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論影響力的有效路徑

2020-11-24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韓喜平、陳伶浪(均系吉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強調「不斷提高理論宣傳水平,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升原創能力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著力點。要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豐富中國理論,在守正出新、博採眾長中推進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在講道理、厚學術、強宣傳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理論的解釋力、提升理論的穿透力、增強理論的傳播力。

  講道理:

  增強理論的解釋力

  理論要變成物質的力量,就必須武裝群眾。擴大理論影響力不僅要多講道理,善講道理,而且要做到把道理講徹底。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證明這種正確性需要我們研究內在機理,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抽絲剝繭的論證,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規律,提煉出基本概念、範疇,並在此基礎上講好其中的道理。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回答好「為什麼」的問題,才能讓人們對「是什麼」的問題更清醒。回答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就是要求理論工作者講道理。只有把道理講清楚了,才能使人們真正理解黨的創新理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理解這是指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科學的理論,從而真正做到「有理走遍天下」。

  當今時代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中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時代講好中國的理論,最根本的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以此為指導講清楚發生在當代中國大地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厚學術:

  提升理論的穿透力

  學術是支撐理論的,理論厚度往往通過學術水平體現。提升理論影響力,就要提升學術水平和學術研究能力,產出體現繼承性和民族性、原創性和時代性、系統性和專業性的學術成果,按照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係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後看、善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這是我們在新時代厚學術的重要遵循。今天我們增強話語權,提高學術影響力,要立足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

  一方面,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升理論的穿透力,要善於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態,如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我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國防等領域形成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和成果。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最大增量。為此,要紮實研究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要義吃準、吃深、吃透。從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奮鬥史、新中國成立70多年和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歷史中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另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此,要解決好真懂真信、為什麼人等問題,堅持發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新形勢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這要求我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性交匯中,推動「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

  強宣傳:

  增強理論的傳播力

  理論要掌握群眾,宣傳是一個重要環節。重視宣傳思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優勢和特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宣傳思想戰線積極作為、開拓進取,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推動理論落地生根,促進話語體系構建,擴大影響力,需要遵循理論宣傳規律,推動理論宣傳向縱深拓展。要立足於受眾的新特點、新需求,加強傳播手段創新,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著重解決實際問題、思想問題,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要培養大批能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人才,以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堅定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15版)

