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國企改革最大公約數

2020-12-01 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三次會議。會議指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機制制度創新,強化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和審計、紀檢巡視監督以及社會監督,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

    由此次中央層面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特別強調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其中釋放出重大信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正如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國企國資改革要「保障先行」。足見,此次會議是為下一步國企改革定調子、劃底線,更是在尋求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最大公約數,加強有效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正是最大共識。在這一層面下,未來國企領域的改革將加速而至,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1+N」方案接近瓜熟蒂落。

    眾所周知,國企改革既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難啃的硬骨頭。它不僅涉及各方複雜的利益博弈,而且牽連著巨大國有資產安危、增損。國有資產本質上是全體國民所有,因此國企改革的成敗更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對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走向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國企改革當穩妥而謹慎推進,尋求最大公約數和共識,以凝聚全社會的力量。

    無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首當其衝和當務之急。今年2月,中紀委圈定26家央企開展首輪專項巡視,揭示出來的問題令人震驚。中央巡視組發現央企存在的五大「通病」:紀檢監察力量薄弱、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作風建設存在問題、利益輸送與權力尋租、幹部管理不規範、「三重一大」執行不力。凡此種種顯示,貪腐和監督不力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最大黑洞。

    南航集團營銷領域貪腐問題多發,在協調航線、編排航班、客貨銷售中存在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問題;華電集團選人用人工作存在「帶病提拔」和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違規提拔、任用幹部問題;東風汽車對2011年原中央第四企業金融巡視組反饋意見沒有認真整改,致使領導幹部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愈演愈烈……

    由此可見,要把國有資產管理的「籬笆」扎牢, 要把國企「一把手」的權力關進籠子,重塑國企內部監督機制,加大國企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力度,才能使國企改革的方向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考量不足,則不利改革。如何平衡好員工持股與國有資產保護的關係引人思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企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已有10多家公司發布公告披露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員工持股不僅可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展,而且能夠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形成企業和員工的共同體。

    但也有人警示,把企業存量股權量化給個人的這種形式,是把國有資本賣給個人,如此,國有企業的資本就會減少,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可見,在規則不明的情況下,員工持股更需防範利益輸送的暗渠。

    同樣,如何公開、透明、健康地搞好混合所有制經濟也頗費思量。

    在此種情況下,嚴格約束公權力、劃清利益邊界就顯得極為重要。此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則成為「保障性」綱領,不僅在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也在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有了清晰的底線和有效監督,人們才能放心改革者試錯,改革者也才能銳意創新,大膽改革。

    防止國資流失,重在監督。會議提出了加快形成新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這個體系概括為16個字:「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這意味著,監督要不留死角,大量海外資產脫離審計的情況也將被納入監督範圍。這也意味著,監督的有效性要大為增強,厲行問責與追責。對國有企業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等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和重點決策環節的監督,成為重中之重,對這些容易出碩鼠的地方,重點盯防。

