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2021-01-07 中國青年報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

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這一重要指示,為提高中華文化的傳播力指明了方向,即中華文化傳播要擅長用中國故事闡發中國精神,解釋中國元素,讓中華文化生活化、生動化、具體化,使受眾在「潤物細無聲」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精妙之處;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需要在中國故事中引入世界流行語言、世界元素和時尚元素闡釋世界主題,運用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載體、話題等元素來傳播中華文化。

在全媒體時代,提高中華文化國內與國際傳播力需要藉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加速融合的趨勢與優勢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和傳播載體,著力擴大中華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增強中華文化傳播的滲透力。「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係,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從相加邁向相融,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目前形勢下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的重要途徑。

中華文化傳播要正確處理雅和俗的關係,做到雅俗共賞。中華文化傳播向來有大俗和大雅之分,在客觀、準確把握國內外受眾對中華文化的需求偏好、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實現大俗和大雅的貼切轉化、相通相融,在雅俗共賞中提升中華文化傳播的深度和溫度。

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

中華文化傳播的本質是中華文化在國內外傳播客體間的傳遞、交流與互動。中華文化傳播要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強勢傳播和柔性傳播相結合,最大限度滿足國內外受眾對中華文化的不同需求。

傳播客體對中華文化的需求是文化產品創作的不竭動力和源泉,而不同社會階層的受眾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偏好和特點大相逕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出能夠從不同層次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是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的根本與前提。

文化傳播要有的放矢。以群眾的文化需求偏好、特點作為文化產品創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實施精準傳播、定向傳播的科學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紮根人民。」提高中華文化國內傳播力最根本的一條,是傳播主體「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放下身段、耐著性子、帶著感情深入不同的社會階層、領域進行調研,察民情、知民意、通民心,為中華文化產品創作及其傳播提供民心所向和民意所屬。

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則需要明晰國外傳播客體對中華文化的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不斷發展,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中國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發展觀、「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思想與理念既有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烙印,又表現出普遍性的世界意義和價值,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同、響應和支持。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強勢傳播和柔性傳播相結合,設身處地更換和匹配傳播內容,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在國外受眾中的認可度、接受度、影響力和感染力,從而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效能。

匯聚中華文化傳播的強大合力

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需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文化企業、專家學者及不同社會力量在文化傳播中的功能和作用,匯聚中華文化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強大合力。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加強和改善黨對中華文化傳播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中華文化傳播的主動權和領導權,是匯聚中華文化傳播的強大合力的核心與關鍵。

中華文化傳播是一項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系統性、綜合性工程,充分發揮各類文化企業在中華文化傳播中的主觀能動性也至關重要。中華文化傳播還需要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尤其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在中華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形成「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之勢,以此鼓舞人民投身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文藝工作者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使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

總之,我們要提高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形成中華文化創新與傳播的新局面,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

郭振雪(肇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09-12 10:58:38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 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赴桂魯調研
    滿載收穫而歸: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和依託,中國故事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中國故事中,中國故事就會有思想、有力量。一個個清晰而深刻的觀點,在調研交流中逐漸成形,不虛此行成了調研組成員的共同心聲。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講好中國故事 讓世界聽到北京的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聽到北京的聲音   在莫斯科「北京日」活動中,來自北京的文藝工作者給當地觀眾帶來純正的京腔京韻《中國夢365個故事》在德國和非洲播出,北昆《牡丹亭》、北京人藝《司馬遷》等劇目海外巡演反響熱烈,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電影《流浪地球》在海外推出後引爆「中國熱」。   2019至2020年度,全市共有75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佔全國22.3%。2018年,全市文化貿易出口24.3億美元,同比增長9.9%。原創研發動漫遊戲企業出口產值達182.47億元,同比增長57%。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福州全力推進全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構建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格局,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重要範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在與其他文明交流的過程中,既不可妄自尊大,也無需妄自菲薄,應該積極通過互學互鑑實現取長補短,與此同時充分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文化遺產具有鮮活的生命性,這是文化敬畏之源。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鄭永強/圖文】襄陽大頭菜是襄陽的名片,凝聚襄陽兩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中華老字號」、「中國一絕」、「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在外中國留學人員作為「民間大使」,在中外人文交流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在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中具有獨特優勢,應責無旁貸承擔使命發揮作用。留學人員普遍熟練掌握外語,在跨文化溝通方面有不少體驗和感受。留學人員與外國老師和同學,以及外國民眾有更多交流機會,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易於讓對方接受。留學人員時刻關注祖國發展,有主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中外交流的意願。
  • 盧展工率隊到桂魯調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3月27日至4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就「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在廣西山東開展專題調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鮮明提出了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從外國文化的角度反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英語老師說:「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將中外文化自然地交融到一起。這讓我們的小學英語教育有了更崇高的使命感。比賽中,孩子們不僅講好了英語,也講出了濃濃的中國味,他們的天真可愛、刻苦認真和精益求精讓我感動。」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 「文化+科技」講好廣東故事
    省人大代表在文化產業、垃圾分類、夜間經濟和志願服務等方面,均提出相關建議。其中有代表建議,加大對遊戲產業的引導和支持;通過「文化+科技」打造文化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州、廣東好故事。
  • 河口區舉辦領略泰山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山水交融大型文化藝術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日訊 為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泰山文化在黃河流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增進溝通交流,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明。日前,「領略泰山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大型文化藝術展在黃河口美術館開幕。
  • 牆洞的故事讓熊爪咖啡爆紅,食品行業的品牌故事怎麼講
    巧克力品牌德芙Dove背後的寓意「Do you love me」、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水源地故事......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為品牌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提升了銷量。那麼,作為品牌應該如何講故事呢?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消費者?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網絡新聞標題傳播力影響因子分析
    只有掌握了人們傳播新聞的心理規律,我們才有能力製作出好的網絡標題,讓新聞傳播得更廣、影響力更大。在詳細分析中國軍網後臺數百條具有高點擊率、強感染力的新聞標題後,我們注意到它們的感染力與六個因子息息相關,並形成了它們被廣泛傳播的深層次原因。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些因子如何作用於傳播,以下針對每條因子進行詳細地分析引證,並結合相關理論進行歸納說明。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非遺文化「新種子」
    10月25日,i國際私塾聯合雨花非遺館與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的踐行者,i2國際私塾致力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和全球勝任力。觀察現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勢在必行。社會的發展與企業社會擔當,促使機構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以穩固傳統文化地位。
  • 【阿聯生活】阿聯各大媒體搭建媒體聯盟 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杜拜時間7月11日,阿聯各大華文媒體齊聚一堂,就海外華文媒體應該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討論。在為期9天的學習中,各大海外華文媒體深刻領會到,海外華文媒體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向海外社會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阿聯自1984年建交以來,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順利。特別是近年來,中阿關係呈現全面、快速發展勢頭。兩國高層互訪和各級別往來不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相互支持與配合。
  • 四川省委網信辦謝錦蓉:講好黃河故事 提升黃河文化認同感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文 王浩峰/圖)「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此次活動將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會對沿黃兩岸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帶來巨大的提升。」