[ 責編:白冰 ]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娃提升專注力,「路徑依賴理論」需了解
    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一些良好的方法是可以嘗試一下的,這其中就包括時下非常火的「路徑依賴理論」。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需了解「路徑依賴理論」1、何謂「路徑依賴理論」這一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提出的,他還使用該理論演示了經濟制度進化規律,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路徑依賴理論
    這一理論最初由Paul·A·David於1985年給出證明。David的故事是,現在的QWERTY型鍵盤在技術上並不是最好的,但它卻牢牢佔據了市場。他認為:由於某種原因,QWERTY型鍵盤使用人數佔了優勢,那麼,由於其他類型的鍵盤數量較少,考慮到硬體、軟體的兼容性,其他使用者則會選擇QWERTY型。
  • 利用「路徑依賴理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用理論來說也就是「路徑依賴理論」。 什麼是路徑依賴理論? 道格拉斯.諾思是第一個提出這種理論的美國經濟學家,並且用這種理論演示了經濟制度進化規律,而成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路徑依賴理論,說的是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無論是技術還是制度存在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像慣性一樣,當一旦進入某條路,那麼就會對這條路產生黏性。
  • 傳媒觀察|「強化顯政」的理論意蘊與實踐路徑
    伴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為核心的新興科技創新的蓬勃發展,在愈加複雜的輿論格局中,強化主流媒體的「顯政」功能和擔當,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成為執政黨提升政治能力的緊迫課題。
  • 中國科技期刊國內外影響力逐步提升
    偉大的「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對於提升科研人員的文化自信意義重大。他認為,科技期刊是科技界的主戰場,也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體系及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中國科技期刊應考慮如何練好內功,把自己功課做好,發揮出真正作用。在科技期刊建設方面,他提了三點建議:加大培育核心期刊品牌建設力度;注重特色學科發展;增強與國際領先期刊的合作交流。
  • 形成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有效路徑
    當前,新一代人工智慧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體升級等整體推進,正在對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和形態、經濟發展、社會投資、就業和民生福祉乃至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全球熱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 了解下「路徑依賴理論」
    在這裡我們提出一個「路徑依賴理論」來幫助家長們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培養。二、「路徑依賴理論」是什麼這是一種將人的行為與慣性結合的一種理論。描述的是人們在作出某種選擇後會被慣性驅使前行,這個過程中人在最開始作出的選擇不斷地被強化,最終形成一種固定性非常明顯的思維模式。
  • 路徑依賴、制度理論與比較歷史分析
    我的博士論文是關於五個中美洲國家的路徑依賴式發展以及在19世紀的關鍵時點(critical junctures),而用關鍵時點作為博士論文理論框架的想法直接來自科利爾夫婦。我在伯克利讀書時,他們剛出版了以關鍵時點為理論框架的《塑造政治舞臺》。我的博士論文在很多方面試圖將他們的關鍵時點理論擴展和完善為一個全面的路徑依賴式發展理論。另外,我在伯克利時,彼得·埃文斯剛完成他的傑作《內嵌的自主性》。
  • 睡前學個小知識丨路徑依賴理論
    一、路徑依賴理論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路徑依賴理論(Path Dependence)最初由Paul·A·David於1985年給出證明,W·Brian·Arthur作了進一步的拓展。David的故事是現在的QWERTY型鍵盤,這種鍵盤在技術上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卻牢牢佔據了市場。實際上,Dvorak於1932年申請專利的DSK鍵盤輸入速度最快。
  • 基於工作流理論的民用飛機排故路徑
    工作流管理為合作和協調的方式提供有效的平臺,在企業和商業運作過程的分析中取得很大的成功。 分析工作流的前提是將工作流轉化為模型。工作流建模的眾多理論中,Petri網以其嚴格的形式定義、直觀的圖形表示、豐富的系統描述手段和系統行為分析技術等優點成為複雜系統的工作流建模的有效手段。民用飛機的排故路徑也可看作是一種由案例、任務、過程、條件構成的工作流,可以建立相應的工作流模型。
  •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的轉移以及這種研究轉向的成因
    一、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權力中心向受眾偏移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與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大體上受眾研究發展路徑分為四個階段:被動的受眾、頑固的受眾、主動的受眾及狂歡的受眾。 (一)被動的受眾 受眾研究的源流發軔於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大眾社會理論。其核心觀點認為,受眾在本質上是一種被動的存在。
  • 詹姆斯馬奧尼:路徑依賴、制度理論與比較歷史分析
    我的博士論文是關於五個中美洲國家的路徑依賴式發展以及在19世紀的關鍵時點(critical junctures),而用關鍵時點作為博士論文理論框架的想法直接來自科利爾夫婦。我在伯克利讀書時,他們剛出版了以關鍵時點為理論框架的《塑造政治舞臺》。我的博士論文在很多方面試圖將他們的關鍵時點理論擴展和完善為一個全面的路徑依賴式發展理論。另外,我在伯克利時,彼得·埃文斯剛完成他的傑作《內嵌的自主性》。
  • 學會運用路徑依賴理論,讓成功更加簡單
    由此可見想要事業成功必須學會專注做一件事,學會正確使用「路徑依賴理論」 更能在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那麼什麼是「路徑依賴理論」? 對工作會有怎樣幫助?路徑依賴理論通俗來講就是,把我們平時的行為與慣性結合一種理論。
  • 期刊中心舉辦校期刊學術影響力提升計劃AB類期刊工作推進交流會
    4月16日下午,期刊中心在出版社張元濟講堂召開校期刊學術影響力提升計劃A類及B類期刊工作推進交流會,受資助的13本期刊編輯部負責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討項目實施以來的建設路徑和舉措心得。交流會由期刊中心副主任蔡雲澤主持。
  • 網絡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有效傳播的路徑分析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7期 【摘要】網絡時代提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有效性,鞏固黨對網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需要豐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網絡傳播渠道;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拓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國際話語權。
  • 「智庫研究」新型高校智庫:成長階段、資源投入與影響力
    但高校智庫成長局限性也日趨明顯,表現為高校智庫所發揮的資政啟民的作用與高校作為社會「軸心組織」的地位極不相稱 [1-2],如何提升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影響力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隨著高校智庫進入成長期,既定的品牌優勢減弱,高校智庫必須具備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對投入智庫的資源進行管理創新,提高資源效率,才能有效產出高質量的智庫產品,進而提升智庫影響力。5.2 管理啟示生命周期理論有一個重要的認知,即「成長期和成熟期組織可以稱得上成功,而進入衰退期組織則意味失敗」 [19]。本文的實證數據表明,國內有部分處於成熟期的高校智庫已經呈現了衰退狀態。
  • 公益項目的影響力規模化到底是指什麼?
    而「影響力規模化」(Scaling Impact)就是通過開源、複製、政策撬動等不同方式,將實踐證明有效的公益項目(尤其是其中的方案理念、操作方式)遞送到更多的地區,服務更多的人,實現影響力的成倍擴大,更大範圍地解決社會問題。
  • 探索「科學築城、數智融建」有效路徑 2020北京工程管理高峰論壇在...
    我國在超高層、深基坑、大空間、大跨度的高難度建築工程,以及大型橋梁、水利樞紐、高速鐵路等專業工程方面,設計施工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應的,工程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北京工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姜軍主持開幕式 業內有分析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工程,高質量工程呼喚高質量管理;重大工程的管理理論,根本上源於重大工程建設與管理實踐。
  • 孩子缺乏專注力如何提升?弄清原因,巧用「路徑依賴理論」試試
    學會運用「路徑依賴理論」幫助孩子提高對事物專注的慣性相信各位都曾聽說過「習慣成自然」這句話,而「路徑依賴理論」就是要在日常中讓孩子養成習慣。其所指的是:在我們人類的社會之中,對於技術的演進或是變遷,都會存在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也就是說一旦進入到了其中某一個路徑之中,都可能會對這一路徑產生有依賴。
  • 嘉實基金董事長趙學軍:重新定義基於中國非有效性市場的有效前沿理論
    「經濟研究·高層論壇」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型大型學術會議,旨在「關注經濟發展,引領理論創新」,每年邀請政府高層領導、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著名學者,圍繞重大經濟理論和現實問題展開研討,是目前國內經濟學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之一。嘉實基金董事長趙學軍博士受邀出席論壇,並在圓桌論壇環節中發言。發言中,他深入闡釋了中國市場非有效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