    國企改革風帆已揚,人們理當懷有更多期待。

相關焦點

  • 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成都12月22日電 題: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12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最大公約數:統一戰線的實質與功能
    內容提要:最大公約數是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著重闡釋的概念之一。最大公約數這一概念概括和提升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實質、功能及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最佳途徑。找到最大公約數是實現大團結大聯合、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根本舉措。  關 鍵 詞:最大公約數/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團結是永恆的主題。
  • 對話兩會:在碰撞中求得利益「最大公約數」
    如何在兩會上達成共識,尋得社會各群體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要從全局出發,視野需更寬廣 劉希婭: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就是在一個國家的頂層宏觀層面和具體的百姓生活層面之間架起橋梁,這需要更深入的調研和更寬廣的視野。我來自重慶的一所小學,但當我坐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人代會時,不能僅代表我所在的地區、小學發言,還要從全局考慮問題。
  • [新京報]經濟學人劉元春:國企利益集團化是改革最大阻礙
    新京報:「調結構」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什麼?劉元春:最大的難點還是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定位問題。國家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因為總理已經講了,改革核心是政府要進行自我革命。如果沒有政府定位的革命性調整,市場空間是很難釋放出來的。沒有市場空間的釋放,就會出現過剩與短缺並存、結構不合理的狀況。
  • 以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學習習近平關於正確處理一致性與...
    (三)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科學把握了黨治國理政的新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多元多樣的利益格局、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習近平審時度勢,從戰略高度提出尋求各方面的最大公約數,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善於以最大公約數的思想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聚合眾力、融合眾智」。
  • 每經專訪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國企改革更致力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李錦認為,2020年國企改革進入關鍵的歷史階段,國企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構成主題,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是方向,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是目的。而各界高度關注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不少核心內容,也有望在今年兩會的精神中得到充分體現。
  • python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前言提到最大公約數,那麼就不得不說什麼是公約數,它是一個能被若干個整數同時均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約數。對任意的若干個正整數,1總是它們的公因數。
  • 科創板巧解「減持題」 多選項力求「最大公約數」
    摘要 【科創板巧解「減持題」 多選項力求「最大公約數」】隨著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改革漸次深入,首發股份如何有序流通、創投基金如何循環流轉、如何引入增量資金等一系列「必答題」,在全新的減持規則中找到答案。
  • 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企跑出「加速度」
    小新說2020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2020年12月28日起,中央主流媒體開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欄,持續推出系列報導,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故事、深入的分析充分展示各地各部門以及廣大國有企業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舉措、典型案例和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 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約數
    2×2×3×3=36最大公約數有何能力當兩種想法並存時,共通的部分越多,越容易進行統合,但通常得到的結果只是已經存在的部分;當雙方共通的部分較少時,雖然統合起來更加困難,但往往能合力取得更大的成果。所謂的「革命」,通常是由非常規的思維引發的。原本完全沒有關聯的東西,經過組合從而誕生出新的東西,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 雲計算開發學習實例:Python3 最大公約數算法
    Python3中最大公約數算法可以用以下代碼來實現:執行以上代碼輸出結果為:當最小值為最大公約數時,直接返回;2. 當最小值不為最大公約數時,最大公約數不會大於最小值的1/2;3. 求最大公約數理應從大到小循環遞減求最大。
  • 港媒:國企改革漸進務實 成效遠超俄"休克療法"
    報導稱,20世紀90年代,西方的「休克療法」顧問提倡通過國企快速私有化來讓生產力效益最大化。在葉爾欽治下的俄羅斯,這條建議受到認真對待。它的實際結果就是一場時至今日仍在抑制俄羅斯增長潛力的經濟災難。而在中國,「休克療法」主張者的建議被無視。相反,改革者更青睞漸進式的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國企對工業產值的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75%下降到了今天的25%左右。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最大公約數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最大公約數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偽從零開始學算法 - 2.2 求最大公約數
    簡介兩個或多個正整數數的公約數是,對於這些數,存在一個正整數,可以整除它們。公約數可能有若干個,而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約數。也就是:A: card(A) ≥ 2, (66 a ∈ A, a ∈ N*) ;B = {n ∈ N*| 66 x ∈ A, x mod n = 0};k = max{B};k即為A中各數的最大公約數。
  • 國企改革要遵循「三個有利於」標準
    作者:求是雜誌社 桑可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 如何理解國企改革「三個有利於」的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三個有利於」的衡量標準,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國企改革怎麼改?在什麼地方改?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 國平:「三個有利於」確立國企改革價值標準
    在吉林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國企改革提出的這一重要論斷,第一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現實針對性。   圍繞國企改革,不同觀點交鋒甚多。在具體改革路徑和方法選擇上,可謂見仁見智。在改革實踐中,結合具體實際,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和探索。然而,國企改革有一些基本的價值不能丟,丟了就可能與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
  • 習近平「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國企改革之「魂」
    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是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企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三個有利於」 標準,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
  • 【國企改革】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2
    行業重點關注:家電、銀行、地產、醫藥、食品、電子等,主題建議關注區塊鏈、國企改革等。---基準日:2019-10-27 * 【國資委主任郝鵬: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改革衝鋒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重在行動、重在效果。
  •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海油楊華講述「出於藍,勝於藍」的國企改革發展故事
    4月2日,國資委黨委和教育部聯合開展的「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國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活動正式啟動。6月20日,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舉辦「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場報告會。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作了題為《出於藍、勝於藍——從中國海油看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的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