經濟災難。而在中國,「休克療法」主張者的建議被無視。相反,改革者更青睞漸進式的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國企對工業產值的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75%下降到了今天的25%左右。
  • 廣西國企改革3年行動全面啟動 提出8個方面具體改革措施
    ,廣西認真落實國企改革「1+N」配套政策文件,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了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全覆蓋,在關鍵領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有力提升了企業發展質量效益。
  • 國平:「三個有利於」確立國企改革價值標準
    在吉林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國企改革提出的這一重要論斷,第一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現實針對性。   圍繞國企改革,不同觀點交鋒甚多。在具體改革路徑和方法選擇上,可謂見仁見智。在改革實踐中,結合具體實際,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和探索。然而,國企改革有一些基本的價值不能丟,丟了就可能與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
  • 郭偉:國企混改重在「改」而不在「混」,多案例詳解國企改革成功路徑
    因此,華夏基石認為,國企混改重在「改」而不在「混」,股權多元化的混和所有制只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手段之一,員工持股也只是手段之一。回到國有企業改革的初衷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改革是以混和所有制為手段,在堅持黨的領導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管理關係,創新管理機制,激發員工活力,從而最終實現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