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
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赴桂魯調研
滿載收穫而歸: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和依託,中國故事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中國故事中,中國故事就會有思想、有力量。一個個清晰而深刻的觀點,在調研交流中逐漸成形,不虛此行成了調研組成員的共同心聲。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福州全力推進全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構建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格局,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重要範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在與其他文明交流的過程中,既不可妄自尊大,也無需妄自菲薄,應該積極通過互學互鑑實現取長補短,與此同時充分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文化遺產具有鮮活的生命性,這是文化敬畏之源。
-
「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提升理論影響力的有效路徑
要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豐富中國理論,在守正出新、博採眾長中推進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在講道理、厚學術、強宣傳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理論的解釋力、提升理論的穿透力、增強理論的傳播力。
-
【阿聯生活】阿聯各大媒體搭建媒體聯盟 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杜拜時間7月11日,阿聯各大華文媒體齊聚一堂,就海外華文媒體應該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討論。今年5月,來自全球約33個國家的8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受國僑辦邀請回國參加「第十六期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進修。在為期9天的學習中,各大海外華文媒體深刻領會到,海外華文媒體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向海外社會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阿聯自1984年建交以來,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順利。特別是近年來,中阿關係呈現全面、快速發展勢頭。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鄭永強/圖文】襄陽大頭菜是襄陽的名片,凝聚襄陽兩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中華老字號」、「中國一絕」、「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
-
「文化+科技」講好廣東故事
省人大代表在文化產業、垃圾分類、夜間經濟和志願服務等方面,均提出相關建議。其中有代表建議,加大對遊戲產業的引導和支持;通過「文化+科技」打造文化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州、廣東好故事。
-
盧展工率隊到桂魯調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3月27日至4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就「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在廣西山東開展專題調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鮮明提出了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講好中國故事 讓世界聽到北京的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聽到北京的聲音 在莫斯科「北京日」活動中,來自北京的文藝工作者給當地觀眾帶來純正的京腔京韻《中國夢365個故事》在德國和非洲播出,北昆《牡丹亭》、北京人藝《司馬遷》等劇目海外巡演反響熱烈,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電影《流浪地球》在海外推出後引爆「中國熱」。 2019至2020年度,全市共有75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佔全國22.3%。2018年,全市文化貿易出口24.3億美元,同比增長9.9%。原創研發動漫遊戲企業出口產值達182.47億元,同比增長57%。
-
弘揚民族抗戰史 提升文化影響力
作為我縣具有歷史意義、愛國主義和教育意義的重要工程,遼寧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是國內第一個全面反映抗日義勇軍主題的紀念館,填補了全國無義勇軍專業展館的空白,為研究義勇軍抗戰史和弘揚義勇軍精神提供了重要平臺,也使我縣文化實力得到穩步提升。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同時,在實踐中又該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對社會輿論起到積極引領作用呢?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第二屆科學文化論壇: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特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任福君教授,就抗疫背景下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做報告。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文化類節目爆款不斷 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優秀傳統文化的「流行化」,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一步「活化」,將成為今後文化內容創作生產的重要增長點。優秀傳統文化綜藝節目越來越受關注這一趨勢出現在各個文化領域之中,在傳播面相對廣的電視綜藝領域尤其明顯。新世紀以來,優秀傳統文化綜藝節目的「流行」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講說形態」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因此,有必要從學理上澄清有關漢字認知的這兩個怪論,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江蘇南通崇川區唐閘鎮街道組織青少年體驗活字印刷,感受中國漢字之美。新華社發 樹立漢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其中以消除「漢字繁難論」和「漢字落後論」的影響尤為重要和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