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2021-01-08 央廣網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講事實能說服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需要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在邏輯與思想理論。在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看來,一些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錯誤預言中國經濟,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西方的思考方式解答「中國謎題」。因而,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者、觀察家不僅關注中國發展的奇蹟,更關注奇蹟背後的中國理論。這就更加要求中國的理論工作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為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作出貢獻。

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自己最有發言權。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

歷史經驗表明,不熟悉本國國情而盲目套用西方理論,如同削足適履,解釋力必然不足。中華文明綿延傳承至今從未中斷,中國國情構成中國理論最深厚的基礎、最充分的根據。每一位理論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才能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講述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並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展規律。解決中國的問題,提出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需要我們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這樣一來,才能讓世界既看到「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又了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作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親歷者、見證者和記錄者,我們不能辜負這個時代,而應把握好這一歷史性機遇,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巨變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輝煌成就背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袁舒婕 作者單位: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

相關焦點

  •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通過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貼近國外受眾,運用國際社會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搭建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有效互動交流的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尹欣首先代表市委外宣辦對市社聯英文網站的開通和本次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要講好襄陽故事,創作好作品,就得趴在襄陽生活土地上,去感受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深入體驗,才能寫出真實完整、充滿溫度、震撼人心的襄陽故事。藝術最忌諱雷同,跳出前人窠必須走進傳統,再掙脫傳統羈絆,脫穎而出,開闢一方屬於自己的新領地!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記錄抗疫英雄、報導改變立法……聽這些好記者講背後的好故事
    11月24日,廣東省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演講活動在廣州舉行。鍾南山的戰疫故事、到武漢工作的第一天就成了密切接觸者、「深圳速度」的背後、在貴州畢節定點幫扶的「校長媽媽」……15位在廣東省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中脫穎而出的新聞工作者,結合自己的採編經歷,深情講述了一個個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廣東新聞戰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良好風貌,展現了新聞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畏艱辛、始終前行的敬業精神,展現了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發展變化
  • 科學網—講好中國科學家的故事
    尊敬的張楚漢院士、曹春曉院士、陳毓川院士和孫崢女士,尊敬的李懷宇先生(李佩成院士之子)、劉馳先生(劉寶琛院士之子)、胡伽羅先生(胡皆漢先生之子)、山穎女士和董偉先生(山侖院士之女和女婿),尊敬的延豪書記、中國科協各位領導,和蘇鏘院士採集小組、陸祖蔭先生採集小組等各位親愛的採集同仁: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為9位科學家舉行資料捐贈儀式,分別是: 1.緊密結合我國水利水電高壩工程實踐
  • 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赴桂魯調研
    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為了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今年5月,全國政協將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召開專題協商會,而這次調研就是為這次會議所做的準備工作之一。帶著問題上路:什麼是文化自信?為什麼要堅定文化自信?怎樣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故事要講什麼?誰來講?講給誰?怎麼講?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李學芹、彭旭、王成珍來說,近年他們一直在嘗試探索課程思政,卻始終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華特色的課程體系。「我們就想,借用參加比賽這個契機,好好在外語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凸顯人文教育本質,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思政教育體系,能應用在外語課堂教學中。」
  • 「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望海樓) _中國蘭州網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同時,在實踐中又該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對社會輿論起到積極引領作用呢?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第二屆科學文化論壇: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特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任福君教授,就抗疫背景下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做報告。
  • 「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培訓開講啦!連企學習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2020大連品牌故事大賽」於11月27日-11月29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辦賽前宣講培訓,由好典品牌智庫創始人、「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發起人鄭策文向企業代表分享講好企業品牌故事的方法及技巧,並有近10萬網友通過直播參與了此階段的培訓。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權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比賽現場此次活動是一場中國傳統故事的盛宴,既有表現中國宏大宇宙觀的《盤古開天地》,也有表現中國人堅毅勇敢的《夸父逐日》;既有表現中國人無畏精神的《后羿射日》,也有表現中國人百折不回精神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 牆洞的故事讓熊爪咖啡爆紅,食品行業的品牌故事怎麼講
    在了解到熊爪咖啡背後的故事後,消費者們直呼有被治癒到,一定要去打卡。巧克力品牌德芙Dove背後的寓意「Do you love me」、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水源地故事......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為品牌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提升了銷量。那麼,作為品牌應該如何講故事呢?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消費者?
  • 新媒體時代如何講好馬克思主義的故事
    人民網與地方電視臺聯手製作理論視頻節目,在新媒體時代信息過剩、思潮多元的背景下,兩度引發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熱潮。這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之際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和理論魅力,也體現了媒體工作者積極探索跨界生產、創新融合傳播模式,講好馬克思主義故事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